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 9915
兼職(一) 從五品署理揚州同知
兼職(二) 從五品翰林院侍講
兼職(三) 不設品廣平典史
榮譽(二) 從九品登仕佐郎
族籍 漢族正藍旗
爵位
議政
職位正五品東直門守備
兼職從五品署理揚州同知
兼職從五品翰林院侍講
兼職不設品廣平典史
榮職從七品武信佐騎尉
榮職從九品登仕佐郎
族籍漢族正藍旗
|

樓主 |
發表於 2020-12-12 16:04:48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清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實錄卷之二百七十八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三月。庚戌朔。鄂爾多斯多羅郡王董羅布故。遣官致祭。
○辛亥。上諭大學士等曰、保舉山東浙江鄉試考官之人、查出否。馬齊奏曰、保舉山東正考官呂謙恒、系工部侍郎王懿。保舉副考官朱天保、系吏部侍郎色爾圖、左副都禦史海壽。保舉浙江正考官索泰、系工部侍郎常泰。保舉副考官張懋能、系通政使司參議張世祺。上曰、王懿等、俱著革職留任、永停升轉、不准開複。又諭曰、凡有保舉、俱有王懿、李先複之名。科道內、保舉人者甚多。果屬賢員、自當保舉。但伊等竟以此射利。王懿從前曆官、尚勉強自愛。自任府尹後、甚屬平常。
○以翰林院侍講學士薄有德、充日講起居注官。
○陝西岷州衛圓覺等六寺僧綱司後尖菜甯蔔等進貢。賞賚如例。
○壬子。諭大學士等、曆觀從來帝王、設立起居注官內。多有更張。亦間有裁革者。朕在位日久、設立多年。近見記注官內、年少之員甚多、皆非經歷事體之人。伊等且自顧不暇、又豈能詳記朕之諭上□日耶。且官職卑小、不識事之輕重。或有事關重大者、不能記憶、致將朕之諭上□日、頗多遺漏、不行備錄。甚至如趙熊詔、曾私抄諭上□日、攜出示人。記注之事、關係甚钜。朕設立起居注、甚為久遠。在位五十七年、一切政事、現有各衙門檔案。何心另行記載。其作何裁革之處、爾等會同九卿議奏。
○又諭曰、朕昔南巡時、曾下船閱視。沛縣在運河之西隅、地勢窪下、積水甚多。常因運河水淺、穴堤引所積之水、洩入運河。今看每年沛縣之田、皆以被水災具奏。特以沛縣地勢窪下、常被水災、遂視為一定之事、雖不成災、亦以成災奏請蠲免錢糧耳。將沛縣所積之水、作何區畫、與民有益之處、爾等會同九卿議奏。尋大學士九卿議、令該督撫、會同河道、漕運總督、確勘具奏。從之。
○諭領侍衛內大臣等、適因皇太后大事、令十二阿哥署理內務府總管事務。今大事將畢、十二阿哥、著停止署理內務府總管事務。
○癸醜。升太僕寺卿陸經遠、為通政使司通政使。
○命減徵大興、宛平、二縣、各門廠房稅。
○工部議覆、河道總督趙世顯疏言、中河劉老澗、舊有減水壩一座。今盡行倒卸。請遵循舊式、建造減水灞。置板啟閉、以保堤工。應如所請。從之。
○甲寅。清明節。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上詣大行皇太后梓宮前、行禮。甫至。即哀慟。奠酒畢。哀痛不已。諸皇子跪勸良久。方止。諸王、貝勒、貝子、公以下、三品以上、文武官員、皆隨班行禮。舉哀畢。上回宮。
○丙辰。月祭大行皇太后。
○上幸暢易園。
○升貴州按察使王沛憻、為廣西布政使司布政使。
○戊午。旌表直隸烈婦劉氏、拒奸斃命、給銀建坊如例。
○庚申。以恭上大行皇太后尊諡、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奉先殿、及大行皇太后梓宮前
○戶部議覆、江西巡撫白潢疏言、臣往湖口縣、周閱地形。虹橋一港、逼近石鐘山。夏秋水漲、僅容小船一二百隻。冬春水涸、湖廣、江南、往來之船、到關報稅、必由梅家洲、轉行十有餘裡。若遇水漲、則江湖二水橫激、少有微風、即蹈不測。惟湖口關右裡許、有武曲港、可容千艘。請自江岸起、至港口止、大為挑浚。於港口建草壩二道、以阻淤沙。外加排樁、以固壩根。應如所請。從之。
○禮部議覆、福建浙江總督覺羅滿保疏參、浙江黜革舉人陳鳳墀、覆試之卷、文理不通、不如中式原卷。其中有無情弊、應行令該督嚴審。從之。
○旌表河南烈婦康氏、拒奸身死、給銀建坊如例。
○辛酉。恭奉冊寶、上大行皇太后尊諡。冊文曰、禮隆祔配、將申假廟之誠。義極顯揚、特重崇親之典。奉明禋而有恪。熙鴻號以無窮。欽惟皇妣大行皇太后、儼天體順。應地含章。鐘渭涘之殊靈。繼蜀山之盛軌。歸我世祖章皇帝、克襄內治、每持敬慎之小心。允協坤成、實稟肅雝之令則。訓掖庭以節儉、躬曳練衣。率嬪禦以勤勞、心親織室。迨乎奉事太皇太后、重闈節縰、日問長信之安。內殿羹湯、時視太官之膳。閱
□山戊不□年而罔懈、緊仁孝之夙成。六宮被慈惠之恩、感深聖善。四海享和恒之福、慶衍昇平。展祀瑤齋、事虔修夫蘋藻。流光玉牒、化遍洽于睢麟。自惟幼沖、備蒙顧複。追憶昭隆之德、茂著兩朝。載懷尊、養之忱、聿週五紀。謂遐齡之永錫、詎仙馭之遽升。逮及無期、哀摧至極。緬思懿行、欲宣述以何由。式奉遺規、竭形容而莫罄。用諮群議、敬告三靈。謹奉冊寶、上奠諡曰、孝惠仁憲端懿純德順天翊聖章皇后。於戲。考閟宮之樂頌、長髮其祥。嗣京室之徽音、克昌厥後。伏冀慈靈曲眷。神貺斯憑。典冊常新、等球圖而並重。隆名罔極、與日月以齊懸。炳燿琅函。輝華彤管。寶文曰、孝惠仁憲端懿純德順天翊聖章皇后之寶。
○上自暢春園回宮。
○諭議政大臣等、侍衛色楞等、既統兵進征西藏。沿路汛守、防護哨探、以及單身行走、認識路徑等事、甚有關係。曾令侍衛打克巴藏布、將侍衛等酌量派往。再于都統胡錫圖所帶兵丁內、將慣習行走、漢仗好之新滿洲、及烏拉齊、索倫、揀選幾名、即於彼處、發往色楞軍前
○壬戌。上詣孝惠章皇后梓宮前、行百日致祭禮。甫至。即哀慟。奠酒畢。哀痛不已。諸皇子懇切跪勸。方止。諸王、貝勒、貝子、公以下、三品以上、文武官員、皆隨班行禮。舉哀畢。上回宮。
○諭諸王大臣曰、前諸大臣、勸朕停止親送皇太后梓宮時、朕曾諭以目前不能去、稍需時日、再行定奪。今朕身較前稍健、似可勉強前去。但此時尚未可信。或至途間、朕身又或不安、不惟諸臣不能擔荷、即朕亦追悔無及。若不去、從此朕身慚愈、此心又不大安矣。以此兩難。朕下此上□日、非欲諸臣勸阻。亦料諸臣必來諫止。朕心實不能定。故願與諸臣共計之耳。爾等可公同詳議具奏。又諭曰、昔太皇太后大事時、梓宮安厝畢、方行剃頭。今送皇太后梓宮之人、亦俟安厝後、方行剃頭。已經下上□日。朕意不送梓宮之人、亦俟四月初七日後剃頭為是。諸大臣可會議具奏。是日、諸大臣遵上□日會議、合詞奏曰、皇太后大事、已滿百日。諸禮俱畢。請照禮部奏請、明日十四日、請皇上剃頭。眾人俱剃頭。送梓宮之人、亦行剃頭。奏入。上諭曰、方皇太后大事、梓宮未出之前、朕立意欲曲盡乃心。不幸身病、不能支持、難以勉強。諸事未盡朕心。抱恨無窮。又思當此之時、止有孝敬朕之人。並無愛恤朕之人。尊長輩皆己凋謝。此等處、每以無可與言為傷。距四月初七日、為日無幾。何必爭此數日。過四月初七日、再行剃頭。諸大臣複摺奏懇請。上諭曰、諸大臣不知。朕知之。已有明上□日、諭諸皇子矣
○癸亥。諸皇子、諸王、滿漢文武大臣官員、合詞奏言、曆觀自古帝王、及明朝會典、未有親送梓宮之例。況聖躬尚未全愈、斷難親往。伏懇皇上俯順輿情。上諭曰、諸王大臣官員、勸朕停止親送梓宮、再三叩請。朕身亦不能往。今不親送矣。又諭曰、朕不剃頭。送皇太后梓宮之諸王、大臣官員、亦著停止剃頭。其在京之諸王、大臣官員、俱著剃頭。
○諭議政大臣等連年陝省、適有軍務。來往人等、俱系巡撫綽奇、與地方官應付。今伊等之力有限。原任河南巡撫李錫、暫停正法。並此案干連之府縣等官、以及原任江西巡撫佟國勷、俱發往西陲、交與侍郎色爾圖、令其捐辦。如果效力、即免其罪。
○總督額倫特疏言、先經議政大臣等議、據侍衛色楞奏稱、唐古特人眾、趁其計慮未定、統領大兵、前進穆魯烏蘇地方駐紮。賊眾必不敢輕擾青海之界、則青海人心俱定。爰遣人偵探賊情、如易於攻取、相機進剿。若無實信、將汛界遠設、嚴加防守。但色楞所統滿洲綠旗土司之兵、及自西寧調往之兵、止二千四百名、數少力弱。應將額倫特等處、所有綠旗兵二千、添派前往。其總督額倫特、公策旺諾爾布等、備守青海之眾、即令隨後助威。至噶順、古木、二處地方、無兵駐紮。應將都統胡錫圖帶領之兵一千、令到彼處、分派駐紮等因到臣。臣查西寧抵藏、共有三路。一為珠爾墾。一為庫庫塞。一為拜圖。除珠爾墾路狹難行外。其餘兩路、俱可進兵。應令侍衛色楞等、率領原派滿洲、綠旗、及各土司、與青海之兵、從一路前進。臣自率領現在波羅和碩、調來西寧之錄旗兵二千、以及綽克來那木查爾等所派唐古特之兵一萬、亦從一路前進。若賊眾一路迎敵、則我師又有一路、可以直取藏地、攻其後尾。若賊眾兩路迎敵、彼勢既分、亦無難於翦滅。再經議政大臣等議奏、策妄阿喇布坦、偵知我師欲取西藏、或從噶斯一路、潛有兵來、亦未可定。應行文侍衛阿齊圖、防守噶斯、令侍衛等偵探賊人消息、以便傳報等語。臣查都統胡錫圖帶來兵丁之馬匹、來自京城、未經久息。難以出口。現有西寧之西安滿洲兵二百名、督標兵三百名、餵養馬匹、肥碩可用。又自固原發往西寧之兵一千內、選用五百名。地方既近、馬匹亦肥。再于都統胡錫圖所領兵丁內、派撥一千名、揀選馬匹、帶往侍衛阿齊圖等處、補其疲瘦殘缺。在噶順、古木、噶斯等地方、或看守駐紮、或相機行走、其于軍務大有裨益。又內大臣公策旺諾爾布疏言、先經議政大臣等議、照依侍衛色楞所請、令臣與總督額倫特、都統胡錫圖、在噶順、古木等地方、分兵駐紮。但青海之事、既有彼二人、無煩計慮。臣願隨進剿兵丁、稍圖報效。得上□日、朕閱額倫特、策旺諾爾布、陸續所奏。伊等並未相商、各自陳奏。此處既難議斷、而彼處難遵守。此一人雲、我如此具奏奉行。彼一人雲、我如彼具奏奉行。事務舛錯、不能畫一。伊等俱系大臣、理應會商妥協。況相隔不甚遼遠。嗣後一應事務、著伊等同意相商、定議舉行。
○丙寅。吏部議覆、翰林院掌院學士徐元夢題參、編修儲在文、張起麟、徐用錫、沈宗敬、宮鴻曆、叢澍等、有玷官箴。均應照溺職例革職。得上□日、儲在文、張起麟、徐用錫、宮鴻曆、叢澍、俱著革職。沈宗敬、著從寬免革職。在武英殿修書處行走。永不准升轉。
○四川巡撫年羹堯疏言、打箭爐地方、外通西域。內皆高山峻嶺。實為天設之險。皇上救援西藏、令護軍統領溫普、帶領滿兵五百、赴爐駐紮、臣以爐地素不產米、山路險遠、糧運為難。動支庫銀、買米一萬石、遴選人員、先運六千石抵爐。余米收貯雅州。如有需用、再行酌運。所需草料、亦委官採買運送支給。自此源源買運、必不遲誤軍需。得上□日、據奏相機購買米石草料、委官設法、陸續運至打箭爐。年羹堯甚為實心效力。殊屬可嘉。著複還原職。
○升山東濟東道申大成、為貴州按察使司按察使。
○升歸化城副都統顏壽、為右衛將軍。正黃旗漢軍副都統黃秉鉞、為福州將軍
○丁卯。萬壽節。停止慶賀筵宴。
○遣官祭福陵、昭陵、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遣官祭真武、東嶽、城隍之神。
○戊辰。大學士、九卿等、遵上□日會議、皇上手書諭上
□日、及理事時所降之上□日、並轉傳之上□日、各處俱有記載檔案。又如本章所批諭上□日、六科衙門、既經記載發抄。各部院又存檔案。曆可稽查。且記注官、多年少微員。或有事關重大者、不能全記、以致將諭上□日舛錯遺漏。又妄行抄寫與人。倘伊等所記之上□日、少有互異、關係甚钜。應將起居注衙門裁去。從之。
○吏部議覆、翰林院掌院學士徐元夢疏言、學臣任滿之日、宜分別賢否、以昭勸懲。今查聲名中平者五員。陝西、江南、福建、貴州、廣東、學臣王雲錦、林之浚、車鼎晉、萬經、鄭晃、聲名不好者二員。廣西、江西、學臣叢澍、魚鸞翔。得上□日、王雲錦、林之浚、車鼎晉、萬經、鄭晃、叢澍、魚鸞翔、俱著革職。保舉叢澍之廖騰煃、張德桂、保舉魚鸞翔之耿惇、劉士聰、亦俱著革職
○庚午。行孝惠章皇后發引致祭禮。
○壬申。孝惠章皇后梓宮、從花園發引。上親詣奠酒。舉哀。梓宮啟行。上從東角門出。于大路跪送。慟器。諸皇子、皇孫、文武大臣、跪勸節哀。及梓宮已過良久。諸皇子隨龍輴後回望。上猶慟哭不已。複各趨回、環跪敦勸。上始止哭。回宮
○乙亥。議政大臣等議覆、振武將軍傅爾丹疏言、奉上□日今年大兵、暫停進剿、姑俟色楞信息。但今進剿軍兵俱各齊備。與其閑住、請仍照去年前往襲擊、以驚擾賊界、振揚軍威。今選滿洲、蒙古、漢兵九千、喀爾喀兵三千共一萬二千。臣與祁裡德、各領兵六千、分作兩路、裹帶五月口糧。于五月內起程。其餘剩兵丁、留都統穆賽、副都統羅察管轄、令于汛界形勝之處、駐紮防範。又據靖逆將軍富甯安疏言、去年七月臣等自巴爾庫爾領兵、至烏魯木齊地方、蚊蝱甚多時令亦熱訊問就獲之厄魯特等訴稱夏日達什等眾、覓寒涼之處於遮爾集斯地方、遊牧居處至收穫之時仍回烏魯木齊過冬請將本年襲擊之兵照去年準備計值達什回時前往襲擊臣帶領軍兵七千裡帶四十日口糧。于閏八月起程除烏闌烏蘇集拉麻泰等處、留兵三千駐紮外。其四千軍兵減輕什物晝夜趲行至烏魯木齊等處、襲取賊境人畜、鈐束而回查兩路軍兵襲擊、實揚我軍威、使賊界震懾。自應約定日期、以便彼此應援。今起程之期不符。口糧之數各異。應行文兩路將軍等、速行商搉定議而行。從之。
○丙子。禮部題、朝鮮國王李焞、遣陪臣朴弼成等、表謝賜空青恩進貢禮物。應照例收受。得上□日、朝鮮國王謝恩、進貢禮物、不必收受此項貢物帶回、路遠艱難。著留抵下次常貢。
○升步軍副尉托賴為正黃旗漢軍副都統護軍參領博爾吞、為鑲紅旗漢軍副都統。
○丁醜。命浙江南新、北新兩關稅務交杭州府捕盜同知管理。從撫臣朱軾請也。
○戊寅。工部議覆浙江巡撫朱軾疏言海寧縣海塘俱屬浮沙塘腳空虛。請用木櫃之法以木為櫃橫貼塘底實以碎石、以固塘根又用大石、高築塘身附塘另築坦水石、以護塘腳、毋使潮水浸入。再查塘內、向有小河、名備塘河。居民築壩、遂淤為陸今應去壩疏河。即以挑河之土培岸。又石塘三十餘裡均須防守不時修築。東西土塘現在坍塌、更宜及時堵禦。俱應如所請速行修築。從之。
夏。四月己卯朔享。太廟。遣都統武格行禮。
○庚辰。諭大學士等、京畿一帶、歷年以來二月內或大雪、大雨、故麥苗滋長、田禾尚可耕種。今□山戊不□二三月間、天時亢旱麥苗漸黃。且有妨耕種。朕經國有大喪之年、多遭水旱。及今不可不預為準備。爾等會同九卿、詹事、科道詳議。或政事尚有缺失、宜盡心講求。雨澤亦應祈禱。朕躬雖尚未愈、為天下憂、更加兢惕。爾等毋視為故事也。
○戶部議覆、廣東廣西總督楊琳疏言粵東之米、資藉粵西。粵西之米、又資藉湖南。湖南販米至粵、必由永州府經過。彼地奸民每借禁糶名色、攔阻勒索、商販不前。請敕湖南督撫如有奸民阻截取利者、行令該地方官、查拏治罪應如所請。從之。
○辛巳。月祭孝惠章皇后。
○以奉安孝惠章皇后梓宮、於新陵地宮遣官告祭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議政大臣等議覆、侍衛阿齊圖疏報、臣統兵至柴旦木地方。於正月初二日、遇見伊打木紮布等、帶領拉藏子蘇爾紮之妻、自招敗回。告稱準噶爾兵、來至達穆地方、與我土伯特兵、交戰數次、彼此傷損甚多。去年十月三十日、厄魯特之噶隆沙克都爾紮布、叛歸準噶爾、將小招獻降。我土伯特兵眾解散。台吉那木紮爾等、在布達拉北城、開門投順。準噶爾兵眾擁入。十一月初一日、蘇爾紮率兵三十人、沖圍而出。被其擒獲。拉藏被圍身亡。我等逃奔而來等語。今西藏已失、蘇爾紮之妻等、投懇垂救。應行文總督額倫特、郎中長受、即給伊馬匹口糧、仍令在波羅沖可克舊處、暫為安插。從之。
○壬午。以奉安孝惠章皇后梓宮、於新陵地宮、遣官告祭天地太廟社稷。
○癸未以孝惠章皇后梓宮奉安地宮。命皇四子和碩雍親王胤禎讀文告祭
○策試天下貢士楊爾德等於太和殿前制曰、朕臨禦天下垂六十年。仰惟祖宗付託之重。知天子以乂安海宇為孝是以夜寐夙興、勤求治理。政事之餘、留意經術、期為天下廣文教。承平之後、不忘邊備、思為萬世奠苞桑也。粵稽周禮、造士、六行以孝為首。其察吏也、六計以廉為先漢人承之、亦用孝廉、選舉郡國之士。未有內行不修、而律身克謹者也。朕日以孝廉獎勵天下、而敦篤彝倫、樹立名節者、概不多見。亦有欺世盜名、自托于孝廉。而實行不孚、往往見譏於鄉黨、貽笑于清議。其誠偽之間、可不辨歟。夫卿大夫立身行已、有風勵士庶之責。今乃誦說禮經、而考其實行、反不若村農田豎之誠篤者、其故何歟。易之泰卦曰、勿恤其孚、於食有福。言治亂雖有常數、然人事既修、則可以勿憂而受其福也。今天下安寧已久、朕每懷積玩之懼、業業兢兢、與中外臣鄰動色相戒古君臣所以永保天命而固結人心者、豈無其要歟。持盈保泰宜何道之遵也廣勵士習者、以通經為要務。近代詮釋群經、至朱子無可議。朕潛心玩味、見其皆切於躬行日用、絕無華言浮說、以汨亂乎其間。夫虛文多、則本意晦。枝辭盛、則實理微。欲使士通一經、則明一經之義、而收一經之用者、其術安在。古者內有民間之儲。外有邊境之備。自漢有屯田塞下之議。及後趙充國、諸葛亮、率用以濟師、著有成績。今欲推廣其法而行之、使疆內無轉運之艱、行間獲飽騰之利、其何以興良法而課實效歟夫人皆知孝行之為先、則臣節必砥。此即經學之本也。人皆知泰運之難特、則綢繆必周。此即安邊要也。諸士於經術世務、素所宜講。其何以助上宣德化而成治功。悉心陳之、朕將親覽焉
○乙酉。孝惠章皇后梓宮、奉安。新陵地宮
○遣官祭暫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遣官祭昌瑞山后土之神
○丁亥。傳臚。賜殿試貢士汪應銓等一百七十一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
○予故偏沅巡撫李發甲、祭葬如例。
○己醜。兵部議覆、廣東巡撫法海、疏請查勘海道查巡撫不便越境遠出應毋庸議得上□日、法海奏請自粵東以至浙江江南等處查勘。海道照伊所請去
○刑部等衙門議覆、刑部尚書張廷樞等、察審河南閿鄉縣叛犯亢珽等、拒敵官兵一案。除亢珽自縊外。王更一李一寧等十五人、應照謀叛律立斬。為從梁必貴等十五人應擬絞監候。其脅從尚可務等二十四人並亢珽之弟亢珩發三姓等處、給披甲人為奴。從之。
○庚寅。兵部等衙門議覆廣東廣西總督楊琳疏言、粵東沿海要地以廣惠潮三府為重而三府之內惠潮尤甚敬陳防閑巡緝之法一統巡職任之宜分路也。南澳為閩粵交界應令南澳總兵官瓊州水師副將為統巡派出標員為分巡專巡本營洋面外自南澳而西平海營而東為東路。自大鵬營而西廣海寨而東為中路。自春江協而西、龍門協而東、為西路。各令總兵官、副將為統巡。標員、營員、為分巡。每年輪班巡查。一、外洋戰船之宜添撥也。請於澄海協、裁<舟古>艚船六隻。添造趕繒大船二隻。于大鵬營內、撥出艍船二隻、歸澄海協春江協、添造趕繒大船二隻。碣石鎮、改造艍船二隻。庶巡哨不致缺船。一、內河哨船之宜勻設也。請裁順德等營內河哨船一十八隻、以十六隻、移設左翼鎮標左右二營、每營各分八隻。以二隻、移設新安營。一、水師要汛之宜添兵也。海門營達濠營、經制弁兵、撥守炮臺之外、出巡守汛、不敷應用。應于督撫將軍提鎮等標二十營內、每營各裁出兵丁四名。又將新會營、裁出把總二員。臣標右營內、裁出把總一員。添補海門、達濠、兩營。再海門營、並無額設馬匹。應裁達壕營馬匹、添設海門營。一、濱海要地之宜駐官也查潮州府饒平縣屬之黃岡雖設有副將不便理民事而文職止有巡檢一員不能駕馭請將潮州海防同知移駐黃岡海陽縣屬之庵埠奸匪潛匿縣令隔遠、難於兼顧請將海陽縣縣丞移駐庵埠一遠地協將之宜屬鎮也請將瓊州水師副將歸瓊州總兵官管轄龍門水師副將歸高州總兵官管轄。俱應如所請。從之。
○刑部等衙門議覆刑部尚書張廷樞等、察審河南閿鄉等縣官員私行科派以致賊首亢珽等、拒敵官兵一案。閿鄉縣令白澄以火耗等項藉端取銀六萬五千兩。宜陽縣令張育徽、以馬價等項、借取銀四千零五十兩。俱應擬絞監候。河南府知府李廷臣、私派濫徵。同武弁緝賊、並傷良民。應擬斬監候。原任巡撫李錫、激變地方。應斬立決。查李錫、李廷臣、白澄、張育徽、俱發往甘肅效力。事完之日另行請上□日。布政使張伯琮迎合李錫、私動庫銀。又失察屬員科派現任巡撫張聖佐未將賊情奏聞。又不嚴加緝捕總兵官馮君冼、不盡力緝賊俱應革職。馮君冼所有拖沙喇哈番亦應革退。得上□日、張伯琮張聖佐、俱著革職。馮君冼、著革退總兵官。留伊拖沙喇哈番餘依議。
○辛卯。上幸熱河命皇三子和碩誠親王允祉、皇七子多羅淳郡王允祐、皇八子多羅貝勒允禩、皇九子固山貝子允禟、皇十五子允禑、皇十六子允祿、皇二十子允禕、隨駕。是日啟行。駐蹕湯泉
○吏部議覆、戶部尚書穆和倫將戶部收納錢糧隨平餘銀並未據實陳奏。應降五級調用從之。
○升大理寺少卿吳梁為太常寺卿
○予故原任吏部右侍郎仇光鼇、祭葬如例。
○壬辰。升貴州銅仁副將漢都為河南河北總兵官。
○癸巳。工部議覆、廣東巡撫法海疏言、廣東雷州府海康、遂溪二縣有洋田萬頃逼近海潮設有堤岸包圍。因年久失修、以致海潮泛溢、侵損民田福建巡撫陳瑸、奏請修築。奉上
□日令臣查明。臣查海康、遂溪二縣、東洋塘堤岸十七處、水閘十三處、每年用土修築。今改用木石大工、以免隨時修築之勞。應如所請、令該撫修築堅固。從之。
○予故江西南贛總兵官韓祖蘄、原任四川重慶總兵官韓成、各祭葬如例。
○甲午。調工部尚書孫渣齊、為戶部尚書。
○升原任安徽按察使楊宗義、為河南布政使司布政使
○乙未。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升直隸通州副將魏經國、為江南蘇松水師總兵官
○丁酉。上駐蹕南石槽地方。
○諭禮部王阿哥等之母備位宮闈俱年及六十、五十四十有餘宮中雖稱妃嬪、尚未受封。今封博爾濟錦氏、和嬪瓜爾嘉氏、淳郡王允祐之母達甲氏、為妃。封貝子允祹之母瓦劉哈氏、十五阿哥允禑、十六阿哥允祿之母王氏、十七阿哥允禮之母陳氏、為嬪爾部察例俱奏
○戊戌。上駐蹕懷柔縣
○予故二等奉國將軍勒寨禮、祭葬如例
○刑部等衙門議覆、刑部尚書張廷樞等、察審河南蘭陽縣白蓮教賊首李雪臣等聚眾謀為不軌一案除李雪臣、已經蘭陽縣拏獲杖斃外為首之袁進即朱複業、應照謀反律、淩遲處死郭英撫袁進為子、應照謀反之祖父律擬斬立決。為從之李興邦等二十二人、俱照謀反律擬斬立決。孫丙等十四人、俱擬斬監候。洪知所等、俱發三姓等處、給披甲人為奴。其各處白蓮等邪教之人、行令地方官、嚴查治罪。從之。
○己亥。上駐蹕密雲縣。
○裁浙江分巡金衢嚴道缺。
○庚子。上駐蹕羅家橋。
○辛醜。上駐蹕遙亭。
○壬寅。上駐蹕巴克什營。
○諭領侍衛內大臣侯巴渾德等爾等保舉外山、授為領侍衛內大臣此職甚屬緊要外山多病懶惰豈能勝任著即解退仍令在散秩大臣。處行走
○癸卯。上駐蹕兩間房。
○以輔國公阿布蘭、為宗人府右宗人
○甲辰上駐蹕王家營。
○喀喇沁多羅額駙門都、來朝
○乙巳。上駐蹕花峪溝地方。
○丙午。上駐蹕喀喇和屯。
○授故奉恩將軍殷圖子鄧柱為奉恩將軍。
○授一甲進士汪應銓為翰林院修撰張廷璐、沈錫輅、為翰林院編修
○丁未。諭大學士等、近見八旗補授佐領及襲職官員。俱有遲至數年未曾啟奏者此等事甚不宜遲今遲延至此顯有情弊交與都察院查明題參。其應補應襲之人、著各旗大人帶往熱河引見
○宗人府題鎮國公景熙以行止悖亂革退不准承襲應將其所屬十一佐領、令伊第公吳爾占管轄從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