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的名稱和族屬
匈奴因居於凶之穀而得名,而匈奴即匈戎。匈之意,顧炎武《說文解字》雲:“匈,膺也,象形,或從月者,但作,今別作胸。而匈字但用爲匈奴字非是。獯音近匈,鬻音近奴,夷語無常字。匈奴蓋即獯鬻。”其意以匈即胸。而《逸周書·王會解》載:“正西昆侖、狗國、鬼親、枳已、耳、貫胸、雕題、離丘、漆齒,請令以丹青、白旄、紕、江曆、龍角、神龜爲獻。”貫胸,穿胸也。《山海經·海外南經》:“貫匈國在其東,其爲人匈有竅,一曰在國東。”《易林》雲:“穿胸狗邦,僵離旁脊。”《淮南子·墜形訓》有穿胸民。高誘注:“穿胸,胸前穿孔達背。”《博物志》:“穿胸人去會稽萬五千里。”黃懷信等《逸周書彙校集注》雲:“穿胸者亦不過雕鏤其胸以爲飾,非真胸背穿透也。沈期《泣海詩》雲:‘嘗聞交趾郡南與貫胸連’,似貫胸在交趾南矣。”據此,貫胸國在今越南之南,即越南南部一帶,似與匈奴無關。又《海外南經》雲:“結匈國在其西南,其爲人結匈。南山在其東南,自此山來,蟲爲蛇,蛇號爲魚。”而喻權中以周代葛國(在寧陵)即結匈國。這未免牽強附會,毫無證據可言。
按匈字,《說文解字》雲:匈,膺也。從勹,凶聲。、匈或從肉。桂馥《說文通訓定聲》雲:《玉篇》:匈匈,沸撓聲。《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曹人懼。,聲也。《釋名》胸,猶也。氣所沖也。與胸同義。《管子·任法》:匈以聽其上。注:匈,恐懼貌。《漢書·高帝紀》:天下匈匈。注:匈匈,喧擾之意。又《東方朔傳》:君子不爲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注:匈匈,議之意也。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匈,假借爲。又假借爲。
商卜辭字,作、。卜辭“庚寅卜貞,,費其,亡。”“庚寅蔔,亡。四月。”魯實先認爲所從凶,即《說文》訓惡之凶。所從之,乃像二人相鬥之形,猶鬥。也像二人相向搏擊之形也。從,以像二人相鬥者,正所以示擾恐之義。隸定爲,其爲之古文無疑。則像二人摔跤之狀,摔跤爲草原牧民的體育運動,今蒙古族的摔跤運動,聞名於世,乃起源於匈奴。可見匈奴原系善於摔跤而得名。在摔跤中氣勢洶洶,互相吆喝擾嚷以助威,故衍生爲匈匈,即洶洶。與凶、同音義。如古羅馬貴族常使奴隸互相格鬥以爲樂,而古匈奴貴族也有使奴隸互相摔跤以爲樂者,這可能系匈奴名稱之由來。
而伯希和說:“據說這個匈奴名稱古讀若 kung-nu,應該是含有‘犬’的意義的一種別號,應該是從吐魯番一帶古印度歐羅巴語而經世人時常名曰吐火羅語中假借而來的。因爲在這類語言裏面, ku 一字的從格 kun 一即訓爲‘犬’。”(伯希和《庫蠻》,載《亞洲報》1920年上冊)猛犬有凶犬之號,這或可作爲匈奴的衍義,北狄也以狩獵犬、牧羊犬爲時刻不可離之物,匈奴爲北狄之一支,以犬爲尊也是自然之事。故匈奴乃爲善於搏鬥(摔跤)的勇士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