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415|回覆: 2

[轉貼] “民國四公子”命運不一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0
聖眷263
銀兩19483

478

主題

6922

回帖

6380

積分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0-7-17 09:44: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民國初年,京津滬的上層社會把當時四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豪門子弟稱爲“四大公子”,即後世所說的“民國四公子”。他們分別是末代皇帝溥儀的族兄溥侗、袁世凱的次子袁克文、河南都督張鎮芳之子張伯駒、奉系軍閥張作霖之子張學良。他們均出身豪門世家,但結局命運卻迥然不同。

  紅豆館主溥侗

  溥侗是恭親王奕忻的孫子,字厚齋,號西園,別署紅豆館主,生於光緒三年(1877年),因排行老五,人稱“侗五爺”。溥侗自小酷愛昆曲和京劇,由於他通曉詞章音律,精通古典文學,又兼見多識廣博採衆長,故對所演劇目的故事情節、人物身份及規定情景都有深刻的領悟,對各種不同的角色都有惟妙惟肖的表現。溥侗曾一人在京劇《群英會》中飾演周瑜、魯肅、蔣幹、曹操、黃蓋五個角色,個個技藝精妙出神入化,在當時曾引起轟動。

  由於溥侗博學多才,藝兼文武,所以在梨園行裏一提起“侗五爺”來無人不服,前來拜師學藝者更是不計其數,據說當時的名角言菊朋、李萬春等人都曾以師事之。1930年清華大學聘請他到校擔任曲學導師,他還在北京女子文理學院、北京藝術學院等處教授昆曲。劇作家、程硯秋之師羅癭公在其《菊部叢談》評價他:“厚齋色色精到,音樂之外,詞翰、繪事、鑒賞,無不精能。兼蓋有唐莊宗、李後主之長,又非其他天潢所能企及耳。”

  1950年6月,溥侗在上海病故,享年73歲。溥侗的忘年之交梅蘭芳聞訊冒雨趕來吊唁,此時棺槨已上蓋,經梅蘭芳的懇切請求,其家人開棺讓兩位老友見了最後一面。根據溥侗的遺囑,他的後人將他葬在了昆曲的發源地———蘇州靈岩山,一代戲曲奇才與他鍾愛的戲曲藝術長眠在了一處。

  風流才子袁克文

  袁克文字豹岑,號寒雲,1890年7月生於漢城,其母是貴族之女,因袁世凱長妾沈氏無出,袁克文剛一出生便被沈氏抱養。袁克文自幼聰慧異常,讀書一目十行過目成誦,金石書畫、詩文戲藝,無所不通,袁世凱後期的私人文稿大多出自他手,是袁氏諸子中不同凡響的一位,深得袁世凱的寵愛。袁克文也頗爲自負,常常自比爲三國曹子建,引起了其兄袁克定的妒忌。與父親不同,袁克文無意於政治權位,1915年袁氏稱帝時,他與父兄意見相左,他的一首反對帝制的詩在當時曾傳誦一時:“隙駒留身爭一瞬,恐聲催夢欲三更。絕嶺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高層。”

  1916年袁世凱死後,袁家樹倒猢猻散,袁克文便來往於京津滬等地,從事收藏、書畫、填詞、作詩、撰文、唱曲等風流名士的活動。上世紀20年代,袁克文在京滬一些報紙、雜誌上發表了《辛丙秘苑》、《新華秘記》、《洹上私乘》、《三十年聞見行錄》等筆記,比較全面地記錄了袁氏家族的歷史演變,以及袁世凱稱帝前後的種種內幕;他還寫過一些文言、白話小說,只可惜大多已經失傳了。

  袁克文在上海曾加入過青幫,並且還排在輩分極高的“大”字輩,當時在滬上稱霸一方的黃金榮、張嘯林是比袁矮一輩的“通”字輩,而杜月笙則是徒孫輩的“悟”字輩,所以人們都稱袁是“小老大”。其實袁克文本質上還是一介文人,有人曾用六個字形象地概括了他的一生:“貴公子,純文人”,這個評價可謂一語中的。

1931年農曆正月,袁克文在天津患猩紅熱去世。其實此病在當時也不是絕症,但天生好動的袁克文在家呆不住,病未痊愈就外出吃花酒,以致突然病發而不治。一生揮金如土的袁二公子身後只留下了20元錢的遺産,後事還是“幫”裏的徒子徒孫湊錢幫他辦的。出殯時,和尚、道士、尼姑、喇嘛都來送葬,甚至一些妓女也紮了白頭繩來哭奠,風流才子袁二爺的後事成爲當時天津衛的一大景觀。

  文化奇人張伯駒

  張伯駒生於1897年,原名家騏,字叢碧,別號遊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項城人,系張錦芳之子,後過繼給伯父、民初曾任河南都督的張鎮芳。張伯駒7歲入私塾,9歲能詩文,素有“神童”的美譽。他1916年入袁世凱的混成模範團騎兵科學習,畢業後先後投身軍界和金融界,但擔任的都是名譽性職務,他一生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與推廣,在詩詞楹聯、琴棋書畫、戲曲研究、文物鑒賞等方面成績卓著,舊小說裏常用“詩詞歌賦,無所不曉,琴棋書畫,無所不通”來形容才子,張伯駒就是這樣一個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伯駒先生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收藏大家,他積極徵購古代文物字畫,使流落於社會的許多優秀文化遺産得到妥善保護,他的藏品多爲世所罕見之物,那是他用大洋、金條、首飾乃至房産換來的。1956年,他與夫人潘素女士將其一生收藏的西晉陸機《平復帖》卷,隋展子虔《遊春圖》,唐李白《上陽臺帖》,杜牧《贈張好好詩》卷,宋范仲淹《道服贊》卷,黃庭堅《諸上座帖》等價值連城的珍貴書畫無償捐獻給國家。

  張伯駒先生1947年6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6年加入民革,曾任第一屆北京市政協委員。從1962年起擔任吉林省博物館副研究員、第一副館長,“文革”中遭到迫害和誣陷,周恩來總理得悉後,指示有關部門聘任他爲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晚年張伯駒還擔任過中國書協名譽理事、北京戲曲研究所研究員、民盟中央文教委員等許多社會職務,於1982年2月2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4歲。

  百年少帥張學良

  張學良的名字已是家喻戶曉。他1901年6月3日生於今遼寧省台安縣桑樹林子鄉。1906年張學良師從遼西名儒崔駿聲受教,1916年從奉天督軍署英文科科長徐啓東學習英語,並經常參加奉天基督教青年會的活動。同年春,與於鳳至結婚。1919年3月,入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第一期炮兵科學習,第二年畢業後任東北巡閱使署衛隊旅旅長,正式步入了軍界。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發生後,張學良繼任東北保安總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同年12月,張學良宣佈東三省及熱河省易幟。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張奉命要求部下對日本關東軍的進攻不要進行抵抗,從而落下了“不抵抗將軍”的駡名。1936年12月,張在多次勸蔣聯共抗日未果的情況下,與西安綏署主任、十七路軍總指揮楊虎城共同發動了“西安事變”,逼蔣抗日。隨後張送蔣回南京,遭蔣長期軟禁。 去台後張學良皈依了基督教,依照一夫一妻的教規,他與原配夫人于鳳至離婚,和陪伴自己幾十年的趙四小姐終成姻緣。1964年7月4日,64歲的張學良身穿嶄新的西服,系著淺灰色的領帶,與身穿合體旗袍,佩帶水晶項鏈的趙一荻女士攜手走進了教堂。臺灣的許多報紙以“少帥趙四,正式結婚;紅粉知己,白首締盟”爲題對此事作了報道。 1994年4月,美國移民局正式核發“綠卡”給張學良夫婦,他們決定在風光秀麗的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安度晚年。2001年10月15日,百年少帥張學良安詳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他與先他一年而去的趙四小姐合葬在一片綠草如茵的草坪上,墓碑上用希伯來文寫著“以馬內利”幾個字,意即“上帝與我們同在”。


本文轉自:http://culture.gansudaily.com.cn ... /010175720_01.shtml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263
銀兩19483

478

主題

6922

回帖

6380

積分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10-7-17 09:50:05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民國四大公子,有很多說法,可能會跟大家所知道不樣。
大約有以下說法:
1、        陳錦堂、袁克讓、張伯鈞、宋傳興   
2、        袁克文、溥侗、張伯駒、張學良
3、        袁克文、盧小嘉、張伯駒、張學良   
4、        孫科、張學良、段宏業、盧小嘉。   
5、        蔣孝武、陳履安、周一熹、連戰。    
6、        錢複、陳覆安、宋楚瑜和連戰。   
7、        沈君山、錢複、陳覆安、連戰。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2
聖眷56
銀兩1396

233

主題

1769

回帖

1591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10-7-17 10:34:55 | 顯示全部樓層
拜讀了,真是讓散人增廣見聞呀^^其中紅豆館主溥侗中的
「曾一人在京劇《群英會》中飾演周瑜、魯肅、蔣幹、曹操、黃蓋五個角色」
真是唱功了得呀@@要唱好一個角色就很不容易了
而且嗓子真是耐操呀~"~|||
詩、劍、酒,余之三良友。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3 19:17 , Processed in 0.01549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