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518|回覆: 0

[轉貼] 奧地利國家救世主-查理大公(Archduke Charles)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1
聖眷171
銀兩950

1408

主題

7735

回帖

6332

積分

爵位二等恩赫侯
榮銜從三品中議大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0-2-24 19:48: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帖來自:http://wtfm.exblog.jp/12083604/
 
拿破崙的吹牛詩:「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在我看到厄爾巴島之前,我曾所向無敵)
面對著正處巔峰時期的所向無敵拿破崙...
率先打破拿破崙不可戰勝的神話
奧地利國家救世主-查理大公
Archduke Charles, Duke of Teschen

 
 
 
 
 
 
奧地利抗法名將查理大公(Archduke Charles of Austria),依德語系譯為卡爾大公(Erzherzog Karl von Österreich, Herzog von Teschen 1771年9月5日 - 1847年4月30日),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第3子,弗朗茨二世之弟,年幼的時候患了熱病的影響,導致有癲癇症。

他獨立指揮大軍時年僅25歲。由於奧地利軍其他將領面對拿破崙時,敗戰連連,奧地利帝國的最後一線希望就寄託在這位親王的雄才大略上。

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奧地利神聖羅馬皇帝利奧波德二世的妹夫,法王路易十六被推翻。

而他妹妹,法國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被法國共和政府處決,再加上「自由、平等、博愛」思潮的擴散,利奧波德二世極力聯合歐洲各國君主,以武力保衛法國的君主制。

1792年利奧波德二世正式與普魯士締結同盟,準備以武力干涉法國。他卻在這時暴斃,不過他的兒子,神聖羅馬皇帝弗朗茨二世繼續了他的政策,更於次年與普魯士、薩丁、英國、荷蘭和西班牙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

開始了弗朗茨二世的這位癲癇症皇弟-查理大公的軍事才華。

國家救世主

1795年查理大公在奧地利萊茵河軍團服務,而1796年直接全統萊茵河一岸的所有奧地利軍隊。當時查理大公手頭的軍隊只有5萬多人,而法國入侵軍莫羅(Moreau)和儒爾當(Jourdan)各自的軍團都有7萬到8萬人。

面對戰略上的兵力劣勢,查理大公開始穩步的向腹地撤退,而莫羅和儒爾當齊頭並進。

就在這個時候,查理大公留下2萬5千左右的士兵繼續撤退,而指揮剩餘的部隊快速北上,迅猛出擊,在安堡(Battle of Amberg)擊敗了儒爾當並進行大力追擊,後又在烏爾茲堡(Battle of Würzburg)再度徹底擊敗儒爾當軍。之後集中主力擊破了莫羅軍,把法軍趕出了萊茵河。

在1797年,查理大公指揮身在義大利的奧軍,試圖抵擋拿破崙將軍的攻勢,儘管沒有成功,卻組織了一場出色的撤退,完好的保存了奧軍實力。

1799年是查理大公獲得榮譽最多的一年:從維也納出發,兩戰擊破儒爾當,進入瑞士在蘇黎士攻堅戰中趕走了法國強將馬塞納元帥,征服瑞士。

1800年,查理大公與維也納當局產生政治觀點的分歧,而約翰大公又在霍赫林登被莫羅擊敗,只好撤退。

由於他的出色表現,人民對他也十分欣賞,除了要政府授予他國家救世主(“savior ”)的稱號外還要為他立像,但查理大公謙虛的拒絕了這些榮譽。

1805年,查理大公在義大利的卡爾蒂埃羅與馬塞納的法軍交戰,兩軍互有勝負。

軍事改革

1805年12月奧斯特里茨戰役爆發,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御駕親征率領的奧地利的德意志方面軍與沙皇俄羅斯軍被拿破崙大敗。

奧地利皇帝也被迫取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封號。拿破崙成為歐洲的霸主。

痛定思痛的皇帝弗朗茨二世任命查理大公為陸軍大元帥,開始著手一系列對奧地利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軍事改革:取消終生參軍制,建立廣泛徵兵制,禁止軍中體罰制度,採用訓練法式步兵戰術等等。

儘管他患有癲癇病,但不影響他作為指揮官和奧地利軍隊的改革者。查理大公導入法軍軍團編制。特別是將以往的傭兵軍、德意志住民為主國民軍創設「國防軍」(Landwehr)制度。

國防軍從15,000人到1809年再度與法國開戰前增加到24萬人。

由於1805-1809年的改革,查理大公的頭銜裏多了一個“軍事家”,超越了名將的概念。

第五次反法聯盟

但在軍事改革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傳來了拿破崙大軍深陷西班牙泥潭的消息,奧地利宰相梅特涅以投機的心態,不顧查理大公的反對,強行開戰。

1809年4月9日,奧地利又對法宣戰,組成五次反法聯盟。拿破崙立即率軍出擊,19∼23日五戰五捷,於5月13日佔領維也納。

阿斯本埃斯靈戰役(Battle of Aspern-Essling)
痛擊軍事天才-拿破崙


法軍奪占維也納的多瑙河河島洛鮑島(Lobau)後,拿破崙積極籌畫北渡多瑙河,企圖擊潰奧軍總司令查理大公統率的奧軍主力(集結於北岸,約13萬人)。

馬塞納的炮兵和工兵開始爭分奪秒地進行架橋作業。他們從維也納弄來木料、繩纜和船隻,很快就把一座浮橋從多瑙河右岸架到了洛鮑島。

5月21日拂曉,法軍先頭部隊馬塞納軍團(第4軍団)24,000、野砲60門渡過多瑙河北岸。

先鋒部隊馬塞納的左翼在阿斯本 (Aspern)、右翼在埃斯靈村(Essling),連成戰列防線,修建拿破崙主力渡河橋頭堡,背後是多瑙河,形成背水的陣勢。



查理大公決定待拿破崙軍半渡而擊,直到法軍馬塞納軍團業已過河,並在北岸搶佔阿斯本鎮和拉納軍接防埃斯靈村後,奧軍(約8萬人)才實施突擊。

拿破崙連夜調集部隊,22日拂曉,法軍渡河兵力達6萬餘人。雙方同時進攻激戰一整天。查理大公親自拿著軍旗,站在部隊的前頭指揮作戰。馬塞納所部法將拉薩爾的騎兵進行反擊,整個下午雙方都為這兩個村莊而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由於洪水驟至,河面陡漲四英尺,把主橋的一些錨鏈扯斷,浮橋被洪水沖走。孤立在對岸的3萬法軍既得不到生力軍增援又得不到彈藥補充。而奧軍在查理大公的親自率領下仍在不停頓地進攻。法軍經過拼死努力一直到午夜才將舟橋修復。

奧將貝爾卡爾德與希勒(Johann von Hiller 瓦格拉姆之役前辭職)攻入阿斯本鎮,尤其希勒軍非常兇悍,背水一戰的馬塞納軍團戰列被毀壞,後方聯絡線處於有被切斷的極危險狀態。馬塞納狼狽逃離阿斯本鎮。

奧將羅斯伯格( Franz von Rosenberg-Orsini)則衝進埃斯靈村。 拉納軍拼命反抗,並以聖海拉爾(Louis Vincent Le Blond de Saint-Hilaire)師增援,將羅斯伯格驅逐。奧軍包圍埃斯靈村。

1805年奧斯特里茨戰役與旺達姆攻上普拉岑高地的英雄聖海拉爾(Louis Vincent Le Blond de Saint-Hilaire)將軍受傷陣亡。(拿破崙後來下令將他葬在法國先賢祠拉納元帥旁。)

法軍集中強大的兵力從中央實施突破,但一再受挫,拉納元帥從埃斯靈村突圍後被炮彈命中重傷,於5月31日拂曉傷重不治。

在多瑙河上架上的臨時便橋後路,突然出現危機,也被奧地利軍從上游放了許多的火駁船破壞。

兩個居民點幾度易手,最後被奧軍奪得,首次被奧地利軍打的灰頭土臉的拿破崙下令撤退,但查理大公未能積極擴張戰果。

法軍敗退,撤回至洛鮑島,死傷和被俘3萬餘人,奧軍傷亡2萬餘人。

這是拿破崙自統兵作戰以來第一次遭受挫折的會戰。

查理大公指揮奧軍取得了阿斯本埃斯林戰役勝利,法軍第一次在一次大型會戰中損失如此慘重,拉納元帥戰死。

阿斯本埃斯靈戰役的勝利無敵的軍事天才拿破崙痛擊。常敗的奧地利帝國第一次在大型會戰中打破法蘭西帝國拿破崙不可戰勝的神話。

雖然拿破崙也曾1796年在義大利戰場與奧地利統帥阿爾文齊(József Alvinczi )小規模作戰中吃過2次鱉:第2次巴薩諾戰役與卡爾迪耶羅戰役(Battle of Caldiero)。
 
 

(1809年 7月情勢)


瓦格拉姆之役(Battle of Wagram)
擠滿了約30萬人的大會戰


1809年6月14日,拉布戰役(Battle of Raab) 歐仁親王勝利延遲了奧地利約翰大公援軍及時在瓦格拉姆與查理大公會合的計劃

不久後,1809年7月在法奧2軍在維也納城東北瓦格拉姆地區再次進行會戰-瓦格拉姆之役〈Battle of Wagram〉爆發。

查理大公判斷法軍將再次由洛鮑島北端強渡多瑙河,遂以該方向為防禦重點,並鑒於阿斯本地區陣地暴露。

查理大公率部稍向後撤,主力在魯斯河北岸一弧形高地佈陣,部分兵力配置在比桑山高地,企圖依託河流和高地組織防禦。並等待約翰大公(Archduke John of Austria)所部抵達後再擊潰法軍。

拿破崙在阿斯本—埃斯靈作戰失利後,認真汲取教訓,進行周密、細緻的戰役準備,集結法國精銳15萬以對付查理大公。

奧軍陣地正面寬約20公里,以瓦格拉姆村為中心分為左右兩翼。6月30日,法軍一部從洛鮑島北端渡河佯動,奧軍根據既定方案未加反擊。

7月4日夜,雷電轟鳴,風雨交加,法軍主力在洛鮑島東南端奧軍陣地左側薄弱地點利用預製器材架設六座浮橋,分三批渡河。

第一批:達武,烏迪諾,馬塞納。
第二披:歐仁王子,近衛軍,貝爾納多特,馬爾蒙和符雷德(巴伐利亞軍)。
第三批:貝西埃爾所率騎兵預備隊。
雷尼爾將軍率一個師步兵和113門火炮留守洛鮑島,以便萬一失利可掩護退卻

為了防止重蹈奧軍用火船撞擊戰術。附近 船隻都被法軍徵用,配備槍支,並用於河上巡邏,以防止奧軍攻擊河上的橋樑。

至次日晨,法軍總兵力15萬大軍大部兵力抵達左岸,成扇狀沿魯斯河向奧軍左翼迂回。

率領13萬奧軍的查理大公沒想到「手下敗皇」拿破崙如此狡猾,連忙放棄前哨陣地,撤至瓦格拉姆主陣地。

(奧法瓦格拉姆初期佈陣)


【查理大公作戰計畫】

總兵力:約13萬人,414門大砲

1.等待約翰大公援軍到達為第一要務

2.防禦佈陣:依託河流和高地組織防禦。

左翼:

諾德曼( Joseph Armand von Nordmann)
羅斯伯格( Franz von Rosenberg-Orsini)、
赫辛根(Hohenzollern-Hechingen)

中央:科洛瓦特(Johann Kollowrat)、貝爾卡爾德 (Count Heinrich von Bellegarde)

右翼:克雷瑙(Johann von Klenau)

3.查理大公發現法軍左翼空虛決定用右翼兵力突擊馬塞納法軍,以切斷拿破崙軍隊與多瑙河的聯繫,並待約翰大公所部抵達後再擊潰法軍。

【拿破崙作戰計畫】

兵力:約15萬,433火砲

1.拿破崙為奧地利約翰大公援軍到來前擊潰查理大公,7月5日下午3點拿破崙下令立即進攻查理大公。

2.攻擊佈陣:

左翼:馬塞納軍後退採守勢。

右翼:達武、烏迪諾軍迂回突擊奧地利軍的左翼。

計劃中央突破,將奧地利防線切成2半,從左而右襲捲。

戰鬥過程:

7月5日下午3點拿破崙下令開始立即進攻查理大公。位於法軍陣線中部的貝爾納多特所部不但沒有攻下任何敵人陣地,其部的撒薩克遜軍反倒最先被奧軍逐出,狼狽逃回。

7月6日拂曉查理大公轉取攻勢,以4個軍(貝爾卡爾德、奧地利擲彈兵團、科洛瓦特,列支敦士登重騎兵)的兵力對法軍阿斯本方向實施反擊,攻擊阿德克拉村( Aderklaa)的馬塞納軍,造成奧軍中央陣地兵力薄弱。

起初,奧軍攻擊得手,拿破崙的左翼馬塞納軍團開始向後退卻。擔任掩護馬塞納右翼的貝爾納多特再次被擊潰,這讓拿破崙非常惱火。


此時,拿破崙趕至前線,觀察戰場形勢後決心左翼取守勢,烏迪諾和達武右翼迂回突擊馬克(Markgrafsneusiedl)村 的諾德曼軍、羅斯伯格軍。

主力縱隊特攻預備從中央突破,並調集炮將德魯奧火炮百餘門組成大炮兵連(Grand Battery)轟擊奧軍科洛瓦特、貝爾卡爾德軍防守的的中央陣地。

查理大公的奧軍在進攻中正面拉得過寬,又缺乏預備隊,態勢變得不妙。

右翼奧將 克雷瑙大迂回避開馬塞納軍團,並巧妙閃開一個法國獨立師,突進殺入法軍左防線,想截斷拿破崙後路,卻不幸遭到雷尼爾(Jean Reynier)從洛鮑島發射重炮轟擊,馬塞納軍連忙南撤5公里,與克雷瑙對陣,穩定的法國左翼。

中午,當達武軍團開始壓迫奧軍(=查理大公左翼)時,拿破崙隨即命令麥克唐納以8000人形成大縱隊在104門火炮和胸甲騎兵、拉薩爾(Antoine Lasalle)輕騎兵的支援下向中央部科洛瓦特、貝爾卡爾德 奧軍發起攻擊。


(麥克唐納在1809年瓦格拉姆戰役攻擊縱隊陣型)

符雷德的巴伐利亞軍馬爾蒙部做為預備隊跟上打擊中線。

號稱法軍「天下第一騎」拉薩爾輕騎兵司令,擊破奧地利擲彈兵團時,頭部中彈陣亡。

拿破崙的達武軍團右翼迂回亦進展順利,左翼馬塞納頑強抗擊奧軍,阻敵於阿斯本。中央奧軍雖頑強抵抗,但因受法軍夾擊而損失慘重。

至16時,麥克唐納中央突破成功,奧地利防線連同羅斯伯格、赫辛根戰線失利,奧軍全線潰退,奧軍約翰大公的1.25萬援軍未至,查理大公見敗局已定,且有可能被圍殲,遂聰明的下令有秩序的全面撤退。

此役,奧軍損失4.1萬人,法軍損失3.7萬人。拿破崙終於轉敗為勝,但實際贏的不多。

法軍雖勝亦疲憊不堪,無力追擊。 奧軍得以撤離並保存了戰鬥力。查理大公把部隊完整的撤出,連一門炮,一面軍旗都沒有給給對手留下。本來他的損失並不重,可以擇地另戰,可是奧皇弗蘭茨感到已經無利可求,居然割地賠款求和。

在拿破崙最強大的時期,經過阿斯本埃斯靈戰役與瓦格拉姆之役,除傷兵外竟使5萬法軍精銳陣亡,被查理大公所消滅(※注意這時的精銳法軍可不是拿破崙征俄失敗或或百日王朝時的菜鳥法國兵)。

拿破崙將查理大公視為歐洲最可怕的對手。

但此時.......

名將隱退

儘管1809年的戰役,驗證了查理大公改革的巨大功效,但結局卻令他心灰意冷,又因為梅特涅等小人弄權,又因為主張君主立憲制與皇上老哥對立。

查理大公乾脆辭去一切職務,從此隱退。

查理大公的指揮特色偏重「地勢防禦」,但如果需要的話,他也能打出最為大膽出色的攻勢。在烏爾茲堡戰役前後,查理大公指揮士兵來了一次驚人的大型迂回。而在阿斯本埃斯靈,他的正面攻擊也十分成功。


查理大公本人在1796年萊茵河戰場指揮的戰役,簡直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查理大公本人的軍事理論主張運用國土上一切要塞和地勢,因此他甚至把打垮敵人軍隊作為第二目標。

但是克勞塞韋茨對他的軍事理論進行了不客氣地批評:

第一,他缺乏求勝的企圖。
第二,其判斷雖大致良好,但其基本戰略觀念卻完全錯誤。

在戰爭中應以毀滅敵軍兵力為主要目的,但他所追求的成功僅為佔領某些陣地和地區而已。

相對於拿破崙早期的靈活與大膽,查理大公的保守觀念雖然能使他在對付一些同樣保守的將領時可以取得一些勝利,但在指揮領域仍然無法和拿破崙比肩。

克勞塞維茨雖然批評他,但在書中評價他仍為一個偉大的將領和軍事理論家。

查理大公的名言是:「當你本身的軍隊都不安全的時候,就別想再去冒險。」

事實上,能夠擊敗他的只有拿破崙和馬塞納,而馬塞納本人也在某些戰鬥上輸給查理大公,他本人也是拿破崙最為看重的歐洲名將。

在拿破崙時代的各位將領中,我們完全可以認為查理大公是和達武,威靈頓齊名的名將,而且他在軍事改革方面為奧軍做出了很大貢獻。

查理大公於1847年4月30日在維也納去世。



1809年奧地利在反對法國軍隊入侵的阿斯本埃斯靈戰役戰役中把不可一世的拿破崙打得丟盔謝甲,1859年,一個僵死的獅子雕像出現在維也納的阿斯本埃斯靈英雄廣場。

獅子身下的有將軍戰袍,奧地利人是以這個僵死的獅子象徵失敗的拿破崙(拿破崙意思=林中之獅)。

維也納英雄廣場上的兩座銅像分別紀念的是,對土耳其人戰無不勝的歐根親王 (Prince Eugene of Savoy),另外一個就是抵禦拿破崙的查理大公 (1860年塑立)。

[ 本帖最後由 索額圖 於 2010-2-24 19:52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2-4 03:18 , Processed in 0.01475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