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282|回覆: 0

[轉貼] 拿破崙的火炮戰術-「大炮兵連戰術」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1
聖眷171
銀兩950

1408

主題

7735

回帖

6332

積分

爵位二等恩赫侯
榮銜從三品中議大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0-2-13 18:12:3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帖來自:http://wtfm.exblog.jp/11656703/
Grand Battery

炮兵連(Battery)

拿破崙的砲兵出身的背景,奠定日後法國砲兵部隊的精良,成為其攻城掠. 地的一大助力。而大炮兵連(Grand Battery) 是拿破崙的主要火炮戰術。

法國大革命在國王被處死後,三分之二的步兵和騎兵軍官都棄官逃往國外。然而炮兵軍官棄官外逃的比例卻很小,因此與步兵營相比,野炮連的射擊訓練要高出一等。

這就是為什麼法軍炮兵於1792年9月在瓦爾米,其後又在熱馬普等地可以成功地抗擊普軍的主要原因。

法國有素質高的砲兵,又發展出「大炮兵連戰術」來對付反法聯軍。

「大炮兵連戰術」集中所有可用的火炮,集中轟擊一個主要目標或敵人行進中的路線,反正直接命中困難乾脆狂轟爛炸某一要點來替代火力的準確性,射速,迅速的行動,但很少在拿破崙戰爭的早期使用。

從普魯士菲特烈大帝的騎馬炮兵開始,歐洲各國紛紛仿效,騎馬炮兵無論是加農炮還是榴彈炮,炮身都安置在一個兩輪的炮架上。

各國炮兵連的官兵總數從150人到200人不等。其中每門炮有炮手7名(法軍12磅炮有8名),步兵若干,用來協助移動、調整火炮角度,炮兵連遭到攻擊時還可進行必要的抵抗。

每門炮另有一個放置彈藥箱的前車(limber),也是兩輪。運輸時,炮架和前車連到一起,組 成一個四輪馬車,方便拖曳。不同尺寸的火炮要求拖曳騾馬的數量也不同。

法軍的12磅炮,炮身、炮架連同前車重約2噸,依照地形要8∼12匹馬來拖。英軍的 9磅炮和法軍的8磅炮要6∼8匹馬。較輕的6磅炮和榴彈炮也要4∼6匹馬。騎乘炮兵強調速度,所以通常取上面馬匹數量中的最大值。

馬爾蒙負責重改炮兵體系,新的體系稱「11年系統」,或「馬爾蒙系統」。他建議將原先的4磅,8磅加農炮全部換為6磅加農炮,統一口徑。

通常騎兵攻佔敵方炮兵陣地後會先破壞火炮裝填工具。隨著炮彈質量的改進與馬匹的運用,1808年以後,拿破崙的「大炮兵連戰術」密集施展。

拿破崙時代的野戰火炮主要使用的炮彈包括:實心炮彈(solidroundshot)、榴彈(commonshell)、霰彈(canister)和榴霰彈(sphericalcase)。

round shot=實心彈射擊(遠距離)

   實心炮彈是當時最常見的一種彈藥,約占各國軍隊彈藥配給和使用總量的70%∼80%。球型彈是實心鐵球,大小、重量各不相同,有3磅、6磅、12磅等。這種炮彈可以用來對付不同目標:列隊的步兵、要塞等。攻擊的效果取決於炮彈的反彈效果、碾壓效果和直接的撞擊效果。

這種炮彈的結構極其簡單,一個固體的鐵球而已。相比其他彈藥,實心 炮彈的最大優點就是加工工藝簡單,材料成本也不高,易於生產和迅速補充。而且實心的炮彈穿透力很好。

在戰場上,實心炮彈適於射擊各類目標,不僅可以殺傷人 員和馬匹,而且可以破壞棱堡等野戰防禦工事。因為其彈道低伸,造成的毀傷呈線性,所以密集的步兵縱隊和步兵方陣往往是比較有價值的射擊目標。而隊形單薄的 步兵橫隊和騎兵則不宜於使用此類炮彈。

據記載,實心炮彈可以輕而易舉地打穿20排步兵的縱隊。而且,在較硬地面上的跳彈仍然具有一定的殺傷力。不過,實心 炮彈的缺點也很明顯:低平的彈道使其很難有效地打擊位於山坡反斜面處的敵方單位。

在乾燥的地面,跳彈可以放倒好幾十人,但是在潮濕的地面(例如滑鐵盧戰役),這種實心炮彈只會鑽倒泥裏。

shrapnel shot=榴霰彈射擊(中距離)

  榴彈外觀也是球形,內部中空,有裝藥,利用爆炸後的破 片殺傷對方。內部裝藥靠插在彈丸開口處的引信引燃。引信是通常為一根中空的蘆管(reed)內置藥撚,裝填前根據所要射擊目標的距離裁剪相應長度的引信供 使用。

由於榴彈不是靠彈丸本身的動能,而是靠破片的動能毀傷敵方單位,所以可採取較為彎曲的彈道,由榴彈炮發射。這就很好地彌補了實心炮彈的不足。

除了用 來對付山坡後面的部隊,榴彈對開闊地上的各種隊形的敵方部隊均有相當的殺傷效果。理想的彈著點是目標隊伍的前方,或最好在敵方佇列的上空爆裂。

canister shot=霰弹射擊(近距離)

   霰彈的名稱(Canister)本意就是圓筒,彈體外觀呈圓筒狀。外殼是一層薄鐵皮,底部是一個木質的膛片(sabot),彈體內裝有鐵質小彈丸(注 意:彈體裏並沒有火藥)。

霰彈除了按照通常的火炮型號區分彈藥外,還根據內裝彈丸大小分為重霰彈和輕霰彈。輕霰彈使用的彈丸約1.5盎司左右(1盎 司=28.25克),重的則在4盎司左右,各國會有不同,但是差別不大。

霰彈從原理上講更近似於槍而非炮,開火後膛片推動彈身前進。彈體離開炮膛的瞬間, 火炮內外壓差巨大,彈體外殼無法承受,隨即破裂,內裝彈丸勢必逬出,在空間中形成圓餅狀彈幕。這一彈幕會逐漸散開,劃過一個由炮口為定點的圓錐形空間,擊中目標。

  霰彈的原理決定了其更適於用加農炮直射(當然,當時的榴彈炮也有此彈種)。而且,有效射程 要近很多。英軍規定不可以在350碼以上使用霰彈。法軍的輕霰彈也基本控制在400以內使用。當然,法軍12磅炮所用的重霰彈在600∼800米的距離仍 能有效殺傷敵方單位。

但是,在這個距離上彈幕早已完全散開,開炮的人恐怕都不清楚會命中誰。霰彈的這種“面”殺傷穿透力不強,適於展開的橫隊,所以機動支 援進攻的騎乘炮兵會配備較多霰彈。同樣,騎在高頭大馬之上,兩列橫隊攻擊的騎兵(正面的受彈面積更大)也就成了霰彈的另一極佳射擊目標。

Grand Battery 火炮戰術
 
18世紀所有的炮兵連都是加農炮多於榴彈炮。看過各種炮彈的原理和用途,就會明白:那時候加農炮的使用率要遠高於榴彈炮,所以加農炮的數量較多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防禦時,炮兵被用來轟擊敵方攻擊縱隊或騎兵,殺傷敵方人員,打擊敵方意志,弱化攻勢。

攻擊時,炮兵可以動搖敵方陣線,為進攻部隊創造突破的戰機。

無論進攻 還是防禦,炮兵都很少直接轟擊對方炮兵,因為按照當時的火炮精度,一個炮兵連的陣地實在太小了,不足以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目標。

到了19世紀拿破崙時代,拿破崙的「大炮兵連」火炮戰術。就是通常集中使用炮兵連集群(Massed batteries)的火炮削弱敵人的編隊。

當時密集隊型(方陣、縱隊)在會戰中的使用遠遠超過散兵線的使用,一個炮兵連的亂彈齊射往往會造成前進敵人的重大傷亡。

法將德魯奧擅長指揮大炮集群進攻,是拿破崙發動決定性縱隊進攻前的常勝法寶。

「大炮兵連」火炮戰術其成功戰例:

1805年奧斯特利茨戰役,法國蘇爾特軍縱隊攻頂前,拿破崙下令炮兵連集群以“ 轟鳴的雷聲 ” (roar of thunder)轟炸中央的普拉茨高地。 並將高地奪取,切斷反法聯軍南北線。

1807年的弗里德蘭戰役(Battle of Friedland),隸屬於維克多(VICTOT)軍團的炮兵總長塞納蒙第一次運用36門炮兵連集群「大炮衝鋒」戰法獲得勝利。

1809年瓦格拉姆戰役,拿破崙命令麥克唐納以縱隊8000人在德魯奧104門火炮狂轟爛炸和胸甲騎兵、輕騎兵的支援下向中央防線的查理大公奧軍發起攻擊。擊破奧地利軍。

1812 博羅季諾(Borodino)戰役,法國300門軍火砲隆隆地向俄軍中央巴格拉基昂親王軍凸角堡防線陣地發射砲彈。法國砲兵發射了6萬至9萬1千枚砲彈。造成俄軍重大死傷,巴格拉基昂親王重傷陣亡。

1813年呂岑戰役(Battle of Lützen)拿破崙命令砲兵將領德魯奧將80門大炮集中使用,朝著聯軍中央陣地猛烈轟擊。在三萬九千多顆的砲彈轟擊下,終於打開了一個缺口,隨即拿破崙就以十六個營的青年近衛軍同近衛騎兵一起投入缺口,以做最後一擊擊破普魯士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1 23:42 , Processed in 0.01465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