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666|回覆: 0

[轉貼] 隋朝滅亡之鑒

[複製鏈接]

百姓

威望0
聖眷3
銀兩4

66

主題

68

回帖

9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4-12 01:35: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隋朝滅亡之鑒

據《隋書•食貨》記載,在隋朝滅亡之前:“百姓廢業,屯集城堡,無以自給。然所在倉庫,猶大充牣,吏皆懼法,莫肯賑救,由是益困。初皆剝樹皮以食之,漸及于葉,皮葉皆盡,乃煮土或搗槁為末而食之。其後,人乃相食。”意思是說,隋朝滅亡之前老百姓的生活已極為困難,但國家的倉庫仍然非常殷實,官吏們卻因為害怕國家的嚴刑峻法,不敢發放糧食賑濟百姓。開始的時候百姓們還能吃樹皮、樹葉,後來就吃土、吃稻麥的秸稈,最後甚至發展到人吃人的悲慘程度。

  有史家指出:“隋之亡也,民困苦而國未貧。”就是說,隋朝滅亡的原因,在於國家聚斂了太多的財富,而老百姓卻因為統治者的苛政,失去了維持生存最起碼的條件。財富集于國庫,百姓卻無以生存。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這和隋朝的兩位統治者隋文帝、隋煬帝有直接關係。據記載,隋文帝還算是一個比較有作為和注意節儉的君主,而隋煬帝則是一個十足的驕奢淫逸的昏君。範文瀾在《中國通史》中如此評價:“隋文帝是歷史上少有的節儉皇帝。因為節儉,剝削比較減輕,民眾得以安居從事生產,開皇年間,戶口和財產都有巨大的增進。”“隋煬帝是歷史上少有的奢侈皇帝。因為奢侈,民眾被剝削到無法生存的地步。民眾只有起義推翻隋統治,才能找到生路。”

  作為開國之君,隋文帝為了鞏固隋王朝的統治,採取了不少措施。為了發展生產,儲備糧食,隋文帝命人在各地興修水利灌溉工程,派遣水工巡視各地水源,還減免賦稅、安定百姓等。這些措施,促進了隋朝經濟的發展,到開皇十七年(西元597年),全國人口大量增加,皇宮和外地的倉庫都堆滿了糧食,京城國庫中的錢財充滿了房間,以至於都堆積到了走廊上。

  如何處置這些日益增加的積蓄呢?隋文帝的做法是:在全國各州置倉積谷,遇水旱荒年,便開倉賑給。此外,命令各州民間設置義倉,義倉可防小災,官倉可防大災。他還提出一個明智的方案:“甯積於人,無藏府庫。河北、河東今年田租三分減一,兵減半功,調全免。”面對殷實的積蓄,隋文帝想到了普通的老百姓,將國家的部分財物發放給了比較貧困的農民。據《資治通鑒》記載,開皇十二年(西元592年),因人口增長,關中平原和河南、山西等地的一些老百姓受田不足,“衣食不給”。隋文帝便派遣使者到各地去“均田”,以使老百姓有田耕種,能養家糊口。開皇十四年(西元594年),關中大旱,老百姓饑饉難耐,隋文帝派遣官員去察看民生疾苦,他們從老百姓那兒拿回一些摻雜著糠的豆粉獻給了隋文帝。隋文帝把老百姓吃的食物展示給朝中大臣,並以此自責,據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裏不沾酒肉。

  由於隋文帝勤於政事,還能勤儉節約,愛護百姓,勸課農桑,輕徭薄賦,再加上其他一些促進生產的措施,所以在不長的時間裏,隋朝經濟就出現了繁榮景象。隋文帝即位之初,府庫還很空虛,十多年後,國庫就已容不下各地徵調的絹帛,而需新建府庫。到隋文帝末年,西京和各地的倉庫都裝滿了糧食,多的達千萬石,少的也不下數百萬石。

  隋文帝為隋煬帝留下了豐厚的物質積累,隋煬帝在原來倉儲的基礎上,又繼續置倉儲糧,府庫之財也堆積如山。但在充沛的財富面前,隋煬帝卻走上了一條窮奢極欲、殘暴百姓的道路:他大興土木、為自己營造宮殿;四處巡遊、尋歡作樂;誇富鄰邦、炫耀武力。

  在隋煬帝為首的隋朝統治者們極盡揮霍之能事的時候,老百姓的生活已是朝不保夕。關於當時饑饉嚴重到人相食的地步,《資治通鑒》也有記載。儘管這時隋朝的積蓄還非常充實,但這些糧食或堆積在倉庫之中,或由官吏豪紳據為己有,或運到邊境以供戰事,總之都沒老百姓的份。隋文帝時期設置的義倉,這時也早已收歸官有,在老百姓遇到災荒時,也起不到救濟的作用了。

  賦稅沉重,官吏大肆貪虐、殘暴苛剝百姓,使得老百姓生活極度困頓,居家只有死路一條,反抗還可活命。走投無路的百姓迫不得已只能揭竿而起,各地的農民紛紛聚眾起義。從大業七年(西元611年)齊郡鄒平(今山東鄒平縣)人王薄聚眾於長白山(在今山東鄒平縣南),號召民眾起義始,起義就接連不斷,一直到隋朝滅亡。而隋朝國庫中堆積如山的糧食,也成為起義軍或割據者號召百姓的物質基礎,他們紛紛以“開倉賑糧”為號,聚集百姓。

  禮部尚書楊玄感起兵失利的時候,他的謀士李子雄對他說:“東都援軍益至,我軍數敗,不可久留,不如直入關中,開永豐倉以振貧乏,三輔可指麾而定,據有府庫,東面而爭天下,亦霸王之業也。”意思就是讓楊玄感佔據永豐倉,以圖再起。

  馬邑鷹揚府校尉劉武周起兵,這樣宣導百姓:“今百姓饑饉,僵屍滿道,王府君閉倉不賑恤,豈為民父母之意乎!”於是把民眾的憤怒都轉移到了太守王仁恭的身上。他又以“壯士豈能坐待溝壑!今倉粟爛積,誰能與我共取之”來激勵起義者。這樣就輕而易舉地將馬邑太守王仁恭捉拿斬首。然後“開倉以賑饑民,馳檄境內屬城,皆下之,收兵得萬餘人”。

  隋末最大一支起義軍瓦崗軍的盛衰也與隋王朝的倉儲有很大關係。比如當時的將領李密向翟讓提議:“今百姓饑饉,洛口倉多積粟,去都百里有餘,將軍若親帥大眾,輕行掩襲,彼遠未能救,又先無預備,取之入拾遺耳。比其聞知,吾已獲之,發粟以賑窮乏,遠近孰不歸附!”他們商議佔據洛口倉,然後放糧賑濟百姓來收攏民心,從而達到強盛的目的。也正是由於瓦崗軍連克洛口、回洛、黎陽三倉,開倉賑糧,隊伍才迅速猛增,“一旬之間,勝兵二十萬余”,最盛時達到百萬;也正是因為瓦崗軍掌握了隋王朝三大糧倉,才成為隋末農民戰爭中舉足輕重的力量。後來的唐高祖李淵起兵時,也是通過開倉賑濟貧苦百姓來招募兵卒的,而且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也多次通過開倉放糧來拉攏民心。

  在各地民眾的起義討伐和官員的反叛中,隋朝逐漸土崩瓦解,直至最後滅亡。它所積儲的糧食,也成為促使它滅亡的催化劑。對此,唐朝初年有一位大臣馬周曾這樣總結說:“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以畜積多少,在於百姓苦樂。且以近事驗之,隋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東都積布帛而世充資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夫畜積固不可無,要當人有餘力,然後收之,不可強斂以資寇敵也。”明清之際的一位學者唐甄也曾指出:“立國之道無他,惟在於富。自古未有國貧而可以為國者。夫富在編戶,不在府庫。若編戶空虛,雖府庫之財積如丘山,實為貧國,不可以為國矣。”意思就是說,民眾是國家的根本,只有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富裕,國家的政權才能鞏固。這可以作為隋朝滅亡的注腳。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7 10:11 , Processed in 0.0130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