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767|回覆: 0

[藏書] 讀者十論:你把每一天當作什麼?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5523
聖眷786
銀兩-3309

1818

主題

9610

回帖

68914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
旗籍滿族鑲白旗
配偶澄川鈴香
發表於 2019-1-22 09:33: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 RitalinD,回應《異鄉人——老清新:從台北翻牆到北京,穿梭於中國夢與小確幸》
我的二十五歲基本上生活在廣州,我對這個地方仍然有很強的異鄉感。故鄉感來源於什麼?來源於熟悉的商販和地標,這些在最近十年的拆除城中村活動中拆得七七八八了。或許本土粵劇棟篤笑茶樓白雲山能保留小小,但在政府的改革中也能以嗅到一絲剩餘的味道。那交心的朋友也許能挽回一絲舊日的味道,但每日的如逃生般生活工作已沒有力氣和心情好好坐下來交流。

羨慕香港和台灣的民眾,能慢下來思考什麼才是需要的。時常覺得自己坐在擠滿人的巴士裏,被鋼鐵方盒裹挾着,車輪轟隆隆地前進。沒有人能讓它減速,我知道它隨時會將我撞成粉碎,但我沒辦法,我已經上車了(或者說被上車)。我把每一天當作倖存。

2. Fai,回應《黎蝸藤:北京粗暴清理「低端人口」背後,更複雜的本土主義視角》
北京政府的所作所為真正的利器不是大鐵槌,而是這種以「本土主義」的資源理性來分治群眾利益的管理手段(很明顯,同是被清理,大家接收到的訊息就是不同),還有中國人獨有的「寬容」和「大局理性」。

不如這樣吧,讓我們來想想不這樣可以怎樣?

1.大城市吸引外地人,就不管其生存條件有多不堪,城市始終是「發展」圖騰,世界皆然。要做人口管理,城市push的同時,地方要pull。我們看到北京多了不起的同時,就得將目光引向地方/原鄉的凋零。在北京這件事上,不要只注意本土主義(必然不過的情緒)的狹隘(這已成為讓人噤聲的幌子),還得看到地方行政如何把流民變得毫無退路。北京的生活條件很惡劣,人們未必不想回鄉(還不提部份人本來就是北京農民,地已被收只靠租金生活),要吸引人離開城市,是否應該在地方提供相應的吸引條件?但是,中共做不到這點,為什麼?一則無心,二則無能,最後只能暴力驅趕,製造本土難民。最壞的是,它好像沒有了全國協調的能力,這可對誰都不是好消息。

香港之不宜作為與中國其他城市相一致的例子,因為香港自始至終就不在這個行政系統裏面。香港也沒有在開端進行理性的人口管理的權力,只能眼看城市擁擠還得被迫接受,其排外情緒就更可想而知。

2.問題之複雜,需要溝通、諒解、共同的智識參與,這在一定程度上會緩和社會矛盾,讓民眾對自身處境有足夠的自覺,作出更理性選擇(如果有得選),容許有能力的人提供協助。但中國沒有這樣的空間,為什麼?因為中共根本就懼怕公民參與與集結。

3.事實是什麼?中共以它的特有方式製造了它特有的問題。承受後果的人看不到根源,反而以其後果合理化/軟化其處理手段。這是謊謬的。如果中共還希望在世人面前有個人樣,如果論者有心有力,就不是對一群身處開放社會的讀者說教,而是提出亡羊補牢的建議,如果你的建議能夠上達天聽,而中共還有這心力…和打算(?)去理性治國。

別再佯裝理性,我們沒有這個位置。分析,不是為了得出它也有合理一面的結論,而是預測它下一步會做什麼,人民可以如何自處。

3. 不配,回應《黎蝸藤:北京粗暴清理「低端人口」背後,更複雜的本土主義視角》
感謝作者,「本土主義屬性」這個角度很棒,但仍然不能合理化整件事,無論其做法是温和還是激烈的,回應作者在文中的提問:城市本土主義究竟有沒有合理性?該如何取得平衡?這問題在中國好像無需這麼理智討論。

為什麼大家想去城市,無非就是中國對各地的資源分配的不平均。如果說香港人通過英國的治理及香港人自己多年的努力,創造了這個城市的繁榮,而大陸每天批准一兩百個持單程証來港定居的人,其中部分人對香港貢獻少而純享受福利的,那麼香港本土派針對性地排斥這一人群,還說得過去,香港本土主義在這一時期的合理性也更高;但在大陸的中央政府把各省的税收走了然後投一大塊到北京,然後北京說我要講城市本土主義,我不要外地人?那麼東北人能否全體拒絕交國税?能否把清華北大等高校搬遷幾所到東南各省?能否立法禁止每所北京醫院僱用超過一名國內一流的醫生、其餘的分去西部?

這麼說使得北京好像也有點兩邊不是人,引用以前看過的兩篇短文(大意)為北京開脱一部分責任吧:一是來自很久前的微博,你囯的任何問題,歸根到底都是一個問題;二是不久前來自twitter,每次有社會熱點問題,大家都假裝震驚,假裝這一次真的踩到了底綫。

4. 退休老頭,回應圓桌話題《中國強推煤改氣惹民怨,為什麼環保與温暖不可兼得?》
剛剛看到某同志的留言:在農村...談什麼建築師?這一點讓我感慨萬千,不得不再多說幾句話。

中國13億人口有8億住在農村,假設農村每戶4口,那麼就有2億棟農舍,這群農舍從破爛到豪華,體積、外觀和裝修上有着天壤之別,然而本質上卻沒啥兩樣。

首先是今天的主題冬天保暖,有錢的村書記家中自己有個小鍋爐燒水供地暖,一天24小時暖和的很,沒錢的生個火塘,也能湊合過冬,至於房子本身是否保暖?沒人關注,真的沒人關注,有錢的村書記不過是從網上下載一些平面圖找個工程隊就開幹,沒想過保暖;沒錢的貧農就只能自己在農暇時弄點磚瓦修修補補,沒有能力想到保暖。再看看農舍建材,早年是以雜木為梁柱,黃土加碎高粱杆打成的土胚牆,現在則是鋼筋、水泥、磚塊、玻璃,要說起保暖和環保,早年的農舍的土牆可是比現在的別墅既環保又保暖的太多了,如有半米厚的土牆基本上牆內温度可以保證。

現在各地方為了農舍需求所建的水泥廠、小鋼鐵廠、小磚窯等哪個不是污染大戶?哪個不是耗能大戶?偏偏用這些材料建成的農舍還不保暖,你們說氣不氣?

所以各地方棄煤改氣純粹是治標不治本,再多的氣來都不夠燒,根本就應該從農舍的建材和取暖方式下着手,建材譬如:輕鋼架、土牆,隔熱棉,取暖譬如:壁爐、地泵、炕連灶、高效鍋爐、生物質燃料、合理的室內平面規劃圖...等

這些都需要建築師工程師的參與,偏偏咱們國人的眼睛只看到城市,忘了八億的低端人口,唉。

5. Iris,回應圓桌話題《不會接吻的女主角,是單純美好,還是迎合男權喜好?》
女生為了維護「清純」形象所以表現「不會接吻」,本身就是在迎合男權想像。把女性的性看作一種男性佔有的資源,她接吻生澀說明這個資源被少開發或未開發,所以「乾淨」「清純」。

其實我倒不覺得這一點是女生不敬業演技差,而是她在做符合男性「清純」幻想的表演,在迎合男權主義的審美。

有趣的是,我和身邊部分女性朋友聊天,她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樂此不疲地表現自己「不會接吻的清純」,「假裝自己不會, 男朋友就很高興啊」。我們的文化裏好像男生就應該天然懂性知識,女性就應該羞澀被動,而女性非但不覺得這是一種標籤化的壓迫,反而去迎合標籤。

想起張愛玲小說中從裏到外符合這樣標籤的女性,在結婚後洞房花燭夜時被驚嚇得逃跑.....

Leave the labels alone, just let people be who they are.

6. Sonja,回應圓桌話題《不會接吻的女主角,是單純美好,還是迎合男權喜好?》
不是女生愛看,就不算迎合父權,就算是女性也可能認同、甚至支持父權體制。父權本來就不止牽涉到對女性的壓迫,也同樣展現在對各種性別的刻板印象與期待上。

不過這種總裁小說所展現的男強女弱,不能單單用性別壓迫的結構來理解——小說終究是虛擬的,他呈現的不是現實,而是渴望、慾望,讀者正是是透過這種fantasy來滿足明知不切實際的想像。喜歡看這種小說,不代表就認同現實中真的要這樣。這是情慾的一種,就像迷戀BL也是情慾的一種,有人喜歡被性虐待亦同。

打個比方來說,有些人好透過戰爭遊戲滿足刺激感,不代表現實中也會認同戰爭啊。 當然這種虛構故事的慾望很可能延伸到現實中變成真正的、普遍的性別期待。所以重點還是要讓各種各樣的多元慾望有揮發的空間,避免某單一一種成為獨霸的性別慾望。

7. Sloppy,回應圓桌話題《台北新北向違建宣戰,拆除違章建築如何才能不變成「人口驅逐」?》
市府長期放任這些房東將建物改成不合格的商品營利,才會到此地步,我說消費者協會與承租戶應該集體向市府與房東求償。房東要為違反公共安全與消防法規負責,也要為拆除後無法履行租期的部分負責,而市府抵擋不住房住找人關說則要為長期行政怠惰負責。

我查了柯市府過去執行違建案新聞,市府給了時限讓房主改善屋況至合乎法規,也將建物依情節嚴重分類,立即要拆除的部分為高度威脅公共安全者,而若租戶因此有無家可歸之情況,市府也有專科協助安置。執行過程我認為合情合理,但效果顯然不彰,雷大雨小,不然不會有違建害人的事又接連發生,拆除的執行有相當值得檢討之處。

8. 鹹魚姬,回應圓桌話題《老闆好,然後打工仔也好?你認同「涓滴經濟學」嗎?》
僱主的立場一向都是用最少的成本讓員工盡可能長時間地工作,假如員工可以24小時工作不會死,那麼僱主就不想讓他們休息一分鐘。僱主之所以讓員工休息,其實只是考慮到員工長時間工作會死,工作質量會變差。期望僱主主動無條件給員工更多福利,就等於讓獅子主動改吃素一樣。

另一方面,作為員工,聯合起來抵制超長工作時間以及加班文化,這樣可以倒逼僱主提供福利,然而在實際上卻無法實現。因為崗位競爭,總會有員工企圖通過加班、長時間工作,甚至透支自己的生命,排擠掉不願意超長時間工作的人,從而獲取更多的利益。

正因如此,才需要通過強制手段讓僱主讓渡出一部分利益,保障員工的健康權利。而這個健康,應該包括身體和心理,在加班文化盛行的亞洲更應該通過強制休息去保證。

9. beichui,回應《項飆:正規化了的北京「浙江村」,社會關係和自保能力也瓦解了》
吸收這些精英,本來就是中共的本意。我覺得也是中共厲害的地方。中共是工農出身的,但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共發現工農變成了弱勢群體,作為執政黨,執政基礎怎麼可以是弱勢群體?所以才開始吸收這些改革開放中出現的精英。這也是三個代表概念提出的背景,所謂的先進生產力 先進文化,無非就是原來的資本家 知識份子嘛。

平心而論,這些能夠脱穎而出的人,確實在能力上是有突出的,確實能代表生產力的先進方向。所以中共厲害,厲害的就是它居然和其他政黨不一樣,能夠擺脱意識形態的限制,時刻保證黨的精英性質,中共當得起與時俱進這四個字。中共改革開放幾十年,既然能夠有活力,人才輩出,和這種自我革命自我更新的勇氣是分不開的。再討厭它的人,也必須認可這一點。

10. Christopher,回應《林垚:「低端人口」從來都是「低端外來人口」——北京切除的戶籍維度》
沒有人口超載這一說,因為城市生存那麼多人就會有他能夠生存的理由,存在即合理,如果超載那些人就不會住在那個城市了,因為那個城市容不下他,一邊說超載,一變確實容得下那麼多人,那發展城市是為了什麼?

原文:《讀者十論:你把每一天當作什麼?》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 ... ek/?utm_medium=copy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7 05:53 , Processed in 0.01485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