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006|回覆: 2

[轉貼] 網路追追追�考古驚現秦檜遺囑:忠良寧負奸佞名!?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0

1306

主題

16212

回帖

9769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8-12-7 12:31: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網路追追追�考古驚現秦檜遺囑:忠良寧負奸佞名!?

岳飛第卅一代後裔岳德傑世代仇恨包袱,數十代後銘記遵守,後裔不得與「秦」姓通婚。  
2007/10/29 10:49

追追追小組�調查報導



從古至今已遭人唾棄千年的秦檜,竟然是寧願背負罵名也要保全岳飛與國家大體的忠臣?近來網路上流傳了這麼一封為秦檜翻案的信件,類似新聞報導的文體更增其可信度。信中指出在2006出土的秦檜遺囑針對其生前所作所為做出解釋,而後世眾人認為秦檜指使殺害岳飛原來是個誤解。如此重大的歷史翻案事件,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看原信:考古驚現秦檜遺囑:忠良寧負奸佞名!?



從原文的語法,我們推測這是來自大陸的信件。於是在Google上使用「秦檜遺囑」作為關鍵字搜尋,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在簡體字版的中文維基百科中,關於秦檜生平一項,有記載到這篇關於「秦檜親筆寫給家人的政治遺囑」的文章,已被證明只是一篇文學創作。(參照:維基百科-秦檜)



原來這是一位大陸網友「聞聲」,在他個人的博客(部落格)所發表的一篇仿新聞體的文學創作。發表的時間是2006年12月1日,標題為「年終考古大發現:秦檜政治遺囑出土」(參閱:全文)。



雖然作者在文末有註明:「原創博客文學作品,請謹慎轉載或摘錄。」然而實際在轉載過程中,這句話依然被忽略掉。以訛傳訛的結果導致許多人信以為真,也因此在大陸引起軒然大波,連新聞媒體也出現誤傳的情況(參照:中國評論新聞-發現秦檜遺囑後 考古隊向秦檜磕頭)。於是作者又寫了一篇專文:「重要聲明:“秦檜遺囑”是文學創作 萬勿以訛傳訛」(參閱:全文),再次鄭重澄清這篇文章是文學創作。



除此之外也有網友針對文中的漏洞進行破解,並找到作者在「考古發現地」中留的一個梗(參照:惡攻、諛評所謂“秦檜遺囑”的人,該醒醒了! )。作者本身也承認「麓洱」這個地名是杭州話「落兒」的諧音,意思是「冤大頭」;然後又說現名為壺侑(忽悠),忽悠這個詞帶有「戲弄」的意思(參照:百度知道-忽悠是什麼意思,來歷是什麼)。所以其實作者在文章中已經留了「這篇是假新聞」的線索,只是看讀者能不能察覺到罷了。



而這篇文章之所能夠讓這麼多人相信的原因,也是由於在2006年底,南京的確有發掘出秦檜家族墓穴一事,只不過墓中的遺骸現在已證實是秦檜的兒媳婦曹氏而非秦檜本人。至於挖掘出的古物中,也未提到有「秦檜遺書」這一項(參照:南京「秦檜墓」真相大白)。



至於秦檜究竟是不是漢奸這件事,截至目前為止還是歷史學家爭論不休的話題。以後會不會有真正大翻案的決定性證據出現,我們不知道。只能說藉由這件事,提醒大家在轉載文章的時候一定要連作者的附註與來源一起完整的轉寄轉貼,才不會成為製造謠言的幫兇喔!



其他參考資料:

博訊新聞網 - “秦檜遺囑”是假新聞 誰急著給奸臣平反?

winsoundideas新浪BLOG - 唾棄秦檜的時候也該感謝他(原作者的另一篇文章)



本篇報告感謝以下網友提供線索:

mocear、老闆、抹布、Hackson、匿名、四番目備大將權藏、HolyCat、PP兔、none、sgg、小朱、Joen、非人哉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23
銀兩16

41

主題

779

回帖

640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8-12-7 14:09:02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完了整篇內容

我才發現

原來重點只是

"提醒大家在轉載文章的時候一定要連作者的附註與來源一起完整的轉寄轉貼,才不會成為製造謠言的幫兇喔!"
[url=http://www.kenhk.org/qingshi/redirect.php?tid=7869&goto=lastpost#lastpost]支持拒絕零回貼——評論自由活動![/url]

楓紅幾度,朝陽幾出,把酒,只有浮雲冉冉。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0

1306

主題

16212

回帖

9769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8-12-8 21:08:42 | 顯示全部樓層
一開始只是人家在搞笑和自己的創作文章,最後卻成了新聞∼轉文不是不好,不過卻鬧大了事件XD?

不過事件卻令人留意了當事人的文章,而且也知道些無聊知識---原來岳家的人不可以和秦家的人通婚(汗!!)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2 00:42 , Processed in 0.01410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