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800|回覆: 5

[討論] 欽定大清會典乾隆版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1984
聖眷721
銀兩35253

1059

主題

15004

回帖

35132

積分

爵位睿親王/固倫凝光額駙
榮銜正一品太保
旗籍滿族正白旗
配偶愛新覺羅奕璿
發表於 2019-4-13 00: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欽定大清會典乾隆版,始於乾隆十二年開始編修,乾隆二十九年完成

當中記錄清朝各項制度與文獻資料,非常有研究價值。


風瀟瀟、雨瀟瀟,埋土北蒙葬天驕
塵歸塵、土歸土,昂首笑別烽雲路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1984
聖眷721
銀兩35253

1059

主題

15004

回帖

35132

積分

爵位睿親王/固倫凝光額駙
榮銜正一品太保
旗籍滿族正白旗
配偶愛新覺羅奕璿
 樓主| 發表於 2019-4-13 00:01:35 | 顯示全部樓層

自郊廟朝廷放之千百國徼荒服屬之倫而莫之偝創業守文繩之億萬葉矩矱訓行之久而勿之渝非會典奚由哉顧惟自聖作明述政府粲陳其間有因者即不能無損與益而要之悉損益以善厥因則方策所麗乃一成不易之書非閲世遞輯之書也國家膺大寳命列聖肇興禮樂明備皇祖聖祖仁皇帝康熙二十三年始勑釐定會典則以時當大業甫成實永肩我太祖太宗世祖三朝之統緒不可以無述而述固兼作矣皇考世宗憲皇帝雍正五年申諭閣臣敬奉成編攷衷條系則以累洽重熙更兼皇祖景祚延洪化成久道不可以無述而述且未遑言作矣暨朕寅紹丕基祇祇翼翼壹惟法祖宗之法心祖宗之心冊披圖罔或偭隃尺寸會西陲大功告蕆幸纉承祖宗欲竟之志事而凡職方官制郡縣營戍屯堡覲饗貢賦錢幣諸大政於六曹庶司之掌無所不且我皇考勵精圖治十三年之間立綱陳紀復不可無紀以垂永世爰咨館局次苐具草乙夜手批是正而諗之曰嚮者凡排篹率用原議舊儀連篇並載是典與例無辨也夫例可通典不可變今將緣典而傅例後或摭例以殽典其可乎於是區會典則例各為之部而輔以行諸臣皆謂若網在綱咸正無缺而朕弗敢専也盖此日所輯之會典猶是我皇祖皇考所輯之會典而俛焉從事於兹者豈直義取述而不作云爾哉良以抱不得不述之深衷更推明不容輕述之㣲指稽典者當瞭然知宰世馭物所由來無自疑毎朝迭脩為故事耳若夫治法心法表裏兼賅精之而貫徹天人擴之而範圍今古如徃牒所稱惟睢麟足以行官禮者是又數典之原嘉㑹之本也朕其敢不懋諸敢不與子孫臣民交朂諸

乾隆甲申春御製

風瀟瀟、雨瀟瀟,埋土北蒙葬天驕
塵歸塵、土歸土,昂首笑別烽雲路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1984
聖眷721
銀兩35253

1059

主題

15004

回帖

35132

積分

爵位睿親王/固倫凝光額駙
榮銜正一品太保
旗籍滿族正白旗
配偶愛新覺羅奕璿
 樓主| 發表於 2019-4-13 00:09:44 | 顯示全部樓層
凡例
一會典以典章會要為義所載必經久常行之制兹編於國家大經大法官司所守朝野所遵皆總括綱領勒為完書其諸司事例隨時損益凡頒之綸綍議自羣寮舊制新裁與夫微文末義縷析條分並詳則例以典為綱以則為目庶詳畧有體

一會典舊本每遇大典禮必臚序列朝行事即一事之更定一節之沿流亦必分年備書誠有如聖諭所云原議舊儀連篇並載反掩正文者兹謹裒集舊典所載並取到各衙門册籍通行校訂自本朝開國以來及見修會典告成以前一應典制薈萃源流斟酌詳備於朝廟典禮各定為一儀於官司事例各定為一則化參差之跡成畫一之規嗣後如間有因時損益之處其畸零節目止於則例内増改即有關大體者亦止刋補一二條無煩全書更動庶一勞永逸以便遵循

一舊典分别在京文武衙門文職計四十有八武職惟鑾儀衞一官謹按八旗都統經理兵馬錢糧戸口田土世爵佐領等事多與戸兵兩部關會實有本職專行又領侍衞内大臣護軍統領前鋒統領居則周廬環衛出則折衝禦侮歩軍統領提督京營掌管門禁廵捕郊畿皆職任重大今並增輯以備武職之考

一會典採取羣書折衷參定凡列聖實録内有應登載者皆從皇史宬敬謹鈔録以為全書綱領他若吏部品級考戸部賦役全書漕運新書關稅則例禮部禮書學政全書科塲條例兵部中樞政考軍衞道里表刑部律例全書督捕則例三流道里表工部河防一覽軍器則例工程做法欽天監數理精蘊樂部律吕正義大清一統志盛京通志諸書皆已刋刻頒行祗備參考無庸複載至於分門編類槩以各衙門送到册籍為憑或無册可稽者則行移各省督撫據咨覆載入

一編纂之體因官分職因職分事因事分門因門分條每條冠以凡字其事本相類毋庸别立專條者則隔圏以書之其設官定制事有原委非條目所能盡者則於每門簡端畧叙數語以見大槩

一部院諸司事多關渉惟於專掌衙門備載其關渉衙門止摘其要領略見顚末仍於本條内注明詳見某典某則

一會典不書年分惟戸部丁賦稅每年增減不一仍遵照舊典覈得乾隆十八年額數登載工部稅仿此

一衙門次第皆按品級遵照舊典序列其四譯館改隸禮曹行人司已經裁汰僧録道録兩司已詳禮典皆毋庸開載至增入之領侍衞内大臣八旗都統前鋒䕶軍歩軍統領與鑾儀衞共為一卷依次列於文職衙門之後

一全書告成於乾隆二十三年凡在告成以後續定之例槩不登載惟理藩院職掌藩服恭遇西陲平定規制詳備展輯條例至乾隆二十七年其餘各衙門典則有奉特㫖增入者皆不拘年限

一圖式凡壇廟規制職方輿地莫不有圖其五刑之具喪服之制皆具列以垂萬世章程

風瀟瀟、雨瀟瀟,埋土北蒙葬天驕
塵歸塵、土歸土,昂首笑別烽雲路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1984
聖眷721
銀兩35253

1059

主題

15004

回帖

35132

積分

爵位睿親王/固倫凝光額駙
榮銜正一品太保
旗籍滿族正白旗
配偶愛新覺羅奕璿
 樓主| 發表於 2019-4-13 00:12:07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一宗人府
宗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初制以親王、郡王為宗令,貝勒、貝子為宗正,鎭國、輔國公為宗人。厥後不拘一格,惟擇賢能者任之〉。掌皇族之屬籍,以時修輯玉牒。辨昭穆,序爵禄,均其惠養而布之教令。凡親疏之屬胥受治焉。

府丞一人〈用漢人〉,掌校理漢文册籍。

左右二司,每司理事官二人,副理官二人,主事二人〈宗室旗員分半用〉,分掌左右翼宗室覺羅之籍,稽承襲次序、秩俸等差,及養給、貧㓜、優䘏、婚喪之事,書其子女適庶、生卒、婚嫁、官爵、名諡以備。

玉牒紀載:經歴二人,〈宗室旗員分半用〉掌出納文書;堂主事二人,〈宗室旗員分半用〉掌奏疏槀案;漢主事二人,掌漢文册籍;筆帖式二十四人,〈宗室旗員分半用〉掌繙譯清漢文書。

凡天潢宗派以顯祖宣皇帝本支為宗室,伯叔兄弟之支為覺羅。宗室束金黄帶,覺羅束紅帶,生子女周嵗書其年月日時、母某氏,詳其適庶次第,具册送府宗室載入黄册,覺羅載入紅册。宗室以罪黜為庶人者,束紅帶;覺羅以罪黜為庶人者,束紫帶;所生子女備録送府如前法,各附黄紅册後。宗室子女,繋皇帝伯叔兄弟所生,年至十有五奏請賜婚,未及嵗已議婚者奏聞,其餘宗室所生,聽本家自擇成禮,毋致逾時。若以女與外藩䝉古結婣者,均奏請得㫖迺行。

凡近支宗室,命名向與御名上一字同者,惟偏旁稍異之,〈如字去一㸃之類〉免其迴避。近支宗室子孫,除欽賜名外,上一字仍許與皇子、皇孫同,〈如永字綿字之類〉下一字不得與皇子、皇孫名同。偏旁〈如玉字部及心字部之類〉其用䝉古名及與漢人姓名相似者禁之.

凡纂修玉牒,每十年由府題請以宗令、宗正充總裁官,按每年黄册、紅册所紀彚入於牒,以帝系為統,以長㓜為序;存者朱書,殁者墨書。誤同名改,卑者及㓜者,每修成一次於皇史宬本府、盛京各尊藏一部。

凡封爵,十有四等:和碩親王、世子、多羅郡王、長子、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鎭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鎭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皇子生十五嵗,由府奏請封爵。如奉㫖暫停,每至五年再奏請。親王適子曰「世子」,仍襲親王,餘子封不入八分公。〈天命間,立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各置官屬。凡朝㑹燕饗皆異其禮、錫賚必均,及是為八分。天聰以後,宗室内有特恩封公及親王餘子授封公者,皆不入八分。其有功加至貝子,凖入八分;如有過,降至公仍不入八分。〉

世子適子授爵視親王餘子,餘子封一等鎭國將軍。郡王適子曰「長子」,仍襲郡王,餘子封一等鎭國將軍。長子適子授爵視郡王餘子,餘子封二等鎭國將軍。貝勒適子降襲貝子,餘子封二等鎭國將軍。貝子適子降襲鎭國公,餘子封三等鎭國將軍。鎭國公適子降襲輔國公,餘子封一等輔國將軍。輔國公適子仍襲輔國公,餘子封二等輔國將軍。不入八分鎭國公適子降襲不入八分輔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適子降襲三等鎭國將軍,一等鎭國將軍適子降襲一等輔國將軍,二等鎭國將軍適子降襲二等輔國 將軍,三等鎭國將軍適子降襲三等輔國將軍,餘子均封三等輔國將軍。一等輔國將軍適子降襲一等奉國將軍,二等輔國將軍適子降襲二等奉國將軍,三等輔國將軍適子降襲三等奉國將軍,餘子均封三等奉國將軍。一二三等奉國將軍適子均降襲奉恩將軍,餘子受封亦如之。奉恩將軍適子仍襲罔替,餘為閒散宗室。

親王側福晉子封二等鎭國將軍,世子側福晉子封三等鎭國將軍,郡王側福晉子封三等鎭國將軍,長子貝勒側室子均封一等輔國將軍,貝子側室子封二等輔國將軍,鎭國公側室子封三等輔國將軍,輔國公側室子封一等奉國將軍。親王妾媵子封三等輔國將軍,世子郡王妾媵子均封三等奉國將軍,長子貝勒貝子妾媵子均封奉恩將軍。

欽定封爵表適子若未恩封襲封均照餘子例考授餘子考授側福晉側室子考授别室所居妾媵子考授親王仍襲親王不入八分公二等鎮國將軍三等輔國將軍世子親王適子若未加恩封授照餘子例考授不入八分公恩封不入八分公一等鎮國將軍三等鎮國將軍三等奉國將軍郡王仍襲郡王一等鎮國將軍三等鎮國將軍三等奉國將軍長子郡王適子若禾加恩封授照餘子例考授等鎮國将軍恩封一等鎮國將軍二等鎮國將軍一等輔國將軍奉恩將軍貝勒降襲貝子二等鎮國將軍一等輔國將軍奉恩將軍貝子降襲鎮國公三等鎮國將軍二等輔國將軍奉恩將軍鎮國公降襲輔國公一等輔國將軍三等輔國將軍輔國公仍襲輔國公二等輔國將軍一等奉國將軍不入八分鎮國公降襲不入八分輔國公三等輔國將軍不入八分輔國公降襲三等鎮國將軍三等輔國將軍一二三等鎮國將軍降襲一二三等輔國將軍均封三等輔國將軍一二三等輔國將軍降襲一二三等奉國將軍均封三等奉國將軍一二三等奉國將軍降襲奉恩將軍均封奉恩將軍奉恩將軍仍襲奉恩將軍罔替閑散宗室

皇女由中宫出者,封固倫公主。由妃嬪出者,封和碩公主。如中宫撫宗室女下嫁,亦封和碩公主。親王女封郡主,郡王女封縣主,貝勒女封郡君,貝子女封縣君,入八分鎭國輔國公女封鄉君。親王側福晉女封郡君,郡王側福晉女封縣君,貝勒側室女封鄉君,貝子側室女授以五品,入八分公側室女授以六品。如親王郡王妾媵女有許字外藩䝉古者,亦封鄉君,餘並稱宗女,不封授。親王、世子、郡王妻,封親王福晉、世子福晉、郡王福晉。長子、貝勒以下至輔國將軍妻,封夫人。奉國將軍妻封淑人,奉恩將軍妻封恭人。親王側福晉四人,世子、郡王三人,長子、貝勒側室二人,貝子、公一人,冠服各降適一等。

凡襲封,必以適子孫,無適子孫許以庶子孫襲,絶嗣則以同父兄弟及兄弟之子襲。若大宗子孫因罪,降革其祖父原爵繫軍功得封者,許以旁支子孫承襲。凡襲封之子弟均不限年,適子年及二十未襲封者,先與餘子同授封爵。親王、郡王適子奉特㫖始封世子、長子,其未封世子、長子者,亦與餘子同授封爵。至襲封時仍予以應封之爵爵同者 欽定大清會典卷一~卷二 125

   改授封為襲封其先授之爵不準傳襲

   凡授封世子長子之適子

 恩封不入八分公及一等鎭國將軍如未

 恩封與餘子同考試授封○親王以下至將軍之子

   除父故襲封外其餘應授封者竢年及二十由

   府彚題試以繙譯馬歩射皆優者授應封之爵

   兩優一平者降一等一優兩平兩優一劣者降

   二等三平及一優一平一劣者降三等一優兩

   劣兩平一劣一平兩劣及全劣者皆停封竢學

   習有成再請考試

 欽定考試授封表

   優      三項皆優者封以應得品級

   優

   優

   優

   優       兩優一平者降一等

   平

   優優

   平優   一優兩平兩優一劣者皆降二等

   平劣

    平優

    平平  三項皆平及一優一平一劣者皆降三等

    平劣

    優平平劣

劣平劣劣一優兩劣兩平一劣一平兩劣及三項劣者停封令下次考試

    劣劣劣劣

   奉恩將軍考試如停封再考者如前外其應降

   一等者以爵無可降仍與應得之封停俸二年

   降二等者停俸三年降三等者停俸四年其二

   等三等奉國將軍如降至奉恩將軍仍有應降

   之等亦每等停俸一年有半

   凡宗室追封以孫襲祖爵者得追封其父母以

   曾孫襲曾祖爵者得追封其祖父母父母大宗

   子孫因罪降革以旁支承襲者父在不得請封

   若追封得及三代其入繼大宗為後因而襲爵

   者不得追封其本生妻先故者依夫爵追封以

   庶子襲爵者適母故得封其生母降適一等

   凡封諸王因素行以定封號嗣王襲封即注名

   原

 册不換寶印

   凡給諡諸王請

 㫖酌給貝勒以下至輔國將軍請

 㫖酌定

   凡朔望

太廟上香以王貝勒貝子公輪班行禮

   凡饗

太廟奠帛獻爵

前殿以宗室官六十六人

後殿以覺羅官三十二人將事以領府事王公一人監

   視之

   凡遇典禮齊集之期自王以下至將軍均由府

   稽察以職名具奏

   凡遣祭

陵寢遇

忌辰及清明孟秋望冬至三節以王貝勒往嵗除以貝

   子公往均由府行太常寺奏遣○

  盛京

祖陵以鎭國輔國將軍六人往居奉天各給田廬以承

   祀事○

  皇太子園寢遣貝子公往祭

   凡立教左右翼各設宗學一擇宗室子弟聰秀

   者入學每學以王公一人總其事宗室總管二

   人副管八人率教習繙譯共十有四人教習騎

   射共六人稽察課程京堂官四人嵗一校試别

   優劣定去留以勸學興行○左右翼各設覺羅

   學四擇覺羅子弟聰秀者入學每學以王公一

   人總其事覺羅副管二人教習清書一人教習

   騎射一人漢書生徒每十人漢教習一人總稽

   課程京堂官四人三嵗一校試分别優劣酌定

   去留學成與旗人同應嵗科及鄉㑹試並考用

   中書筆帖式庫使○

  盛京設宗學一覺羅學一凡居

  盛京宗室覺羅子弟擇聰秀者入學以將軍及奉

   天府尹總其事設總管副管清漢書騎射教習

   與

  京師同

   凡習射每月左右翼各三次自王公至閑散宗

   室皆㑹射於鑲黄旗教場由府稽其勤惰優劣

   注於册劣者給限學習仍怠惰者叅處

   凡驗閲軍器左右翼王以下至奉恩將軍甲胄

   弓矢刀槍旗纛閲五嵗以二日分閲府屬宗室

   官及王公等屬官軍器亦隨驗閲以覈軍實

   凡録用宗室不令與旗民同試有司不為部院

   屬官分府屬各官以半歸宗室升除鎭國輔國

   奉國將軍以理事官用奉恩將軍宗室佐領以

   副理官用五六品廕生以主事用考取一二等

   之宗室以筆帖式用○設宗室監察御史二人

   專稽府事由府屬宗室官考選其職事仍都

   察院○宗室理事等官開列出差及較俸升四

   五品京堂官與各部滿司官同宗室御史轉補

   六科給事中與旗員御史同轉科後仍以給事

   中兼稽府事○宗室侍衞九十人一等九人二

   等十有八人三等六十三人府㑹領侍衞内大

   臣簡選引

 見補授其侍衞什長即於宗室内補授其職事仍

   領侍衞内大臣○宗室侍衞及將軍雲騎尉廕

   生擢用叅領副叅領與旗員同

   凡選用覺羅由嵗科考應鄉㑹試考選翰林院

   庶吉士補授部院屬官及廕生貢監生員官學

   生録用均與旗人同

   凡旌表孝友貞節宗室覺羅均由府覈奏禮部

   覆題各給銀幣有差宗室仍

 賜勅奬諭詳見禮部

   凡優䘏無品秩宗室及無父㓜子月給養贍銀

   米有差○置庫於府以待宗室覺羅婚喪之費

   於王公及大臣内

 特簡二人總理以賢能司官專司之○每嵗季冬發

   庫銀萬兩為宗室無産者置田廬失産者復舊

   業餘充嵗暮賞給宗室之用

   凡禁令宗室不得濫交匪人其漢人落第留京

   輕薄好事之徒不得延訓子弟及與為容納○

   諸王以下有年少溺於逸樂躭絲竹狎優伶於

   城内外闗廂放鷹鷂擾居民者由府察實劾奏

   長史等官不竭誠規諫者并劾閑散宗室有犯

   亦如之

   凡議罪王以下及宗室有犯或奪所屬人丁或

   罰金非叛逆重罪不擬死刑不鞭責不監禁謂刑

   部監不革去宗室○宗室覺羅犯笞杖等罪有品

   秩者照職官降級罰俸例議處無品秩者笞十

   至二十皆罰養贍銀一月笞三十罰二月笞四

   十罰三月笞五十罰四月杖六十罰養贍銀六

   月杖七十罰七月杖八十罰八月至杖九十罰

   十月杖一百罰一年止犯軍流徒罪者照旗人

   折荷校日期以二日抵一日犯徒罪者於空室

   拘禁犯軍流於空室鎖禁皆於滿日省釋犯重

   罪者請

 㫖定議

風瀟瀟、雨瀟瀟,埋土北蒙葬天驕
塵歸塵、土歸土,昂首笑別烽雲路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1984
聖眷721
銀兩35253

1059

主題

15004

回帖

35132

積分

爵位睿親王/固倫凝光額駙
榮銜正一品太保
旗籍滿族正白旗
配偶愛新覺羅奕璿
 樓主| 發表於 2019-4-13 00: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二內閣
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均由特簡贊理機務,表率百寮,補授後請旨,兼殿閣及六部尚書銜。

欽定殿閣名:保和殿 文華殿 武英殿 體仁閣 文淵閣

東閣:尚書協辦閣務滿漢各一人。學士兼禮部侍郎銜,滿六人,漢四人,掌敷奏本章傳宣。

綸綍:侍讀學士滿四人,䝉古二人,漢二人,掌收發本章總稽繙譯。侍讀滿十人,䝉古、漢軍、漢人各二人,掌勘對本章檢校籤票。典籍滿洲、漢軍、漢人各二人,掌收貯圖籍出納文移。中書滿七十人,䝉古十有六人,漢軍八人,漢三十人。貼寫中書滿四十人,䝉古六人,掌撰擬紀載繙譯繕書之事。中書科中書舎人滿二人,漢四人,筆帖式十人,掌書誥、勅。凡朝廷徳音下逮宣示百官曰制,布告天下曰詔,昭垂訓行曰誥,申明職守曰勅,中外封章上達慶賀皇帝、皇太后曰表,皇后曰箋,陳事曰疏。内閣檢校出納,惟允皇帝登極、諸王貝勒、文武各官賀表,内閣撰擬,其餘慶賀表箋翰林院撰擬,均由大學士奏定,頒中外遵行。各部院及直省題疏到内閣〈舊制公事用題本私事用奏本乾隆十三年定並改題夲〉大學士票擬進呈得旨,轉下六科,鈔發各部院施行,以副本錄旨送皇史宬存貯。如原疏折出未定處分,竢御門聼政時,滿學士一人,敷奏折本,大學士面奉諭旨如前施行。

凡恭上皇太后尊號、徽號、奏書、册寳、册立皇后、皇太子册寳,由大學士恭閱,所司撰擬文篆進呈,欽定勅下禮部奉行。尊封、皇貴太妃、皇太妃,册封皇貴妃、貴妃、妃、嬪,各册寳皆大學士恭閱所司撰擬文篆進呈,欽定勅下禮部施行。

凡命皇太子、皇子、皇孫名,大學士承旨選擬奏請。欽定諸王、公主封號亦如之。

凡封諸王、公主、福晉以下册寳、誥命,由大學士奏定。封外藩王以下及公侯伯以下誥命,亦如之。其子孫襲封即於原奉誥勅内開注人名年月,加用御寳給還。中外文武各官遇覃恩封贈五品以上者,誥命六品以下者,勅命宗室自鎮國公以下用為大臣侍衛者,封贈與文武官同。外任官、督撫、學政、鹽政、織造、提督、總兵等官,撰給坐名勅書,布政使、按察使、道員、運使及副將、叅、㳺等官,止給傳勅。

凡覃恩肆赦,大學士承旨,擬恩詔應行事款,恭請欽定。

凡請用御寳,先期知㑹内務府,轉行宫殿監。至期,學士率典籍官赴乾清門驗用。如遇行幸駐驆,以内務府總管一人監視之。

交泰殿貯御寳二十有五:

 大清受命之寳以章皇序〈白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盤龍紐髙二寸〉

 皇帝奉天之寳以章奉若〈碧玉方四寸四分厚一寸一分盤龍紐髙三寸五分〉

 大清嗣天子寳以章繼繩〈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龍紐髙一寸七分〉

 皇帝之寳以布詔赦〈青玉方三寸九分厚一寸交龍紐髙二寸一分〉

 皇帝之寳以肅法駕〈栴檀香木方四寸八分厚一寸八分盤龍紐髙三寸五分〉

 天子之寳以祀百神〈白玉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龍紐髙一寸三分〉

 皇帝尊親之寳以薦徽號〈白玉方二寸一分厚七分盤龍紐髙一寸三分〉

 皇帝親親之寳以展宗盟〈白玉方二寸二分厚一寸二分交龍紐髙一寸二分〉

 皇帝行寳以頒錫賚〈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龍紐髙二寸五分〉

 皇帝信寳以徴戎伍〈白玉方三寸三分厚六分交龍紐髙一寸六分〉

 天子行寳以册外蠻〈碧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蹲龍紐髙二寸三分〉

 天子信寳以命殊方〈青玉方三寸八分厚一寸三分交龍紐髙一寸七分〉

 敬天勤民之寳以飭觐吏〈青玉方四寸八分厚一寸九分交龍紐髙二寸七分〉

 制誥之寳以諭臣僚〈碧玉方五寸厚一寸八分盤龍紐髙三寸〉

 勅命之寳以鈴誥勅〈栴檀香木方三寸八分厚六分素紐髙五分〉

 垂訓之寳金方三寸七分厚九分交龍紐髙二寸

 天子之寳金方三寸七分厚九分交龍紐髙二寸

 奉天法祖親賢愛民碧玉方四寸九分厚一十五分交龍紐髙二寸

 丹符出騐四方青玉方四寸七分厚二寸交龍紐髙二寸二分

 勅命之寳青玉方三寸七分厚一寸八分交龍紐髙二寸五分

 廣運之寳金方二寸四分厚八分交龍紐髙一寸五分

凡纂修實錄、聖訓、㑹典諸書,皆由内閣題請監修總裁等官。書成,於皇史宬及内閣各尊藏一部,並送一部至盛京尊藏。内閣尊藏列聖實錄,以次進呈,皇帝恭閱,周而復始,日以為常。

凡起居注記載,每嵗終送内閣大學士、學士監視,加封入庫收藏。

凡每月欽奉諭旨,於次月彚録進呈各部院,奉旨特交之事覆奏後具册送内閣,其有未結者聲明緣由,送覈月終則㑹計具奏。

凡壇、廟、陵寢、神牌,由工部送内閣,中書敬書清文,翰林官敬書漢文,命大學士行禮。

凡尊諡、册諡,大學士承旨恭擬奏請,欽定,勅下禮部奉行。册文、寳篆由翰林院撰擬,大學士恭閱進呈。諸王以下及文武大臣諡法均由大學士奏定,諸王以一字為諡,貝勒以下及大臣以二字為諡。

凡陵山封號,大學士承旨恭擬,封各山川神祇亦如之。

凡祭告祝文,由翰林院撰擬,大學士恭閱進呈。壇廟祝版由太常寺送内閣,中書繕寫,大學士敬書御名。每嵗春秋祀先師孔子,命大學士一人行禮,御經筵日遣大學士一人祗告傳心殿。

凡賜祭、賜葬,由翰林院撰擬祭文、碑文,大學士閱定進呈。

凡殿試天下貢士,由讀卷大學士等奏請制策,以卷進呈,皇帝親定甲第下内閣,中書書榜傳臚,武殿試亦如之。

凡庻吉士散館,由内閣請期,御試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同引見,留館者授編檢職,餘以各部額外主事及知縣用。勅下吏部奉行。

凡命將征討,大將軍、經畧將軍勅書内閣撰擬,大將軍、經畧將軍或給印或闗防,並諏出師吉日,皆奏請欽定,仍遣内閣官隨行管理。

凡勾決京外重囚,刑部以秋朝審情實姓名册,送内閣,於冬日至前六十日次第奏請勾決,皇帝素服,大學士、學士及刑部堂官、起居注官咸常服祗候。召入滿學士一人,跪奏囚册,漢大學士一人,秉筆遵旨勾,訖宻封,下所司施行。

風瀟瀟、雨瀟瀟,埋土北蒙葬天驕
塵歸塵、土歸土,昂首笑別烽雲路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1984
聖眷721
銀兩35253

1059

主題

15004

回帖

35132

積分

爵位睿親王/固倫凝光額駙
榮銜正一品太保
旗籍滿族正白旗
配偶愛新覺羅奕璿
 樓主| 發表於 2019-4-14 09:51:03 | 顯示全部樓層
卷三吏部、敘官、文選清吏司、官制一
尚書,滿漢各一人。左右侍郎,滿漢各一人,掌中外文職銓,叙黜陟之政。釐飭官常,以贊邦治。所屬有文選、考功、稽勲、騐封四司。

文選清吏司郎中,滿三人,䝉古、漢各一人。員外郎,滿、漢各二人。主事,滿一人、漢二人,掌班秩、遷除、均平、銓法。

考功清吏司郎中,滿三人、漢一人。員外郎,滿二人,䝉古、漢各一人。主事,滿一人、漢二人,掌論劾、考察、旌别、功過。

稽勲清吏司郎中,滿、漢各一人。員外郎,滿二人、漢一人。主事,滿、漢各一人,掌更名、改籍、終養、服制,兼稽在京文員俸廩。

驗封清吏司郎中,滿、漢各一人。員外郎,滿二人、漢一人。主事,滿、䝉古、漢各一人,掌封贈、襲廕、土司、嗣職。

堂主事掌文案者,滿二人。掌章奏者,滿二人,漢軍一人。

司務,滿、漢各一人,掌出納、文書、稽察、胥吏〈各部同〉。

筆帖式,滿五十七人,䝉古四人,漢軍十有二人。分隸各司,視事之繁簡以為額,掌繙譯、清漢章奏文籍〈各部同〉。

官制一
京官       
编辑
國家稽古,建官立綱陳紀。宗人府宗令、宗正、宗人皆王公領之,所屬左右司半用。宗室其制,不隸於吏部,惟漢府丞及司屬旗員之半以類相從

   列六部之次内閣

 絲綸是職政本繫焉六部都察院通政使司大理寺

   為九卿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為三法司以詳議

  國是均平政刑理藩院内務府翰林院詹事府太

   常光禄太僕鴻臚諸寺國子監欽天監各治一

   官京尹敷化郊圻各修迺職率厥典常熙庻績

   焉

   太師 太傅 太保

   少師 少傅 少保

   太子太師 太子太傅 太子太保

   太子少師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已上皆不專設以待大臣加衘及追贈

   内閣大學士滿漢各二人正一品協辦大學士

    滿漢各一人  由各部尚書簡用仍從一品學士兼禮部

    侍郎滿六人漢四人從二品侍讀學士滿四

    人䝉古二人漢二人從四品侍讀滿十人䝉

    古漢軍漢各二人正六品典籍滿洲漢軍漢

    各二人正七品中書滿七十人䝉古十有六

    人漢軍八人漢三十人貼寫中書滿四十人

    䝉古六人均從七品○中書科中書舍人滿

    二人漢四人從七品筆帖式滿十人○

  皇史宬尉滿三人正七品

   吏部戸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尚書滿漢各一

    人從一品左右侍郎滿漢各一人正二品所

    屬滿漢郎中正五品員外郎從五品主事正

    六品司務從九品筆帖式自七品至九品以

    出身為差

   吏部屬司四郎中滿八人䝉古一人漢四人員

    外郎滿八人䝉古一人漢五人主事滿四人

    䝉古一人漢六人堂主事滿四人漢軍一人

    司務滿漢各一人筆帖式滿五十七人䝉古

    四人漢軍十有二人

   户部屬司十有四郎中滿十有八人䝉古一人

    漢十有四人員外郎滿三十八人䝉古一人

    漢十有四人主事滿十有四人䝉古一人漢

    十有四人堂主事滿四人漢軍二人司務滿

    漢各一人筆帖式滿九十九人䝉古四人漢

    軍十有六人○内倉監督滿二人○寳泉局

    監督滿漢各一人大使滿五人

    總理三庫無定員於大臣内  簡用所屬郎中三人員

    外郎六人堂主事一人司庫五人正七品大

    使四人筆帖式十有五人以上均滿員

    總督倉場户部右侍郎滿漢各一人所屬坐

    糧廰滿漢各一人由科道及各部司官内奏委倉監督滿

    漢各十有四人由各衙門司官内奏委大通橋監督滿

    漢各一人由各倉監督内奏調筆帖式滿四人

   禮部屬司四郎中滿六人䝉古一人漢四人員

    外郎滿十人䝉古一人漢二人主事滿四人

    䝉古一人漢四人堂主事滿三人漢軍一人

    司務滿漢各一人筆帖式滿三十四人䝉古

    二人漢軍二人○鑄印局員外郎漢一人大

    使漢一人未入流筆帖式滿一人○㑹同四

    譯館郎中兼鴻臚寺少卿銜一人由本部郎中内奏委

    大使漢一人正九品序班漢二人從九品朝

    鮮通事十有二人六品六人七品四人八品二人○馬館監

    督二人由禮部理藩院司官内奏委

   樂部以禮部滿尚書内務府總管及各部院尚書侍郎知樂者兼管所屬和聲

    署署正滿漢各一人署丞滿漢各一人供用

    官三十人均以禮部内務府太常寺鴻臚寺司官贊禮郎筆帖式兼理

   兵部屬司四郎中滿十有二人䝉古一人漢五

    人員外郎滿十人䝉古三人漢三人主事滿

    四人䝉古一人漢五人堂主事滿四人漢軍

    一人司務滿漢各一人筆帖式滿六十二人古八人漢軍八人○馬館監督一人由本部司

    官内奏委

   刑部屬司十有八郎中滿十有七人䝉古一人

    漢二十人員外郎滿二十四人䝉古一人漢

    十有九人主事滿十有七人䝉古一人漢十

    有八人堂主事滿五人漢軍一人司務滿漢

    各一人筆帖式滿一百有五人䝉古四人漢

    軍十有五人○贓罰庫司庫滿一人正七品

    ○提牢滿漢各一人由本部司官内專委司獄滿四人

    漢軍二人均由本部筆帖式内奏補漢二人從九品

   工部屬司四郎中滿十有七人䝉古一人漢四

    人員外郎滿十有九人䝉古一人漢四人主

    事滿十有二人䝉古一人漢八人堂主事滿

    三人漢軍一人司務滿漢各一人筆帖式滿

    七十七人䝉古一人漢軍八人○節慎庫員

    外郎滿一人由本部司官内奏調司庫滿二人正七品

    筆帖式滿二人庫使十一人○製造庫郎中

    滿二人漢一人司庫滿二人正七品司匠滿

    二人從九品筆帖式滿四人䝉古一人漢軍

    二人庫使二十二人○寳源局監督滿漢各

    一人大使滿二人○琉璃窰監督滿漢各一

    人○街道監督滿漢各一人○木倉監督滿

    漢各一人○柴厰監督滿二人○煤炭厰監

    督滿一人寳源局以下滿漢監督大使均由本部司官筆帖式内奏委

   宗人府府丞漢一人正三品○左右二司理事

    官各一人正五品副理官各一人從五品主

    事各一人經歴一人正六品以上均滿員堂主事

    滿一人漢二人筆帖式滿十有二人

   理藩院尚書一人從一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

    二品均滿員或以䝉古補授所屬司五郎中滿六人䝉

    古五人員外郎滿十有八人䝉古十有八人

    主事滿四人䝉古五人堂主事滿二人䝉古

    三人漢軍一人司務滿洲䝉古各一人筆帖

    式滿三十六人䝉古五十五人漢軍六人○

    銀庫司官二人由本院司官内奏委司庫滿一人正七

    品筆帖式滿二人○䝉古繙譯房員外郎一

    人主事一人○唐古忒學司業䝉古一人正

    六品助教䝉古一人從七品筆帖式䝉古四

    人○内館外館監督二人由科道司官内奏委○游牧

    處員外郎䝉古十有六人○張家口喜峯口

    獨石口殺虎口古北口管理驛站官各一人

    由本院司官内奏委

   都察院左都御史滿漢各一人從一品左副都

    御史滿漢各二人正三品十五道監察御史

    從五品京畿道河南道監察御史滿漢各二

    人江南道監察御史滿漢各四人浙江道山

    西道監察御史滿漢各二人山東道監察御

    史滿漢各三人陜西道湖廣道江西道福建

    道監察御史滿漢各二人四川道廣東道廣

    西道雲南道貴州道監察御史滿漢各一人

    經歴滿漢各一人正六品都事滿漢各一人

    正六品筆帖式滿三十五人䝉古二人漢軍

    五人

   吏科戸科禮科兵科刑科工科掌印給事中滿

    漢各一人給事中滿漢各一人均正五品筆

    帖式滿八十人

    廵視五城滿漢各一人科道兼用五城正指揮各

    一人正六品副指揮各一人正七品吏目各

    一人未入流

   内務府總管正二品以侍衛府屬郎中内三院卿  簡補或以王公内

    大臣尚書侍郎兼攝無定員所屬郎中員外郎主事司庫

    品級均與各部院同郎中二十一人員外郎

    五十九人主事十有二人司俎官五人正六

    品内管領三十人正五品副内管領三十人

    正六品司庫十有二人司匠二十人正八品

    贊禮郎十有七人正九品筆帖式二百九十

    八人

    武備院卿二人由侍衛補授一人由内務府郎中補授一人上駟院奉宸

    苑卿同正三品所屬郎中一人員外郎八人主

    事二人筆帖式二十八人庫掌八人掌蓋三

    人正六品司弓八人司幄三人均正七品司

    矢三人司匠八人均正八品

    上駟院卿二人正三品所屬郎中一人員外

    郎四人主事二人堂主事二人筆帖式二十

    五人○廐長十有七人牧長十有一人均正

    七品○大凌河牧長三十人正七品

    奉宸苑卿二人正三品所屬郎中六人員外

    郎八人主事三人苑丞三十二人六品十人七品五人

    八品十有七人苑副三十九人七品十有六人八品二十三人庫掌

    二人六品七品各一人筆帖式五十九人漢牐官一

    人未入流

   通政使司通政使正三品副使正四品叅議正

    五品均滿漢各一人所屬經歴知事均正七

    品滿漢各一人筆帖式滿六人漢軍二人○

    掌登聞鼓筆帖式滿洲漢軍各一人

   大理寺卿正三品少卿正四品均滿漢各一人

    所屬左右寺丞正六品滿洲漢軍漢各一人

    左右評事漢各一人堂評事滿一人均正七

    品司務滿漢各一人從九品筆帖式滿四人

    漢軍二人

   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滿漢各一人從

    二品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均從四品侍讀侍

    講均從五品滿漢各三人修撰從六品編修

    正七品檢討從七品庻吉士食七品俸均無

    定員所屬典簿從八品孔目待詔均從九品

    滿漢各一人筆帖式滿四十人漢軍四人

  起居注館記注官滿八人漢十有二人由翰林詹事坊局官

      簡用以原銜充補主事滿二人漢一人筆帖式滿

    十有四人漢軍二人

   詹事府詹事正三品少詹事正四品均滿漢各

    一人所屬主簿滿漢各一人從七品筆帖式

    滿六人

    左右春坊左右庻子正五品左右中允正六

    品左右贊善從六品均滿漢各一人

    司經局洗馬滿漢各一人從五品所屬正字

    漢一人從九品

   太常寺卿正三品少卿正四品均滿漢各一人

    所屬寺丞滿一人漢二人均正六品典簿滿

    漢各一人博士滿洲漢軍漢各一人司庫滿

    一人均正七品所牧漢一人從七品協律郎

    漢五人正八品讀祝官滿八人贊禮郎滿二

    十四人漢十有四人均正九品司樂漢二十

    三人從九品筆帖式滿九人漢軍一人

   光禄寺卿從三品少卿正五品均滿漢各一人

    所屬署四署正滿漢各四人從六品署丞滿

    八人典簿滿漢各一人均從七品筆帖式滿

    十有六人○銀庫司庫滿二人正七品筆帖

    式滿二人

   太僕寺卿從三品少卿正四品均滿漢各一人

    所屬司二員外郎滿二人䝉古二人主事滿

    二人䝉古二人主簿滿一人正七品筆帖式

    滿八人䝉古八人

   順天府尹一人正三品丞一人正四品所屬治

    中一人正五品通判一人正六品經歴一人

    從七品照磨一人從九品崇文門分司副使

    一人未入流司獄一人從九品○轄京縣二

    大興縣知縣一人正六品縣丞一人正七品

    典史一人未入流廵檢三人從九品牐官一

    人未入流宛平縣知縣一人正六品縣丞二

    人正七品主簿一人正九品典史一人未入

    流廵檢四人從九品牐官一人未入流○儒

    學教授滿漢各一人正七品訓導滿一人正

    七品漢一人從七品
                鴻臚寺卿正四品少卿從五品均滿漢各一人

    所屬主簿滿漢各一人從八品鳴贊滿十有

    六人漢二人序班漢四人均從九品筆帖式

    滿四人

   國子監祭酒滿漢各一人從四品司業滿洲䝉

    古漢各一人正六品所屬監丞滿漢各一人

    正七品博士滿漢各一人從七品助教滿十

    有六人䝉古八人漢六人從七品學正漢四

    人學録漢二人均正八品典簿滿漢各一人

    從八品典籍漢一人從九品筆帖式滿四人

    䝉古二人漢軍二人○鄂羅斯館助教滿漢

    各一人○算法館助教漢一人

   欽天監監正滿一人西洋一人正五品監副滿

    漢各一人左右監副西洋各一人均正六品

    春夏中秋冬五官正滿洲䝉古各二人漢軍

    一人漢五人均從六品主簿滿漢各一人正

    八品靈臺郎滿三人漢軍一人漢四人從七

    品五官挈壺正滿漢各二人從八品五官監

    漢一人正九品五官司書漢一人正九品

    五官司晨漢軍一人從九品博士滿六人漢

    軍二人漢二十四人從九品天文生滿十有

    六人漢軍八人漢二十四人食從九品俸不食

    俸者不載筆帖式滿十有一人䝉古四人漢軍二

    人
               太醫院院使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各一人正

    六品所屬御醫十有五人正八品吏目三十

    人八品十有五人九品十有五人

   武職衙門司官凡武職隸兵部其武職衙門所設文員仍屬吏部銓選

   鑾儀衛主事滿一人經歴漢一人筆帖式滿七

    人漢軍三人

   三旗領侍衛府主事滿一人筆帖式十有二人

   步軍統領衙門員外郎滿二人主事滿二人司

    務滿一人筆帖式滿十有二人

   親王府管領四人正六品典膳一人從六品司

    庫二人從七品司匠四人從八品馬羣牧長

    二人從六品牛羣牧長羊羣牧長各一人均

    從八品

   郡王府管領三人正六品典膳一人從六品司

    庫二人從七品司匠四人從八品馬羣牧長

    一人從六品牛羣牧長羊羣牧長各一人均

    從八品
                官制二




陵寢官

天壇

地壇尉各八人五品各一人六品各七人均滿員祠祭署奉祀各一人

    從七品祀丞各一人從八品均漢員

太廟尉十人四品二人五品八人均滿員

 社稷壇尉五人五品一人六品四人均滿員

 日壇

 月壇祠祭署奉祀各一人從七品

 先農壇祠祭署奉祀一人從七品祀丞一人從八品

 帝王廟祠祭署無專員以漢贊禮郎司樂内一人委

    理

    神樂署署正一人正六品左右署丞二人從

    八品以上均漢員隸太常寺

堂子尉八人七品二人八品六人均滿員隸禮部

永陵掌闗防官一人正四品副闗防官二人正五品筆

    帖式二人隸 盛京禮部

福陵

昭陵掌闗防官各一人副闗防官各二人尚茶正尚膳

    正各一人均正四品内管領各一人筆帖式

    各四人

昭西陵禮部郎中一人内務府郎中一人禮部員外郎

    二人内務府員外郎一人尚茶正尚膳正各

    一人内務府主事一人内管領一人讀祝官

    二人贊禮郎四人禮部筆帖式四人内務府

    筆帖式二人總管衙門筆帖式二人

孝陵掌闗防禮部郎中一人内務府掌闗防郎中一人

    禮部員外郎二人内務府員外郎一人尚茶

    正尚膳正各一人内務府主事一人内管領

    一人副内管領一人讀祝官二人贊禮郎四

    人禮部筆帖式四人内務府筆帖式二人總

    管衙門筆帖式二人

孝東陵内務府郎中一人禮部員外郎二人内務府員

    外郎一人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内務府主

    事一人内管領一人讀祝官二人贊禮郎四

    人禮部筆帖式四人内務府筆帖式二人總

    管衙門筆帖式二人

景陵掌闗防内務府總管一人正二品禮部郎中一人

    禮部員外郎二人内務府員外郎一人尚茶

    正一人尚膳正二人内務府主事一人内管

    領一人副内管領一人讀祝官二人贊禮郎

    四人禮部筆帖式四人内務府筆帖式二人

    總管衙門筆帖式二人

景陵皇貴妃園寢内務府員外郎一人讀祝官二人贊

    禮郎三人

景陵妃園寢讀祝官二人贊禮郎三人禮部筆帖式二

    人總管衙門筆帖式一人

東陵工部郎中一人員外郎四人筆帖式四人

    總理

東陵内外事務衙門主事二人筆帖式二人

泰陵掌闗防内務府總管一人正二品禮部郎中一人

    工部郎中一人禮部員外郎一人工部員外

    郎一人内務府員外郎一人尚茶正尚膳正

    各一人禮部主事一人工部主事一人内務

    府主事一人内管領一人副内管領二人讀

    祝官二人贊禮郎四人禮部筆帖式四人工

    部筆帖式二人内務府筆帖式二人總管衙

    門筆帖式二人

泰陵妃園寢讀祝官二人贊禮郎三人

    總理

西陵内外事務衙門主事一人筆帖式二人

 孝賢皇后陵寢禮部郎中一人内務府掌闗防郎中

    一人禮部員外郎二人内務府員外郎一人

    尚茶正尚膳正各一人内務府主事一人内

    管領一人副内管領一人讀祝官二人贊禮

    郎四人禮部筆帖式四人内務府筆帖式二

    人總管衙門筆帖式二人

  端慧皇太子園寢副内管領一人讀祝官二人贊

    禮郎三人

   聖賢後裔職均世襲

 先師後裔太常寺博士一人國子監學正一人尼山

    書院學録一人洙泗書院學録一人孔顏曽

    孟四氏學教授一人學録一人南宗五經博

    士一人元聖周公述聖子思子復聖顏子宗

    聖曽子亞聖孟子先賢仲子閔子冉子伯牛

    冉子仲弓端木子言子卜子顓孫子有子周

    子明道程子伊川程子張子邵子後裔五經

    博士各一人朱子後裔五經博士二人先儒

    韓氏後裔五經博士一人闗氏後裔五經博

    士三人

  孔廟執事官

    三品執事官二人四品執事官四人五品執

    事官六人六品執事官一人七品執事官八

    人八品執事官十人九品執事官十人司樂

    一人管句一人典籍一人均七品

風瀟瀟、雨瀟瀟,埋土北蒙葬天驕
塵歸塵、土歸土,昂首笑別烽雲路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4-23 15:32 , Processed in 0.04592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