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214|回覆: 2

[轉貼] 血腥攻防戰:巨砲讓比利時列日成為血城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1
聖眷171
銀兩950

1408

主題

7735

回帖

6332

積分

爵位二等恩赫侯
榮銜從三品中議大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0-11-27 16:50: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ttp://www.huaxia.com/js/gc/2008/00813348.html



列日進攻戰

    自從拿破崙戰爭以後,歐洲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發生大的戰爭。英、法、俄、普、奧這5個大國基本能保持理智,即使如發生了克里米亞戰爭和普法戰爭,卻也沒有一齊捲入,而且戰爭的時間也很短。

    到了19世紀末,人類的科技飛速發展,歐洲發生了史無前例的變化,人們都對即將到來的20世紀充滿了憧憬,認為科學進步和工業化繁榮可以帶來更久的和平。但是,事實是20世紀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的世紀,僅世界規模的大戰就發生了2次,死傷人口數以億計。那麼這一切最初是怎麼發生的呢?
   
    歐洲的穩定在德國統一以後發生了變化。自從13世紀以來,日耳曼就分裂成了幾百個小國,因為一盤散沙而羸弱不振。到了19世紀下半期,普魯士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治理下,迅速強大起來,開始了統一日耳曼聯邦的進程。法國不願意看到日耳曼的統一,出來阻止,因而於1871年爆發了普法戰爭。

    戰爭結果,法國大敗。普魯士統一了除奧地利外的所有日耳曼邦國,成立了德意志帝國。此後,德國的國力發生了飛躍,在經濟、科技、軍事等方面迅速超越了老牌的英,法等資本主義國家,成為了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新興工業強國。
   
    德國迅速崛起以後,不滿足於舊的世界秩序,企圖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重新瓜分世界,歐洲資本主義進入了帝國主義階段,各個主要大國的矛盾迅速尖銳化起來。 20世紀初時英國成為了世界的金融和貿易中心,以強大的海軍在全球耀武揚威,殖民地遍布全世界。德國對此非常眼紅,大力發展海軍準備和英國爭奪海上霸權,並逐漸介入對海外殖民地的爭奪。

    由此,英德關係緊張起來。德國還支持奧地利對巴爾幹的侵略,引起了同樣垂涎巴爾幹的俄國的不滿。法國因為普法戰爭戰敗的原因,對德國恨之入骨,極力拉攏英,俄反對德國。而意大利因為也想在巴爾幹分一杯羹而向德奧靠攏。這樣,歐洲分成了兩大軍事集團:一個是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結成的“同盟國”集團;另一個是英國、法國、俄國結成的“協約國”集團。兩大集團積極擴軍備戰,形勢越來越緊張。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公在前往奧地利屬地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視察時,遭到了塞爾維亞民族主義分子的刺殺,當場身亡。斐迪南大公是個很有理想的人,他想建立一個包括奧地利,匈牙利及南部斯拉夫民族在內的“大奧合眾國”,賦予各民族平等發展的權利。可是巴爾幹小國塞爾維亞也想統一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一個“大塞爾維亞”。

    這樣,雙方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塞爾維亞恐怖組織“黑手黨”因此策劃了這次刺殺行動。薩拉熱窩的暗殺事件為早就想幹掉塞爾維亞以打入巴爾幹的奧匈帝國提供了藉口,很快,奧匈帝國就向塞爾維亞宣戰。對巴爾幹有戰略企圖的俄國當然不干,立即進行軍事動員,向奧國宣戰。法國在這一行動上支持俄國,因此德國向法、俄宣戰,隨即藉道比利時攻擊法國。英國以德國侵犯比利時中立為藉口,對德奧宣戰。這樣,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拉開了序幕。
     
    早在19世紀末,德國陸軍參謀總長史利芬就斷定將來德國和法、俄必有一戰,因此制定了應變的軍事計劃。德國地處中歐,被西歐的法國和東歐的俄國夾在中間,在戰略上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因此,史利芬的軍事計劃規定:利用德軍素質高,機動能力強,而且處於內線作戰易於調動的特點,集中兵力搶先進攻西線的法國,在4~6週內擊敗法國,然後再回頭去對付俄國。而俄國軍隊素質差,訓練落後,調動和集中都比較遲緩,在4~6週內很難在東線對德國發起大的攻勢。

    德軍將有時間集中兵力擊敗俄軍主力,在3~4個月內贏得兩線作戰的勝利。因此,德軍的兵力部署是,在東線只部署9個師的兵力,以牽制俄軍;在西線則部署78個師的龐大兵力,猛攻法國。而西線又以法國西北部的右翼為主要突擊方向,部署70個師德軍,在左翼法國東部的阿爾薩斯,洛林方向只部署8個師,用來牽制法軍主力。

    在法軍主力攻擊阿爾薩斯和洛林未果之前,右翼德軍將迅速沖過中立國比利時,盧森堡和荷蘭,突入法國北部,一直向西沖到英吉利海峽,切斷英國同歐洲大陸的聯繫。然後再南下繞過法國首都巴黎,渡過塞納河,與德軍左翼部隊配合,將法國東部的法軍主力一舉包圍殲滅,從而奪得西線戰場的全勝。
   
    史利芬去世後,小毛奇繼任了德軍參謀總長職務。根據變化了的形勢,小毛奇對史利芬的計劃略有調整。他將東線的德軍兵力增加到16個師,以對付過於龐大的俄軍;在西線則加強了左翼,從8個師增加到15個師,否則很難抵擋達70個師之多的法軍主力。因為德國人口增長,軍隊數量也相應增加,所以西線右翼軍隊並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2個師,達到72個師。不過根據德軍總兵力的配置上看,西線右翼是被削弱了。

1914年8月3日,德國向法國宣戰。次日早上,德軍就衝入中立國比利時境內,準備借道進攻法國。比利時軍隊不得不奮起抗擊德軍的入侵,雙方展開了一場血戰。
   
    西線德軍前鋒共10萬餘人,攜帶200門大砲,在司令官艾米赫的指揮下,迅速沖向比利時境內的馬斯河天險。德軍如果衝過馬斯河,那麼通向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大門就被打開了。比利時是個小國,夾在德法兩個強國之間,所以全民的備戰意識極強。為了對付東方德國的入侵,比利時政府斥巨資在國境東部的馬斯河邊修建了以列日城為核心的要塞防禦體系。
   
    列日城的地理位置正處在荷蘭領土與亞丁森林的狹窄缺口處,扼守比利時境內的鐵路交通樞紐。德軍除非是從荷蘭借道,否則就必須從列日城通過才能南下法國。列日城建在馬斯河西岸的一個陡坡之上,比河岸高出100米,馬斯河正好成為天然的護城壕。

    沿河岸30公里周圍內都是砲台,共有12座,每座砲台距列日為6公里,砲台之間距離也為6公里,這12座砲台有6座在東岸面對著德國方向,6座在西岸保護著列日的後方,呈放射狀環繞在列日城周圍,跨馬斯河構成了一道環形火力網。每座砲台都由鋼筋混凝土整體澆鑄而成,大部分建於地下,只露出呈三角形的頂部。

    砲台的所有兵器和人員都隱藏於地下,總共配置有400門大砲和大量的輕重機槍。平均每座砲台有120毫米要塞炮和210毫米榴彈砲各8門,所有的砲塔都用鋼甲防護,可作360度角旋轉,還可以自動升降。砲台上又裝有探照燈供夜間指示射擊,和砲塔一樣能夠升降,還有速射砲及機槍封鎖砲台周圍的曠野及附近的死角。

    砲台之下,修有四通八達的通道與各式各樣的地下室,儲存有大量的糧食、飲水、彈藥、醫藥用品及供電設施。每座砲台周圍還挖有很深的防護壕,壕外布有大量帶刺鐵絲網及障礙物。守衛每座砲台的比利時軍隊一般為2個砲兵連和1個步兵連,共400人,在各砲台之間的曠野上還有機動的步兵連隊防守,總兵力為2.5萬人。整個列日防禦體係被認為是歐洲最堅強的要塞,可以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德軍衝到馬斯河邊,發現河上橋樑都被破壞,立即架舟橋渡河。這時,駐守列日各砲台的比利時守軍立即用大砲和機槍向德軍猛烈開火,渡河德軍猝不及防,紛紛落水,死傷無數。艾米赫見狀大怒,一面命德軍繼續發起進攻,一面調來200門大砲向列日要塞的各砲台轟擊。立時,馬斯河兩岸炮聲隆隆,硝煙瀰漫,雙方進行了激烈的砲戰與攻防戰。

    列日要塞果然極其堅固,德軍的砲彈打在砲台頂蓋上只是冒一道煙,毫髮無損。而比利時守軍早就對砲台周圍的地形進行了精密的測量,德軍的野戰陣地早在其砲兵標尺範圍內。結果比利時軍隊的大砲射擊極為準確,給德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一直打到日落西山,德軍付出慘重犧牲,終於在列日城北面渡過馬斯河,在中間和南面雙方還在相持。而雖經猛烈轟擊,列日要塞的各砲台卻安然無恙。
     
    8月4日白天德軍屢攻不克,艾米赫內心非常焦躁。他決定乘夜偷襲,打要塞守軍一個措手不及。當日夜里天空下起了大雨,數万德軍在夜幕和風雨的掩護下悄悄摸向各個砲台。突然,從各個砲台中射出了雪亮的探照燈光束,將夜暗的曠野照得宛如白晝,正在運動的德軍全部暴露在曠野裡。

    砲台上的大砲又發出了怒吼,將德軍炸得人仰馬翻。砲台上的輕重機槍也一齊開火,兇猛地追殺著四處奔逃的德軍步兵。在德軍一片混亂之際,在曠野上機動駐守的比利時步兵也發起了攻擊,德軍四面挨打,傷亡慘重,只好匆匆撤出戰鬥。


8月5日,艾米赫改變策略,集中兵力先攻馬斯河東岸的4座砲台。德軍的砲火密集如雨,將砲台完全籠罩住了。隨後,德軍步兵發起了衝鋒。可是德軍的野戰大砲對砲台完全無損,比利時軍隊的大砲再次伸出四面開火,將進攻的德軍打得死傷遍地。艾米赫紅了眼,命令德軍不顧傷亡地連續攻擊。

    德軍士兵極為勇敢,前仆後繼地冒死前進。終於有些德軍衝入了砲台的死角,大砲打不到他們,漸漸抵近了砲台。這時,砲台下面的射擊孔裡突然伸出了無數的輕重機槍,一道道火舌噴向衝來的德軍。

    德軍一片片地倒下,後面的衝下來再倒下,屍體堆得像小山一樣高。整整一天的戰鬥都是這樣的血腥屠殺,艾米赫憤怒得幾乎失去了理智,但一點用也沒有。夜裡,德軍再次發起偷襲,迎接他們的又是一頓劈頭蓋腦的砲火,除了付出大量傷亡外,什麼也沒得到。

    這樣,德軍日夜進攻列日,損兵無數,三天三夜卻毫無進展。德軍參謀總長小毛奇聞報大驚,再這樣下去勢必要延誤整個西線的德軍進攻行動。他馬上派德軍第2集團軍副參謀長魯登道夫上校率軍前去增援,並從總參謀部調運巨型攻城武器運往列日。魯登道夫其人非同一般,日後升任德國陸軍副參謀總長,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最著名的戰將之一。

    魯登道夫急率3個抽出來的德軍旅趕往列日,於8月6日下午到達前線。魯登道夫喘息未定就立即指揮部隊對列日發起了攻擊。他從望遠鏡中看到,德軍的密集炮火對列日的各個砲台毫無損傷,當德軍步兵衝鋒時,立即遭到了比利時守軍大砲的猛烈轟擊,衝鋒部隊肢體飛濺,死傷枕藉。魯登道夫倒吸一口冷氣,終於明白了為何德軍遲遲攻不動列日。

    魯登道夫立即調整部署,一面命德軍繼續攻擊列日,一面派信使去列日城中招降。比利時守軍指揮官李曼拒絕了德軍的招降,但他發現德軍又向列日增加了兵力,而他手中只有1個師,列日已是孤立無援。 8月6日,德軍的巨型攻城武器之一運到。這是一種巨型飛艇,內以金屬鋼條為骨架,外蒙堅韌的織物,再充進氦氣,使其能夠以一定速度飛行。

    飛艇體形巨大,呈橢圓形,兩頭尖,中間溜圓,容積約2萬立方米。飛艇下面有一個駕駛室,裡面可載人員武器和彈藥,可以從這裡向下面進行空中射擊。魯登道夫立即命飛艇轟炸列日城。不久,一架飛艇飛到列日城上空,滿城老百姓不知道這是何物,都出來看熱鬧。飛艇上的人員當即向下投下了一顆顆炸彈,並用機槍四處掃射。

    列日城內立即連連發生爆炸,老百姓知道大事不好,四處亂竄,滿城雞飛狗跳。飛艇轉了一圈,就飛走了。魯登道夫的用意是恐嚇比利時守軍,倒並不想真的怎麼轟炸這座城市。結果,飛艇共扔下了13顆炸彈,炸死了9個平民。不過這一招在城裡引起了巨大的混亂,城中人心動搖。李曼知道此城終究不保,為了不使平民遭到更多的殺傷,他下令城內守軍撤往附近砲台,他自己則撤往該城以西的隆森砲台,比利時軍隊棄守了列日城。

    8月7日,德軍順利進入列日城。此時,列日周圍的12座砲台依然堅貞不屈,使德軍無法越雷池一步。魯登道夫隨即下令德軍停止攻擊,他已心無二念,專等決定性的巨型攻城武器的到來。
   
    8月12日,這種巨型攻城武器終於到來,原來是一種巨型臼炮,名字叫“大貝爾塔”。 “大貝爾塔”巨砲長數十米,重達幾百噸,口徑足有420毫米,光是每顆砲彈也要1噸重,能夠穿透堅硬的鋼筋混凝土建築,威力極其巨大。為了將它運到前線,先要用火車運到鐵路線盡頭,再鋪設專門的公路,然後用36匹健馬拖拉到列日附近德軍陣地。當時這種炮德軍只有5門,小毛奇一下子就撥出4門給魯登道夫。

    8月12日下午18時30分,魯登道夫下令“大貝爾塔”向列日各個砲台中最堅固的弗萊龍砲台首先發炮。砲手們填好砲彈,又退到離巨砲300米外的防護壕內,用耳塞塞住耳朵,然後點火發炮。只聽一聲震天動地的巨吼,一顆巨型砲彈直衝上3000米的高空,然後呈拋物線狀落在弗萊龍砲台前1000米的地方。地面被炸出了一個幾十米見方的大坑,沙塵濺得滿天都是。

    “大貝爾塔”巨砲驚人的威力不但令比利時守軍心驚膽裂,連進攻的德軍都看得咂舌不止。此後,“大貝爾塔”連連發炮,空中飛艇中的德軍觀察員不斷校正砲擊座標,終於,第8發砲彈正中弗萊龍砲台頂蓋。巨型砲彈穿透砲台頂蓋,直入中心坑道中爆炸,砲台內部立刻煙火瀰漫,比利時守軍被炸得血肉橫飛。

    德軍其它3門巨砲也校正好座標,連連發炮,弗萊龍砲台就像是坐在了火山口上一樣搖動不止,鋼筋水泥,殘肢斷體,槍砲物資四處飛濺,火光映紅了半個天空。當一切沉寂下來後,德軍步兵衝上去,喏大的弗萊龍砲台已化為一片瓦礫廢墟,守軍無一倖存。
   
    8月13日,“大貝爾塔”巨砲又依樣摧毀了比利時守軍的2座砲台,其餘的砲台依然堅持抵抗,拒不投降。魯登道夫下令4門“大貝爾塔”巨砲分成2組,沿馬斯河兩岸分別掃蕩殘剩的砲台。於是,每日戰場上震天動地的巨響不斷,各個砲台相繼土崩瓦解,成為了巨大的化鐵爐和焚屍場。到8月16日,12座砲台已被摧毀了11座,只剩下李曼據守的隆森砲台。魯登道夫再次去勸降,李曼依然拒絕。

    於是4門“大貝爾塔”巨砲對隆森砲台齊射,砲台立時燃起了熊熊大火,砲台裡的彈藥庫也被引燃,發生了連鎖爆炸,砲台頂蓋被掀出幾十米遠,整個砲台完全被摧毀。德軍衝上去,只見遍地是燒得焦糊的屍體和殘破的槍砲,情景慘不忍睹。令人驚異的是李曼本人竟沒有被炸死,而是被震昏了。

    德軍把他押到艾米赫跟前,李曼向他交出軍刀,並說:“我是在喪失知覺後被俘,請你務必在報告中說明這一點。”艾米赫敬佩李曼是個盡忠職守的軍人,將軍刀還給他,然後說道:“你的軍人榮譽並未受到任何損失,請你保留這把軍刀!”
   
    列日之戰終於以德軍取勝而告終,但德軍在要塞前傷亡慘重,損失超過了4萬人。此後,百萬德軍直撲法國邊境,拉開了馬恩河大戰的戰幕。魯登道夫和艾米赫因列日之功而被德皇威廉二世授予十字形德軍最高軍功獎章,魯登道夫更是開始了他一生事業的飛躍,成為了德國軍界一顆耀眼的新星。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308
聖眷147
銀兩1148

836

主題

8561

回帖

9259

積分

爵位一等男
榮銜
旗籍滿族正紅旗
配偶
發表於 2010-11-27 16:58:51 | 顯示全部樓層
比利時太強了吧+:完美計劃=+: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1
聖眷171
銀兩950

1408

主題

7735

回帖

6332

積分

爵位二等恩赫侯
榮銜從三品中議大夫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10-11-27 17:08:2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樓 永寧 的帖子

比利時在歐洲是一個中立國,其地位一直被歐洲列強認同,故此一般大戰都不會涉及比時利,像瑞士一樣。

故此德國在進攻法國而取道比利時結果攻擊比國後,被認定為「不尊重中立國」,在戰後被列為一條罪行。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2 00:32 , Processed in 0.0171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