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021|回覆: 0

[轉貼] 印度 孔雀王朝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0
聖眷263
銀兩19483

478

主題

6922

回帖

6380

積分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10-9 09:33: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孔雀王朝(約前321年-前324年至約前187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國的王朝。
  前325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從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設立了總督,留下了一支軍隊。這時,旃陀羅笈多(月護王)率領當地人民揭竿而起,組織了一支軍隊,趕走了馬其頓人。隨後,他又推翻了難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定都華氏城。
  前3世紀中葉阿育王在位時國勢強盛,孔雀帝國的版圖達到最大規模。北起喜瑪拉亞山南麓,南至邁索爾,東臨阿撒姆西界,西抵興都庫什山,除了南端外,整個次大陸領土盡爲其有,統一了除了現卡納塔克邦以南及阿富汗的整個印度次大陸,成了一個空前統一的大帝國。將佛教定爲國教,到處派人往各地宣傳佛教,一時亞非歐三洲都有佛教徒的足迹。經此提倡,佛教遂成爲世界重要宗教之一。
  孔雀王朝約前187年爲巽加王朝所取代。
  漢朝和同時期的羅馬帝國與印度的孔雀王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
  這個在亞歷山大大帝侵略軍撤退之後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印度本土王朝,它的版圖一直到16世紀莫臥兒王朝之前都未被超越。這個王朝不但奠定了印度大體上的統一繮域,而且很好地弘揚了印度古典文化,如果沒有阿育王,佛教也許只是流傳於印度民間的一個宗教團體。

崛起與擴張
  西元前1000∼西元前500年的後期吠陀時期,印度—雅利安人進入恒河中下游地區,開始使用鐵器。部落共同體逐漸過渡到地域性共同體,奴隸制國家開始形成。
  據佛經記載,西元前6∼西元前5世紀時,印度開始進入列國時代,當時有16個邦國,主要的有摩羯陀、迦屍、拘薩羅、俱盧、般遮羅和犍陀羅等。
  在難陀王朝統治末期,西元前327年,馬其頓人亞歷山大大帝率軍隊越過興都庫什山侵入西印度,所到之處都建立了據點。
  亞歷山大試圖征服恒河平原,取道坦叉始羅和拉瓦爾品第,向南部和東部推進,但遭到當地力量的抵抗。
  當時恒河平原最強大的勢力是摩揭陀國,處在難陀王的統治之下。
  到了西元前325年,摩羯陀王國的貴族旎陀羅·笈多趕走了馬其頓駐軍,統一了北印度,征服了恒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統一的奴隸制帝國。
  大約在西元前317年,旃陀羅笈多出身刹帝利貴族。在他的足智多謀的顧問考底利耶的協助下,率軍擊敗了西北印度的馬其頓人的部隊,並宣佈了印度的自由。之後他進抵摩揭陀國的首都華氏城,推翻了難陀王的統治,掌握了政權,建立了孔雀王朝。
  西元前 305年,塞琉古王國入侵印度,戰敗求和,把大體想當於今阿富汗和俾路支斯坦的大片土地割讓給印度。
  由於旎陀羅·笈多出生於孔雀宗族,所以此時又稱爲孔雀王朝。同時由於佛教在此期産生,所以史學上又把這一時期稱爲“早期佛教時代”。
  約西元前297年,旃陀羅笈多去世,其子頻頭娑羅繼位。
  旎陀羅·笈多晚年因癡迷于大雄創立的耆那教,絕食而死,帝國第二代國王是與佛陀同時的頻毗娑羅。
  此期,惟有國王有權擁有常備軍和接受貢奉,這些權力標誌著刹帝利對婆羅門長期鬥爭的勝利,但婆羅門仍然擁有大權。
  到了旃陀羅笈多兒子瓶頭王(賓頭沙羅)統治時期,賓頭沙羅在位期間不斷向外擴張,據說他曾消滅了16個大城君主,孔雀王朝已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灣,德幹高原以及遠達阿拉伯海的廣大領域。

阿育王
  西元前273年,頻毗娑羅王病逝。爲了爭奪王位,阿育王兄弟姊妹間展開了殘酷的爭奪戰,阿育王在一些王公大臣的幫助下,成功地奪取了王位。
  約西元前269年阿育王即位後,他開始通過武力征伐以擴大王朝的版圖,是歷史上著名的嗜血君王之一。四處討伐,開疆拓土,所到之處,生靈塗炭,等待反抗者的命運除了被征服還是被征服。
  約西元前262年,在阿育王執政的第八個年頭,他開始大舉進犯南印度的羯陵伽王國。據銘文記載,羯陵伽王國被征服,其中15萬人被俘,10萬人被殺,傷者更是不計其數。
  阿育王統一了除邁索爾地區外的印度全境,其統治時期成爲古代印度史上空前強盛的時代,印度古代奴隸制君主專制的集權統治達到頂峰。
  這一戰是阿育王一生的轉捩點,也是印度歷史的轉捩點。阿育王被伏屍成山、血流成河的場面所震撼,深感痛悔,他同佛教高僧優波毯多次長談之後,決心皈依佛門,徹底改變統治策略。
  政治鬥爭和王國的興衰,本質上是短暫而無常的,它們同印度人一貫強調的對人類和宇宙秘密的無止境探索相比,不具備值得記錄下來的價值。
  阿育王在執政期間,把他陳述官方政策和提供指導及建議的詔書刻在廣泛散佈于印度全境的岩石和柱子上。表明阿育王觀念的改變和他施政的目標。
  根據他刻在岩石上的詔書我們現在可以看出,阿育王在發動征服羯陵伽的戰役後,看到他貪圖更大權力所造成的大屠殺,並對此深感悲痛,斷然放棄進一步擴張以支援他所稱的“贏得正義”,他開始追尋正義、讚揚正義、指導維護正義,把正義的勝利看成是一切勝利中最偉大的勝利。所以人們把阿育王前半期稱爲“暴惡阿育王”,後半期稱爲“正法阿育王”。阿育王從此轉而信仰佛陀的教導,發誓用他的餘生以及他的偉大皇權和威望,來傳播那些高尚的真理。
  在他即位後的第17年,他在華氏城(今巴特那)舉行第三次佛教結集,國內信教者日衆。據傳阿育王在位期間,曾建造8萬4千座佛塔。
  阿育王公開派遣佛教使團前往錫蘭,後來又派傳教士到緬甸和爪哇,使這兩個國家幾乎完全改信佛教並一直持續至今,同時將佛教作爲一門新宗教向東南亞和非洲其他國家推廣,並遠及斯里蘭卡、緬甸、敍利亞和埃及等國。
  對於佛教來說,阿育王是僅次於釋迦牟尼的第二重要人物。印度文化在這一時期的向外傳播,標誌著廣大東南亞地區諸多國家的印度模式文字、文化的開始,東南亞文明的這一起源特點至今仍然十分明顯。
  阿育王不僅要傳佈佛教,而且還要在行政方面樹立一個能說服其他地方人仿效正義的榜樣——更人道的帝制形式。他宣佈,所有地方的所有人都是他的孩子,他削弱了旎陀羅·笈多推行的國家控制手段中較嚴厲的方面,提倡非暴力觀念,號召用朝覲代替狩獵……他仍然牢牢地站在政治舞臺上,儘管他的精神已經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孔雀王朝以其空前強大的國家權力,完成了多項重要的事業。例如,旃陀羅笈多在全印度修建了發達的道路系統。道路設有驛站,每隔半裏建一立柱作標記。阿育王時代又在各條道路兩旁植樹,隔約3里挖一口井,設立行人休息的處所。在主幹道的交叉點附近,設立國家糧倉和倉庫,供緊急時使用。此外,爲了提高農業産量,帝國還在各地修建了運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較完善的灌溉體系。
  爲了向民衆貫徹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所統治範圍內各地樹起許多石柱,刻上詔文,表明自己的決心,希望獲得人民的支援。這些詔文是用多種文字寫成的,被稱爲“阿育王詔敕”。這些詔文在西北印度、阿富汗以及東南海岸各地都有發現。有的詔文是刻在磨平的崖岩上的。
  西元前232年阿育王去世 。

王朝衰微
  孔雀王朝的統治是不鞏固的。各個地區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很大的獨立性。因此,這個靠武力統一起來的國家是不能長期維持下去的。儘管阿育王在後期推行了寬鬆的政策。
  孔雀帝國在約西元前232年阿育王去世後,很快就瓦解了,帝國內戰頻仍,儘管後幾位統治者仍定都于原都城華氏城,繼續保留著孔雀之名。其勢力僅及恒河部分地區。在這個普遍的政治空位期內,最穩定的是印度次大陸的南端地區,阿育王未曾征服的一些王國這時期仍然存在。
  約在西元前187年(或西元前185),孔雀王朝末代國王布利哈德羅陀爲其部將普士亞密多羅·巽伽所殺。
  西元前185年,孔雀王朝滅亡,繼之而起的是巽伽王朝。
  到約西元前180年,印度又回復到更常見的地區性獨立王國的分治局面之中。
  月氏人、貴霜人等外族相繼侵入北印度,但是都沒能建立起鞏固的統治。在南印度,畔地亞、哲羅、朱羅三國鼎立對峙。
  北印度的笈多王朝(320∼540年)開始了印度的古典時期,經濟與文化空前繁榮。
  笈多王朝後期,匈奴入侵,在北印度建立了統治。606年,戒日王統一了北印度,中國高僧玄奘訪問了戒日王的國家,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即是以這段史實爲原型而展開的。

經濟的發展
  孔雀王朝時期生産力有很大提高。鐵器的製造和使用已非常普遍。農產品種類增多,農業佔有顯著優勢。紡織、金屬加工和造船等手工業都有發展。城市貿易同農村沒有聯繫。印度同中國、兩河流域、埃及等地有較活躍的貿易關係。

行政司法
  國王是最高權威。下有第一大臣和王子輔佐朝政。另外還有財政大臣和總稅務官。設有大臣會議,以供諮詢。邊遠重要地區設總督統治。總督通常由王子擔任。從中央到地方設有各級官吏。全國共分 4個省(或5個省)。省下設區。地方官吏任期5年。村社是國家的基層單位。村社頭人管理村社的行政事務,並負責稅收。城市設一最高長官,負責全面事務,下設 6個 5人小組,分管工藝、外事、徵稅、商品銷售等業務。
  司法系統分爲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大法官負責最高法院。地方法院按行政區劃分,共爲 4級。最低一級的法院由村社行政人員和長老組成。

奴隸制特點和稅收
  孔雀王朝是一個奴隸制國家。其特點是普遍存在著家庭奴隸制,似乎並沒有大規模地使用奴隸。只是在村社、礦山和行會中使用奴隸。最普通的奴隸稱之爲達薩-布林塔卡。
  國家的稅收主要來自於土地稅,小部分來自國內外貿易稅。土地爲國王所有,多數學者認爲國王是土地的唯一主人。少數學者認爲當時存在著私人土地所有制。土地稅一般是收穫物的1/6,有時高達1/4,或低至1/8。在城市中,還徵收出生稅和死亡稅等。國家控制著部分地區的灌溉系統;多數灌溉系統則由農村公社控制。不過,有一種觀點認爲國家控制著全部的灌溉系統。

軍隊
  旃陀羅笈多統治時期(約西元前324年——前300年),其軍事力量已經相當強大。 孔雀王朝爲加強對各地的控制,還修築四通八達的馳道。國家有60萬步兵,3萬騎兵、9000只戰象。軍隊共分 5個部門-船隊、後勤、步兵、騎兵、戰車和戰象。總司令掌管軍事事務。

國王一覽(大約在位時份)
  旃陀羅笈多:前322年 - 前298年
  瓶頭王(賓頭沙羅):前297年 - 前272年
  阿育王:前273年 - 前232年
  十車王:前232年 - 前224年
  沙姆婆羅蒂:前224年 - 前215年
  沙裏蘇卡:前215年 - 前202年
  提婆伐曼:前202年 - 前195年
  薩塔陀拉:前195年 - 前187年
  布柯提婆陀:前187年 - 前185年

名稱的來源
  一種說法是由於旃陀羅笈多出身於一個養孔雀的家族,因此,後來人們把旃陀羅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也有一說“孔雀”一詞來源於其梵語發音(mayūra)與旃陀羅笈多的母親的名字發音相近。

轉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25361.htm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0-18 12:52 , Processed in 0.09761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