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336|回覆: 4

[轉貼] 中國為什麼總要介入朝鮮半島上的戰爭?

[複製鏈接]

百姓

威望0
聖眷4
銀兩79

580

主題

1073

回帖

87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8-6-20 18:45: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現階段國內各方、包括國際問題和國際戰略學者,在涉及未來朝鮮與美國戰爭衝突前景時,幾乎都認為中國不可能進行第二次抗美援朝,而國內的戰略研究經常犯各種低級錯誤。但還沒有比這種戰略觀念更荒誕和無稽的,事實上如果朝鮮半島真的爆發戰爭,而且美國是戰爭的一方,中國一定會像50多年前一樣,重新出兵朝鮮。所有在評論朝鮮問題認為中國不會在下一次朝鮮戰場上出兵的人,根本不懂地緣戰略,也不懂中國和朝鮮的歷史。
   
事實上在千年的歷史上,中國歷代王朝曾多次對朝鮮用兵,其目的都是建立大地域的東亞天朝禮治體系,而一旦中國完成了這個目標之後,朝鮮就被認為是中國天朝安全局勢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中原中國的屏障。任何對朝鮮的第三方軍事入侵,都被認為是對華夏中國的重大威脅,而歷史上能從朝鮮方向威脅中國歷代王朝安全的只有日本群島上的軍事力量。
   
因此在朝鮮半島上的統治者與中國歷代王朝有良好關係的時期,每當朝鮮半島有外來戰爭,中國無一不派兵支援朝鮮。無論中國的王朝性質有什麼更替,這個中國歷史上必然出兵朝鮮的規律始終不變,這其中起作用的是朝鮮半島與中國大陸本土之間唇齒相依的地緣戰略關係,而不是統治者的個人喜好。而另一方面,朝鮮半島在歷史上數度遭遇來自日本方向的軍事力量的入侵,其根源又在於它是從東亞邊緣區域海洋方向進入廣袤的華夏中原的唯一大陸通道。
   
所以在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上,從歷代王朝到1949年剛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曾五次向朝鮮方向用兵,幫助朝鮮對抗外來的侵略者。而無獨有偶,這五次引發了中國對朝鮮用兵的戰爭,每一次都來源於日本;或直接由日本人發動、或由佔領著日本的外國軍事力量從日本向朝鮮半島投射。這五次戰爭也是朝鮮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對外戰爭,每一次朝鮮都只有依靠中國才有力量去擊退遠超過自己的外來軍事力量,只有中國的軍事勝利才能保全朝鮮的獨立,而中國的軍事失敗,會直接導致朝鮮亡國。
   
  一、第一次中國出兵朝鮮是在公元663年、中國唐朝出兵援助朝鮮半島上唐朝的盟國新羅對抗日本、百濟和高句麗,這是歷史上中國第一次在朝鮮半島上用兵協助半島上的中國盟國對抗外來和本地的敵對勢力。唐朝第一次出兵朝鮮半島的成功,使朝鮮半島上形成了對大陸中國有利的地緣格局,然後通過源源不斷的文化和貿易往來,使中國和朝鮮半島上的歷代王朝形成了長期友好共處的局面和中國本土的淪喪。
   
二、第二次中國向朝鮮方向派兵,並和朝鮮一道共同向日本進攻,是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時期元代;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一反農業性華夏民族缺乏對外擴張的慣性,在東亞範圍內進行全面的帝國擴張戰爭。在完成了將朝鮮納入自己的統治範圍之後,公元 1274年和1281年,元代中國與朝鮮聯軍,分兩路從中國南方和朝鮮對日本本土發動進攻。由於日本地緣戰略環境中的海洋因素超出了當時元代中國的力量極限,因此聯軍兩度對日登陸攻擊都先後失敗,而在經朝鮮半島對日攻擊的過程中,朝鮮半島再次證明了它對中國軍事上的極端重要。
   
三、第三次中國向朝鮮半島派兵援助,是公元1592年和1592年中國明朝先後兩階段向朝鮮派兵,援助明朝的屬國朝鮮抵抗日本軍事政權的大陸擴張,在這次戰爭中,日本已經充分顯示出它將隨時向以中國為核心的東亞大陸進行擴張,而擴張的必經之地是朝鮮半島的地緣戰略趨勢。

當時日本的事實上最高統治者豐臣秀吉在完成了統一日本後,希望通過征服朝鮮半島,開始向大陸中國擴張,因此發動了對附屬當時中國明朝之朝鮮的戰爭。而朝鮮的戰略地位決定了當時的明朝統治者儘管缺乏對外用兵的傳統,但同樣必須出兵朝鮮解除朝鮮半島上日本的威脅,明朝和朝鮮以勝利地驅逐了豐臣秀吉而結束了這場戰爭,中國明朝援助朝鮮的史實,被隨後朝鮮的歷代統治者奉為中國的恩澤,從而更進一步加深了中國與朝鮮半島的相互依存。
   
四、第四次中國出兵援助朝鮮是在完全不同的亞洲現代史背景下展開的;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一方面國力大升,另一方面始終未放棄自豐臣秀吉時期就已經建立的自朝鮮半島向東亞大陸擴張的國策,因此在19世紀後期不斷加大向朝鮮擴張的勢頭,而最終導致與在朝鮮半島有直接戰略利益的清王朝的衝突。
   
1894年爆發的中日甲午戰爭,直接起源於朝鮮半島,而這一次中國向朝鮮半島出兵遭遇了軍事失敗,此次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不僅導致了隨後的朝鮮亡國、成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直接導致中國長時期的衰敗幾近亡國,朝鮮半島上中國的戰爭失敗足以顛覆中國大陸上的內部秩序,至此已經有了明確的歷史印證。中國人民需要在甲午戰爭後浴血奮戰半個世紀之久,最後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重新恢復了自己因甲午戰爭失敗而一落千丈的國運。
   
五、第五次中國出兵朝鮮,就是每一個中國人至今記憶猶新、而且為之自豪的抗美援朝;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中國百廢待興,而當朝鮮半島上戰爭爆發、取代日本成為亞洲區域首要軍事力量的美國直接軍事介入,並且已經公開了對新中國的敵視態度時,新中國就面臨著一個最重大的戰略選擇:是否出兵朝鮮?
   
朝鮮戰爭結束後,很多年裡毛澤東談起中國如何做出兵朝鮮的決定時,還說這是共產黨人從未遇到過的最艱難選擇,這個選擇如此艱難是當時的美國與新中國的物質力量和軍事力量差別實在太大,以至於從幾十年戰爭中走過來的共產黨人都一度遲疑是否要介入這場戰爭,但最終唇亡齒寒的地緣戰略關係、和中國與朝鮮的歷史和現實淵源,使中國最終下定決心進行抗美援朝。而這一次新中國的軍隊在朝鮮戰場上展示出了它驚人的潛力;在武器裝備、尤其是後勤完全無法與對手相對抗的前提下,憑藉人力資源、戰術和精神動員上的優勢,中國完成了抗美援朝的戰略目標,從而在事實上打贏了這場戰爭。
   
  所以回顧歷史,無論中國是否願意或者中國有無實力,只要朝鮮半島上發生了敵對中國的外部勢力的入侵,中國都必須進入朝鮮半島對抗外來的入侵軍事力量,而且能否打贏在朝鮮半島發生的戰爭,將決定中國本土的命運,這一點,已經是中國歷史和中國地緣戰略上的最基本規律。沒有任何人、包括改革開放後和希望和平崛起的當代中國人,能夠違反歷史和地緣戰略的必然,另行制定出一種在朝鮮半島的中國國家安全戰略;事實上朝鮮半島上的安全問題本身就是中國國家安全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朝鮮半島上無所作為和視中國在朝鮮半島上的盟友於險境而不出手相助,本身就是中國行將衰敗的前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0

1306

主題

16212

回帖

9769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8-6-22 16:29:36 | 顯示全部樓層
戰略性問題,打仗最好在別人家打,破壞的都是別人的家,又是緩衝點,清代就是失了朝鮮,甲午戰爭之後,日俄戰爭就在東北的土地上打了(汗),一下了打到國家的後花園去,東三省還是滿人的「龍興之地」,真是沒面子。

至於毛澤東,有五成是被史達林威脅去打的,本來中共是打算攻打台灣,反正打海南時中共已經有了打島戰經驗。另外五成就是朝鮮半島的重要性,朝鮮半島沒了共產黨力量,美軍就是立即有地方登陸作戰,士兵大批大批由半島攻過去,北韓不死,進東北還有一個關卡。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國民

威望0
聖眷0
銀兩241

53

主題

1287

回帖

670

積分

身份
旗籍漢族未入旗
配偶
發表於 2008-8-12 22:46:4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來毛澤東有一半是被逼的,論壇某人還稱毛澤東用兵如神勒
看來不過爾爾罷了。
朝鮮半島跟台灣,誰離北京比較近!?
朝鮮半島失去了,中國恐怕要遷都了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0

1306

主題

16212

回帖

9769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8-8-12 23:50:16 | 顯示全部樓層
毛澤東打仗是打得好,不過最少也不是神,而且也不是什麼都在他掌握之下

中共如果不出兵,最後蘇聯也一定會出兵的,只是在蘇聯老大哥面前,
毛澤東不出兵也不行,毛澤東本意不想出兵,
本來他就想把注意力留下,集中攻打台灣
韓戰令美國決定再次支持國民黨
而韓戰也令中共沒時間理台灣
一加一減,毛澤東的紅軍就只能在三八線打來打去
自己的家卻是遲遲沒時間統一了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國民

威望0
聖眷0
銀兩241

53

主題

1287

回帖

670

積分

身份
旗籍漢族未入旗
配偶
發表於 2008-8-13 02:29:4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陳闊川 於 2008-8-12 23:50 發表
毛澤東打仗是打得好,不過最少也不是神,而且也不是什麼都在他掌握之下

中共如果不出兵,最後蘇聯也一定會出兵的,只是在蘇聯老大哥面前,
毛澤東不出兵也不行,毛澤東本意不想出兵,
本來他就想把注意力留下, ...

可是老毛還是有打台灣啊,莫非八二三炮戰是國民黨用來欺騙台灣人的!?
結果還不是沒有統一。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4 07:14 , Processed in 0.01657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