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697|回覆: 0

[轉貼] 孫中山的三個女人:妻盧慕貞、宋慶齡,妾陳粹芬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0
聖眷263
銀兩19483

478

主題

6922

回帖

6380

積分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0-6-11 16:20: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配盧慕貞:悄然隱退

  1884年,18歲的孫中山先生奉父命與比他小1歲的盧慕貞結婚。盧慕貞是一個典型的南方女子,身材矮小,膚色較黑,自幼纏足,是一個相貌很普通,個性內向的舊式女子。而孫中山溫文儒雅,相貌秀美,身材適中,堪稱爲美男子。孫中山前後所受的中西式教育,多達20年之久,長久留學於海外,學貫中西,見多識廣。因此,從傳統觀念看,夫妻二人不管從哪方面來衡量,條件都不相當,相似之處也少。

  爲了孫中山的革命事業,盧慕貞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過了很長一段艱險而又漂泊不定的生活。武昌首義革命功成,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民國肇建百廢待舉,每天從早到晚因公而忙,實在抽不出很多的時光陪伴家人。而盧夫人生性好靜,且較孤獨,她是一個舊式婦女、典型的賢妻良母,對政治性應酬毫無興趣。在南京面對中外來賓甚多的各種政治場合,對她來說,與其說是一種尊榮,倒不如說是一種精神上的負擔,日久而生知難而退的念頭,這也就是她後來爲什麽同意跟孫中山分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孫中山和宋慶齡結婚,需要徵求孫中山元配夫人盧慕貞的意見。有材料記載,1915年3月,孫中山給盧慕貞寫信說明瞭理由,讓侍衛官鄭卓和兒子孫科把信送到澳門。盧慕貞見信後十分平靜,問了宋慶齡的一些情況後,立即表示同意離婚,她讓孫科取過筆,在信上寫了一個“可”字。



在孫中山與宋慶齡結婚的一個月前,元配夫人盧慕貞悄然抵日,與孫中山商談離婚之事。也許是出於愧疚,在盧慕貞9月1日到達後,孫中山不但陪她遊覽了公園還陪她出去購物,9月23日,孫中山送盧慕貞回到澳門。

  當時部分革命黨人反對中山先生與盧夫人離婚,而盧夫人當著大家的面慨然表示:“孫先生爲革命奔走海外,到處流浪,身心爲之交瘁,既然現有人照料他身邊的生活,且有助於其政治活動,我願意成全其事,與先生離婚。”大家聽罷自然也無話可說。

  孫中山在1918年10月17日致康得黎的信裏也曾提及盧慕貞:

  我的前妻不喜歡外出,因而在我流亡的日子裏,她從未有在國外陪伴過我。她需要和她的老母親定居在一起,並老是勸說我按照舊風俗再娶一個妻子。但我所愛的女子是一位現代女性,她不能容忍這樣的地位,而我自己又離不開她。這樣一來,除了同我的前妻協定離婚之外,再沒有別的辦法了。
  

孫中山與宋慶齡結婚的第二天,就給在澳門的盧慕貞匯款,此後,一直到去世的十年時間裏,孫中山也一直關心著盧慕貞的生活和健康,他還與盧慕貞保持著書信往來。如今,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裏還保存著6封孫中山寫給盧慕貞的信。

  與孫中山離婚後,盧慕貞一直蟄居於澳門,她還聽從孫中山的勸告,皈依基督教。1949年,大陸解放,孫科蟄居香港,特接母親來港同住。每晚臨睡以前,必至母親寢室,看看被子蓋好了沒有。每天清晨6點禱告完畢,即侍奉母親到花園去散步。後來時局逆轉,孫科夫婦不得不先去法國,後往美國定居,盧慕貞則重返澳門,過著孤獨的生活。1952年9月7日,盧慕貞在澳門文第士街寓所病逝,享年86歲。

  孫中山與盧氏夫人生有一男兩女:長子孫科、長女孫娫與次女孫婉。其中孫科比較爲人所熟知,而孫娫在美國柏克萊大學讀書期間突染重疾後轉爲糖尿病,1913年3月回澳門養病,6月,病逝於澳門;次女孫婉的第一任丈夫是孫中山的朋友王伯秋,1921年又嫁給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戴恩賽,1979年,孫婉在澳門去世。



國母宋慶齡:偉大忠貞的革命伴侶



1893年1月27日,宋慶齡誕生在上海一個牧師兼實業家的家庭。她的父親作爲孫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個啓蒙老師。少年時代,她即負笈異域,在美國接受了“歐洲式的教育”,受到民主主義的洗禮。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專制統治,使她對祖國的獨立、自由、民主和富強滿懷憧憬。父親源源寄來的書信與剪報資料,在她的心中與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架起了橋梁。然而,共和國在搖籃中被扼殺,革命的大潮已經消退,宋慶齡學成歸國改革和建設祖國的抱負無由施展。她徑直到流亡的革命党人集中的東京,不久即擔任了孫中山的助手,開始了她長達70年的革命生涯。
    1915年10月25日,宋慶齡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決定與流亡中的孫中山結婚,以堅定的步伐毫不猶豫地跟隨孫中山踏上捍衛共和制度的艱苦鬥爭歷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他把“和平、奮鬥、救中國”的囑託交給了宋慶齡和他的同志。
    1927年8月,宋慶齡出訪蘇聯,以後旅居歐洲4年,考察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和幾個主要的資本主義大國,研讀了馬克思的著作,與流亡歐洲的許多中國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國革命的核心問題--土地和農民問題,思想上有了質的飛躍。
    當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不斷擴大,民族矛盾上升爲社會主要矛盾的時候,宋慶齡迅速作出科學的判斷和正確的決策,認爲“國難當頭、應該盡棄前嫌。必須舉國上下團結一致,抵抗日本,爭取最後勝利。”她關於全國團結抗戰的思想,與克服了“左”傾教條主義的中囯共產黨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方針是相一致的。她並且爲國共兩黨實現第二次合作搭橋鋪路,起著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宋慶齡當選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宋慶齡長期承擔了大量的國務活動。與此同時,她把許多精力投入婦女與兒童的文化、教育、衛生與福利事業中。之後她一直擔任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婦女聯合會名譽主席和中國人民保衛兒童全國委員會主席職務。1950年,她被選爲世界和平理事會理事。1952年,被選爲亞洲及太平洋聯絡委員會主席。
     1954年9月宋慶齡當選爲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59年4月7日,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宋慶齡當選爲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她再次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1975年1月,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她再次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78年2月第五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任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80年8月3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擔任大會執行主席。
    1981年5月14日,宋慶齡患的冠心病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病情惡化。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佈接收宋慶齡爲中囯共產黨正式黨員。16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宋慶齡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榮譽稱號。1981年5月29日20時18分病逝於北京。
宋慶齡是20世紀中國的一位偉大女性。在紀念她誕辰110周年之際,一部70萬字,由尚明軒先生主編,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宋慶齡研究專著《宋慶齡年譜長編》問世了。





陳粹芬:被遮蔽的“紅顔知己”

  宮崎寅藏在《孫逸仙其仁如天》(陳鵬仁譯著《宮崎寅藏論孫中山與黃興》)裏曾記錄一個故事:

  有一天犬養毅問孫先生說:“您最喜歡的是什麽?”孫先生毫無猶豫地答說“revolution”(革命)。“您喜歡革命,這是誰都知道的,除此而外,您最喜歡什麽?”孫先生邊看犬養毅夫人,邊笑而不答。犬養毅再催問說:“答答看吧。”孫先生答說:“woman”(女人)。犬養拍著手說:“很好”,並問:“再其次呢?”“book”(書)。“這是很老實的說法,我以爲您最喜歡的是看書,結果您卻把女人排在看書前面。這是很有意思的。不過喜歡女人的並不只是您!”犬養毅哈哈大笑,並佩服孫先生說道:“您這樣忍耐對於女人的愛好而拼命看書,實在了不起。”

  從以上一番對話可以看出,孫中山是位性情中人。孫中山一生和女人的關係,在很多歷史傳記中,只出現了兩位,一位是盧夫人(盧慕貞),一位是宋夫人(宋慶齡),其實在他生命裏,還有一位很重要的女人,也是長期以來被遮蔽的革命伴侶兼紅顔知己——陳粹芬。

  陳粹芬,原籍福建廈門同安,1873年出生於香港新界的屯門,因排行老四,故人稱陳四姑,她原名香菱,又名瑞芬。

  1891年,正在香港西醫書院讀書的孫中山,經陳少白介紹,認識了年方18歲的陳粹芬。他倆初次相見,即暢談推翻滿清,效法洪秀全、石達開,陳粹芬萬分欽佩孫中山,認爲他是一個傑出的領袖人物,於是立志追隨孫中山革命。不久,兩人便在香港屯門附近的紅樓租屋而居,策劃反清工作。當時革命黨人來面見孫中山,多是夜裏秘密乘舟前往紅樓。

  在孫中山革命初期,陳粹芬貢獻頗多。在鎮南關之役中,陳粹芬也跟著孫中山、黃興、胡漢民等一道上了前線。陳粹芬一直隨軍作戰、送飯,終日忙碌,從不言苦。隨後,孫中山到南洋各地奔走革命,陳粹芬也一直跟隨服侍,還經常親自印刷宣傳品。

  曾追隨孫中山到南洋參加革命、擔任英文秘書的池亨吉是最早記述見到陳粹芬的日本友人,他在1908年所寫的《支那革命實見記》中說“陳粹芬工作非常忙碌,性格剛強”,頗有“女中豪傑”的氣概。在日本,她經常爲往來的同志洗衣、做飯。革命黨人在香港和橫濱之間,密運槍械,她上下船隻,傳遞消息。孫中山及其革命同志都十分欽佩這位革命女性,當年胡漢民、朱執信等人反對孫中山與宋慶齡的婚姻,其部分原因也在於陳粹芬的存在。

  當年“倫敦蒙難”之後的孫中山告別英國時,恩師康得黎特意送給自己的得意門生一隻像小螃蟹一樣大的金質懷錶,金殼面上刻有英文名字——Y.S.Sun,並配有一條金鏈。孫中山將此中國革命史上的傳世之寶贈與陳粹芬珍藏,從此等貴重信物可以看出當年兩人之情深意重。
  關於陳粹芬與孫中山分手的時間,說法不一。1912年4、5月間,孫中山在廣州及香山故居門前全家合影照片中沒有陳粹芬,有人推測陳粹芬已和孫中山分手。黃三德所寫的《洪門革命史》也說兩人分手於1912年春夏之間。一種說法是在5月下旬,英文秘書宋靄齡出現爲止。

  1912年秋後,陳粹芬到澳門風順堂4號孫眉家中居住,而這時,她一直風風雨雨追隨的革命伴侶孫中山已做了民國大總統,不少人認爲陳粹芬對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付出良多,但最終一無所獲,有欠公允。

  1914年,陳粹芬去南洋庇能,與商人陸文輝合股開設橡膠園。因爲早年曾隨孫中山多次到南洋從事反清革命活動,結識衆多的庇能華僑,因此陳粹芬也得到那裏華僑的尊重。在那裏,她一直被尊稱爲“孫夫人”或“孫太太”。但陳粹芬淡泊名利,從不提自己的身世,生活也很儉樸,留的是民國初期女學生的髮式,不瞭解她的人,很難想象她曾經有過那麽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1942年,一位國民黨將領專訪陳粹芬,已69歲的陳粹芬說了如下一段話:

  我跟孫中山反清建立了中華民國,我救國救民的志願已達,我視富貴如浮雲;中山自倫敦蒙難後,全世界的華僑視他爲人民救星;當了總統之後,貴爲元首,崇拜者衆;自古共患難易,共富貴難。我自知出身貧苦,知識有限,自願分離,並不是中山棄我,中山待我不薄,也不負我。外界人言,是不解我。……中山娶了宋夫人之後,有了賢內助,諸事尚順利,應爲他們祝福。中山一生博愛爲懷,以華僑作爲革命之母。著了《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五權憲法》,立志把中國變爲民主國家,使人民有自由平等的幸福。他一生師基督,一無所私,二無所畏,可惜壯志未酬而逝,實爲中國人之不幸!

  雖然陳粹芬與孫中山分開了,但孫家人對陳粹芬一直保持相當的尊重,也一直把她當做家族一員。陳粹芬秉性樸實厚道,與盧慕貞相處融洽。晚年時,盧慕貞住澳門,陳粹芬住石岐,二人常相聚,互相慰問,談心,情同姐妹。1960年秋,87歲的陳粹芬因病去世。

  自從廣州首役失敗,清政府追緝孫中山到清政府覆滅之前,陳粹芬一直跟隨在孫中山身邊,陪伴著孫中山從30歲到46歲,但這位堪稱偉大的女性,很長一段時間卻被歷史的塵煙所遮蔽,成了被遺忘的一角,從女人角度來說,確實有些不公平。

本文轉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4ade8d0100csgk.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3 18:42 , Processed in 0.01614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