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節甲午中日戰爭
一 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從19世紀下半葉起,世界資本主義開始經歷一個大轉變時期,資本主義列強爭奪原料產地,掠奪資本輸出場所,分割勢力範圍和有經濟戰略意義的地區,藉以保證獲取最大限度的利潤,因而加強了掠奪殖民地和落後國家的競爭。中國和朝鮮則成為列強爭奪的焦點。對外國列強來說,佔領朝鮮既可直接攫取殖民利益,又可把朝鮮變為侵略中國的跳板和稱霸遠東的陣地。因而,自19世紀80年代起,列強對朝鮮的爭奪日趨複雜和激烈。
1868年,日本在明治維新後,逐漸走上資本主義道路。日本是資源十分貧乏的國家,國內市場狹小。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迫使日本統治階級積極向外侵略擴張,以尋求國際市場,轉嫁國內的階級矛盾。明治天皇曾說:要“開拓萬里波濤”,使“國威布于四方”。其武力征服世界的野心可見一斑。明治初年,日本又制定了大陸政策:“為了征服中國,我們必先征服‘滿蒙’;為了征服世界,我們必先征服中國。”(龔古今等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帝國主義侵華檔選輯》,第94頁)日本政府為了實現這個侵略計畫,首先把矛頭指向朝鮮。自從明治維新以來,“征韓論”就一直是日本一部分軍閥所奉行的國策,有的軍閥叫嚷:“首先要積蓄實力,把朝鮮置於日本的支配之下,並搶持(控制)中國。”(轉引自[日]井上清《日本的軍國主義》第2冊,第49頁)日本邁出侵略朝鮮的第一步是1876年2月,強迫朝鮮簽訂了《江華條約》,取得了許多特權。條約還特別寫明:“朝鮮為自由之邦”。這是日本妄圖破壞朝鮮與清政府的傳統關係,以達到將來據朝鮮為己有時,可以排除清政府干涉的目的。
19世紀七八十年代,日、美勾結侵略朝鮮。中法戰爭爆發後,日本機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會議專約》,取得干預朝鮮內政的特權。在此後兩年內,日本擬定了《征討清國策》,對侵略中國作了謀劃,甚至提出攻佔北京及中國其他戰略要地,分割中國領土的具體方案,決定要以五年為期,作好發動進攻的準備。
80年代後期,日本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使其本身所固有的國內市場狹小、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銳化。從1890年開始,日本的主要工業部門棉紡織業等發生嚴重危機,大批中小工廠倒閉。國際貿易出現嚴重的入超現象。甲午戰爭前,日本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當時日本國內饑荒嚴重,米價飛漲,全國許多縣、市發生了搶米暴動,階級矛盾日益尖銳。為了擺脫國內困境,緩解國內階級矛盾,日本侵略集團加緊策劃侵略戰爭,不惜一切為戰爭做輿論準備和軍事準備。
1890年,日本首相山縣有朋在國會所作施政方針演說中,公然提出“國家獨立自衛之道,其途有二,第一守衛主權線,第二保護利益線”。([日]大山梓編《山縣有朋意見書》,第200頁)所謂主權線是指本國之疆域;所謂利益線,指與主權線的安危密切相關的地區。根據這種強盜邏輯,日本把朝鮮和中國的東北、臺灣都劃在其“利益線”範圍之內。山縣有朋還進一步說:“僅僅守衛主權線是決然不夠的,必須進而保衛利益線。”([日]大山梓編《山縣有朋意見書》,第203頁)可見,日本以後發動侵朝戰爭決不是偶然的,中日甲午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日本加緊擴軍備戰,到1892年,提前完成從1885年起的10年擴軍計畫,作好了一切戰爭準備,待機而動。
各資本主義國家從各自利益出發,都程度不等地支持日本侵略朝鮮和中國,這就造成有利於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國際環境,助長了日本的侵略氣焰。
朝鮮是中國的唇齒鄰邦,中國與朝鮮存在著悠久的“宗藩”關係,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甚深。1864年,朝鮮國王哲宗逝世,無子,乃以旁支大院君李應之子李熙為嗣。李熙年幼,政權一直掌握在其生父手中。10年之後,以壬妃閔氏為首的閔妃党排擠大院君李應,掌握了最高統治權,而日本則乘機培植親日勢力,逐步控制閔妃黨。1882年7月23日,朝鮮漢城發生士兵和下層民眾反對日本侵略和朝鮮封建壓迫的起義,但起義被利用而變成盲目的騷亂,史稱“壬午兵變”。其時,失勢在家的大院君李應乘機複出,利用群眾造成聲勢,迫使國王下令,軍國大事一切稟決于大院君。兵變發生後,日本一面派兵入朝,一面指令駐朝公使花房義質逼朝鮮賠償損失,並妄圖割占巨濟島和位於符拉迪沃斯托克對面的鬱陵島。
清政府聞知“壬午兵變”的消息,採納了馬建忠、薛福成的建議(時李鴻章丁母憂在籍)的措施,先後派北洋水師提督丁汝昌、道員馬建忠以及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等,率軍艦和軍隊入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大院君李應逮捕,迅即用輪船送往天津,將李軟禁於保定,同時,以國王李熙的名義安定民心,一場變亂很快平息下來。
清軍的迅速行動,打亂了日本的計畫,花房義質看到中日兩國在朝鮮的兵力相差懸殊,未敢輕率挑釁。日本原準備利用兵變佔領朝鮮領土和攫取更大特權的企圖未能得逞。雖然如此,8月23日,日本和朝鮮仍然簽訂了《濟物浦條約》,其中規定:“日本公使館置兵員若干備警事”。實際上是以保護使館的名義,獲得在朝鮮的駐兵權。日本在“壬午兵變”中沒有能占上風,竭力拉擾誘騙以洪英值、樸泳孝、金玉均、徐光范等貴族青年為首,帶有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性質的“開化黨”奪取政權。
二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
日本軍國主義為了侵略朝鮮,推行其“大陸政策”,作了全面的輿論和軍事上的準備。就在這時,發生了朝鮮東學黨起義。1894年,因古阜郡郡守貪贓枉法,全羅道農民群眾控告無門,走投無路,東學党道徒全准率領數千饑民和道眾在全羅道古阜郡發動武裝起義,起義軍發展到五六萬人之多。起義軍將鬥爭矛頭指向本國當局和日美等侵略勢力,提出“逐滅夷倭”、“盡滅權貴”、“救世安民”(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2冊,第19頁,蔡爾康:《中東戰記本末》朝警記)等口號。1894年6月1日,起義軍攻佔全羅道首府全州,建立了農民政權──執綱所。東學黨起義後,朝鮮統治者派兵鎮壓,但遭到失敗。於是通過清政府駐朝鮮通商事宜大臣袁世凱轉請清政府“酌派數隊,速來代剿”。(《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第953頁)但清、朝雙方都擔心日本借此機會出兵朝鮮,故稍有遲疑。東學黨起義爆發後,日本見有機可乘,一方面派了許多軍官去朝鮮活動,同時,又派遣浪人鈴木天眼、內田良平等組織所謂“天佑俠團”,“幫助”東學黨作戰,陰謀改變東學黨“逐滅夷倭”的鬥爭方向,將其變為日本的工具。另一方面日本誘勸清政府出兵朝鮮,以便把清政府引入戰爭陷阱之中。日本駐朝代理公使杉村浚派譯員會見袁世凱,說什麼“貴政府何不速代韓戡亂”,“我政府必無他意”。(《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第949頁)接著,杉村浚再次親自會見袁世凱,敦促清政府出兵。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得到日本“必無他意”的保證後,於1894年6月4日決定出兵,令北洋艦隊提督丁汝昌派“濟遠”、“揚威”兩艦赴仁川、漢城保護僑商。令直隸提督葉志超、太原鎮總兵聶士成率陸軍1500多人渡海赴朝,鎮壓東學道。7月,中國駐日公使汪鳳藻奉命根據《中日天津條約》的規定,將清政府出兵朝鮮的決定通知日本外務相。日本外相陸奧宗光見自己的陰謀得逞,便於當天夜間電令日本駐北京臨時代辦小村壽太郎複照清政府,說日本政府決定向朝鮮派出若干軍隊。其實,日本早在複照清政府之前,就已開始出兵朝鮮。6月5日,日本參謀部決定設立戰時大本營。當天,陸奧命令大鳥公使帶領陸戰隊400餘名,乘“八重山”號軍艦動身赴朝。葉、聶二軍分別於6月8、9日到達朝鮮,而大鳥圭介10日便率領400名日軍進入漢城。13日,日兵1300人至漢城。6月16日,陸軍少將大島義率兵3000多人又至漢城。到6月底,日本先後派往朝鮮的軍隊約12000多人。軍艦達10艘,遠遠超過在朝鮮的清軍。當中日兩國陸續向朝鮮出兵時,東學黨起義軍已與政府簽訂休戰和約,退出了全州,朝鮮內戰實際上已經停止。6月13日朝鮮政府要求中國撤兵。李鴻章得報,即電令在朝鮮的葉志超,準備撤兵回國。朝鮮政府也要求日本同時撤兵。日本置之不理,蓄意挑起事端。6月14日,日本內閣通過所謂“朝鮮內政改革案”,提出日本與中國共同改革朝鮮內政的要求,清政府予以拒絕。6月22日,日本政府照會清政府:“設若有與貴政府所見相違,我政府斷不能飭撤現駐朝鮮我國之兵。”(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2冊,第38頁)6月23日,日本內閣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對中國開戰。
中日戰爭如箭在弦,大有一觸即發之勢,而慈禧太后為了籌辦她的60壽典,盼望從速和解了事。李鴻章這時的政策是力圖避戰,幻想乞求歐美各國對日本施加壓力迫使其同意從朝鮮撤軍。俄國當時對遠東的政策是暫時維持現狀,因為它的西伯利亞鐵路尚未完成,向遠東擴張有困難。俄國不準備“捲入朝鮮糾紛”,對李鴻章表示:“俄只能以友誼勸日撤兵”,“未便用兵強勒日人。至朝鮮內政應革與否,俄亦不願預聞”。(李鴻章:《寄譯署》,光緒二十年六月初七日,李集,電稿,卷16,第12頁)李鴻章轉而希望英國調停。英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並不希望中日發生戰爭,以防俄國乘虛而入。它明確表示:“英國絕對不願採取威脅手段強迫日本撤兵”,(李鴻章:《寄譯署》,光緒二十年六月初七日,李集,電稿,卷16,第236頁)勸清政府讓步以求得與日本妥協。德、法、美等國也都拒絕調停,支持日本,李鴻章依靠外國干涉日本侵略的幻想完全破滅。
日本清楚地瞭解歐美列強的態度後,決定立即發動戰爭。7月23日,大鳥圭介率兵包圍朝鮮王宮,劫持國王,另立大院君李應為傀儡國王。25日,迫使其宣佈:廢除中朝間一切條約章程:讓日軍驅逐駐屯牙山的中國軍隊;以後朝日善後諸問題,必須與日使協議。在大鳥迫使大院君宣佈各項命令的同一天,日本從海、陸兩方面同時發動對中國軍隊的偷襲。在海路方面,日本探得清政府派艦護送清兵支援在朝清軍這一重要情報,便準備在牙山口外豐島附近截擊清軍。25日清晨,護送清軍的“濟遠”、“廣乙”兩艦返航,行至豐島附近海面遇到日艦,日艦向“濟遠”、“廣乙”進攻。“廣乙”號重傷後擱淺焚毀。“濟遠”艦管帶方伯謙急命“濟遠”向威海衛退去。水手王國成等人發尾炮擊中敵艦,“濟遠”始得脫險。當日艦追擊“濟遠”時,運載第二批清軍之英商輪“高升”號及木輪“操江”號駛至,日艦強迫“高升”號全體清軍投降,愛國官兵堅決拒絕,日艦發炮擊沉“高升”號,殉難者700多人;“操江”號被俘。
在陸路方面,日軍仍然先動手了。7月25日,日軍對駐牙山成歡驛的清軍發動進攻,聶士成率部英勇阻擊,寡不敵眾,敗退公州,成歡陷落。此時,駐公州為後援的葉志超已先北逃,聶亦追隨葉志超繞道千里,到達平壤。葉志超逃到平壤,謊報軍情,諱敗為勝,騙得賞銀20000兩,還升任駐平壤的清軍總統領。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
甲午戰爭自8月1日中日雙方宣戰至次年4月馬關簽約議和,海陸戰役,清軍戰無不敗。
平壤戰役 9月15日,日軍分4路進犯平壤,駐朝清軍有衛汝貴、馬玉昆、豐紳阿、左寶貴等部,又有從牙山北逃的葉志超所部,約2萬餘人。當日軍發動總攻時,馬玉昆部在大同江東岸擊敗日軍。左寶貴率軍堅守玄武門,與日軍拼死相戰,大挫日軍。左寶貴不幸中炮陣亡,玄武門失陷,但日軍未敢入城。西路衛汝貴在平壤城西南與日軍相峙,日軍被擊退。清軍本可繼續背水一戰,因葉志超早就想逃跑,被左寶貴制止,此時便在平壤城上遍插白旗,乞求日軍讓路回國,日軍不准。當天夜裏葉志超冒著風雨,棄城逃跑。日軍趁勢截擊清軍於山隘,擊殺2000多名,俘虜數百名,葉志超率部狂奔500多裏,9月21日退至中國境內九連城、鳳凰城一帶,軍輜器械遺失淨盡,從此,朝鮮完全被日軍所控制。
黃海大戰 9月17日,日本聯合艦隊同北洋艦隊發動了世界海戰史上罕見的黃海海戰。平壤危急時,李鴻章命清軍劉盛休部由海路赴朝增援。9月16日,海軍提督丁汝昌率北洋艦隊護送劉盛休至鴨綠江口的大東溝登陸。17日上午,北洋艦隊正準備返回旅順時,突然發現西南海面有懸掛美國國旗的艦隊駛來,等駛近時,艦隊一律改懸日旗。丁汝昌即刻命令各艦升火,準備迎敵。當時日艦12艘,總噸位數為40840噸;清艦14艘,總噸位數為31366噸。日艦比清艦時速快,速射炮多。海戰從12時50分正式開始,日艦以“一”字豎陣來攻,清艦以“犄角雁行陣”迎敵。(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中日戰爭》第1冊,第67頁,上海新知識出版社1956年版)日艦避開北洋艦隊中居中的“定遠”、“鎮遠”兩主力艦,專攻右翼“超勇”、“揚威”二小艦,結果“超勇”中炮沉沒,“揚威”負傷擱淺。雙方剛一接火,丁汝昌就從旗艦吊橋上摔下受傷,艦隊改由“定遠”艦管帶劉步蟾代行指揮,不久旗艦上的檣桅、繩索被擊毀,信號旗無法推出,造成艦隊各自為戰的局面。日艦將“致遠”、“濟遠”、“經遠”三艦與主力艦“定遠”、“鎮遠”隔開,包圍攻擊。“致遠”號在戰鬥中受重傷,管帶鄧世昌下令加速向日艦主力艦“吉野”撞去,準備與之同歸於盡,不幸中途中魚雷沉沒,管帶鄧世昌與全艦士兵250余人壯烈犧牲。“經遠”號奮戰中亦中敵魚雷而沉沒,管帶林永升與士兵270多人,除16人遇救外其餘全部壯烈犧牲。“鎮遠”管帶林泰曾率部奮力衝擊,以重炮擊中敵旗艦“松島”號,引起彈藥庫爆炸,死傷百餘人“死屍山積,血流滿船”。(《中日戰爭》第1冊,第241頁)日本主力艦“吉野”受傷也很嚴重,其他如“扶桑”、“赤城”、“比睿”、“西京丸”號等均受重創。下午5時半,日艦向南退去,中國艦隊追擊10餘裏,收兵退回旅順。在5個小時的海戰中,北洋艦隊以鄧世昌為代表的廣大官兵英勇抗敵,擊傷日本軍艦6艘,北洋艦隊沉沒5艘。北洋艦隊的損失較日本艦隊大,但主力尚存。所以海戰以後,如果北洋艦隊重振旗鼓,主動出擊,完全可以掌握黃海制海權,日軍則不敢大舉進犯東北。但李鴻章為了避戰保船,將北洋艦隊藏匿在威海衛港內,不許出戰,從而造成以後北洋艦隊全軍覆滅的結局。
大連、旅順戰役 10月以後,日軍開始大舉進攻中國東北。日軍10月24日分兩軍進兵。第一軍渡過鴨綠江進攻中朝要道九連城。24日,日軍進攻虎山,聶士成、馬金敘率清軍抵抗,力單不支,虎山失守。26日,日軍攻佔了九連城,29日,占鳳凰城,11月18日,占了岫岩,12月13日,占了海城、進逼遼陽。日軍的第二軍進攻的目標是旅順大連,採取的方法是海陸包抄。第二軍於10月24日從海路到金州北面花園港登陸。運輸輜重先後達20天,當地駐軍不聞不問,未作任何阻擊。10月中旬以後旅順日危,丁汝昌赴天津請以海軍全力援助旅順,以與日軍決戰。李鴻章不許,並訓斥說:“汝善在威海守汝數隻船勿失,餘非汝事。”(《中日戰爭》第1冊,第69頁)11月初,日軍抵金州城下,總兵徐邦道孤軍奮戰,並向駐守大連的趙懷益求援,趙懷益正準備逃跑,告以“我奉中堂(李鴻章)令守炮臺,不與後路戰爭”。(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中日戰爭》第1冊,第37頁)徐邦道孤單難支,敗退旅順。11月6日,金州失守。11月17日,日軍進攻大連,趙懷益逃跑。18日,日軍進攻旅順。守軍統帥龔照嶼已在17日逃往煙臺,其他守將紛紛逃走,只有徐邦道率部拼死迎敵。21日,日軍發動總攻,徐邦道部因傷亡過重,不得不突圍北撤,22日旅順失陷。日軍進入旅順後,見人就殺,有的砍掉腦袋,有的割去雙耳;小孩子被釘在牆上,有的挖去雙眼;有的婦女被姦污後剖腹開膛,屠殺持續4天之久,殺我軍民6萬多人,整個旅順陷於血泊中,死屍堆積高達數尺。整個旅順倖免於難的僅36人,都是日軍專用來抬屍體的。旅順慘案遭到國際輿論的譴責。《世界》雜誌指出:“日本是披著文明的皮而帶有野蠻筋骨的怪獸。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蠻的真面目。”大連、旅順的失守,是清政府妥協方針的又一惡果。從此,渤海門戶盡失。遼東危急,天津、北京告警。
威海衛戰役 1895年1月下旬,日軍近2萬人在聯合艦隊的25艘軍艦、16艘魚雷艇的掩護下,開始進犯威海衛。日軍在山東成山頭登陸,1月20日,成山和榮成縣城陷落。日軍從陸上向西進犯,清軍屢敗,威海衛後防諸要塞盡失。30日,日軍進攻南幫炮臺。同時,日本聯合艦隊亦從海上發動了攻擊。日軍佔領南幫炮臺後,2月2日進攻北幫炮臺,北幫炮臺士兵潰散,炮臺失陷。日軍利用南北炮臺封鎖東西港口,配合日本海軍行動,集中火力對北洋艦隊及劉公島發炮轟擊。北洋海軍“腹背受敵,勢窮力盡”。北洋艦隊的官兵英勇奮戰,但在日軍的猛烈炮擊下,“定遠”、“來遠”、“威遠”、“靖遠”諸艦先後沉沒。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發動總攻,其旗艦“松島”受重傷。北洋艦隊魚雷艇12艘擅自逃跑,結果有的被擊沉,有的被生俘。在此關鍵時刻,海軍副提督英國人馬格祿與顧問浩威,煽動士兵嘩變,脅迫丁汝昌投降,遭到丁汝昌拒絕。2月11日,日軍水陸兩路對北洋艦隊夾攻,炮火更加猛烈,形勢危急,北洋海軍已到最後關頭。丁汝昌見大勢已去,遂派人炸沉擱淺的“靖遠”艦。11日,丁汝昌自殺殉國。管帶劉步蟾也用手槍自殺。12日,馬格祿、浩威和一些民族敗類,盜用丁汝昌的名義向日方投降。14日,營務處道員牛昶炳與日本艦隊司令伊東祜亨簽訂降約。劉公島上的全部軍用物資拱手交給日本。17日,日本艦隊開進威海衛,威海衛失陷,北洋艦隊全軍覆滅。
遼河戰役甲午戰爭爆發後,中國屢戰屢敗。清政府遂任命劉坤一、吳大澂等為正副統帥,起用湘軍舊將率領6萬余人出關。由於湘軍將領貪生怕死,軍隊腐敗,3月4日,日軍進攻牛莊,守將魏光燾、李光久棄軍逃竄,牛莊失守。駐守田莊台的吳大澂聞牛莊失守,連夜逃往雙臺子。田莊台在遼河西岸,既是營口後路,又是清軍糧台所在地,駐守營口的淮軍將領宋慶得知吳大澂西逃,便從營口逃往田莊台。3月7日,日軍佔領營口。9日,日軍渡遼河猛撲田莊台,守軍潰退,宋慶棄城而逃,來不及逃走的清軍近2000人被殘殺。日寇縱火燒城,“火焰沖天,終夜不息,田莊台一市,全歸烏有”。(《日方紀載的中日戰史》,《中日戰爭》第1冊,第281頁)至此,遼東半島全部淪於日本侵略軍的鐵蹄之下。日軍佔領遼東半島後,其兵力財力已深感不足,故決定停止進攻關內,同清政府進行談判。
三《馬關條約》與戰後民族危機
中日開戰後,在清軍屢戰屢敗情況下,清政府乞求停戰議和。平壤、黃海之戰失敗後,慈禧太后更急於求和。1894年9月底,重新起用被罷黜的恭親王奕主持總理衙門。奕立即同李鴻章一起請求英、俄兩國出面調停中日戰爭。英國鑒於日本擴大侵略會危及英國在華利益,於10月6日向俄、德、法、美等國提出聯合調停的建議。該建議遭到列強特別是美國的拒絕。美國駐華公使田貝認為,日本充分勝利而中國徹底戰敗時,才是外國干涉的好時機。此時,日本也拒絕他國調停。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向首相伊藤博文明確表示:“外國干涉之端已開,故我軍行動尤須特別迅速,在外國干涉尚未到達十分棘手以前,不論佔領何地,皆為必要。”日本加快了對中國的侵略步伐。11月初,日軍侵入遼東。清政府迫於形勢危急,又轉請美國公使田貝出面調停。美國政府感到對清政府訛詐的時機已到,便表示願意調停,並於11月6日派駐日公使譚恩,根據美國政府訓令,通知日本政府,戰爭行動要適可而止,否則,英、法、德、俄等強國,將以維持秩序為名,瓜分中國,從而給日本帶來不利。此時日本經過幾個月的戰爭,已是財政空虛,軍備匱乏,加之遼東人民的英勇抗擊,日本也想趁勢結束戰爭,因此,表示接受美國調停。清政府急於求和,選派擔任天津稅務司的德國人德璀琳前往日本探商議和條件。日本政府以德璀琳非中國大員為由,拒絕談判,並要求派出“具有正式資格的全權委員”。1895年1月,清政府派戶部左侍郎張蔭桓和曾任臺灣巡撫的邵友濂為全權大臣,並聘請前美國國務卿科士達為顧問,赴東京求和。日本藉口求和代表“全權不足”,拒絕談判,張蔭桓和邵友濂被驅逐回國。2月2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公開指定要李鴻章任全權代表,並且提出,必須有割地、賠款的許可權,否則不予接談。清政府求和心切,無奈只得任命李鴻章為“頭等全權大臣”,前往日本辦理談判事宜。行前,李鴻章得到慈禧太后允許給予他割讓土地的權力,並分別拜會了英、美、俄等國駐華公使。1895年3月14日,李鴻章組織使團前往日本議和。1895年3月20日,中日雙方在日本馬關春帆樓交換了全權證書,開始談判。日本政府以首相伊藤博文和外相陸奧宗光為全權代表,並由美國人端迪臣任顧問。李鴻章提出停戰議和,伊藤則提出必須等到中國軍隊退出山海關、大沽和天津並由日軍佔據以後,才能開始停戰議和。李鴻章要求伊藤提出議和條件,伊藤不肯,但表示要佔領臺灣。此時發生李鴻章被刺事件,國際輿論譁然,日本不得不宣佈暫時停戰談判。30日簽訂停戰條約6條。4月6日,伊藤拿出只譯出數條中文的條款開始談判,並對李鴻章聲明:“此次節略,但有允、不允兩句而已”,“只管論辯,但不能減少”,(蔡爾康輯:《中東戰紀本末》,見《中日戰爭》第5卷,第408頁)並限李鴻章三日之內請旨決定。在談判過程中,日方還恫嚇中國代表說,如談判破裂,日本將派重兵重新開戰,直搗北京,那時,“中國全權大臣離開此地,能否安然出入北京城門,恐亦不能保證”。(王芸生:《六十年來中國與日本》第2卷,第317頁)當李鴻章電報奏請清政府定奪是否簽約時,清政府遍請各國公使出面主持公正,各國均不肯。經過四次談判,日本政府提出的割地、賠款兩項仍極為苛刻,李鴻章雖一再乞求減輕勒索,但均被日方拒絕。最後日本政府發出通牒,揚言停戰期將滿,如不簽約,將舉兵進攻北京。4月17日,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有:(1)朝鮮完全“自主”,中國承認日本對朝鮮的完全統治權;(2)割讓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給日本,並規定“將該地方所有堡壘、軍器工廠及一切屬公物件,永遠讓與日本”;(3)賠償軍費白銀二萬萬兩;(4)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內河駛往以上各口岸;(5)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設立工廠,其產品運銷內地時只按進口貨納稅,並准在內地設棧寄存;(6)條約還規定日本軍隊暫時佔領威海衛,俟賠款付清和通商行船條約批准互換後,日本才撤退軍隊。
《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簽訂以後最苛刻的不平等條約,給中國社會帶來嚴重後果,它加劇了列強瓜分中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國承認日本控制朝鮮,使日本實現了其侵略擴張的目標,並把朝鮮變成它侵略中國的橋頭堡和戰略基地。巨額戰爭賠款,加上贖買遼東半島的款項,共23億兩,相當於清政府年財政收入的三倍。清政府無力償還,只得大借外債。而日本憑著中國的巨額賠款,實現了資本主義工業化,加速了軍國主義的進程。條約中割地的規定,使中國喪失了臺灣省等大片領土。
條約規定允許日本在華投資設廠,各國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國條款,使列強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合法化”。這樣,外國侵略者不僅以商品輸出侵略中國,而且可以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和原料供給,就地生產,就地銷售。外國侵略者大量的資本輸出,不僅打擊了正在萌芽的中國民族工業,而且給列強控制中國經濟命脈創造了條件。
新的通商口岸的開放和內河航行權的攫取,使各國勢力從沿海深入到內地,外國侵略者加強了在長江流域進行資源掠奪和傾銷商品。
中日《馬關條約》公佈後,英、德、俄、法等列強反映均很強烈,導致了一場在遠東地區的激烈爭奪戰。英國獲悉日本提出的媾和條件之後,英國政府及其資本家立即發現:這些條款對英國不僅沒有損害,相反,有關商業的若干規定,英國還可根據在中國的最惠國地位,予以享受。同時,遼東半島的割讓直接威脅俄國的利益。所有這些,都是英國政府所夢寐以求的。因此,英國內閣決定不在遠東採取行動。
俄國對中日戰爭的結局非常關注。俄國一直企圖侵佔中國東北地區,而《馬關條約》中有關日本割占遼東半島的規定,無疑嚴重妨礙了俄國獨佔東北的野心。在條約簽訂當天,俄國便向法、德兩國建議:三國聯合勸告日本退回遼東半島,如日本不應允,則三國將聯合對日本採取軍事行動。俄國這一行動決不是為了中國,而是考慮“這樣我們就成為中國的救星,中國會尊重我們的效勞,因而會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我們的國界”,俄國這一建議得到了法、德兩國的回應。
德國從其自身利益出發,支持俄國要求日本還遼,企圖將俄國的視線引向東方,減輕俄國對德東部邊境的壓力;同時削弱俄、法同盟,增強德國對法國的抗爭能力。並且,此舉又能使中國“感激”它,從而可取得一塊地方作為軍事基地。
法國是俄國在歐洲的盟國,它希望“干涉還遼”之後,既能向清政府邀功請賞,擴大在華利益,又能與俄國勾結以對付長期與其爭奪的德國。於是,4月23日,即《馬關條約》簽訂後的第6天,三國駐日公使各奉本國政府訓令,分別照會日本政府,“勸告”日本政府將遼東半島還給中國。
三國聯合干涉,給日本政府以巨大的壓力。經過8個月的侵華戰爭,日本已是人困財乏,自知與三國為敵,決非對手。但它也不願輕易將到口的肥肉吐出來,於是企圖爭取英美的支持,並設法緩和三國的干涉。而這些努力均告失敗,最後只得對三國讓步,而“對於中國一步也不讓”。5月5日,日本向三國聲明,願意接受勸告,放棄對遼東半島的永久佔有,但清政府必須交付日本一筆贖金。日本堅持必須按期換約。俄、德、法干涉的目的已經達到,反過來又幫助日本,迫使清政府換約。8日,中日雙方代表在煙臺換約。10日,三國與日本商定:中國向日本交付退還遼東半島補償賠款3000萬兩白銀;自中國付清補償賠款之日起,三個月內日軍撤出遼東半島。根據這個協定,11月8日,中日雙方訂立了《交收遼南條約》。三國干涉還遼成為外國列強開始瓜分中國的標誌。
《馬關條約》簽訂後,外國列強都爭先恐後地掠奪在華利益,以強佔“租借地”和劃分“勢力範圍”為中心,展開激烈的爭奪和角逐。
1896年6月3日,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俄國代表羅拔諾夫等簽訂《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即《中俄密約》。主要內容有:(一)日本如侵略俄國遠東領土、中國或朝鮮,兩國應派海陸軍互相援助,軍火糧食亦盡力互相接濟;(二)戰時中國所有口岸均准俄國兵船駛入,有需要,地方官應盡力幫助;(三)中國允許俄國于黑龍江、吉林等省建造鐵路以達符拉迪沃斯托克,無論戰時或平時,俄國都可在鐵路運送軍隊及軍需品;(四)一國不能單獨與敵議立和約。俄國通過《中俄密約》,奪取了在中國東北築路的特權,進而準備獨佔東北,稱霸遠東。9月,中俄又簽訂《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章程》12款,攫取了在中東鐵路沿線地區的行政權、員警權、採礦權和貿易減免稅厘等特權,把鐵路沿線變成自己的勢力範圍。俄國這些侵略行為,加劇了列強之間對在華利益的爭奪,掀起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1897年2月,英國強迫清政府與之訂立《中緬條約附款十九條》及《專約一條》,其主要內容有:英國取得雲南猛卯三角地區的中國領土;雲南鐵路可與緬甸鐵路接軌;開廣西的梧州、廣東的三水等地為商埠。由此,英國對西南的控制大為加強。法國對英國南侵極為不滿,隨之迫使清政府聲明:海南島絕不割讓予他國,以防再被英國佔領。
德國以干涉還遼“有功”,於1897年初便提出租借膠州灣,雖未得逞,但它卻在漢口、天津開闢了租界。同年11月,德國以兩名德籍傳教士在山東巨野被殺為藉口派兵強佔了膠州灣。1898年3月,德國強迫清政府和它簽訂《膠澳租界條約》,規定將膠州灣租借給德國,期限99年,膠州由德國全權管轄;德國在山東境內自膠州灣修築南北兩條鐵路,鐵路沿線兩側15公里以內礦產,德國均有權開採。這樣,山東便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
膠州灣事件之後,俄國便迫不及待地派軍艦於1897年12月強佔旅順口和大連灣,將魔爪伸到遼東半島。1898年3月和5月,中俄分別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和續訂條約,其中規定:(一)俄國租借旅大,租期25年,其間由俄國全權管轄;(二)旅大以北自蓋平河至大洋河口劃一地區,該地區中國無權駐兵;(三)允許俄國從中東鐵路修一支線連接旅順、大連,支線所經之地不得讓與他國。次年,俄國擅自將租借地改為“關東省”,並設行政長官。這樣,整個東北為俄國佔領。
德國、俄國首開以武力侵佔租借地先例。法國乘機迫使清政府於1899年11月6日訂立《廣州灣租借條約》,強租廣州灣及其附近水面,租期99年。同時,法國照會清政府不得將雲南、兩廣割讓他國,允許法國修築從越南邊境至昆明和從廣州灣赤坎至安浦的鐵路及承辦中國郵政等特權。從此,滇、桂、粵三省淪為法國的勢力範圍。
英國早就預謀擴大香港界址,以此作為侵華基地。1898年6月,英國以法國租借廣州灣威脅香港安全為藉口,迫使清政府訂立《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占了從深圳灣到大鵬灣的九龍半島的全部,連同這兩個海灣的海面,以及北緯22.9度以北,東經113.52度和114.30度之間的全部海面和島嶼,為期99年。同時,英國又以防止俄國南下為藉口,於1898年7月強迫清政府簽訂《訂租威海衛專條》,強租威海衛。英國還迫使清政府保證不將長江沿岸各省租借給他國。
日本佔領臺灣後,1898年4月,又強迫清政府宣佈不把福建讓與或租借他國。福建成為日本的勢力範圍。
1899年2月,義大利政府也提出租借浙江三門灣的照會,並派遣6艘軍艦來中國威脅,激起中國海軍艦隊官兵的強烈憤慨,紛紛請戰。因此,清政府沒有同意義大利的侵略要求。
從1896~1899年,列強瓜分中國的危機日益嚴重,其在華勢力範圍也已大體確定:俄國租借地為旅順、大連,以東北為勢力範圍。英國租借地為威海衛,以長江流域為勢力範圍的重點區域,並謀求向其他地區發展。法國租借地為廣州灣,以雲南、兩廣為勢力範圍。日本以福建為勢力範圍。德國租借地為膠州灣、青島,以山東為勢力範圍。
美國是唯一沒有佔據中國領土或從中國取得和租借地及勢力範圍的國家,但並不等於美國對中國沒有侵略野心,是因為當列強在中國謀劃勢力範圍的時,美國正忙於同西班牙爭奪古巴和菲律賓,無暇東顧。美國奪取關島和菲律賓後,中國已被列強瓜分完畢。美國採用政治影響作為突破口,以經濟實力逐步滲透的辦法,於1899年9月,由美國國務卿海約翰分別向英、俄、德、日、意、法等國提出“門戶開放”宣言,希望6國在對華政策上遵行以下3項原則:(1)對於列強在中國的所謂“勢力範圍”或租借地內的通商口岸或投資事業,絕對不得加以干涉。(2)中國之現行關稅率,對於不論何國,一切“勢力範圍”內均為適用,稅款應由中國政府徵收。(3)列強在“勢力範圍”內,對他國入港船泊所征碼頭稅應與本國船泊所征相等;所征鐵路運費,對他國貨物也應與本國相等。美國的“門戶開放”政策並沒有損害列強的在華勢力範圍,但卻能保證美國的金融資本勢力在不受排擠的情況下侵入中國業已劃分完畢的各個勢力範圍中去,進而利用自己的經濟實力排擠他國。也就是說,美國在表面上未在中國取得勢力範圍,而實際上到處都是它的勢力範圍,整個中國市場對它的商品自由開放。由於各資本主義國家均無力獨佔中國,且“門戶開放”政策在遵行“機會均等”、“利益均沾”的條件下,各國都可以從中獲利,所以該政策在首先得到英國的贊同後,先後取得其他各國的首肯。“門戶開放”政策是美國根據當時本國經濟發展實際和國際形勢而採取的一項新的對華侵略政策,它滿足了美國金融壟斷資本對外擴張的要求,雖然客觀上暫時緩和了列強爭奪中國的矛盾,但決不是美國資產階級所宣稱的什麼“保持中國的領土和行政完整”。(《中美關係資料彙編》第1輯,第452頁)
四臺灣人民的反割台鬥爭
割讓臺灣的消息傳出後,全國人民奔走呼號,悲憤交集,迅速掀起反割台的鬥爭。可是李鴻章等人加緊出賣臺灣的活動。李鴻章一面派伍廷芳到大沽口迎接日本駐天津領事,密告其速電東京催促清政府換約,一面積極活動清廷從速批准他經手的《馬關條約》。1895年5月8日,清政府派出專使到煙臺和日本換約。19日,清政府委派的“割台大臣”李經芳,由美國顧問科士達陪同,前往臺灣辦理交割手續。6月2日,李經芳在基隆口外日艦上會見日本“臺灣總督”樺山資紀,將臺灣全島、澎湖列島以及臺灣的所有兵工廠、公物財產等清單交給日本。清政府如期交割臺灣的決定公佈後,全國人民憤怒抗議,發出了“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的正義呼聲,顯示了中國人民維護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
當臺灣人民聽到割台消息時,“若午夜暴聞轟雷,驚駭無人色,奔相走告,聚哭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憤怒的臺灣人民相繼“鳴鑼罷市”,抗議清政府的賣國罪行。臺灣各階層人民聯名發佈檄文,怒斥李鴻章,表示“桑梓之地,義與存亡”,誓“與倭人決一死戰,不願將全台歸於倭人,眾志成城,有死無二”,(《申報》1895年5月15日)表達了誓與臺灣共存亡的堅強決心。
1895年5月27日,日本主力近衛師團從沖繩中城灣出發,分兩路進攻臺灣。面對日本侵略者的進攻,曾經表示要守衛臺灣的巡撫唐景嵩和一些地主豪紳,紛紛內渡逃命,日軍佔領臺北。台中的一些守將也都棄地不顧,相繼帶兵或攜帶庫銀財物內渡。在台南地區,原有劉永福的黑旗軍駐守,但兵力單薄。在這樣極端不利的形勢下,不甘當亡國奴的臺灣人民自發地組織義軍,以徐驤、姜紹祖和吳湯興等為首領,痛擊日寇,成為臺灣人民抗日鬥爭的主要力量。6月中旬,日本近衛師團分兩路進犯通往台中的門戶新竹。抗日義軍在徐驤等人的領導下,據險阻擊,大量殺傷敵人。新竹抗戰堅持到6月下旬,義軍由於軍械不繼,糧食繼絕,被迫後撤。新竹失陷後,吳湯興於7月10日聯絡各軍進行反攻。雙方在新竹城東十八尖山和虎頭山展開激戰。義軍因寡不敵眾,反攻失利。此後,徐驤部義軍仍不斷向新竹的日寇發動攻勢,大小十二戰,牽制日軍達兩月之久。新竹爭奪戰得到台南劉永福的支持。劉永福是這時留在臺灣的清朝最高官員。臺北失陷後,劉永福發出佈告,表示要和臺灣人民一起堅持戰鬥。6月中旬,日艦進攻台南門戶平安口,劉永福親自燃放重炮,痛擊敵人,指揮黑旗軍會同海防各軍英勇作戰,日夜巡防海上,多次擊退敵艦進犯。因此,日軍只能在陸上一步步由北向南推進。義軍在新竹失守後,退往大甲溪、台中一帶。劉永福派吳彭年率黑旗軍前往增援。8月下旬,日軍南犯大甲溪,遭到吳彭年和徐驤義軍的伏擊,日軍大亂,紛紛落水,遺屍累累,義軍與黑旗軍多次聯合擊退敵人的進攻。最後由於奸細帶路抄襲,大甲溪才陷於敵手。徐驤、吳彭年率軍退往彰化,以大甲溪為天然屏障,整軍佈防。8月27日晚,日本侵略軍集中兵力向彰化城東八卦山猛撲。徐驤、吳湯興居高防守,乘夜間反攻,殺傷日軍甚多。第二天,日軍由收買的奸細帶領,從山路包抄八卦山,義軍揮刀拼殺,頑強地堅守陣地。這時防守大甲溪的吳彭年亦急速揮師上山,與敵人展開肉搏戰,擊斃了日本近衛師團1000餘人,打死敵少將山根倍成。在這場悲壯的血戰中,義軍與黑旗軍也傷亡很大。吳湯興中炮犧牲,吳彭年英勇戰死,徐驤率領極少數義軍殺出重圍,退往台南。
彰化失陷後,劉永福急派王德標率軍守衛嘉義,並派楊泗洪帶兵反攻彰化。臺灣高山族人民也紛紛起來抗戰。抗日軍民經過近一個月的連續戰鬥,收復雲林一帶,進逼彰化,殺敵近千人。抗日軍民經過多日苦戰之後,缺少餉械,清政府不但不予接濟,連劉永福派人到大陸募集的捐款也被扣留,甚至對去臺灣的船隻也嚴加檢查,不許大陸人民支援臺灣同胞。臺灣人民憑著滿腔義憤,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繼續頑強戰鬥。9月上旬,彰化日軍得到增援,倡狂南犯。徐驤又組織義軍,在鬥鎮、刺桐莊、雲林一帶,與日軍血肉相拼,由於彈盡糧絕,只好且戰且退。10月中旬,日寇集中兵力進攻嘉義。守將王德標在城外暗埋地雷,誘敵深入。日寇被炸死700多人,倉惶撤退;半路又被伏兵截擊,死傷甚多。日軍近衛師團長北白川觸久中將也在這次進犯中重傷斃命。第二天,日軍用大炮轟塌城牆,竄入城中。王德標率軍浴血巷戰,由於眾寡懸殊,只得殺出城外,退往曾文溪。日軍奪取嘉義後,接著進犯曾文溪。曾文溪距台南府城僅20公里,是防禦台南的最後一道防線。徐驤率高山族700勇士趕來增援。日本侵略者將侵台全部陸軍集結于曾文溪戰場。日寇炮火猛烈,槍彈如雨。義軍士氣高昂,與侵略者展開殊死決戰。徐驤、王德標相繼陣亡,大批義軍戰士也為保衛臺灣流盡了最後一滴血。曾文溪失陷後,日軍水陸夾攻台南。由於彈盡糧絕,孤立無援,劉永福被迫乘英輪內渡廈門。10月21日,台南陷落。
1895年11月,日本宣告“平定”臺灣,但日本侵略者從來沒有也無法征服臺灣人民。在日本統治臺灣的50年間,臺灣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連綿不斷,如著名的義軍領袖有臺北的林大北、陳秋菊,台中的劉德杓、柯鐵,台南的林少貓等,他們率領臺灣人民用鮮血和生命在歷史上譜寫了一曲曲保家衛國的悲壯之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