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112|回覆: 0

[轉貼] 電影《投名狀》原型──清末四大奇案之「刺馬」案

[複製鏈接]

國民

威望0
聖眷17
銀兩5435

832

主題

2634

回帖

1913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5-14 22:12: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近日華語電影中最熱鬧的莫過於《刺馬》了,12月4日此片也進行了開機儀式。在陳可辛之前,張徹導演已經拍過此部同名電影。事實上《刺馬》是取材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張徹版本算是民間演義版本,強調的是兄弟之間的恩怨情仇。而真正歷史上的「刺馬案」可謂撲朔迷離,眾說紛紜,馬新貽到底如何被刺歷史最終還沒有定論。陳可辛將會把《刺馬》拍成什麼樣子?我們試目以待。為了對電影《刺馬》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有幸找到高尚舉先生的文稿,以供大家解惑心中之謎。

--------------------------------------------------------------------------------

文/高尚舉
  
  「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案情撲朔迷離,後來的文章、圖書及其他記載多以「情殺」視之。近來,以此案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又使公眾對此產生興趣。即將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馬新貽文史集成》一書對此案提出了新的見解。應本刊之邀,作者將書中文章摘編此文,以饗讀者。

  1870年8月23日,江寧(今南京)將軍魁玉飛章入奏:兩江總督馬新貽遇刺身亡。同治帝喻之為「武元衡盜起身旁」。(1)慈禧太后驚問:「這事豈不甚奇?」曾國藩誠惶誠恐地回答:「這事很奇。」(2)李鴻章若有所思:「谷山近事奇絕,亦向來所無。」(3)由於案犯張汶詳(4)供詞閃爍,主審大員奏案含糊,此案一拖半年之久不能結案,於是各種傳聞蜂起,不經之語飛短流長,使此案更加撲朔迷離,後人稱之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

  馬新貽遇刺

  1870年8月21日,又到總督閱視武弁投射的日子。這天突降大雨,總督閱射只好推遲。22日,天氣轉晴,兩江總督馬新貽一大早徒步來到督署西邊的校場演武廳,親自閱射。每年一度的總督閱射,是當時江寧的一大盛典,允許百姓參觀,因此馬新貽閱畢回署的箭道兩旁擠滿了圍觀的群眾。當他走到後院門外時,一人突然跪道求助,此人是馬新貽的同鄉,山東鄆城武生王咸鎮,之前馬新貽已兩次給予資助。武巡捕葉化龍將他推開,唐得金上前查問,其他人仍照直前行。走了兩三步,又有一人,一邊高呼冤枉,一邊直撲馬新貽,只見一把明亮的匕首一閃,迅速刺入馬新貽右脅肋。馬新貽啊呀一聲,撲倒在地。跟隨差弁方秉仁上前抓住那人的辮子,奪過他手中的匕首。其他差弁一擁而上,將其扭住。中軍副將喻吉三聽到呼喊,急忙趕到,喝令將兇犯捆縛。該犯既不抗拒,又不逃跑,從容就縛,口中不停地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朝。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當,今日拼命,20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說畢仰天狂笑。家丁張榮急忙扶起馬新貽,見其面如土色,雙手緊抱胸部,右臂緊緊夾著右肋,萎縮著身子,已不能站立。差弁取下門板,將其抬進督署上房。

  中軍副將喻吉三一邊命巡捕將兇犯押到督署候訊,一邊差人飛報江寧將軍魁玉和司道各員。魁玉聞訊大驚失色,飛奔督署探視。馬新貽仰臥榻上,呼吸困難,精神萎靡,生命垂危。探視傷口,匕首刺進右脅肋,深至數寸。魁玉看後,隨即走出上房,訊詰兇犯。再三訊問,案犯只供稱:系河南人,名張汶詳。訊其行刺緣由,一味閃爍,堅不吐實。魁玉氣急,喝令將兇犯帶往上元縣嚴刑訊究。

  馬新貽氣息奄奄,自知命不能保,口授遺疏,令嗣子毓楨代書,請魁玉代呈朝廷。午後,馬新貽已再不能言,延至23日下午2時許,因傷勢過重,救治無效,遽爾殞命。正處英年的馬新貽一下子從顛峰跌落到地,淹沒在茫茫宦海之中,成為人生世界的匆匆過客。

  魁玉回到將軍府,飭委藩司梅啟照、署鹽道凌煥、江寧知府馮柏年、署理上元縣知縣胡裕燕、江寧知縣莫祥芝、候補知府孫雲錦、候補知縣沈啟鵬、陳雲選等連夜訊詰。張汶詳語言顛倒,毫無確供。8月23日,加派臬司賈益謙、候補道勒方、候補知府錢海永、皖南道李榮、江蘇候補道孫衣言、山東候補道袁保慶等輪流審訊。魁玉一面督飭司道各員繼續會審,力圖得到確供,一面立即擬摺,由驛600里緊急馳奏朝廷。

  魁玉擔綱初審

  魁玉的奏摺8月28日到京,同治帝覽後「實深駭異」。兩江總督乃兼圻大臣,竟在督署重地被刺身亡,實在是對風雨飄搖的清王朝的一次衝擊。29日,清廷連發四道諭旨。第一,命「魁玉督同司道各官趕緊嚴訊,務得確情,盡法懲辦。」(5)第二,「曾國藩著調補兩江總督,未到任以前著魁玉暫行兼署。」(6)第三,密旨安徽巡撫英翰加強長江防務和地方治安。(7)第四,「著魁玉督飭司道各官,設法熬審,務將因何行刺緣由及有無主使之人一一審出,據實奏聞。」(8)上諭未到江寧,27日魁玉又急奏:「拿獲行刺之兇犯,始則一味混供,迨晝夜研鞫,據供系河南人,名張汶詳,直認行刺不諱,而訊其行刺之由,尚屬支離狡詐」。(9)9月3日,清廷立即諭旨:「情節重大,亟應嚴切根究」,「務將行刺緣由究出,不得含混奏結」。(10)魁玉一日接到四道上諭,這才體會到個中滋味,僅僅告知「一味閃爍」,「語言顛倒」,「支離狡詐」既不能讓朝廷滿意,也不能屏止眾口。果然,王公大臣紛紛議奏。給事中王書瑞奏道:督臣遇害,疆臣人人自危,其中有牽掣窒疑之處,應派親信大臣徹底根究,勿使稍有隱飾。5日,清廷再下諭令:「惟以兼圻重臣,督署要地,竟有不法兇徒潛入署中,白晝行刺,斷非該犯一人挾仇逞兇,已可概見。現在該犯尚無確供,亟須徹底根究。著張之萬馳赴江寧,會同魁玉督飭司道各員,將該犯設法熬審,務將其中情節確切研訊,奏明辦理,不得稍有含混。」(11)清廷一開始就意識到此案的嚴重性,現在又懷疑非張汶詳一人所為,因此口氣越來越嚴厲。

  18日,清廷又下諭旨:「張汶詳行刺督臣一案,斷非該犯一人逞忿行兇,必應徹底研鞫,嚴究主使,盡法懲辦。現審情形若何?魁玉此次摺內並未提及。前已明降諭旨,令張之萬馳赴江寧會同審辦。即著該漕督迅速赴審,弗稍遲延。魁玉亦當督飭司道等官,詳細審訊,務得確供,不得以等候張之萬為辭,稍形鬆懈,此事案情重大,斷不准存化大為小之心,希圖草率了事也。」(12)清廷明確提出「嚴究主使」,從而抓住了本案的癥結。對魁玉審案,似乎不耐煩了,字裡行間充滿了斥責,態度更加嚴厲。

  24日,魁玉帶著幾分委屈,幾分無奈,幾分惶恐,再次奏陳:伏思前督臣馬新貽被刺一案,案情重大,張汶詳刁狡異常,奴才督飭司道晝夜研審。張汶詳自知罪大惡極,必遭極刑,所供各情一味支離。訊其行刺緣由,則堅稱既已拼命做事,甘受碎剮。如果用刑過久,又恐兇犯倉瘁致命。不過,魁玉多少還是向朝廷報告一些進展,已審出張汶詳是「漏網發逆頭目」,曾在太平軍侍王李世賢名下領兵打仗,進攻漳州,轉戰安徽、江西、廣東、福建、浙江等地。張汶詳的女兒張寶珍,兒子張長幅,同居之舅嫂羅王氏已被拿獲,現在飛咨山西巡撫何,要求押解張汶詳所供時金彪歸案對質。唯有此案的核心即行刺緣由仍無確供。

  至此,魁玉審理刺馬案已月餘,每次奏報幾乎不離「一味閃爍」,「語言顛倒」,「一味支離」。那麼張汶詳「閃爍」的是什麼?「支離」的又是什麼呢?魁玉沒有奏報。說穿了,恐怕不僅僅是張汶詳在支離,魁玉、梅啟照這些承審大員也在支離吧!例如張汶詳關於馬新貽通「回匪」的供詞,雖然是無稽之談,但魁玉並沒奏報。陳功懋在《張文詳刺馬新貽案真相》一文中說,他的祖父陳鏡題,曾參與會審張汶詳的錄供研訊。據陳鏡題回憶,當張文祥(汶詳)供馬新貽咸豐七年廬州失守,曾被其俘獲,因不知馬是廬州知府,把馬與時金彪一起釋放時,「問官相視錯愕,錄供者亦停筆不敢直書。」「張之萬到江寧時,時金彪早從山西解到。張之萬、魁玉提訊時金彪時,只有藩臬參與審訊,連審兩次均?
諸葛神侯,似水長流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2-22 19:40 , Processed in 0.01622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