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058|回覆: 2

[轉貼] 四大文明古國---中國(~慢慢更新~)

[複製鏈接]

百姓

威望0
聖眷4
銀兩79

580

主題

1073

回帖

87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7-9-17 17:42: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
                              歷史
前言
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有將近4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發現于雲南元謀的猿人化石“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是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原始人類。距今四五十萬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帶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夠製造、使用簡單的工具,並知道了用火,已具備了人的基本特徵。經過漫長的原始社會,約在西元前21世紀,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開始進入奴隸社會。繼夏而興起的商(約西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西元前11世紀—前770年)進一步發展了奴隸制度。之後就是春秋和戰國(西元前770年—前221年),被認為是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階段。

中國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居住在黃河流域一帶的人民,就以農業為主,並飼養家畜。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有了冶煉青銅的技術,並知道了使用鐵器;在制陶技術方面,有了白陶和釉陶;絲織生產也相當發達,產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絲織技術。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前476年),制鋼技術已經出現;戰國時期(西元前475年—前221年),有一位名叫李冰的地方官和他的兒子共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今四川成都附近),合理地安排了灌溉、分洪和排沙的關係,堪稱古代水利科學技術的輝煌成就,至今仍發揮著巨大作用。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學術也空前活躍,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議論政治,評析社會,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老子、孔子、墨子、孫子等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
西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嬴政結束了戰國時諸侯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秦,自稱為“始皇帝”。秦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修建了赫赫有名的萬裏長城,並分別在鹹陽、驪山等地為自己修建了規模浩大的宮殿、陵園和行宮。如今,地上的建築早已被兵火毀滅,但那些深藏地下的物品卻被長久保留下來。僅以部分考古發現為例,其中神姿英武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即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其雄偉壯觀的浩大場面令紛至遝來的中外遊客歎為觀止。秦朝末期,平民出身的劉邦與貴族將軍項羽共同推翻了秦王朝的統治,又經過數年,劉邦打敗了項羽,於西元前206年建立了強大的漢王朝。
  
漢代,農業、手工業、商業都有了極大的發展。漢武帝劉徹在位期間(西元前140年-前87年)是漢王朝最為強盛的時期,他擊敗匈奴,派使臣張騫出使西域,打開了從長安(今陝西西安)經新疆、中亞直抵地中海東岸的道路,被稱為“絲綢之路”,中國絢麗的絲織品經此源源西運。西元前33年,宮女王昭君受命出塞,嫁給匈奴呼韓邪單於,留下了動人的漢匈聯姻故事,多民族國家更為統一了。漢朝共存在了426年,到西元220年,歷史進入魏、蜀、吳鼎立的三國時代(220—265)。
  
三國時代最出名的政治人物是曹操、諸葛亮和孫權。曹操是魏國的創始者,他廣攬人才,唯才是舉,屯墾戍邊,成就一方霸業。諸葛亮是蜀國丞相,千百年來,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尚品德激勵著後人,成為中國古代智慧的象徵。孫權為吳國的建立者,曾與劉備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後又在彝陵之戰中大敗劉備;他還設置農官,實行屯田,促進了江南土地的開發。他們的故事集中體現在一部名叫《三國演義》的小說裏。

三國之後,經歷了晉(265—420)、南北朝(420—589)、隋(581—618)等朝代,李淵於西元618年建立了唐朝(618—907)。李淵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是中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君王之一。他實行的一系列政策,史稱“貞觀之治”,把中國封建時期的繁榮昌盛推向了頂峰:有發達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紡織、染色、陶瓷、冶煉、造船等技術也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全國水陸交通縱橫交錯,並與日本、朝鮮、印度、波斯、阿拉伯等許多國家建立了廣泛的經濟和文化聯繫。唐亡之後,經過五代十國時期(907—960),西元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兵變,“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建立了宋朝(960—1279)。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國。他的孫子忽必烈於1271年入主中原,建立元朝(1271—1368),定都大都(今北京)。宋、元時期,工商業和對外貿易都很發達,許多外國商人、旅行家紛紛來到中國。威尼斯人馬可·波羅曾在中國廣泛遊歷,在他的遊記中,生動、具體地描述了當時中國的富強和工商業的繁榮。造紙、印刷術、指南針、火藥是中國古代科技的“四大發明”,到了宋代、元代又有了新的發展,並相繼傳入世界各地,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1368—1644)。他的兒子朱棣即位後,開始大規模營建北京城池、宮殿、壇廟,並於1421年正式遷都北京。明代,農業生產和手工業都有顯著進步,到明末已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與此同時,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也日漸頻繁。

明朝後期,中國東北的白山黑水間滿族人的力量在崛起,他們在首領努爾哈赤率領下,曆三代而問鼎中原,于1644年建立清朝(1644—1911)。清代最著名的兩個皇帝是康熙(1661-1722年在位)和乾隆(1735-1796年在位)。人們把康熙、乾隆統治時期稱為“康乾盛世”。在清代,還出現了一些藝術性很高的長篇小說,其中最著名的是曹雪芹描寫封建貴族家庭由興轉衰的長篇小說《紅樓夢》。

史前文化遺址
中國的史前文化遺址按照年代分為三個時期,分別是「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及「夏商周」。舊石器時代包括直立人、早期智人及晚期智人三個時期。直立人文化已經發現150多個文化遺址,早期智人文化遺址發現30多處,晚期智人遺址遍及全國各省。

新石器時代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文化出土了原始陶器和磨製石器,分佈在黃河中游和兩廣等地區;中期文化遺址出現了玉器、彩陶、白陶,分佈在黃河中下游和廣西等地區;晚期文化遺址分佈在黃河、長江流域的接近30處,其中龍山文化可以說是中國文明的起源。夏商周的文化遺址包括鄭州商城、偃師商城、豐鎬遺址、周原遺址和殷墟等夏、商都城遺址,以及西周主要封國的墓地遺址。

舊石器時代
中國的舊石器時代開始於古人類生存的年代,迄今已發現古人類化石和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200多處。中國舊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分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個階段,以打製石器為主要生產工具,靠採集和狩獵生活。

中國境內已知最早的舊石器文化是距今約180萬年的西侯度文化和距今170萬年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金牛山人等是直立人的重要發現,而早期智人有大荔人、馬壩人、丁村人等,晚期智人有柳江人、河套人、山頂洞人等。舊石器時代的石器採取錘擊、砸擊、碰砧等方法打製,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砧器、鑽器等,到了後期還出現了細石器。

新石器時代
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大約始於西元前6000多年,是氏族公社由盛至衰的階段,以磨製石器、製陶和紡織的出現為基本特徵。從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開始,黃河流域東部有以黑陶為特徵的龍山文化﹔中西部有以彩陶為特徵的仰紹文化,以及老官台文化、磁山文化、裴裏崗文化和後李文化等前仰韶時期文化;東北、內蒙古、新疆一帶的北方地區,則發現一些以細石器為特徵的文化遺址;東南沿海地區以及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以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址,如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濱文化、良渚文化等。

青銅時代
新石器時代結束,人類歷史跨入青銅時代的文明歷程,歷史學上的夏、商、周都屬於考古學上的青銅時代。中國的青銅文化早期以二裏頭文化為代表,還有赤峰大甸子遺址等。

踏入青銅文化中期的前段 ,青銅器大量增加,有整套的禮器,偃師商城、鄭州商城以及三星堆遺址尤為重要﹔後一階段是青銅時代鼎盛期,大量精美青銅禮器、兵器、工具和車馬器出土,商代以安陽殷墟為代表,西周以周原遺址和豐鎬遺址為代表。

晚期則從西周後期到春秋時代,青銅器較前樸素,冶鑄技術卻有突出發展。

夏商周社會變遷
夏商周三代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青銅時代,也是以中原文化為主體的華夏文明的起源。新石器時代晚期也是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五帝:黃帝、顓頊 、帝嚳、堯、舜)時期,一直沒有確實的考古和文獻證據。
夏啟、商湯、周武是三代開朝君王, 對於三朝很多事件斷代的考證,即使從孔子開始就有文獻記錄,但疑問仍然很多。
青銅文化在夏商周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除了甲骨文,大量刻在銅器上的銘文也是重要的文字記錄。

傳說時代
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上限大約是在炎黃時期或更早,下限是盤庚遷都以前。由於考古學家長期找不到夏朝的證據,只能從《堯典》、《 陶謨》、《禹貢》和《尚書》頭三篇及《大戴禮記》和《史記》等古史資料來推斷人們傳說中的神話故事是否有事實根據。

據傳說,當時的部族大致分華夏、東夷、苗蠻三支,黃帝、炎帝是華夏的兩支,打敗了蚩尤領導的東夷,合併後成為高陽氏。而堯、舜、禹的後代則同化了南方的苗蠻,產生了後來的華夏民族。

炎帝與黃帝
炎帝又稱神農,居於姜水流域,以薑為姓。他是農業生產和醫藥的發明者,用木製作耒耜,教民耕種;又嘗百草,發現藥材,教人治病。黃帝又稱軒轅氏,居於姬水流域,以姬為姓。傳說他的妻子嫘祖發明養蠶,黃帝發明舟車、文字、音律、算數等。

此外,中國的文明傳說是起源於炎帝和黃帝時代。因此人們常以「 炎黃 」代表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黃帝之後又傳數百年,職位禪讓均採用氏族公社選舉制度,史稱「禪讓時代 」,此時國家已在形成當中。

堯舜禹
堯的時期,自然災害嚴重,社會也不安定,堯就採取措施與大自然進行各種鬥爭,還命羲氏、和氏觀測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以製定歷法。堯治理天下注重家族的作用,部落聯盟得到鞏固,堯也因此受到愛戴。

堯舜時期,洪水泛濫為害,堯命夏族首領鯀治洪水,鯀用築堤法治水失敗,為舜所殺。舜又命鯀之子禹治水,禹為治理洪水「 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禹用疏導法治水,導小水入於川,導川水至於海﹔不僅消除了洪水,還為農業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後來舜推舉禹為他的繼承人。禹繼位,國號夏。

夏朝史話
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經歷了十四代十七個君王,夏禹治水有功,按照禪讓制度為天子,分中國為九州,平服了九黎、三苗等南方部族。
禹之子啟即位後,開始實行帝王世襲制度。夏啟的兒子太康,被諸侯首領後羿所逐,改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傀儡王,未幾後羿又為臣子寒浞所殺。仲康之子相即位後亦為寒浞所殺,相的王后緡逃至有仍,生下遺腹子少康,少康長大後,收復王位,重建夏王朝,為夏朝鼎盛時期。以後夏朝逐漸衰敗,到了暴君夏桀,為商湯所滅。

商朝史話
商朝人傳說是帝嚳之子契的後裔,因契助禹治水有功,被舜封為商侯。到成湯時候,在伊尹的輔佐下,打敗了夏桀,建立商朝,被認為是「 順乎天而應乎人 」 的舉動。

商朝從西元前1562年到西元前1066年,共經歷30主、17世,因為採取兄終弟及繼承王位的制度,多次因為爭奪王位而遷都,國力衰敗,直到盤庚遷殷後才安定下來。商王武丁任人唯賢,平定內憂外患,是商王朝的鼎盛時期。祖甲之後商日益衰亂,到了商紂之時,暴虐奢淫,終為周人所滅。

商代是神權統治的時期,甲骨蔔辭記錄了大量祭祀、尚鬼、尊神的活動,而青銅器的鑄造技術亦發展到高峰時期。

西周史話
周人的祖先傳說是帝嚳元妃薑嫄的兒子棄,即後稷。商朝初年,後稷的後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古公亶父時,又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自稱為周。周武王牧野一戰打敗商紂,建立了周朝。
武、成、康三代盛世後,周逐漸衰弱,周厲王時鎬京平民暴動,將厲王流放到彘,由周公和召公執政,史稱「 周召共和」,共和元年即西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有了明確紀年的開始。周幽王時,立寵妃褒姒為後,廢申後及太子宜臼,最後被申後的父親申侯所殺。幽王死後,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由鎬京遷都洛邑,至此西周告終,進入東周時期。


地理
中國古代邊疆及政策
前言
中國古代的邊疆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長期發展的產物和有機組成部分,不但有著較明顯的自然特徵,而且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特點。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服務于歷代王朝的大一統政治思想,至清代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其經驗與教訓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邊疆是一個含義較廣的概念,中外文獻中,一般把邊疆解釋為一個國家比較邊遠的靠近國境的地區或地帶。

邊疆是一個地理概念,包括陸疆和海疆。邊疆又是一個歷史概念,它是隨著國家的形成和發展而逐漸形成和固定下來的。因此,在討論中國歷史上的邊疆問題時,應考慮如下兩個相互關聯的因素:一是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邊界相連接的省區;二是歷代封建王朝邊疆的實際情況。

中國邊疆地區的發展趨勢與歷史特點
疆域遼闊、人口眾多的中國是經過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過程後大致定型的,這一過程雖然十分漫長而曲折,但總的趨勢是,自先秦時期起,在現代中國領土內開始形成一個核心區域,這個核心區域並不固定於一地,在這個核心區域建立政權的既有漢族也有其他少數民族,也經常發生王朝興衰交替現象。當然,單一的中心分成兩個或更多的中心在歷史上也是十分常見的現象,這就是所謂割據時期。但是,即使是在多政權分立時期,每個有作為的統治者也都努力實現更大範圍的統一,由此最終導致一個疆域更大的、統一程度更高的國家誕生。也就是說,每次戰亂和分裂都為下一時期進一步的統一準備了條件。至清代,中國古代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到了最高水準。

中國邊疆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長期發展的產物和有機組成部分。因此,不但有著較明顯的自然特徵,而且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特點。

首先是地域的廣闊性。中國有著遼闊的領土,其邊疆地區地域亦十分廣袤,因此在社會人文環境與自然地理條件方面往往存在巨大的差異。中國的邊疆是在分散發展演進後統一為一體的。這裏所講的分散與統一均有兩重含義,分散的含義既包括整個邊疆可以劃分為若干地區,也包括一個大的地區又往往可分為若干相對自成體系的局部;統一的含義既包括各大邊疆區域逐步統一於中國的進程,也包括各個邊疆區域內部趨於一體化的進程。

其次是民族的多樣性。在中國這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中,邊疆問題與民族問題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這不僅因為邊疆地區是各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地,而且因為各民族在自立發展基礎上的融合是構成中國邊疆的基石。在這裏,我們應該確立一個衡量民族發展的標準-- 任何形式的融合都是民族發展歷史上的進步。當然也要注意到,民族的多樣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國邊疆問題的複雜性。

第三是歷史的悠久性。中國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中國邊疆發展史不但是人類文明史中最悠久的,而且具有明顯的連續性。中國邊疆地區的發展史一般均可追溯到上古時期的石器時代,各個邊疆地區社會發展速度或快或慢,但都或早或遲地納入了統一多民族國家連續性發展的軌道。

第四是問題的複雜性。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中國邊疆是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是社會多重矛盾發展疊加的結果。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有機組成部分,全國性的矛盾在邊疆地區也會發生,這是矛盾運動的普遍性的一面。與此同時,中國邊疆社會矛盾運動還有其特殊性,它們往往更集中地發生於一地,這就增加了邊疆地區社會矛盾的複雜性,也給辨析其發展脈絡和尋求解決方法增加了難度。

總的來說,在近代資本主義殖民者入侵以前,中國邊疆形勢發展的趨勢是有利於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形成的,即使是入主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也從未中斷過這一進程。到了19世紀中葉,西方殖民主義侵略者給中國帶來了新的邊疆危機,這是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社會危機,它使得中國獨立發展的歷史面臨著中斷的危險。但是,強烈的挑戰也逐步喚醒了中國各族人民,經過百餘年艱難曲折的探索與奮鬥,統一多民族的中國再次崛起,中國邊疆也在繼承數千年歷史遺產的基礎上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
中國歷史上無論哪朝哪代都有自己的邊疆問題,因此歷代統治者都會制定並實施治理邊疆的政策,以實行有效的管轄。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有著十分豐富的內涵,主要包括陸疆政策與海疆政策、各個歷史時期不同政權的治邊政策、民族政策、宗教政策、邊防政策、與邊界交涉相關的外交政策、邊疆行政建置、邊疆經濟開發以及傳統的治邊思想等等。

中國歷史上統一的封建王朝的邊疆政策既具有繼承性,又各有特色,這裏以清朝為例試作概述。這是因為清朝的邊疆政策既有繼承中國歷代封建王朝邊疆政策的一面,又有根據時代需要和自身民族特點創新發展的一面,自成體系。

清朝統治者治邊思想的基本內容包括:一、對漢族封建統治者傳統的"華夷"觀進行創新和發展。在中國歷史上,統一的王朝往往在政治上反對言華夷之別,由滿洲貴族建立的清朝就更加反對。而清朝統治者的創新之處首先是要求各民族承認清王朝為正統,其次是在調整滿漢關係的同時,十分重視聯合漢族以外的少數民族上層(尤其是蒙古上層貴族),把邊疆政策的制訂、推行和不斷完善作為基本國策的一部分。這雖然是為了達到以人數明顯處於劣勢的滿族貴族統治人口眾多的漢族人民的目的,但是在實踐上對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推進大一統有積極意義。二、從"中外一體"(指內地與邊疆為一整體)的認識出發,主張以積極態度治理邊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 "拱衛"的作用。三、堅持"恩威並施"與"因俗而治"相結合的治理原則。前者為我國歷代封建王朝慣用的統治方針,清朝統治者亦奉行不替;後者在唐朝推行的羈縻政策中雖已初見端倪,但清朝突出強調"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使"因俗而治"方針在清代,特別在清代前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過,清朝統治者"因俗而治"的方針並不是對傳統的簡單繼承,而是根據統一國家的總體安全目標出發有所改變和發展。

清政府邊疆管理的各項制度與措施是清代統治者治邊思想的具體化,涉及行政、軍事、民族、宗教等諸多方面,完備而周密。其內容要點可歸納如次:一、改進和完善行政管理體制。在中央,設立理藩院,與六部平行,主管邊疆民族事務,在清代前期,理藩院還兼管中外交涉事宜。為使管理規範化,制訂並不斷修訂補充《理藩院則例》、《回疆則例》等法規,通令實施。在地方,在加強中央集權、保證政令統一的前提下,採用適合當地民族的行政體制,不強求劃一。如東北三省為將軍制下的州縣、八旗並存制;內外蒙古為盟旗制;新疆為將軍轄下的伯克、州縣、劄薩克制;西藏為以達賴和駐藏大臣協同管理噶廈政府制;西南地區改土歸流酌情保留土司制;臺灣為隸屬福建的府州縣制,等等。二、制定籠絡安撫少數民族上層的各項政策,如封爵、給俸、年班朝覲、聯姻等。首重蒙古是清朝的基本國策,它取得了有利於清朝統治的效果。三、從治國需要出發制定對待各種宗教的方針政策。對有益自身統治的宗教加以大力扶植;對沒有威脅到政權穩定的宗教採取不干涉的相對寬容的政策;對不利於鞏固統治或保持疆土的宗教或教派則予以嚴厲打擊。堅持宗教不能幹預皇權,限制宗教的世俗權力;堅持以法治教,眾建以分其勢的原則,等等。




[ 本帖最後由 威廉皇子 於 2007-9-17 17:44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4
銀兩79

580

主題

1073

回帖

87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7-9-17 17:43:19 | 顯示全部樓層
宗教
道教

道教文化紛繁絢燦,包羅萬象,其內容龐雜多端,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道教神學
在道教文化雜而多端的內容當中,有一個核心,就是道教神仙信仰。道教作為一個成熟的宗教,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學理論,有一種能夠吸引人們進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標。這種信仰就是,人可以通過努力追求而成為長生不死、功能廣大的神仙。這種神仙信仰乃是道教所闡發的神學理論核心。道教產生之初,即以確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時這一時期的道教還從古代哲學、原始宗教及古人的養生鍛鍊等行為中吸取了許多成分,用來組建其有關神仙信仰的理論和行為體系,奠定了道教神學發展的基礎。在「神仙信仰」這塊「磁石」的吸引之下,道教徒進行了種種吸收、創建文化的活動,營造出一個龐雜的道教文化體系。

道教倫理
道教的倫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規、戒律當中。道教的倫理道德觀念,既吸收了道家的倫理道德觀念,同時也吸收了儒、釋二家的,故其內容愈來愈多,亦愈來愈複雜。其中對道教倫理觀念影響十分顯著的是儒家以忠孝為主軸的三綱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倫理道德,主要是靠神靈的威力來貫徹的。道教一方面以長生成仙的美好幻想來引導人們自覺地遵守倫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賞善罰惡的神靈威力來迫使人們遵守倫理道德。正面引導與反面恐嚇相結合,使它的道德倫理準則,在社會上發生更大的影響。此外道教的勸善書,使道教的倫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統化和更通俗化。

道教哲學
以往道教被認為是一種低級通俗的民間宗教,只有一些近於巫術的符水、齋教、科儀,談不上哲學思辯。但如今大部分的學者皆認為道教有其哲學性的內容。道教哲學是為其教義服務的,是其教理教義的思想理論基礎,換言之,對道教教義的哲學論證就是道教哲學。道教哲學的思想素材一開始就來自中國哲學,主要是道家哲學。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學的理性論證,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觀、認識論、倫理學、人生論等豐富的哲學內容,這些內容是道教哲學的基本範圍和構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學的中心範疇,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題,論證人有無成仙的內在根據、人成仙取何途徑是其思想體系中最主要的一面。

道教金丹術
金丹術是道教的一項重要方術,包括外丹和內丹。外丹即通常所說的煉丹術,也稱外丹黃白術。外丹以丹砂、鉛、汞、硫為主要原料與其他藥物相配合置於爐鼎之中,運用「飛」、「抽」、「伏」、「封」、「淋」…等等手段加以燒煉,以求製得服餌後能使人長生不死、羽化登仙的仙丹妙藥。因相信服食金丹才能長生成仙,故歷來道士莫不投入畢生心力加以煉製。雖然服食金丹最後並不能長生不老,但道士在煉丹過程中,卻意外地推動了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隨著外丹術的逐漸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煉養人體精、氣、神的內丹術。內丹術繼承綜合了服氣、胎息、守一、存思等功法,對後來的氣功影響很大。

道教醫學
自道教創興之時,道教就把醫術作為其傳道濟世的工具。而且隨著魏晉神仙道教理論體系的建立,道教徒更是把醫藥視為其追求和達到長生的必要輔助手段和必備知識。道教醫學「道法自然」的思想為理論指導,加以進一步發展,從而形成了極富道教特色的人體醫學思想。道教醫學家經過長期濟世行醫的醫療實踐活動,積累了豐富的醫療經驗,並且發明創新了各種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道教醫學養生功 法,如房中術、服食、辟榖等等。

道教文藝
道教文學藝術就是以宣傳道教教義、神仙長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為題材的內容的各種形式的文學藝術作品。文學藝術可以擴大道教的社會影響,進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質。反過來,道教的神仙信仰也給中國文學藝術的發展巨大的影響。在道經中,不僅有些道經本身就是文學作品,而道教中的音樂、宮觀建築、神仙圖像等,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中國的文學藝術作品中,以道教和神仙為內容的作品更是不可勝計,從中也可以看出道教與文學藝術的密切關係。

佛教
佛教的起源
佛教起源於印度,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年左右的歷史,對現在亞洲許多國家有很深遠的影響。佛教由釋迦牟尼創立,大約在西元前六世紀初葉。他生於西元前565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淨飯王的兒子,。他自幼受婆羅門教的教育。在二十九歲時,感到人世有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遂捨棄王族的生活,遍訪名師,經過六年苦修。終於在三十五歲,在菩提樹下成道,創立佛教。其後在印度中,北部恒河流域一帶進行傳教活動,信徒漸多。他創立佛教後,被尊稱為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者),又叫釋迦牟尼。釋迦牟尼於八十歲逝世,他死後他的弟子將他的言論輯為佛典,並向各地傳佈。佛教以一己自覺心之豁醒,仍為離苦之不二法門,其精神為「自了自覺,渡脫苦海」(小乘:提倡個人修煉),進而「覺他渡他,同登彼岸」(大乘: 提倡普渡眾生)。

佛教的傳入
佛教傳入中國的確實年代已不可考証,初期大約是經由西域傳入中國。比較確實的記載是東漢明帝派遣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訪求佛法。蔡愔等人與兩位西域僧侶攝摩騰,竺法蘭,用白馬馱著佛像,佛經一起返回首都洛陽。其後明帝在洛陽興建了中國早期的佛寺白馬寺,作供奉佛像及弘法之用。當佛教傳入後,受到部份皇室及貴族信奉,而佛像則受人供奉,以祈求多福多壽。此時的佛教仍未普及民間。及至東漢末至魏晉時期,國內大亂,人民生活痛苦,精神上缺乏寄託,儒學衰微,佛教乘勢而興,支配兩晉南北朝三百年間之思想界。

佛教傳入中國之流變
據梁啟超之分析,佛教在中國之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
始創期 此期仍為佛教之初創,教義尚末精深。
吸納期 此期佛教譯經吸納,宗派創立時期。
成立期 此期為佛教在吸納消化後,宗派成熟,完全成立時期。

佛教對中國的影響
在政治上佛教因果報應、輪迴思想深入人心,對政治、社會產生安定作用,符合執政者要求,在教化上收到良好的效果。社會上佛教興盛使民間瀰漫迷信之風,寺院經濟發達,對社會慈善事業頗有幫助。惟隋唐僧尼激增,良莠不齊,奸佞利用寺院藏汙納垢,敗壞社會風氣。

經濟上寺院建築宏大,虛耗國家財富,民間經濟力量薄弱,地方無從建設。寺院經濟日益膨脹,國家賦稅收入日益減少,僧尼人數激增,國家經濟衰退,故有會昌滅佛之舉,改善國家經濟。

在思想上佛教影響深遠,其中以淨土宗和禪宗影響最大。淨土宗教人念誦「阿彌陀佛」,可往西方淨土,教理簡易,受到一般平民歡迎。禪宗頓悟的學說,影響及於宋明理學。

此外,佛教對中國文學、哲學、藝術等方面造成深遠的影響。文學方面大量佛經之翻譯,使中國之詞彙更為豐富;梵文拼音法之傳入,導致四聲切韻之發明,影響後世詩文之發展;此外佛教之故事寓言,對中國後來之小說內容與形式,均有影響。唐代之變文佛曲,促使元明雜劇及傳奇、彈詞之興起。

藝術方面:
從北魏到唐宋,因深受佛教的影響,每個朝代都大量開鑿石窟,雕刻佛像。其中最著名的有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雲岡石窟和洛陽的龍門石窟,是中國古代佛教石窟藝術的三大寶庫,對中國的雕刻,繪畫藝術都有極大的貢獻,佛像之繪畫,畫技之創新等,亦頗流行。如天竺之暈染法對唐代繪畫風格技巧影響極大。建築方面如佛寺、佛塔之建造,流行於中國各地。中國建築之牌樓也倣自天竺。

除此以外,隨佛學東傳,天竺之天文、曆算、醫學、催眠術、按摩法、胡樂亦相繼傳入中國,豐富中國之文明,高僧苦心西求佛法,促使中外交通發達。佛學輾轉東傳至日本和朝鮮,影響深遠。

回教
回教起源
七世紀中初,在阿拉伯半島,穆罕默德於西元610年在麥加宣佈自己受到真主選為使者,受命傳播一種新的宗教,是為伊斯蘭教(即現在的回教)。在622年,穆罕默德與信徒因麥加貴族的多神崇拜而被逼遷往麥地那,在那裏伊斯蘭教有了很大的發展。630年穆罕默德率領信徒征服麥加,麥加貴族被逼改信回教。之後整個阿拉伯半島很快便被伊斯蘭教所統一,至後來甚至傳遍世界,成為世界性宗教。

回教與古代中國
伊斯蘭教在唐代的傳播和發展,同大食人和信奉伊斯蘭教的波斯等中亞人在唐朝的留居是同步的。這種留居的途徑大約有以下幾種:商人的留居,士兵的留居(安史之亂),戰俘的留居•(渡瀘之役),被掠人口的留居(海南島),等等。

唐朝末年,黃河流域戰事頻仍。五代十國尤為劇烈。東寸匕遼國又經常南下侵擾,我國北部地區的經濟遭受嚴重破壞。而長江流域以南各國則相對安寧。盡管其統治者大多以貪財、好色、殘暴著稱,經濟仍然比較繁榮。這一時期我國內地伊斯蘭教的重心已由西部(長安一帶)轉移到南部。而在西境,在哈拉汗王朝,伊斯蘭教帶著自己的特色,在傳播著,在發展著。在這個時期,也僅僅在這個時期,以我國南部為重心的伊斯蘭教同在西境發展的伊斯蘭教,幾乎沒有接觸,失掉了聯系。在唐、五代及兩宋時期,在長安、開封等地,特別在東部和南部地區。這一時期我國內地伊斯蘭教的重心已由西部(長安一帶)轉移到南部。而在西境,在哈拉汗王朝,伊斯蘭教帶著自己的特色,在傳播著,在發展著。在這個時期,也僅僅在這個時期,以我國南部為重心的伊斯蘭教同在西境發展的伊斯蘭教,幾乎沒有接觸,失掉了聯系。在唐、五代及兩宋時期,在長安、開封等地,特別在東部和南部地區,伊斯蘭教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強烈影響。

宋代,伊斯蘭教有了初步發展,其覆蓋面比唐代廣泛得多,除西部外,中原地區特別是開封一帶,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沿海城市以及海南島等地,都有大量伊斯蘭教徒集居。南宋以後,由於政治中心南移,江南各地特別是廣州、泉州、杭州等地伊斯蘭教徒急劇地增加了。

蒙古早期諸汗,包括從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汗;基本上執行了一條宗教相容和信仰自由的政策,以之為西征及初創的蒙古帝國服務。在對待伊斯蘭教方面,他們也基本上採取了這種態度和政策。

朱明王朝是以"中國居內,以割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及"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皇明通紀》卷二)相號召,滅元而建立起來的。這種政治背景自然不利於伊斯蘭教這種域外產生的宗教在中國境內特別是內地中原的繼續普傳。洪武元年(1368),太祖頒布詔書,"複衣冠如唐制",禁止辮發、椎髻、胡服、胡語、胡姓,繼之禁止色目人本類自相嫁娶,強制進行變胡姓為漢姓;明令禁止泉州蒲姓穆斯林讀書入仕,就更使這種不利的政治氣候雪上加霜。加之明初經濟上推行重農的政策,實行嚴厲的海禁,限制外族的內徙,遂使善長經商貿易的穆斯林的活動受到很大限制。

一直到現在,回教在中國各民族融合的大趨勢下仍不斷發展,成為世界上知名的宗教,但不久前發生的九一一事件,難免另人對這個本不崇尚戰的宗教有一定負面的印象。

伊斯蘭的根本
六大信仰
信安拉: 相信安拉是宇宙萬物的主宰
信天仙: 相信安拉所造化的眾天仙,哲布拉依最高尚
信使者: 相信安拉所遣教化人類的眾使者,穆罕默德最尊貴
信經典: 相信安拉所哲示眾經典,古蘭經最完美
信前定: 相信宇宙一切事物的發生皆有安拉安排,安拉亦賦予人類選擇善惡的自由
信後世: 相信短暫今世結束,永恆後世終將來臨,今世行善者,永居天園,今世作惡者,常留火獄

五大功
唸:心誠口唸"我作證﹕萬物非主,惟有真主,獨一無二。
我又作證﹕穆罕默德是真 主的使者。
禮:每日五次朝天房禮拜真主。
課:以每年所得結餘的四十分之一施濟貧困。
齋:每年回歷九月奉行一個月主命齋戒
朝:一生中赴麥加朝覲天房一次。

勸人行善
敬主,忠誠,教順,友愛,公正,濟貧,忍讓,服從,寬恕。

止人作惡
迷信,殺人,竊盜,高利貸,通姦,誹謗,虐待,飲酒,賭博,吸(販)毒,貪汙,說謊。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4
銀兩79

580

主題

1073

回帖

87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7-9-17 17:43:43 | 顯示全部樓層
生活
古代的中國人
大約自二百五十萬年前開始,至一萬年前為止的舊石器時代是人類演化史上最早的階段。此時人類打製石器,狩獵和採集。其後為新石器時代,約自一萬年前至西元前二千年為止,人類以研磨法製造石器,經營農耕和養牧家畜、燒製陶器和紡織,是人類從依賴自然資源轉而利用自然資源的階段。

中國境內曾發現西元前五千年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例如黃河流域中下游以種小米為主的大地灣一期文化、磁山及裴李崗文化和北辛文化;長江流域的江西仙人洞下層文化及在湖北的城背溪文化,大都以漁獵和種稻為主要生活方式。臺灣的大岔坑文化約在西元前五千到三千年之間,居民可能種植根莖類作物。

至於中期新石器時代文化 (約西元前五千至三千年間)有:黃河流域的仰紹文化、大汶口文化、長江流域的馬家兵文化、大溪文化以及杭州灣地區的河姆渡文化。而晚期新石器時代 (約在西元前三千至二千年),在黃河流域有繼承大汶口文化的山東龍山文化、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及齊家文化。長江流域的屈家嶺文化、青龍泉三期文化及良渚文化。在華南地區則有曲江的石峽文化、閩侯的曇石山文化。而臺灣則有臺北的圓山文化、高雄鳳鼻頭文化。

中國人的心靈生活
中國人心靈生活的奧秘,表現在與西方不同的字宙觀、人生觀和社會觀等力面,指導人們面對自然、他人及自我的態度。

一陰一陽交替循環的精氣被視為宇宙中主要的力量。古代中國人以五行的學說,來掌握萬事萬物變化的道理,而與陰陽學說相輔相成,並以干支系統來記錄時間的循環往復。

古代中國人為求長生不老,而有飲食養生、拜神誦經、胎息辟穀、導引行氣,甚至煉丹服餌的行為。生者細心的規劃人死後的世界,死後的世界反映現實人生與社會生活。

自古以來,中國人融合了古代神話與傳說,通過天象的觀察,並結合儒家倫理與道家自然觀。以人為中心的態度,雖然有個人中心主義之傾向,卻也重視倫理的身分秩序及血緣關係,強調人為宇宙的縮影,而講求天人合一、天人感應,最後表現出折衷融合的心靈世界規劃。

圖騰崇拜
圖騰
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係,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係,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係,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史記》)玄鳥便成為商族的圖騰。因此,圖騰崇拜與其說是對動、植物的崇拜,還不如說是對祖先的崇拜,這樣更準確些。圖騰與氏族的親緣關係常常通過氏族起源神話 和稱呼體現出來。如鄂倫春族稱公熊為"雅亞",意為祖父,稱母熊為"太帖",意為祖母。鄂溫克人稱公熊為"和克"(祖父),母熊為"惡我"(祖母)。苗、瑤、佘的盤瓠傳說。匈奴狼的傳說(《魏書·高車傳》匈奴單於生二女,姿容甚美,國人皆以為神,單於曰:'吾有此女安可配人,將以與天。'乃築高臺,置二女其上,曰'請天自迎之'。經三年,複一年,乃有一老狼,晝夜守台嗥呼。其小女曰:'吾父使我處此,欲以與天,而今狼來,或神物天使之然'。下為狼妻,而產子。後遂繁衍成國,故其人好引聲長歌,又似狼嗥。)侗族傳說其始祖母與一條大花蛇交配,生下一男一女,滋生繁衍成為侗族祖先。
  
"totem"的第二個意思是"標誌"。就是說他還要起到某種標誌作用。圖騰標誌在原始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最早的社會組織標誌和象徵。它具有團結群體、密切血緣關係、維繫社會組織和互相區別的職能。同時通過圖騰標誌,得到圖騰的認同,受到圖騰的保護。圖騰標誌最典型的就是圖騰柱,在印第安人的村落中,多立有圖騰柱,在中國東南沿海考古中,也發現有鳥圖騰柱。浙江紹興出土一戰國時古越人銅質房屋模型,屋頂立一圖騰柱,柱頂塑一大尾鳩。故宮索倫杆頂立一神鳥,古代朝鮮族每一村落村口都立一鳥杆,這都是圖騰柱的演變而來。圖騰的標誌作用幾乎體現在各個方面,如:  
  
  a、旗幟、族徽。中國的龍旗,據考證,夏族的旗幟就是龍旗,一至沿用到清代。古突厥人、古回鶻人都是以狼為圖騰的,史書上多次記載他們打著有狼圖案的旗幟。"西夏狼主"50年代,哈薩克族部落有的還打著狼旗。東歐許多國家都以鷹為標誌,這是繼承了羅馬帝國的傳統。羅馬的古徽是母狼,後改為獨首鷹,東羅馬帝國成立後,又改為雙首鷹。德國、美國、義大利為獨首鷹,俄國(原始圖騰為熊)、南斯拉夫為雙首鷹。表示為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波斯的國徽為貓,比利時、西班牙、瑞士以獅為徽志。這些動物標誌不是人們憑空想像出來的,它原於原始的圖騰信仰。  
  
   b、服飾。瑤族的五色服、狗尾衫用五色絲線或五色布裝飾,以象徵五彩毛狗,前襟至腰,後襟至膝下以象徵狗尾。佘族的狗頭帽。(據傳說,盤瓠為人身狗首形象。佘族傳說,其祖先為犬,名盤瓠其毛五彩。高辛帝時,犬戎犯邊,國家危機。高辛帝出榜招賢,謂有能斬番王首來獻者,妻以三公主。龍犬揭榜,前往敵國,乘番王不備,咬下番王首級,銜奔會國,獻于高辛帝。高辛帝因其是狗,不欲將公主嫁他,正在為難之際龍犬乎作人語:"你將我放入金鐘之內,七天七夜,就可以變成人形。"到了第六天,公主怕他餓死,打開金鐘一看身已變成人形,尚留一頭未變。於是盤瓠穿上大衣,公主戴上狗頭冠,他們就結婚了。)   
   c、紋身。臺灣土著多以蛇為圖騰,有關於百步蛇為祖先化身的傳說和不 准捕食蛇的禁忌。其紋身以百步蛇身上的三角形紋為主,演變成各種曲線紋。廣東蛋戶自稱龍種,繡面紋身,以像蛟龍之子,入水可免遭蛟龍之害。土蕃奉彌猴為祖,其人將臉部紋為紅褐色,以模仿猴的膚色,好讓猴祖認識自己。   
 
   d、圖騰舞蹈。即模仿、裝扮成圖騰動物的活動形象而舞。塔吉克人舞蹈作鷹飛行狀。朝鮮族的鶴舞。龍舞、獅舞。   

圖騰崇拜與禁忌
圖騰崇拜首先要敬重圖騰,禁殺、禁捕,甚至禁止觸摸、注視,不准提圖騰的名字。圖騰死了要說睡著了,且要按照葬人的方式安葬。江蘇宜興人古為蛇圖騰,因此對家蛇絕對不能打殺,認為在床上、米囤上發現家蛇為吉祥,在簷梁發現為凶,應立即回避。有時還要點燃香燭用食品來供奉。瑤族"男頭女肩"皆貴,不能負重。尼泊爾崇拜牛,以之為國獸,禁殺、禁捕,禁止穿用牛皮製品。因國獸氾濫,不得不定時將其"禮送"出國。其次要定時祭祀圖騰。清·劉錫誠《嶺表紀蠻》:"每值正朔家人負狗環爐灶三匝,然後舉家男女向狗膜拜,是日就食,必扣槽蹲地而食,以為盡禮"。

圖騰犧牲與圖騰聖餐
一般來說對圖騰要敬重,禁止傷害,但有時卻有極其相反的情況。有的部落獵取圖騰獸吃,甚至以圖騰為犧牲。之所以獵吃圖騰獸,是因為圖騰太完美了,吃了它,它的智慧、它的力量、它的勇氣就會轉移到自己身上來。但吃圖騰獸與吃別的東西不同,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請求祖先不要怪罪自己。如鄂溫克人獵得熊,只能說它睡著了,吃肉前要一起發出烏鴉般的叫聲,說明是烏鴉吃了肉,不能怪罪鄂溫克人。且不能吃心腦肺食道等部位,因為這些都是靈魂的居所,吃後,對遺骸要進行風葬,用樹條捆好,然後放在木架上,與葬人基本相同。以圖騰作為犧牲來祭祖,是以圖騰獸為溝通人與祖先神靈的一種媒介。原始人相信,自己的靈魂與圖騰的靈魂是平等的,只是軀殼不同,死,只是靈魂脫離軀換了一個家,而在陰間 的家裏,自己族類與圖騰族類的靈魂居住在同一個地方。殺圖騰,是以圖騰的靈魂為信使,捎信給祖先靈魂,讓其在冥冥中保佑自己。讓圖騰靈魂轉達自己的願望。如印第安烏龜族人殺龜祭祖。壯族的"螞拐節"即青蛙節,壯族以青蛙為圖騰。分三個階段:找螞拐、孝螞拐、葬螞拐。正月初一,全體出動找螞拐,先捉到者,放七聲地炮,敬告天地,被尊為螞拐郎,成為節日首領,迎回螞拐,密封於寶棺之中,再端入花樓,在震天動地的銅鼓聲和鞭炮聲中送往螞拐亭。從初一到月底,是給螞拐守孝,晚上還要為螞拐守靈。守靈滿25夜後,葬蛙,殺雞宰鴨,蒸五色飯,早飯後送到墳場安葬,還要打開上一年的寶棺,視螞拐顏色以蔔吉凶。

纏足
中國的婦女,長期以來處在奴隸的地位上。厲害如潘金蓮,對於武大郎,也只能向他討一張“休書”,這就是說,如果武大郎不“開除”她,她根本不擁有自主、離婚的權利。這就是一例。纏足,把雙腳裹成殘廢,甚至骨折,也是這種奴隸制下的特產,中國的一種“國粹”。一直到現在,仍可以見到纏過足的老大娘扭著不穩的身軀在鄉村小道上行走,可見影響之深。
究竟纏足起於何時,許多人有過考證。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引張邦基《墨莊漫錄》說,《南史》齊東昏侯為潘貴妃用金子鑿成蓮花讓她在上面走,叫“步步生蓮花”,但沒有講她的腳小。《古樂府》、《玉台新詠》都是六朝詞人的豔詞,它們寫女人容色的姝麗,妝飾的奢華,還寫到眉目唇口腰肢手指之類,卻從未寫到纏足。唐代如杜牧之、李白、李商隱等的詩,包括好些寫閨幃的詩,也沒能找到纏足的描寫。一直到南唐李後主時有一位宮嬪娘,是漂亮的小個子,又特別善舞。李煜作金蓮,高六尺,飾以寶物,細帶纓絡,金蓮中作品色瑞蓮,讓娘用布纏腳,把腳纏得小而且弓起來成新月狀,穿上素襪,在蓮中跳舞。唐鎬有詩“蓮中花更好,雲裏影長斷”句,描寫的就是娘。經她一宣傳,閨秀們紛紛學習,腳以纖細成弓形為妙,遂成為時髦,就像現在姑娘們時興燙髮穿高跟鞋乃至隆胸那樣,一直傳了下來。但也有纏足始於漢一說。此說見於《古今筆記精華》(卷二《事原》)。作者既承認“陶宗儀之說未為無見”,同時又據漢《雜事秘辛》中“保林吳女句奏言,乘氏忠侯梁商女,足長八寸,跗豐妍,底平指斂,約縑迫襪,收束微於禁中”這段話判斷說,“漢尺小,八寸合五寸餘,婦人纏足始此其來尚矣”。據隨大流的觀點看來,同三寸金蓮比,半尺長能稱小腳,《古今筆記精華》說似嫌牽強,纏足的發明權恐怕得歸李後主。
果然,從宋代開始,就不難讀到寫纏足的句子,如“但知勒四支,不知裹兩足”(徐積)就是。蘇東坡有一闕《菩薩蠻》:“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臨波去;只見舞回風,都無行處。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跌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也講到裹足。陸遊在《老學庵筆記》中說:“宣和末好鞋底尖,以二色合成,名錯到底。”到了明朝,小說筆記之類也寫到纏足了。張岱《陶庵夢錄·揚州瘦馬》記當時挑選妓女標準之一是檢查她們腳的大小:“以手拉其裙,趾出。然看趾有法,凡出門裙幅先響者必大,高系其裙,人未出而趾先出者必小”。《金瓶梅》寫西門慶去相孟玉樓時也有看腳的描寫。女僕宋惠蓮被西門慶玩弄,西門慶誇她的腳比潘金蓮的小,她很自豪,說潘金蓮的鞋子大得正好能套著她的鞋,這一來,惹得偷聽的潘金蓮更加妒火中燒,終於設計陷害了宋惠蓮和她丈夫。
宋惠蓮因誇耀自己腳小而被害,也有因嘲人腳大而遭殃的。朱元璋原本是個放牛娃小和尚,參加農民起義軍後討了個老婆馬氏,即是後來的馬皇后,是窮苦農家女,當然沒有條件纏足。相傳“露馬腳”一詞的典故就是出於坐在轎子裏的馬皇后,因颳風掀起轎簾而被人發現了她的大腳。於是,好用隱語開玩笑的南京人,在某年元宵節掛出一幅漫畫,畫的是一位女人赤著大腳,懷裏抱著一個大西瓜,引起全市轟動。朱元璋微服出行,也看見了。他馬上就看出漫畫的惡毒用意:“懷(淮)西(瓜)婦女好大腳”,矛頭直指馬皇后。十足的現行反革命!一時查不出作者是誰,朱元璋乾脆降旨把那條街的人全殺掉。事見徐禎卿《翦勝野聞》,他大概不敢造謠。
裹足是很痛苦的。宋恕《六齋卑議救慘》說,因纏足而“致死者十之一二,致傷者十之七八”。我曾聽母親說過她小時被纏足痛得如何叫苦連天啼哭呼號的往事。她算走運,那時已是清末民初,外祖母終於放棄了強迫女兒裹足的成命,使母親在抗戰中跑警報、逃難時不至於像外祖母那樣,行動得讓人背著。依稀記得一段忘了出處的筆記說,在一次戰亂中,似乎就是那位把四川人幾乎殺光的張獻忠,為了顯示自己的成績,把被殺婦女的小腳堆成一個小山頭(男子則有砍腦袋的,有割陽具的,也展覽在一邊)。這更不是一般的所謂痛苦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又如此這般地提倡纏足呢?潘光旦在《性心理學》中談到不少男人有足戀的傾向。據說,足部怕羞,女子為男子呈露色相,輕易不肯把腳露出來。於是,在詩歌之類的文藝作品中,不乏對女人的腳的癡情的描寫。最明顯的莫過於陶淵明的“願在絲而為履,同素足以周旋”。西北人願變一隻小羊讓姑娘用鞭子打,陶淵明甘願變成一雙鞋襪,整天摟著女人的腳。《趙飛燕外傳》還說,漢成帝有陽痿病,“每持(趙飛燕妹妹)昭儀足,不勝至欲,輒暴起”,腳成了治病的藥了。就如“三圍”的尺寸成為選美的一項依據一樣,足的大小也成為女人美不美的重要資料,於是,胸愈大愈性感,腳愈小越光榮。玩女人玩出學問來的南唐李後主才有纏足的發明。此外,這也是道學家們用來控制婦女的一種手段。朱熹在福建當官時,曾下令婦女纏足,“以絕淫風”。為什麼呢?因為把腳纏得小小的,行動極不方便,她哪來能力偷漢子?!也許就是知道這個內幕,道學家程頤家的婦女偏偏不纏足。此事見於《古今筆記精華》卷四。
吃瓜子吃出蝦米來——什麼仁(人)都有。也有纏足的男人。此人為宋朝建炎末當樞密諫議官的向履方,他“美髯,面若滑稽之狀,裹華陽巾,纏足極彎,長於鉤口。同舍王佾公為語之曰:‘君明皇時四人合而為一:狀類黃幡綽,頭巾類葉法善,腳類楊貴妃,心腸似安祿山’。”這人只能使人想起曹禺《日出》裏頭那位顧八奶奶的面首胡四,是男人中的異類或曰“人妖”。
難道纏足對於婦女只有屈辱而沒有光榮嗎?非也。清初流行一種使漢人雖敗猶榮的十不從說。此說的意思是,雖然漢人投降滿人了,但是仍保留了十樣堅決不服從的光榮。這十不從第一條就是男從女不從:男人剃頭梳辮子,屈服了;婦女們硬是不聽康熙皇帝的三令五申,仍然纏足。在這點上,足以證明老娘們的骨頭比臭男人硬,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婦女革命光榮史。也許因為有此光榮,清朝一位外交官曾把女人的三寸金蓮繡花鞋送到世界博覽會上展覽。

一位作家說,抗戰前他在報上讀過一篇西北訪問記。記者在甘肅河西走廊訪問了一位小腳老太婆。談到纏足,她說:“俺那村上,有孩子纏腳死的,也有女孩子纏了一半不肯纏的。”記者形容:當她說這些時,故意把小腳伸出炕頭,似乎是炫耀那些成績。同這些既不怕苦又不怕死的女英雄比起來,花木蘭算老幾?

婚姻
時至今,居於傳統地域者,大多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定。亦有青年男孩自從外地帶媳婦來的自由婚姻,但這不多。
媒妁婚姻有兩種情形:一是男女在一些公開場合交往中感情已達一定程度,願意結合,然後男方請媒人去女方家說合,征得女方家長輩同意即可定親;二是經大人提議,請媒人撮合,女方家答應後,即可定親。

自由婚姻一種為男女雙方經公共場合接觸合心了,女方即隨男方到男方家,男方家再派人通知女方家,然後舉行婚禮;另一種為男女雙方經媒妁有了來往,女方隨男方悄悄來到男方家,再通知女方家。

婚禮 系媒妁婚姻使用,男方家族數位男子扛長竹子及欄柵(用於裝嫁裝)和一雙姑娘(手提雨傘、火缽),于天黑前到女方家,這時女方之家吃酒,謂之吃大酒。接親男方進入女方家後,關親人(接親代表)點交禮金錢後開席,賓主開懷暢飲。第二天清早九時許,接親人及送親人吃完飯後,關親人便於女方父母商量出閣之事,關親人在女方堂屋裏舉行一陣儀式後,請女方出閣。此時女方在其母親的房中哭嫁,以表示戀母而捨不得離開父母及家人,其叔媽、嬸嬸給她戴上金銀手飾,由兄或弟背著出房門來到堂屋,在堂屋中圍著中堂八仙桌子走三圈,再在神龕前作三個揖,以示告別祖宗。然後出到中堂大門檻處,由男方迎親雙女孩一人打傘(傘不全部撐開)及火缽,另一女孩從女方兄或弟背上接過女方,背出中堂大門,然後上路,這時,女方才叫“新娘”,來到男方家。男方家出遠門擺迎親茶迎親,並把新良迎入新房。設席款待送親客,這時男方家對送親客可不得半點待慢(傳說中的皇客大於一切),長輩致詞後,開席,謂之吃喜酒。酒後,由男方家到新房鬧新房,新娘便發些水果、糖、花生類給鬧新房者。一直到晚十二點方休。

撞親 新娘出嫁或回門時,在半路遇到其他出嫁或回門的新娘迎面而來時,叫做撞親。雙方都搶著走上條路,有的為爭上條而爬坡,甚至引起糾紛。
禮金錢男方取女方時,必須給女方一定的金錢,用以補償女方家嫁裝所花費用。一直沿襲至今。一般3800元或5800元等,看男方家的經濟條件而定。

喪葬
老人臨終,另鋪床於堂屋或火爐邊落氣,人死時趕緊給其穿上壽衣,腳踏一申穀子。死後,鳴小炮向本寨子報喪,婦女哭泣。
 報喪 男性死,先向女婿報喪,女性死先向舅家和女婿報喪,後向親友報喪。到親友家報喪,兩人一路,吃一餐飯或喝一口水,親友家送一兩塊錢即可。

 停柩人落氣後,將手、口、眼按合攏,兩人用桶抬一桶井水用白布洗臉,洗身,男理乾淨頭髮,女把頭髮挽起,穿壽衣,小被子把全身蓋上,停屍於堂屋臨時架的木板上,頭朝神龕腳朝大門,插香不斷煙,屍下點長明燈。

 戴孝 孝子孝媳穿孝服,其他親戚(小於亡人)頭或手臂包白孝帕。

 守靈多數為家屬守靈,防貓過屍。作道場,拜懺。

 出殯一般把家屬與死者的生卒時間來排,選好日子出殯。頭天晚上,由孝子(一般為長子)到家族一個個跪請抬棺。第二天淩晨四五點鐘由抬棺者抬出大門,這時家屬及客人都必須回避,以免相克。出殯隊伍中,撒“買路錢”的走在最前,然後是花圈、祭帳、番、鑼鼓,再到家屬、棺材,孝子一般緊跟在棺材後,家屬手拿稻草、桃竹,若是走得快了,便跪下(用稻草墊膝蓋)等。由女兒或媳婦撐雨傘。後面再跟鑼鼓、嗩?,客人。一直送到墳坑邊。

 洗手送葬回來後,每個人都要象徵性在一個裝有穀子、水的盆中洗洗手,親友吃完中餐就散了。

 喊魂在埋藏後第三天,由五個男子,其中帶帕子、熟雞蛋、酒、飯等物到墳墓祭,走到新墳,用木棒敲墳三下,喊亡人起來洗臉、吃飯,然後由走在最後的一人用帕子包上新墳的第一坯土,背在背上,奔跑返家,路上最後背土的一人一直邊奔跑邊喊亡人名字邊吃雞蛋,且要離其他四人稍遠些。到門口高聲提問。

 “你是哪個?”屋裏人大聲詢問並用斧頭敲大門。
  “我是XXX”背土之人邊吃蛋邊應道。(其中XXX為亡人姓名)
  “你從水路來還是旱路來?”
  “水路旱路一起來。”
  “你到家後一切都不要多說,大人小孩的病痛不要多嘴......”,“是!”
  開門,迎亡人到家中堂屋,晚輩哭。
 焚靈屋送魂歸宗五人把亡人“接”回家後,到屋邊燒靈屋(用竹片和紙糊成的一座小巧紙屋),一般是女兒家準備。女兒邊燒邊哭。
  服喪一般全家服喪,服喪三年,三年中的掃墓名為“掛煞”,這三年的每個春天,不能吃蕨菜,以免蕨菜根通到墳墓棺材中。

父系家長制家庭
子女跟父姓,幾代同堂,男性長者為家長,執掌家庭經濟,安排生產。男性成人從事農業生產、割草砍柴、喂牛耕田及解決家庭所有之油、鹽、柴、米等,女性成人輔以從事農業生產,栽種蔬菜、棉花等以及紡紗織布、漿洗縫補和喂豬、養蠶,料理家務。兒子婚後生子,一般便與父母分居。家產多按人均分配。舊社會,一般先留“養老田”和“姑娘田”,富戶還留“祭祀田”。父母多與小兒居住“養老田”、“姑娘田”則由小兒耕種,作瞻養父母和接待客人用。“祭祀田”為房族所有。沒有“祭祀田”的方族,祭掃祖墓之費用則由各戶人家平均負擔。解放後,已無“瞻養田”,父母年邁無力勞動,則由子女妥善對老人進行瞻養。病痛治療或病亡,多為共同負擔或力量負擔。遇上天災、婚喪嫁娶諸大事,弟兄間盡力相助。平時一家有客各家宴請。無子夫婦,可招婿上門,也可擇房族中侄輩過房,瞻養老人。招婿上門或侄輩過房均有財產繼承權。兄死,弟未婚,不可填房或嫂轉房。寡婦征得房族同意後,可招人入贅,也可改嫁。小兒隨娘長成,可同繼父同居同姓,也可回籍繼承父業。解放後,政府對孤寡老人實行保吃、保穿、保住、保醫、保葬“五保”。孤兒由親屬或集體扶養。

家族與房族
以同系一始祖之後裔為同一家族。 子孫太多,又以一祖公所繁衍之後為一房族。 不同宗之同姓不可互相通婚。喜聚居。幾十戶至幾百戶為一寨,由一個家族或幾個異家聚居。明清時期,有“支雞”和“馬腳”的社會組織,即劃定一村或認口少的數村為“支雞”,數個“支雞”組成“馬腳”,推選一人和數人為首領,謂之為“寨老”和“鄉老”。寨老、鄉老由年紀大,輩分較高,辦事公道,懂得禮節和風俗習慣,善於言辭德到望重者充當。族老由較大權威,負責組織制定、修改、實施“榔規榔約”和進行架橋築路、挖井建祠等重大工程以及其他重大活動,有權處理族內一切糾紛,負責召集寨了議事,決定和組織若干村寨進行各種大型活動,並解決另族間矛盾和糾紛,協調睦鄰關係。寨老、鄉老均無報酬,深受苗民的尊重、擁戴。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2 00:19 , Processed in 0.02011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