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樓主: 關二哥

[轉貼] 1月11日:法比兩國佔領魯爾區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8

1306

主題

16217

回帖

9772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清·大治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冬)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關二哥 於 2011-1-12 15:20 發表


德皇威廉二世好大喜功,力主軍備擴張,最終一發不可收拾。

再者,無條件支持奧匈開戰也絕不明智。


回家前想為威廉二世申辯一下:
為什麼老牌的殖民帝國不列顛為了維持自己的殖民帝國而擴軍就是合法合情合理。
而一個新興的德意志帝國皇帝希望在太陽底下佔一片土地而擴軍就是錯誤?

回看德國的工業力,經濟力,統一之後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界初已經是歐洲第一,強大的帝國需要殖民地資源來配合國發展,海軍是少不了的,
再說德國立於歐洲中部,西有法國,東有帝俄,別說是攻打別人,只是防守就要東線及西線有對抗世界前幾名的列強入侵的軍事力量,
兩面作戰已經是一戰前德國參謀本部老早就思考的大問題了,
我覺得如果我是威廉二世,也一樣會擴軍沒錯。
何況法國更有普法戰爭的仇沒報?

事後也只可以證明,德國頂多只是可以維持兩面戰線平衡
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夠力量直剿東西線任何一方
德國在戰時初期大攻勢的前題,一是總體戰級的大動員,一是突襲,可以說是豪賭
坦能堡算是俄羅斯的指揮太爛了
才多給了日後德國一個單線作戰的機會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183
銀兩4539

1346

主題

14129

回帖

9638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清·大治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冬)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1樓 陳闊川 的帖子

英國的海外擴張是循序漸進,歷時幾百年之久,
而且早期很多地方都未被佔據,才可以得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殖民地。

相反,德國海外擴張起步很遲,只能得到列強吃剩的雞肋,
而且這種方式近乎盲目奪取土地的「面子工程」,罔顧實際效益,
例如德屬西南非(納米比亞)、德屬東非(坦桑尼亞)那些地方只會帶來財政負擔。

所謂「先王耀德不觀兵」,擴軍要量力而為,更不能一心拿來耀武揚威。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8

1306

主題

16217

回帖

9772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清·大治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冬)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關二哥 於 2011-1-12 20:29 發表
英國的海外擴張是循序漸進,歷時幾百年之久,
而且早期很多地方都未被佔據,才可以得到一些真正「有用」的殖民地。

相反,德國海外擴張起步很遲,只能得到列強吃剩的雞肋,
而且這種方式近乎盲目奪取土地的「面子工程」,罔顧實際 ...


如果你是一間新公司的負責人,你有雄厚的資金和工廠,你可以接受這個觀點而放棄擴張市場業務嗎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183
銀兩4539

1346

主題

14129

回帖

9638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清·大治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冬)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陳闊川 於 2011-1-12 20:31 發表

如果你是一間新公司的負責人,你有雄厚的資金和工廠,你可以接受這個觀點而放棄擴張市場業務嗎


為了充撐集團面子,在窮鄉僻土開幾家賠大本的分店,只是有害無益。
(人家不列顛集團的分店卻多半賺得盆滿缽滿)

更糟糕的是,開了幾家分店就以為自己很強,然後向兩大集團宣戰,破產是理所當然。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8

1306

主題

16217

回帖

9772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清·大治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冬)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關二哥 於 2011-1-12 20:37 發表


為了充撐集團面子,在窮鄉僻土開幾家賠大本的分店,只是有害無益。
(人家不列顛集團的分店卻多半賺得盆滿缽滿)

更糟糕的是,開了幾家分店就以為自己很強,然後向兩大集團宣戰,破產是理所當然。 ...


那只能說是公司不夠強而已,因為有必要令自己的公司更強吧?其實我覺得在一次大戰中德國的表現看來,德國已經表現出自己是一個有能力和世界幾個列強爭霸的能力。

順便說說,非戰公約是一戰後的產物,對於戰爭的合法性,當時的歐洲各國根本是沒有不會視以戰爭來達到目的是不義的行為,為了國家的競爭力和利益而擴大帝國的本錢,當時來說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再說,只是為了防範法國和俄羅斯,德國本身就有擴軍的必要性,更別說英國本身已經有威脅到德國。

至於說德國的海外利用,雖然比不上英國和法國,可是也不能說是窮鄉僻壤,德國在華利益可是不少。一佔就佔了個青島了。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8

1306

主題

16217

回帖

9772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清·大治二年十二月十五日(冬) | 顯示全部樓層
順便說說,如果因為別人在市場有絕大的優勢而不應該在那個領域內達至自己的目標,那麼德國和意大利的統一根本是錯誤的事。

民族主義和帝國主義,如果你是信奉那個主義,那根本只是主觀思想而已,如果全世界都是帝國主義主導,那帝國主義的心態去擴張根本是完全沒問題。相對於今天,現在的世界不過是民族主義、資本主義、和平主義主導,因此不是太想在本帖討論擴張是對是錯。

本身普魯士雖強,可是一八四八的普魯士是不是有條件和奧地利,法國等國爭取德意志地區的影響力?奧地利一直是德意志聯邦主席,德意志本就是他的地盤,至於法國,南德意志的平衡也直接動搖法國的取態。說俾斯麥利用外交而取得統一的條件,可是俾斯麥的「鐵血」才是德國統一的關鍵,當年叫「鐵血」,在威廉二世時就叫「擴軍」。沒有那個鐵血基礎,就算有外交的優勢,也頂多像薩丁尼亞皮特蒙一樣,在法奧戰爭打了一半,法國人逃了,那原先打回來的土地也半個不留。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5-2-4 05:54 , Processed in 0.019852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