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113|回覆: 4

[轉貼] 沙漠之虎--隆美爾

[複製鏈接]

百姓

威望0
聖眷26
銀兩-2700

247

主題

535

回帖

651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1-4-11 21:53: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開羅的臨時總部前,邱吉爾一邊唸著一位德國將領的名字,一邊喃喃自語:「還有甚麼事比打敗他更重要呢?」。

他口中那位德國將領便是以赫赫戰功而被德國人尊為"雄獅";英國人稱之為"沙漠之狐"的厄文‧隆美爾(Erwin Rommel)元帥。

隆美爾 元帥

Erwin Rommel

(15.11.1891 - 14.10.1944)

隆美爾於1891年11月15日生於德國伍提堡海登罕。其父為中學教師,母親則是地方首長的女兒。由於其父反對隆美爾於齊柏林飛機廠
謀職,故其於1911年3月前往但澤就讀軍校,並於1912年1月於步兵124團擔任少尉。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次大戰時隆美爾先後於一二四步兵團、伍提堡山地營服役以及擔任六十四軍參謀(上尉),。並先後獲得二等鐵十字勳章(24.9.1914)、一等鐵十字勳章(29.1.1915)及英勇勳章(18.12.1917),並以高超的指揮技巧而獲得德國軍人於一次大戰中的最高榮譽:戰功棕櫚章。其中最精采的一役是於山地營服役時以區區一個步兵營兵力俘獲名12意大利軍官及500名士兵!

對德國人而言,"國防軍"的設立可說是一種侮辱:德國只可保留一支類似警察、為數十萬人的組織,而且不可擁有坦克及潛艇等武器。這股力量根本不足以保障德國的安全。因此,軍事管理處處長馮‧席克特(Hans von Seeckt)不斷苦心經營,希望在凡爾賽條約的漏洞中重建德軍,其中最令西方震驚的是1922年復活節簽定的德蘇拉帕洛條約:條約中規定兩國放棄彼此間的賠償、建立外交關係以及展開經濟合作。此後德國暗中在俄境內製造裝甲車、重炮及戰鬥機等違禁品並訓練所需人員。

用盡人和馬的最後一口氣在波蘭之役中隆美爾只是一名旁觀者,但在次年德軍進攻法國時隆美爾終於能一展身手。

隆美爾所指揮的第七裝甲師隸屬於A集團軍(倫德斯特指揮),由三個戰車營組成,共有二百一十八輛戰車,其中超過半數是捷克生產的輕戰車,其餘為當時德國最先進的三號及四號戰車。為補德國戰車火力之不足(當時德國戰車火力大多遜於法國貨,請參閱本網頁有關戰車之部份),隆美爾發明了以88毫米高射炮作戰防炮(即反戰車炮)使用。該炮足以摧毀二千米外任何型號坦克,而當時一般戰車間的交戰距離只有三、四百米!

在“曼斯坦計劃”下A集團軍的任務是將進入比利時境內的英、法聯軍後路切斷,並阻止南方的法軍增援(見“曼斯坦元帥”)。隆美爾可說是“曼斯坦計劃”的最佳執行者:其麾下第七裝甲師是第一隊到達英倫海峽之部隊。他的一句名言貼切地形容了第七裝甲師的行軍情況:(乘勝追擊時)用盡人和馬的最後一口氣!

此戰令隆美爾聲名大振:六月三日希特拉視察前線部隊時隆美爾是唯一一位獲邀陪伴希特的師長。當希特拉談到隆美爾的表現時說:“我們每個人都非常為你擔心!”,而第七裝甲師亦以行軍飄忽而贏得“鬼師”(Gespensterdivision)之名。

此後半年,意大利人沿北非海岸節節敗退,直至1941年2月邱吉爾決定以北非部隊增援希臘為止(意大利人入侵希臘)。由於非洲殖民帝國搖搖欲墜,墨索里尼雖不願意德國插手地中海事務,亦只有向希特勒求援。

1941年2月6日,隆美爾被召回柏林。他獲委任為一支只有兩個師-第五輕裝師及第十五裝甲師的指揮官。當德國決定派兵增援非洲時,只是想穩住意軍的敗局,想不到日後這個“向日葵”(Sonnenblume)行動險些令英國人失去蘇彝士運河。


由於英軍將兵力無意義地投入希臘(有人認為希臘之戰令德國延遲進攻蘇聯,但英國軍事權威李德哈特(Liddell Hart)對這說法提出質疑:進攻蘇聯的主力為中央集團軍,而前往希臘的是南方集團軍的一部份,即使南方集團軍延遲前往東戰場亦不會大幅影響攻蘇之德軍實力;真正令德國延至六月才發動“巴巴羅沙”行動的原因是雨季令波蘭土地不適合戰車行動)(不知道這位軍事學家跟邱吉爾有何仇怨,在其所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History of the Second Would War)中多番將邱吉爾罵得狗血淋頭,尤以增援非洲而忽視新加坡致令英國遠東殖民地淪陷為甚),加上隆美爾以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進攻(發動進攻時德軍只有一個偵察營到達非洲),更令英國人措手不及。而且其後英軍兩次反攻:“戰斧行動”(1941年夏)及“十字軍作戰”(1941年冬)均以失敗收場。


雖然英軍曾在德軍補給不足時將隆美爾逼退,但1942年德軍經大幅增援後隆美爾到達了其事業的頂峰:攻陷托布魯克。


低潮

1942年10月至1943年9月可說是隆美爾事業中的低潮:先受挫於艾拉曼之役,繼而非洲軍被逐出北非,最後在意北投閒置散。


1942年10月初,德國非洲軍攻入埃及境內,離亞歷山大港只有九十公里。當時英國人風聲鶴唳:艦隊撤往紅海、駐開羅政府機關焚燒文件令市內濃煙密佈,英軍稱那日為“紙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逃亡的老百姓令火車站水洩不通……大部份人均認為德軍勝利在望,墨索里尼甚至預備了一匹白馬,計劃以古羅馬皇者的姿態進入開羅。


但這時隆美爾的裝甲部隊已是強弩之末:7月5日時可用戰車只剩下三十輛,而且彈藥及燃料嚴重不足。雖然後來得到增援,但德軍實力仍遠遜於敵軍

9月,隆美爾前往奧地利養病更令非洲軍失去靈魂人物,更糟糕的是10月23日英國發動攻勢時代司令斯徒美將軍(General Stumme)心臟病發死亡。雖然隆美爾於25日趕回前線,但已難以挽回敗局。
由於蒙可馬利的怯懦,德軍雖在彈盡援絕下仍能逃到西北非與阿爾寧(Arnim)會合。但由於兩位德國將領意見不合,致令反攻失敗,德國非洲軍於1943年5月9日全軍覆沒(俘虜包括阿爾寧),三十五萬人被俘,而隆美爾早於2月20日辭去非洲軍司令一職回歐洲療養。


1943年3月,隆美爾獲勳德軍最高榮譽:橡葉寶劍鑽石級騎士十字勳章。7月於接任接任B集團軍司令,負責接應從意大利撤退之德國部隊(意大利在西西里島陷落時向盟軍投降,但凱賽林元帥(Kesselring)順利解除了意軍武裝,並在意大利境內且戰且退,堅守德國至1945年4月方投降,因此隆美爾此時可說是無所事事),這段時間可說是隆美爾最失意的時候。

大西洋長城  

1943年9月,隆美爾獲委任為法國B集團軍司令,負責加強"大西洋長城"以迎擊英、美的侵略。美國參戰時,希特拉曾誇讚大西洋長城為:"一連串的據點和龐大的工事,自挪威連綿至法西邊境的庇利牛斯山......"。而長城亦不負所望,1942年時英國曾派5000加拿大軍進行試探性登陸,結果傷亡達3369人,令希特拉氣焰更甚。

但1944年英、美實力已今非昔比,為應付將來的入侵,德國向西線大量增兵:
以老人少年、從東線退下來的殘兵敗將,以及各附庸國人民組成為數達58個師的"志願軍"、從馬奇諾防線甚至齊格飛防線拆下鋼筋以補材料之缺乏、以三號戰車之炮塔甚至擄自俄國的152毫米榴彈炮以補岸防炮台之不足。
除靜態防禦外,德國還有十個久歷戰陣的裝甲師作後盾,包括著名的教導裝甲師。


由於物資缺乏隆美爾以各種折衷方法以補不足:以簡單的鋼製三腳架、混凝土圓錐或金屬頭木樁製成海岸障礙物以割破或阻延登陸艇、以炮彈彌補水雷之不足、沒有火炮的地區則以多管火箭代替、點燃地下油管以取代噴火器......為應付傘兵的威脅,隆美爾在距海岸11-13公里的開闊區聳立了著名的"隆美爾蘆筍":用以刮破滑翔機的鋼枝,部份甚至繫上了炸彈;在低窪地區淹水以對付傘兵(由於傘兵裝備甚重跌進水後往往因不能站立而被不足一米深的水淹死)......在隆美爾的殘忍推動下,德軍已準備了各種血淋淋的歡迎禮以迎接美軍。


但因德國人對如何應付美國入侵仍存有分歧,隆美爾在調動軍隊時仍不能隨心所欲:由於美、英軍的空中優勢,隆美爾認為不應寄望於預備隊擊敗入侵敵軍,而應將所有兵力集中於海岸線,盡快將入侵者打下海;然而倫德斯特(西線總司令)及克魯格(A集團軍司令)則擔心美、英艦隊會將岸防軍消滅殆盡,故應先讓敵人登陸,然後以陸上會戰將敵人打敗。希特拉則作出了最差勁的選擇:將兵力一分為二,讓兩者各自為政,而最重要的裝甲師卻掌握在他自己手上!結果開戰後兩者皆沒有足夠兵力達成任務。


另一問題是關於盟軍會在何處登陸的問題。隆美爾認為盟軍之登陸地點必定在英國起飛的戰術飛機航程之內,而符合要求的地點只有加萊(法國東北部)及瑟堡(法國西北部)。大多數德國將領均估計盟軍選擇加萊而希特拉卻帶中了是瑟堡(奇怪的是,當盟軍登陸瑟堡時,希特拉卻認定這只是一次佯攻)。由於估計錯誤,瑟堡一帶的防務遠不及加萊。


1944年6月4日上午七時,隆美爾為向希特拉爭取裝甲師的控制權以及為其妻慶祝生日,故啟程前往德國(戰後不少隆美爾的部下均努力為他們的老上司何以在戰爭爆發前夕離開前線開脫,如當日海象絕不適合登陸等。但他也真幸運,每逢敗戰時必不在前線)。

最長的一日

*"最長的一日"源自隆美爾對其副官藍格的一段說話:"相信我,藍格,最具決定性的是登陸後的二十四小時......對盟軍、對德國,這都是最長的一日。"("Believe me,Lang,the first twenty-four hours of the invasion will be decisive......for the Allies,as well as Germany,it will be the longest day.")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以美、英為首的十八萬部隊入侵瑟堡半島的諾曼第。在盟軍的海、空優勢下"大西洋長城"分崩離析(據 Cornelius Ryan 所著的"The Longest Day" 記載登陸戰首日德國海空軍只有兩架 Fw-190 戰鬥機及六艘魚雷艇作出抵抗)。
不出隆美爾所料,陸軍喪失了制空權後根本不可能行動。
是日只有一個裝甲師能抵達前線,而教導裝甲師亦因美軍空襲而傷亡慘重。隆美爾雖於黃昏時份趕回前線,可惜大勢已去。

是年八月,隆美爾之座駕被一架英國戰鬥機襲擊,因頭骨破裂而需留院休養。

十月十四日,隆美爾出院回家後不久希特拉之密使:
布格多夫將軍及密塞爾將軍登門造訪。
一九四四年七月史徒普納格上校行刺希特拉失敗,當其受嚴刑逼供時曾喃喃諗著隆美爾的名字(有一說法是刺客們希望當時最具威望、亦最受盟軍歡迎的隆美爾元帥繼承元首之位,所以在受刑中仍對他念念不忘),因此希特拉給隆美爾兩個選擇:一是自殺,一是接受"人民法庭"的審判。隆美爾為免連累家人,故自願吞下希特拉所賜之膠囊。

為免令人民知道這位英雄亦會背叛元首,故官方文告稱隆美爾心臟病發逝世。隆美爾的葬禮極盡奢華:
希特拉的代表倫德斯特元帥在祭文最後強調:
"他的心屬於元首!"。
究竟隆美爾有否參與行刺希特拉的計劃?一般人相信答案是"否":
戰後所有希特拉反對者均被捧成英雄,但隆美爾之夫人露西卻堅稱其夫並無參與是次行動,故史徒普納格等人之口供應只是
他們一廂情願。

隆美爾之英名不只因為其顯赫的戰功,亦因為其對敵人寬厚的騎士風度,以及終生不加入納粹黨的原則。


http://www.52hgclub.com/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0

1306

主題

16212

回帖

9769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1-4-11 22:16:40 | 顯示全部樓層
狐變虎?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183
銀兩4539

1346

主題

14129

回帖

9638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1-4-11 22:27:10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國環境資源得天獨厚,參戰對德國來說是致命打擊。任隆美爾如何厲害,也平反不了納粹敗局。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263
銀兩19483

478

主題

6922

回帖

6380

積分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1-4-12 00:24:02 | 顯示全部樓層
該是沙漠之狐,恐怕是與馬來之虎山下奉文混淆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0

1306

主題

16212

回帖

9769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1-4-12 16:51:2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關二哥 於 2011-4-11 22:27 發表
美國環境資源得天獨厚,參戰對德國來說是致命打擊。任隆美爾如何厲害,也平反不了納粹敗局。


美軍上北非時,隆美爾早已失去了在北非的主導權,蒙可馬利在艾拉敏和隆美爾打消耗戰,鬥兵多,把人推去死,北非軍由那時已經被他消耗盡了。

看數字最好
盟軍出兵
220,000人
1,100 輛坦克[1]
       
德國意大利出兵
116,000人[1]
559 輛坦克(220輛德國坦克和339輛義大利坦克)[2]


盟軍傷亡
13,500人
500 輛坦克[2]       
德軍意大利軍傷亡
12,000人[2]
350 輛坦克

蒙哥馬利只是籌碼多而已。
另外德國當時不是不夠資源,而是海運根本就被封殺,
當時的德國還是不介意在北非上投資的。


後來補給不足,眼看隆美爾已輸了,德國也有心不給這位軍神留下敗績,就把隆美爾召了回去德國休假述職什麼,巴頓的美國也開始攻擊,結果北非軍就失去戰力的完旦了(茶)。
可惜的是看不見巴頓對隆美爾的一戰。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3 18:17 , Processed in 0.0162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