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24|回覆: 0

[轉貼] 【迎新春周遊天下】——伊斯蘭黃金時代

[複製鏈接]

八旗將士

威望2865
聖眷27
銀兩83452

52

主題

46571

回帖

0

兵力

40657

軍功

爵位
榮銜正五品武德騎尉
官職正五品承德同知
兼職正五品鑲白旗步軍校
身份納蘭府五爺
旗籍滿族鑲白旗
配偶
發表於 2024-2-10 10:16: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伊斯蘭黃金時代(阿拉伯語:العصر الذهبي للإسلام)又稱伊斯蘭復興,其時間跨度在習慣上是指公元762年—13世紀之間的500年,近來的一些學術研究將之延展至15世紀。在這段時期,伊斯蘭世界的藝術家、工程師、學者、詩人、哲學家、地理學家及商人輩出,在傳統學術的基礎上保留並促進了藝術、農業、經濟、工業、法律、文學、航海、哲學、科學、社會學、科技各方面的發展,並在基礎之上對這些方面實施改革創新。作家霍華·透納寫道:「穆斯林藝術家、科學家、傑出人物及工人合力創造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文化,直接及間接地影響到各個大陸上的社會。」

穆斯林通過7—8世紀前半葉的征服活動而建立了阿拉伯帝國,又稱伊斯蘭帝國,那是歷史上最龐大的帝國之一[5]。隨著阿拔斯王朝崛起及於公元762年將首都由大馬士革遷至東方新建成的巴格達,伊斯蘭黃金時代亦就此開啟。後起之秀的巴格達與唐長安城和拜占庭帝國的君士坦丁堡並稱中世紀前期三大全球城市。

阿拔斯人受到古蘭經的指令及諸如「學者的墨水比殉教者的血水更為神聖」的聖訓影響,強調了知識的價值,使這個時期的穆斯林世界成為了科學、哲學、醫學及教育的知識中心,阿拔斯人則成為了知識的泉源。他們在巴格達成立了「智慧之家」,穆斯林及非穆斯林學者在這裡聚會,將世界上的知識翻譯成阿拉伯文,是為翻譯運動。許多在後來失傳的古代古典著作都被譯為阿拉伯語,後來再被譯為土耳其語、波斯語、希伯來語及拉丁語。黃金時代的穆斯林世界是一個文化大熔爐,聚集、綜合及提升了古代兩河、羅馬、中國、印度、波斯、埃及、北非、希臘及拜占庭文明的知識。埃及的法蒂瑪王朝和安達盧斯的後倭馬亞王朝都是當時主要的知識學術中心,開羅及科爾多瓦都是巴格達的競爭對手。

紙是這個時期的主要革新,一種理論認為穆斯林通過怛羅斯戰役的戰俘獲得了造紙術,伊斯蘭城市撒馬爾罕與巴格達隨即建立起造紙廠。但匈牙利學者Harmatta推斷,在蔡倫發明紙張後的一個世紀,粟特就已經用紙通信了;到了3世紀,紙張已傳入伊拉克地區。李約瑟指出早在650年造紙術就已經傳入中亞的撒馬爾罕。到了707年紙張已在阿拉伯半島麥加被阿拉伯人使用。總之,都比怛羅斯戰役早。

古中國人用桑樹皮來造紙,適合毛筆書寫。阿拉伯人加以改變,用澱粉造紙來配合習慣用鋼筆的穆斯林。接近公元900年,巴格達上百間的店鋪都有僱用抄寫員與裝訂工,甚至開始建立公共圖書館,包括首家向外開放租借書籍服務的圖書館。造紙術又從阿拉伯西傳至非斯、安達盧斯,在13世紀傳至歐洲。

這些學術發展與地勢相關,早在伊斯蘭教出現之前,麥加已作為阿拉伯地區的貿易中心。朝覲的傳統使麥加成為交換意見和貨物的中樞,穆斯林商人掌控非洲與阿拉伯、阿拉伯與亞洲之間的貿易路線,影響力非常巨大。以這種商業經濟為基礎,伊斯蘭文明得以發展擴張,與此相對,中國人和印度人的社會是由掌有農地的貴族所建立的。這些商人將他們的貨物及宗教引入中國、印度(印度次大陸現有超過4.5億穆斯林)、東南亞(現有超過2.3億穆斯林)及西非的一些王國,並將外地的一些發明帶回來,他們會將財富投入在紡織品和種植場上。

除了商人,蘇非主義傳教士在傳播伊斯蘭教上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將這些信仰帶到世界上多個不同的地區,包括波斯、古美索不達米亞、中亞及北非。神秘主義者則在東非、安那托利亞(土耳其)、南亞、東亞及東南亞發揮影響力。


伊斯蘭文明始於其對待事物的創造力與活力,然而在12世紀阿拔斯王朝接近滅亡之際時無法應對劇變和挑戰。即使在鄂圖曼帝國治下得到喘息的時間,伊斯蘭文明依然持續衰落,最終崩潰並在20世紀停滯下來。一些學者如穆罕默德·桑達克相信伊斯蘭文明在11世紀已開始衰落。

雖然許多古今作家都嘗試就此討論,但仍未就衰落原因達成共識,一些主流觀點包括:哈里發初期後(10世紀後)的行政不善、外部勢力的介入(東羅馬帝國的馬其頓王朝、11世紀的塞爾柱帝國和十字軍東征、13世紀的蒙古帝國、15世紀的收復失地運動、19世紀的殖民帝國)。伊本·赫勒敦的阿薩比亞(Asabiyyah,文明興衰)模型指出經濟及政治條件是衰落的原因。

內戰所致的資源虛耗及貝都因人部落蘇萊姆部落(Banu Sulaym)和希拉爾部落侵略所造成的破壞令北非伊斯蘭文明衰落。黑死病在14世紀中葉蹂躪大部分伊斯蘭地區。鼠疫在19世紀前也一直困擾著伊斯蘭世界。

在14世紀,思想自由及理性討論逐漸受到限制,一些神學院嚴禁伊斯蘭哲學,辯論亦逐漸被廢棄。在11世紀後期,安薩里的《無邏輯的哲學家》造成了思潮上的重大轉變,打擊了形上學,轉而強調經典的至上,《無邏輯的哲學家》受到伊本·魯世德的《不著邊際的聯想散漫》批評。科研機構包括伊斯蘭學校、圖書館、天文台及醫院等在後來受到十字軍及蒙古人等侵略者破壞,受到摧殘的地區亦難以重新振興學術。前衛的出版設置不受接納,荒野地區的文盲眾多,特別是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在波斯,因蒙古人入侵及疫病流行,知識分子的平均預期壽命由1209年的72歲下降至1242年的57歲。

美國經濟學家第默爾·庫蘭(Timur Kuran)提出了中東地區經濟發展較西方遲緩的原因:伊斯蘭合夥法及繼承法限制了中東企業的規模,不允許公司形式的發展。

部分學者質疑主流的衰落觀點,指出15-16世紀天文活動依然活躍,如伊本·沙提爾(Ibn al-Shatir)、兀魯伯、阿里·古什吉(Ali Qushji)、比里安迪(Al-Birjandi)、塔居丁·穆罕默德·伊本·馬魯夫(Taqi al-Din Muhammad ibn Ma'ruf)都對天文學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他領域如醫學則有伊本·納菲斯、曼蘇爾·伊本·伊利亞斯(Mansur ibn Ilyas)、謝拉夫丁·薩本久奧盧(Şerafeddin Sabuncuoğlu);哲學方面有穆拉·薩德拉的超驗通神論,還有社會科學方面的伊本·赫勒敦。伊本·赫勒敦的《歷史緒論》指出,雖然學術研究在伊拉克、安達盧斯及馬格里布衰落,但在他的那個時期,波斯、敍利亞及埃及依然昌盛。

轉貼處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2-4 01:35 , Processed in 0.0176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