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17|回覆: 3

[房間] 【廂房|養性廂】靜漠而恬澹,所以養性也

  [複製鏈接]

勳爵

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

威望441
聖眷231
銀兩35954

399

主題

2547

回帖

8193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從二品太子少保
旗籍滿族鑲藍旗
配偶
發表於 2023-9-16 15:18: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

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人之異於禽獸者幾希。

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日以心鬭。喜怒哀樂,慮嘆變慹,姚佚啟態;樂出虛,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

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

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古為蔽,今為蔽。凡萬物異則莫不相為蔽。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止,吾止也;進,吾往也。

操則存,舍則亡。

不遷怒,不貳過。

忘仁義,忘禮樂,坐忘。

學至乎沒而後止也。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知其不可而為之。

極高明而道中庸。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疏觀萬物而知其情,參稽治亂而通其度,經緯天地而材官萬物,制割大理而宇宙裏矣,夫是之謂大。

窮則必有名,達則必有功,血氣和平,志意廣大,行義塞於天地之間,仁智之極也。夫是之謂聖。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

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

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薰然慈仁,謂之君子。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從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有通士者,有公士者,有直士者,有愨士者,有小人者。

忘仁義,忘禮樂,坐忘。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

威望441
聖眷231
銀兩35954

399

主題

2547

回帖

8193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從二品太子少保
旗籍滿族鑲藍旗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23-9-16 18:22:30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赫舍里蘇勒 於 2023-9-16 18:34 編輯

金剛經段落摘要與釋義:

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已離開我相﹝對於自我的意念執著﹞、人相﹝人我的對待意念﹞、眾生相﹝自以為是為眾生求永生、為眾生服務以及認為對方是因為執著或業力所受生﹞、壽者相﹝執著長壽、永生﹞;更不會執著一切萬法《因為一切萬法只是度化眾生的心靈到達彼岸的工具而已,而本性才是佛,萬法並非佛性,當我們了悟了我們佛性時,萬法都必須放下》,以及執著法空的名相《若執著於萬法皆空,內心也是有一個萬法空相的執著存在》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向佛陀請教:「世尊!此部經應該取什麼名字?以及我們應該怎樣受持奉行此經典?」佛就告訴須菩提說:「這部經就取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也就是要以至高無上的妙智慧到達彼岸,這個名字有無上的意義存在,所以你們應當恭敬護持。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須菩提!我所說的般若波羅蜜,是妙覺本性,此妙覺本性空如太虛。本體既然是虛無,那裡還會有什麼名字。不過恐怕人生斷見,以及為便於眾弟子奉持不得已勉強取這個『金剛般若波羅蜜』的名稱,。佛問須菩提!你認為我有所說法嗎?」須菩提回答世尊說:「覺悟的本性已經是脫離言說、文字、形相的執著,所以世尊在您心中並沒有“自己有所說法”的念頭。」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三千大千世界裡所有的微塵是不是很多?」須菩提回答世尊說:「非常多」佛又說:「須菩提!微塵雖然是很多,但是都沒有自主性,都是因為因緣而有,也會因為因緣而散失,一切只是幻化而已,所以說是非微塵,只不過假藉一個名稱,稱它是微塵。同樣的道理,我說世界雖然廣大,也是沒有自主性,會因為因緣而毀壞,所以它也是虛空不實的,為了方便言說,不得已假藉一個名稱,稱它是世界。」

經文:「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佛告訴須菩提說:「你不要以為如來有『我應當或我曾經為眾生說佛法』這樣的念頭,我只是隨順機緣以及悟性來指點大眾,未嘗有過說法的念頭,為什麼呢?如果如來執著有所說法,就表示如來仍拘泥於文字、言說以及法,有所執著當然就不是佛。所以如果有人說『佛陀為眾生說了許多佛法』,那個人就是在毀謗我,不了解我說的真正義理,才會這麼說。須菩提!自性本體是無形無相的、是妙用無窮的,豈能夠用言語表達盡淨,但為了消除眾生的執著迷惑,不得已而說,這樣不執著的心才是真正的說法,所以『說法』這兩個字,只是勉強取的名稱而已。」那時,須菩提向如來佛稟白說:「世尊!恐怕未來世很多眾生,聽到這個對於法不執著的妙理,不知能否生信心。」佛回答須菩提說:「眾生本來各具有佛性,所以說他們不是眾生,但他們尚未解脫妄心,所以他們還是眾生。為什麼呢?須菩提!眾生之所以為眾生是因為尚未了悟,如果能了悟,當下就是佛,而不在是眾生了,所以眾生這只不過是一個假借的名稱而已。」


經文: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白話解釋:佛再進一步的向須菩提說明:「我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的本體,所指的就是我們得佛性,此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並且人人具足,世世相同,所以說是平等。並且佛與眾生沒有高下的不同,所以才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用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等執著之心修一切善法,就可以證悟無上正等正覺。須菩提!如來我所說善法的本體,所指的就是我們的自然妙性,這個自然妙性,原本就沒有善惡對待的執著,只是為了開悟眾生了悟本自具有的佛性的一切法,不得已假借一個名稱,稱他為善法。」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白話解釋:佛問須菩提說:「你的意思怎樣?你們不要認為如來在度化眾生的時候,有『我當下是在度化眾生』這樣的念頭。須菩提!不要有這樣得念頭,為什麼呢?因為眾生的般若妙智慧,與佛並沒有兩樣。眾生能夠由迷轉悟,是眾生的自性自己所渡化,不是靠佛來渡化。如來在渡眾生的時候,如果起了眾生能夠了悟是如來我所度化的念頭,那麼如來我就會因為執著而起了能渡化眾生的我相、被我渡化的人相、所渡化的眾生相、能夠成就的壽者相,那就不是一個已經領悟到自性本體的如來了。須菩提!如來口中所說到這個我字,只是不得已所下的一個代名詞而已,內心實際上沒有這個“我”的執著存在,而在凡夫的境界,則執著我相的存在,以為是我度化他們。須菩提!事實上佛與凡夫本性是相同的,迷則為凡夫,悟則成佛,不過在他們未了悟之時,暫且勉強稱之為凡夫而已。」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

威望441
聖眷231
銀兩35954

399

主題

2547

回帖

8193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從二品太子少保
旗籍滿族鑲藍旗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23-9-18 00:36:05 | 顯示全部樓層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白話翻譯

打入你內心的智慧之書
The Maha Prajna Paramita Hrdaya Sutra
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主張眾生平等,看透一切的智者觀世音
Avalokitesvara Bodhisattva
觀自在菩薩

在思考深奧的智慧時
when practicing deeply the Prajna Paramita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發現人的五種感官其實都是假的
perceives that all five skandhas are empty
照見五薀皆空

因此所有的痛苦與折磨都會自然獲得解脫
and is saved from all suffering and distress.
度一切苦厄

小舍子啊!
Shariputra,
舍利子

有型的物體與空空的物體本質其實一樣
form does not differ from emptiness,
色不異空

杯子中間空的不代表無用
emptiness does not differ from form.
空不異色

由於它是空的反而可以裝水因此有用
That which is form is emptiness,
色即是空

物體有留下空間,才能裝東西
that which is emptiness form.
空即是色

人的知覺、理智、感情、衝動也是一樣
The same is true of feelings, perceptions, impulses, consciousness.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小舍子啊!
Shariputra,
舍利子

所有的規定都是人假造的
all dharmas are marked with emptiness;
是諸法空相

它們從來沒出現過當然也沒有消失過
they do not appear or disappear,
不生不滅

當然不會沾到髒東西,但它也不是純潔的
are not tainted or pure,
不垢不淨

它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
do not increase or decrease.
不増不減

空的東西是沒有形狀的
Therefore, in emptiness no form,
是故空中無色

既然沒有知覺就不會思考、也沒有情緒波動。
no feelings, perceptions, impulses, consciousness.
無受想行識

也就無所謂看到、聽到、聞到、嚐到摸到、想到。
No eyes, no ears, no nose, no tongue, no body, no mind;
無眼耳鼻色聲意

當然也沒有顏色、聲音、香、味、觸感或想法
no color, no sound, no smell, no taste, no touch, no object of mind;
無色聲香味觸法

當然也無所謂視野
no realm of eyes
無眼界

更沒有思考的邊際
and so forth until no realm of mind consciousness.
仍至無意識界

沒有愚鈍,也沒有分別心
No ignorance and also no extinction of it,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直到老死
and so forth until no old age and death
乃至無老死

也沒有所謂消滅
and also no extinction of them.
亦無老死盡。

來人間沒有受折磨、沒有上學沒有下課,沒有生活規定、沒有學生守則
No suffering, no origination, no stopping, no path, no cognition,
無苦集滅道

來這個世界既沒有得到什麼,也沒有錯過什麼
also no attainment with nothing to attain.
無智亦無得

用智慧平等對待眾生
The Bodhisattva depends on Prajna Paramita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心情思慮完全沒有受到影響
and the mind is no hindrance;
心無罣礙

由於沒有思慮當然就沒有懼怕
without any hindrance no fears exist.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曲解與據有之心進入安心的涅槃狀態。(例如沒有長寬高的度空間)
Far apart from every perverted view one dwells in Nirvana.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世界各地
In the three worlds
三世諸佛

想要追求眾生平等求取智慧的人
all Buddhas depend on Prajna Paramita
依般若波羅密多故

就要徹底領悟
and attain Anuttara Samyak Sambodhi.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智慧是...
Therefore, know that Prajna Paramita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

最偉大的力量
is the great transcendent mantra
是大神咒

最光明的力量
is the great bright mantra,
是大明咒

至高無上的力量
is the utmost mantra,
是無上咒

不可思議的力量
is the supreme mantra,
是無等等咒

將使人從一切折磨中解脫
which is able to relieve all suffering
能除一切苦

是真的,沒有騙你
and is true, not false.
真實不虛

我再提醒你們一次,智慧是宇宙最大的力量
So proclaim the Prajna Paramita mantra,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

請你們跟著我唸
proclaim the mantra which says:
即說咒曰:

去吧!去吧!越過去吧!
Gone, gone Gone beyond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徹底放下越過生死吧!
Gone completely beyond
波羅僧揭諦

徹底醒悟吧!
意思就是就是死後的世界才是真的
Praise to awakening.
菩提薩婆訶

梵文原文

अथ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नमस् सर्वज्ञाय
आर्यावलोकितेश्वरो बोधिसत्त्वो गंभीरायां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यां चर्यां चरमाणो
व्यवलोकयति स्म।
पञ्च स्कन्धास्तांश्च स्वभावशून्यान्पश्यति स्म
इह शरिपुत्र रूपं शून्यता शून्यतैव रूपम्रूपान्न पृथक्शून्यता शून्यताया न पृथग्रूपम्
यद्रूपं सा शून्यता, या शून्यता तद्रूपमेवमेव वेदनासंज्ञासंस्कारविज्ञानानि
इह शारिपुत्र सर्वधर्माः शून्यतालक्षणा अनुत्पन्ना अनिरुद्धा
अमलाविमअला नोना न परिपूर्णाः
तस्माच्छारिपुत्र शून्यतायां न रूपं न वेदना न संज्ञा न संस्कारा न विज्ञानं
न चक्षुःश्रोत्रघ्राणजिह्वाकायमनांसि
न रूपशब्दगन्धरसस्प्रष्टव्यधर्माः
न चक्षुर्धातुर्यावन्न मनोविज्ञानधातुः
न विद्या नाविद्या न विद्याक्षयो नाविद्याक्षयो यावन्न जरामरणं
न जरामरणक्षयो न दुःखसमुदयनिरोधमार्गा न ज्ञानं न प्राप्तिः
तस्मादप्राप्तित्वाद्बोधिसत्त्वानां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माश्रित्य विहरत्यचित्तावरणः
चित्तावरणनास्तित्वादत्रस्तो विपर्यासातिक्रन्तो निष्ठनिर्वाणः
त्र्यध्वव्यवस्थिताः सर्वबुद्धाः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माश्रित्यानुत्तरां
सम्यक्संबोधिं अभिसंबुद्धाः
तस्माज्जातव्यं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महामन्त्रो महाविद्यामन्त्रोऽनुत्तरमन्त्रोऽसमसममन्त्रः,
सर्वदुःखप्रशमनः
सत्यममिथ्यत्वात्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यामुक्तो मन्त्रः तद्यथा ।
गते गते पारगते पारसंगते बोधि स्वाहा
इति 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 समाप्तम्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

威望441
聖眷231
銀兩35954

399

主題

2547

回帖

8193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從二品太子少保
旗籍滿族鑲藍旗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23-10-10 11:27:58 | 顯示全部樓層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德經》第十章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6 22:06 , Processed in 0.01604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