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821|回覆: 5

讀傅虹霖女士《張學良與西安事變》

[複製鏈接]

百姓

威望0
聖眷5
銀兩132

4

主題

56

回帖

80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12-26 17:45: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中國現代史軍閥混戰時代裡,張學良與奉張軍閥是我很有興趣的一塊~
因為傾向同情少帥的立場,不免對老蔣&國民黨醜惡的一面深為痛恨,文章或有偏激之處,請見諒XD

以下為不才所寫《張學良與西安事變》一書讀後感



         對少帥張學良的政治前途而言,失去了東北就等同失去了政治軍事地位。以一個軍閥的繼任者來說,地盤和軍隊是他的基業,沒有了這政治地位的有力後盾,誰也不會再把他的主張當回事,東北一旦盡入敵手,少帥的威望一落千丈,他在關內的政治活動也不再像過去那樣足以撼動全局。然以民族和國家大義來說,少帥似當以全國為重,尤其是維持得來不易的和平統一局面,凡事與中央配合。他在選定了後者之後,完全信任蔣介石和南京政府。在失掉了東北地盤之後,少帥仍然心向南京,未能牢牢掌握東北軍這個最後的資本,在西安事變中他又動了感情,隨蔣回京遭到扣押。不能再在西北政界發揮影響力,不能再有機會領導東北軍打回老家,可說都是他這一英雄式的悲劇性格所造成的。

  以後見之明來看,除了剿共這一冠冕堂皇的理由,蔣介石很有可能欲藉日本之手打擊奉張軍閥的老本,尤其東北的意向在中原大戰時舉足輕重,左右了蔣、桂的成敗,在蔣開始剿共的時候湘桂系軍閥仍然不能全心與蔣合作,那麼奉系同樣是足以與蔣抗衡的勢力他豈能不深為戒懼。試想,即便抗戰須賴全國動員,東北軍豈能坐視國破家亡,在民族仇恨滿膺之時能情願被派到一個不相干的地方作戰,而且是與中國人作戰?

  在剿共的心態上,東北軍與西南軍閥可謂一致─蔣介石削減東北軍薪餉,拒絕發給死難官兵家屬撫卹金等手段,很明顯是要借剿共削弱地方武力。除此之外,整個東三省及熱河在「不抵抗政策」的貫徹下,全部淪陷於日寇之手,當滿洲國及華北自治政府雙傀儡政權成立時,南京方面卻還繼續對日退讓、妥協,並希求毫無實際影響力的國際聯盟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行為的干預,理由不外是─中國發動全面抗日的時機未到。「如果蔣介石繼續向日本人讓步,不接受東北軍向他提出的要求,我們將立即和那些想要打日本的人站在一起,打回老家去,無論中央政府採取什麼措施…。」西北軍民激憤如此,可知西安事變發生的必然性,就算張、楊不兵諫,東北軍譁變的可能性也很大。這時中共主動向東北軍滲透,要求一致抗日、統一戰線的主張,自然得到了東北軍上下的共鳴。

  即使洞悉了國民黨這種一箭雙鵰─同時消滅共產黨和地方軍閥─的明顯意圖,少帥依然不改對蔣的耿耿忠心;即使在剿共和抗日這一政策上對蔣日益失去信心,他卻從未放棄過支持和保護蔣委員長。

  
  張學良畢竟沒有蔣介石那般老謀深算的政治城府。蔣懂得在擊敗各地軍閥以後,用各種分化策略削弱和打擊軍閥的殘餘勢力,或許,即便蔣實行一黨一人專政,不開放政權接納包含共產黨及各政界領袖的參與,甚至以原軍閥所部為剿匪前鋒欲使二者同歸於盡的作法,連孫夫人宋慶齡都認為是背叛革命的精神,但在維護國家統一的前提下,我們又不好武斷地否定蔣介石的貢獻。連楊虎城都看得出,蔣介石絕對不是那種講情義、重豪俠之人,然而作為一個鐵腕政治人物,蔣確實不該為私人的感情和意氣所擾,若不先徹底消除地方勢力,即使中國成功抵禦了外侮,當外患一旦解除,中國將仍然是一個分裂的中國,在這點上,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先安內後攘外」政策的必要性。

 
  少帥有的僅是為了國家和民族完全不計個人得失的胸懷,他無意做一個政治人物,無意為自己的前途考量,或者說,在國家民族的公利與個人政治前途的私利上,少帥始終將前者置於絕對的優先。為此,少帥不惜背上了「不抵抗將軍」、「西安叛變」等惡名,接受輿論的無情譴責,抗日救亡的一腔熱血,變成綁架領袖的土匪行為。無論如何要維持中國的統一、無論如何只能「擁蔣」而不「反蔣」、無論如何都要給蔣留面子,這是少帥堅決支持蔣為最高領袖的原則,亦是少帥與閻錫山、李宗仁、白崇禧、楊虎城等最大的不同。自少帥決心易幟與南京政府合作起,他就不再是一個軍閥了,他心甘情願接受地南京的指揮和節制,不再存維護個人威望與實力之想。即使在釋蔣後自己隨即被南京扣押,少帥亦只願東北軍順服中央的領導而抗日,「勿以學良個人為念」,這種全以國家民族大局為重的偉大情操,讀來令人不勝唏噓感嘆。




[ 本帖最後由 弘時 於 2009-12-26 18:12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國民

威望0
聖眷17
銀兩5435

832

主題

2634

回帖

1913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12-26 22:43:54 | 顯示全部樓層
幸好最後他都能在夏威夷安享晚年.....
諸葛神侯,似水長流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0

1306

主題

16212

回帖

9769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12-27 00:38:18 | 顯示全部樓層
唐德剛當年做張學良回憶錄時,張學良自己回憶說,當時他起事了,有人問他有什麼計劃有什麼打算,張學良說「沒」,西安事變,我覺得張學良應該真的出於義理而起事,事前應該也沒什麼計劃,令我這樣想的原因,是因為事變張學良傻乎乎的跟蔣介石回南京,太傻了,如果有野心的人,會有更多更好的做法,最少不太可能會放蔣介石回去,張學良真的有野心,就應該「挾蔣介石以令民國」了,畢竟民國太多有「心」人,只說西安事變,南京就已經上演了一場權力鬥爭,何應欽在當時力主用飛機炸平西安,放棄蔣介石,看見蔣介石出事了,一有機會,大家都在蠢動。

張學良對蔣介石其實不錯,北伐時支持國軍,可以看成保存實力,可是中原大戰支持蔣介石,張學良是放棄東北的家當來作戰,結果入關之後,張學良就降格了,如果說張學良真的放棄不再當軍閥,我認為是在中原大戰開始。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5
銀兩132

4

主題

56

回帖

80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9-12-27 03:52:17 | 顯示全部樓層
唐德剛當年做張學良回憶錄時,張學良自己回憶說,當時他起事了,有人問他有什麼計劃有什麼打算,張學良說「沒」,西安事變,我覺得張學良應該真的出於義理而起事,事前應該也沒什麼計劃,令我這樣想的原因,是因為事變張學良傻乎乎的跟蔣介石回南京,太傻了,如果有野心的人,會有更多更好的做法,最少不太可能會放蔣介石回去,張學良真的有野心,就應該「挾蔣介石以令民國」了,畢竟民國太多有「心」人,只說西安事變,南京就已經上演了一場權力鬥爭,何應欽在當時力主用飛機炸平西安,放棄蔣介石,看見蔣介石出事了,一有機會,大家都在蠢動。

本書作者傅虹霖女士好像就是唐德剛的學生
何應欽當時的反應我覺得非常過份...連梁啟超、傅斯年等學者都起來聲援蔣也讓我蠻驚訝的
當時張學良扣蔣時,第一時間要發向全國的電報被一個人截下不發
「先罵先贏」的主導權就被南京奪了去
所以何應欽那些人才能在那邊起鬨,說什麼要派飛機轟炸西安?根本想趁機害蔣
有一點政治頭腦,或稍微為自己利害考量一下,應該都會知道「挾蔣以令民國」比放他走好吧
但當時張在內外輿論指責的壓力下,一籌莫展...

張學良對蔣介石其實不錯,北伐時支持國軍,可以看成保存實力,可是中原大戰支持蔣介石,張學良是放棄東北的家當來作戰,結果入關之後,張學良就降格了,如果說張學良真的放棄不再當軍閥,我認為是在中原大戰開始。

中原大戰的時候,張學良還算有左右大局的能力
張學良是在中原大戰後更堅定擁護蔣的
至於降格,從他被任命為剿共司令後,他不情不願地去剿共
後來忘了是戰敗還是什麼原因就下野
東北軍改由其他人節制~此時聲望和影響力就大不如前了
丟下東北地盤任其淪陷,率殘兵入關之後更如喪家之犬
聲望就更一落千丈了
缺乏政治權謀也可以說是他比其他軍閥遜色的地方,或許也可說是他較無私心
但卻因此給自己找了大麻煩,不知道他在後半生的幽禁日子裡可曾後悔過?
他曾回憶道:「
我的生命就是21歲到36歲,然後就沒了。
因為選擇了擁蔣(深信擁蔣=維護中國統一),而非割據一方
他認為民國需要蔣,大概也是國家處於危及存亡之秋,他認為擁護領袖是非常重要的...


[ 本帖最後由 弘時 於 2009-12-27 04:14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0

1306

主題

16212

回帖

9769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12-27 14:25:5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弘時 於 2009-12-27 03:52 發表

本書作者傅虹霖女士好像就是唐德剛的學生
何應欽當時的反應我覺得非常過份...連梁啟超、傅斯年等學者都起來聲援蔣也讓我蠻驚訝的
當時張學良扣蔣時,第一時間要發向全國的電報被一個人截下不發
「先罵先贏」的主導權就被南京奪了去
所以何應欽那些人才能在那邊起鬨,說什麼要派飛機轟炸西安?根本想趁機害蔣
有一點政治頭腦,或稍微為自己利害考量一下,應該都會知道「挾蔣以令民國」比放他走好吧
但當時張在內外輿論指責的壓力下,一籌莫展...


何應欽有沒有錯,我有別的看法。把時代拉在先進國家,不將民國視為蔣介石的家天下,那麼面對恐怖份子�叛亂組織的威脅,沒理由優先救出蔣介石一人,當年何應欽力主的理由就是國策大於人命,攻打共軍討平共產黨是國策,是公決,說到當時在西安的蔣介石,也說最好犧牲自己,炸平西安,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反威脅的策略性說話。
雖說何是造反,不過是造反有理,在國家的規則而言,何是沒錯的。
只是沒了蔣介石,民國可以守下去抗日嗎?
傳說可因為西安事變,蔣介石回京之後,開始冷落何應欽了。


原帖由 弘時 於 2009-12-27 03:52 發表

中原大戰的時候,張學良還算有左右大局的能力
張學良是在中原大戰後更堅定擁護蔣的
至於降格,從他被任命為剿共司令後,他不情不願地去剿共
後來忘了是戰敗還是什麼原因就下野
東北軍改由其他人節制~此時聲望和影響力就大不如前了
丟下東北地盤任其淪陷,率殘兵入關之後更如喪家之犬
聲望就更一落千丈了
缺乏政治權謀也可以說是他比其他軍閥遜色的地方,或許也可說是他較無私心
但卻因此給自己找了大麻煩,不知道他在後半生的幽禁日子裡可曾後悔過?
他曾回憶道:「我的生命就是21歲到36歲,然後就沒了。」
因為選擇了擁蔣(深信擁蔣=維護中國統一),而非割據一方
他認為民國需要蔣,大概也是國家處於危及存亡之秋,他認為擁護領袖是非常重要的..


中原大戰時,當時蔣介石在中原大戰時用兵數是70萬,閻馮李反蔣聯軍用兵60萬,奉軍總兵力是30至40萬,而且自二次直奉大戰之後,奉軍就沒再打過仗,沒有損毀,張作霖在一次直奉大戰後改革,把東北軍強化了很多,不單有戰機,軍裝也是日式,在1930年代的中國,可說是軍備精良的勁旅,反看李宗仁自己回憶時也說,民國的國軍,就像世界軍事博物館,一次大戰前後的外國軍火都可以在國軍中找出來。
張學良如果有野心,只要在中原大戰反蔣,絕對有勝算,單看戰前奉系的兵力已經有反蔣聯軍的一半以上,而且戰爭初時聯軍傷亡很大,戰後奉系兵力應該是中國最強的,要領導國家不是困難事。討共時,張學良管的東北軍有16萬,已經大不如前,黃金十年,蔣介石沒什麼大事做,最大的事就是和軍裝提昇,在抗日前,蔣軍之下已有完整的空軍和坦克車,也有三支德式步兵裝備師。東北又被日本人蠶食,日子可不好過。

不過以我來看,在1937年,真的要抗日,的確是非蔣領導不可,因此我說張學良是有良心的人,李宗仁他們一心討蔣,可是討了蔣之後,他們有人有本事領導當時的民國?
大家說蔣狠,可是當時是個亂世,你不耍狠,別人根本不會理你,由清末開始,地方的財政的獨立,民初的財政預算,北洋政府的收入只是直隸和山東,簡單來說即是北洋軍的原有領土,其他地方根本沒有上繳過錢,地方軍閥都把錢留在自己的省內招兵買馬,和諸侯沒分別(典型例子就是閻鍚山),蔣介石在當時來說是不可多得的人,民初時沿海數省都是分割在不同的軍閥手上,可是北伐之後,蔣控制數個中國沿海省份,就財力來說是中國第一,有財力有兵力,又有黃埔以來的國軍背景,在中國有這樣影響力的人,當時就只有蔣介石而已。
相比李宗仁的桂系,是有戰力沒錯,不過兵少地也窮。
奉系張學良其實也有一定本事,不過張學良沒這個權術。
閻錫山由清初開始,想的只是保命而已。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國民

威望0
聖眷83
銀兩95

528

主題

7766

回帖

4997

積分

身份
旗籍漢族鑲藍旗
配偶
發表於 2010-1-21 12:35:28 | 顯示全部樓層
民國向來都是鬥的時代,太好不是有什麼好的@@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7 11:00 , Processed in 0.01600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