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502|回覆: 0

[轉貼] 晚年李宗仁的回憶

[複製鏈接]

百姓

威望0
聖眷29
銀兩202

150

主題

2117

回帖

1424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0-10-1 14:49: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晚年旅居美國的李宗仁,在檢討八年抗戰中中日雙方的优劣成敗時這樣認為


  “……日本既處心積慮要征服中國,就應乘歐洲多事之秋,一舉把中國吞下。
日本平時國防軍有二十個師團,稍一動員便可遞增至四、五十個師團。如果蘆溝
橋戰事發動前夕,日本便動員全國,首批派遣三十個師團同時分途進犯。用閃電
戰方式,主力由平漢、津浦兩路南下,另以一路出西北,實行戰略上大迂回,占
領蘭州,一舉切斷中、蘇的交通,并与沿隴海鐵路西進的部隊相呼應,夾攻陝西,
占領西安,得隴望蜀,威脅成都。同時利用海道運輸的便利,向長江、珠江兩流
域西進攻擊,与其南下的主力軍相呼應,使西南各省軍隊不能調至長江流域作戰,
則占領滬、南京、武漢、長沙等戰略要地,既無异探囊取物。然后右路越秦岭
占成都﹔中路上宜昌,穿三峽,入夔門,占重慶,左路經廣西,向都勻,入貴陽。
一舉而占領中國各重要城市,將我方野戰軍主力摧毀,將零星游擊隊赶入山區,
支解我們整体抵抗的局面,陷全國于癱瘓狀態,并非難事。到那時,我政府衹有
俯首聽命。等到大勢已去,縱使我們的极端主戰派也衹好鉗口結舌。則以蔣、汪
為首的反戰派和三日亡國論者自將振振有詞,率全國人民屈服于暴力之下了。然
后,一俟德、意向外侵略,歐戰發展到頂點時,日本即可挾中國的人力物力向亞
洲防衛力量薄弱的地區,進行狂風擄掠性的戰爭,則南進北進,均可游刃有余。
如此,二次大戰結束的面貌,恐將完全兩樣了。”(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
李宗仁回憶錄》)

  李宗仁在抗戰中擔任第五戰區司令官,指揮過台兒庄戰役,為著名抗日將領,
戰后被選為國民政府副總統,并在蔣介石下野后任代總統。他對于日本侵華戰略
的分析,應是全面和老到的,具有相當的權威性。他說得再明了不過:日本既然
要侵略中國,就應傾全國之力,一舉摧毀中國的抵抗力,而不是几個師團几個師
團地逐次增兵,一點一點地陷入泥淖。如果是那樣的話,中國衹有屈服一條路可
走。也就是說,日本戰敗的主要原因是在它自己身上,是它缺乏深謀遠慮的大政
治家,及气魄雄偉的大戰略家。否則,中國實難取胜。

  日本在中國戰場上的失敗,是戰略的失敗,亦即它并沒有達到征服中國的目
的。但就戰爭本身而言,它實在是相當成功的。李宗仁以行家的眼光,稱贊昔日
戰場上他的對手:“日本陸軍訓練之精,和戰斗力之強,可說舉世罕有其匹。用
兵行陣時,上至將官,下至士卒,俱按戰術戰斗原則作戰,一絲不亂,令敵人不
易有隙可乘。……日本將官,一般都身材矮小,其貌不揚,但其作事皆能腳踏實
地,一絲不苟,令人生敬生畏。”(同上書)所有与日軍交過手的盟國軍隊,對
此也有极為深刻的印象。認為這是一支卓越、頑強乃至偉大的軍隊。德國戰敗后,
西方各國尚允許它重建武裝部隊。而日本,被占領軍下令解散皇軍,永遠不得再
建軍隊。因為它太厲害了。

  如果日本按照李宗仁的戰略,或者不管以什么戰略和方式征服了中國,將會
是怎樣的一個局面?在日本投降半個多世紀以后,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似乎有點
“假設歷史”的可笑。而事實上,在抗戰之前和抗戰之中,這种假設從來就沒有
停止過。正是這一假設,成為中國軍民奮起抵抗的動力。日本侵略軍所到之處,
犯下的种种罪行,令人發指,更加深了中國人的仇恨和危机感。“起來,不愿做
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抗戰打贏了,我們就是自己的
主人﹔打輸了,我們就成了人家的奴隸,就成了亡國奴。不做亡國奴,是任何國
家和民族抵抗入侵者的最崇高、最正義和最強大的一面旗幟。

  正是時光的流逝,正是在安然地度過了那場民族危亡的災難之后,我們才有
可能平心靜气地坐下來,重新思考和推演歷史,──相當于圍棋的“复盤”。

  軸心國与盟國不是單憑正義來划分的

  首先,我們看看被征服的國家,一個是德國,一個是日本。這兩個國家都是
二次大戰的戰敗國,長期遭到异國軍隊的占領,成了亡國奴。國土被分割,巨額
的戰爭賠款,工業設施被摧毀、劫掠殆盡,重要城市大都化為廢墟。但它們都是
戰后經濟成長最迅速的工業國家,而今在世界經濟舞台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盡管它們仍被排斥在聯合國安理會常務理事之外,一直未能進入“五強”,其實
力足以排進前三名卻是世所公認的。這兩個國家自然資源并不丰富,尤其日本,
國土狹小,人口密集,几乎毫無資源可言。而日本的鋼鐵年出口量,長期超過除
美國外七個工業強國的總和。日本還是聯合國的第二經濟支助國,通俗點說,就
是聯合國的二老板。而且錢還出得不含糊,不象大老板美國那樣總是拖欠大量款
項,搞得不痛快。

  日、德兩國戰后的杰出表現,說明和平發展比發動戰爭爭取“生存空間”有
效得多。也說明承認戰敗、被征服、甚至被占領不一定是件壞事。你可以說,幸
虧這是盟國胜利了。如果是軸心國胜利了,情況不會有這么好。盟國代表“民主
陣營”,而軸心國代表“法西斯陣營”,一個是正義一個是非正義,一個是侵略
一個是反侵略,意義是不一樣的。

  固然如此,卻又是相對的。蘇聯談得上什么民主?它的專制獨裁,較納粹德
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按照一般估算,死于斯大林“大清洗”的人數,要遠遠超過
死于納粹种族屠殺的猶太人。如果以种族決定人的存亡是人類不可饒恕的罪行,
那么以意識形態和經濟狀態決定人的生死又稍好在哪里呢?美國是种族歧視和种
族隔离的大本營,在迫害“劣等民族”方面的記錄,并不比德國遜色。對外而言,
蘇聯侵略、占領和吞并的國家還少嗎?波蘭亡國,是德蘇兩個惡鄰合伙炮制的
“杰作”。外蒙獨立,是蘇聯出于“戰略目的”威逼利誘中國政府就範的結果。
盟軍陣營中的英國和法國,都屬于老牌的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國家,在全世界以
侵略他國為業,所占領的殖民地遍布“五洲四海”,豈是戰時德意日三國可比。
德國挑起兩次世界大戰,主要原因都是“發展空間太小”,要与已將世界瓜分完
畢的英法等國搶地盤。日本除了“生存空間太小”要搶地盤,還有一個動聽的口
號:把亞洲人從白人殖民者的奴役下“解放”出來。如果沒有英法等西方國家侵
略在先,何來“解放亞洲”之說?二戰結束后,原來的盟國之間划分各自的勢力
範圍,又幵始了長達數十年的冷戰。由“正義的、反侵略的民主陣營”發動的戰
爭,絲毫不見得要“溫良”多少。韓戰、越戰就是明証。小小一個越南,美軍投
擲的炸彈就超過整個二戰的總和。1968年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出兵捷克鎮壓“布拉
格之春”,一下幵進六十萬軍隊,五萬九百輛坦克,八百架飛机,兩千門大炮,
而1940年希特勒進攻法國,僅用了兩千五百輛坦克。

  二戰將結束時,盟國陣營的英蘇就划分歐洲勢力範圍談判,東歐社會主義集
團就是主要戰胜國私下交易的成果。蘇聯軍隊反擊德軍,攻克柏林,實施殘酷的
報复,其中也包括殺俘和強奸。德軍殺害卓婭的那個團,整個都被蘇軍殺掉了。
柏林大博物館收藏的藝術品,也被盡情地運往蘇聯,半個世紀以后仍宣布永不歸
還。美軍占領日本,燒、殺、搶的事件倒至為罕見,唯強奸案多到不胜枚舉,据
說多時每天達上千起。這還是無條件投降帶來的优待。日本人似乎沒有中國人那
种“宁死不受辱”的羞恥心,或者說,沒有机會給他們表現這种羞恥心。為了保
護廣大的一般的婦女,日本政府竟組織“慰安婦”,號召有“獻身精神”、“愛
國”的女人們去當軍妓。戰犯東條英机這樣寬解他的前部屬、同事:他也有几個
女兒,“她們肯定是被迫這么做的,如果沒有黑市和這种賺錢方式,誰能夠在我
們的國家生存下來呢?”德日兩國遭到的戰爭報复也許不值得同情,看看他們的
戰爭罪行,我們還會認為這种報應實在來的太晚也太輕了。我衹是想說,幻想那
一方會出現所謂“仁義之師”,是簡單、幼稚和可笑的。象中國這樣主動放棄戰
爭賠款、禮送百萬侵華日軍出境、放棄起訴和關押大批日本戰犯,并不合乎現代
國際環境的“潮流”。
http://blog.xuite.net/andychen0426/julie8489/9810173
------------------------------------------------------------------------------------------------------------------------------------------------------
以李宗仁的戰述及假設
日本想統一中國並不難
日本的頑強無不讚歎 各國並要求解除武裝 以免死灰復燃
我從前以為日本只是會用白刃戰 但再加上小日本頑強的精神和努力
到現在我完全對它改觀了
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暉。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4 08:23 , Processed in 0.01564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