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分 6380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官職正二品資政大夫
|
淺析近代泰國(暹羅)未淪爲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英法殖民大國的“緩衝地帶”
作者 崔鵬
內容摘要:關於近代暹羅未淪爲殖民地的原因,國內外專家學者各持己見,衆說紛紜。總結起來看,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一是暹羅處於英法兩國殖民東南亞的“緩衝地帶”,從而得以保持獨立。二是暹羅王朝及時改革並取得一定成效,使得暹羅保持其獨立地位。三是由於暹羅王朝在與英法外交上割讓了部分領土和屬地,滿足了英法殖民主義者一定的欲望,才得以保住其獨立。四是由於帝國主義集中亞洲力量角逐對中國利益的瓜分,轉移了英法對暹羅的侵略壓力。我個人認爲,暹羅的獨立決定于英法兩國的利益妥協,而非其自身因素和中國因素!
正文:
1511年葡萄牙人對馬六甲王國的攻佔揭開了東南亞殖民地化歷史進程的帷幕。隨著英法等西方國家工業革命的相繼完成,東南亞國家逐漸淪爲西方列強的商品市場、原料産地,其政治上的獨立和主權日益喪失。緬甸、馬來亞爲英國所屬,越南、老撾、柬埔寨走向法屬印度支那聯邦,唯有地處英法殖民地包圍之中的暹羅(泰國)成爲殖民主義浪潮的“棄兒”。針對這一奇特現象,衆多學者專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發表了各異的觀點,而我個人人爲,暹羅的獨立之主因應是英法兩國殖民地的“緩衝地帶”!
一、近代暹羅未淪爲殖民地原因概述
關於近代暹羅未淪爲殖民地的原因,國內外專家學者各持己見,衆說紛紜。總結起來看,主要有以下四種觀點:
一是暹羅處於英法兩國殖民東南亞的“緩衝地帶”,從而得以保持獨立。一些歐美學者支援這種觀點。美國著名地理學家道比在《東南亞》一書中提出:“在鄰近地區都受到歐洲人殖民奴役之際,泰國是東南亞地區惟一維持獨立的國家。但這個普遍遭受奴役的地區,泰國獨立的意義,表面大於實際,因爲它原是作爲在印度支那的法國殖民利益與在緬甸及馬來亞的英國殖民利益之間的緩衝國而存在,它的獨立是受到殖民者的‘容忍’,而不是依賴自身力量的支撐。”(英國,E.H.G 道比 《東南亞》,三聯書店1958年,中文版,第267頁)。英國的史學家布萊恩•哈裏遜在《東南亞簡史》一書中說:“到19世紀末,英法兩國的統治區域已被明確劃分,因爲暹羅在英法兩國的統治範圍之間起到了緩衝地帶的作用,才作爲獨立國家而生存下來。”(Brian Harrison ,South-East Asia ,A Short History ,1996 New York,P.201-202)。又如前蘇聯的泰國史專家尼•瓦•烈勃裏科娃在《泰國近代史綱》中也指出:“保持暹羅的形式上的獨立符合於法國,也符合於英國的利益,在兩國的殖民地之間建立緩衝帶。”(蘇 尼•瓦•烈勃裏科娃 《泰國近代史綱》下冊 商務印書館 1974年中文版,第330頁)。 )
二是暹羅王朝及時改革並取得一定成效,使得暹羅保持其獨立地位。泰國和我國一些學者多持這一觀點。泰國史學家姆•耳•馬尼奇•瓊賽在《人民的泰國史》一書中說:“由於朱拉隆功進行改革,把泰國變成一個現代國家,能更好地抵禦殖民主義,使泰國生存下來。”(泰,姆•耳•馬尼奇•瓊賽, 《人民的泰國史》,曼谷,1972年,第461頁)。研究東南亞歷史的中國學者,如黃煥宗先生在《試論泰國免於淪爲殖民地的主要原因》的專題論文中,也明確提出:“拉瑪五世改革是暹羅免於淪爲殖民地的主要原因。”(《南洋問題》 1985年第4期)。一些中國學者在評價拉瑪五世改革的成就與意義時,也紛紛指出,改革是“使暹羅得以始終保持其國家獨立地位”(陳建民 《評曼谷王朝拉瑪五世的改革》,《世界歷史》1980年,第四期)。的主要原因。鄒啓宇等學者撰寫的《泰國》一書明確指出:“改革的結果,增強了泰國的力量,保住了泰國的獨立”。(鄒啓宇等,《泰國》,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第80頁)。
三是由於暹羅王朝在與英法外交上割讓了部分領土和屬地,滿足了英法殖民主義者一定的欲望,才得以保住其獨立。中國學者陳建敏等說:“泰國畢竟是一個弱小的國家,因此,拉瑪五世不得不做出重大犧牲,忍辱割讓泰國中央政權鞭長莫及的邊遠屬地和藩屬土邦,才使泰國免於遭到淪爲殖民地的悲慘命運。”(中國學者陳建敏、林謙:《拉瑪五世》,載《外國歷史名人傳》,近代部分,下冊,第451頁)。
四是由於帝國主義集中亞洲力量角逐對中國利益的瓜分,轉移了英法對暹羅的侵略壓力。王民同教授在《試論近代泰國未淪爲殖民地的主要原因》一文中對上述諸種觀點進行了評介,並認爲:“19世紀中葉以後的中國,是帝國主義列強在亞洲爭奪的一個重要國家;19世紀90年代,帝國主義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英法爲了集中力量去參加瓜分中國的鬥爭,才有可能在侵略暹羅問題上達成妥協。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中國人民承受了帝國主義侵略重擔,轉移了英法對暹羅的侵略,這是近代時期泰國未淪爲殖民地的主要原因。”(王民同 《試論近代泰國未淪爲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載《思想戰線》,1991年,第五期)。
二、英法殖民大國的“緩衝地帶”的主要性 g&`e2 ‑|[7
19世紀下半葉,西方殖民主義列強在東南亞拉開了劃分勢力範圍,瓜分殖民領地的狂潮——1886年1月,英國通過第三次英緬戰爭吞併上緬甸,完成了對整個緬甸的殖民,並將緬甸並入英屬印度聯邦;1887年1月,法國完成對越南南、中、北圻的侵佔,並將越南三圻與柬埔寨合併,組成法屬“印度支那聯邦”。此時,英法兩國的殖民主義勢力就在中南半島中部“相依相偎”。爲了在中南半島地區取得優勢地位,攫取更大的利益,地處中部的暹羅就成了兩國殖民主義的角逐戰場!
19世紀末期,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開啓,促使英、法這兩個老牌殖民主義大國當年如日中天的國際地位受到美、德、日、俄等新興國家的嚴峻挑戰。同時,英法兩國在諸多國際利益面前也是矛盾重重。東南亞這塊肥肉已經被兩頭惡狼叼起,並各自吞掉一部分。此時,兩頭惡狼的目光都死死地盯著中間那一小塊“處女地”——暹羅。當然,他們心裏也清楚,盯著暹羅的還有鋒芒畢露而又兇殘不已的其他狼族。坐山觀虎鬥,漁翁得鷸蚌是英法兩國心知肚明而又不願看到的。面對法國咄咄逼人的擴張,英國的不安在其輿論和政治家的演講中日益凸顯——《泰晤士報》說:“英國無論如何不能在印度支那同法國爲鄰,現在已經是劃清不許法國逾越的那個界限的時候了。”(諾曼,《遠東的民族和政治》,第470頁,轉引自:尼•瓦•烈勃裏科娃:《泰國近代史綱》下冊,第310頁)。同樣,爲了避免與英國直接對抗於東南亞的利益範圍劃分中,法國政府曾向英國當局提出暹羅中立化的建議——“維持一個強大、獨立的、兩邊都有明確國界的暹羅王國,使大不列顛領土和法國在印度支那半島的領土之間有一個固定的屏障,而這種協定對雙方都是有利的,它可以防止兩國之間不然就有可能發生的那些麻煩。”(轉引自:尼•瓦•烈勃裏科娃:《泰國近代史綱》下冊,第311頁)。英國爲了自身利益,于同年8月通知法國,表示“讚賞”建立一個強大的暹羅王國的做法,並在通知法國大使的複照中附有一張地圖,英國外交當局未經暹羅政府的同意,就在地圖上規定了暹羅的邊界。(轉引自:尼•瓦•烈勃裏科娃:《泰國近代史綱》下冊,第310-311頁)。由此,作爲緩衝國而出現的獨立的暹羅夾在了英法兩國勢力均衡的相互妥協和妄圖崛起的明爭暗鬥中。
1893年10月,曼谷王朝被迫同法國簽訂《暹羅條約》,將湄公河東岸的老撾領土劃給法國,並向法國賠款300萬法郎。此時的法國佔據了相對優勢——同俄國結盟。而英國則因戰線過長,兵力分散,需要充足時間鞏固已占殖民地而在要求法國適可而止的同時拒絕暹羅需要支援的要求。但是,法國依然沒有達到它的全部目的——湄公河東岸25公里地帶和馬德望、暹粒兩省作爲中立區而雙方均不得駐軍。並非暹羅軍隊抵抗的結果,而是國際局勢的壓力,或者更主要是英國施加的重壓。《暹羅條約》的簽訂,法國雖然得到一定的利益,但是他始終未敢越雷池一步,局限在英國的底線之上。而英國也在實力稍遜之時,滿足法國一定的利益要求。未傷暹羅元氣的《暹羅條約》是英法兩國勢力均衡,相互妥協的産物,不至於讓真正處於中間包圍地帶的暹羅落于英法任一國家之手。 )( 1896年1月15日,英法於倫敦簽署了一項《關於暹羅王國和其他事項的聲明》(又稱《倫敦條約》)——規定:“湄公河以西屬英國的勢力範圍,以東屬法國的勢力範圍;英法兩國有責任維持暹京曼谷所在的湄南河河谷的獨立與完整;雙方均不得簽訂足以使第三國能在該地區採取任何行動的任何單獨協定”(《東南亞歷史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年,254頁)。此條約不難看出,英法兩國在地處中間地帶的暹羅問題上達成了最終妥協。這不但是國際局勢的造作,更是英法兩國勢力均衡下明爭暗鬥的産物。對於兩個殖民大國來說,暹羅的獨立中間國地位是必要的,是符合兩國利益的!
三、其他原因的非主要性
我個人認爲,其他三點原因,就如秤砣已定,那些用來上加的砝碼。如果暹羅未處於英法在東南亞殖民主義勢力擴張的中間地帶,它是無法擺脫如同越南、緬甸般的厄運的。
暹羅王朝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它不是決定暹羅保持獨立地位的主要原因。在不否認改革增強了暹羅國力,改變靈活的外交政策,提高了其國際地位的情況下,我們更應該看到暹羅改革的質的缺陷和不足——暹羅的傳統政治體制並未得到根本改變,君主專制體制反而得到了加強;經濟依然是以農業和手工業爲主;特別是軍事方面,“19世紀末暹羅海軍不過1000人(1889年)、陸軍1500人(1897年),其軍事力量仍是很薄弱的。”(《殖民主義史•東南亞卷》,梁志明主編,1999年12月,北京大學出版社)。相對同時代的中國,暹羅無論是從經濟還是軍事,依然處於絕對劣勢地位,更不用說國土、資源方面的對比。泱泱中國尚且不能獨立于列強之林,暹羅又有何能依靠國力而獨立于英法殖民地包圍之中?英法兩國任一國之國力足以使其淪爲殖民地,猶如越南、緬甸。《曼谷條約》已經暴露了暹羅在法國面前的弱勢,倘若沒有國際局勢的限制,英國底線的阻擋,法國完全可以完成對暹羅的逐步蠶食。
弱國無外交,這是國際生存法則中的真諦。暹羅依靠割讓部分領土和屬地來滿足英法殖民主義者的需求,只能在一定時段內緩和同列強的關係,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自己的獨立問題。在暹羅逐漸中立國化的進程中,英法在不逾越對方底線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攫取更多的利益和需求,以滿足其利益最大化的根本目的,而非只是“鼠目寸光”。殖民主義帝國的胃口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但是,當他們利益相衝突而有無法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只能縮小自己的胃口來換得互相諒解,相互妥協。雖然暹羅實行大國平衡外交政策,防止受制于一國,以利用列強之間的矛盾,但是首先它必須擁有平衡外交政策的條件。暹羅以土地換生存的政策是在英法均勢對立的情況下才得以發揮功效,而非于英法均勢對立前。靈活的外交政策前提是英法認識到中立國的必要和開啓中立國化的進程。
19世紀下半葉,帝國主義集中力量角逐對中國利益的瓜分和勢力範圍的劃定,減輕了英法殖民主義國家對暹羅的侵略壓力。單純得說,將對暹羅的全部侵略壓力轉移,恐怕是不恰當的。1893年法國利用在越南和柬埔寨這兩個基地侵入老撾,並與暹羅軍隊發生衝突,派遣艦隊駛入湄南河,抵達曼谷,向暹羅朝廷發出最後通牒,于當年10月簽訂《曼谷條約》。不可否認,法國入侵老撾有大開通往中國西南之路的目的,但是如果沒有英國在緬甸和馬來亞的勢力,恐怕法國一鼓作氣即可置暹羅於半死不活之地。而且,法國是在同俄國結盟後,擁有對英國稍微優勢的情況下發動對老撾的入侵。由此可見,英法在夥同其他列強瓜分中國的同時,並未因此而放棄在東南亞地區的明爭暗鬥,只能說減輕了入侵暹羅的壓力,消弱了英法兩國的角逐力量。
在殖民主義勢力大肆擴張于東南亞之時,唯獨暹羅保持國家的獨立不能不說是一種特殊的政治現象。倘若暹羅未處於英法殖民地的中間地帶,它能擺脫如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命運嗎?倘若暹羅未被定爲英法殖民地的“緩衝國”,它能夠如此獨立嗎?暹羅的獨立決定于英法兩國的利益妥協,而非其自身因素和中國因素!
[ 本帖最後由 沮渠元熙 於 2009-3-26 11:52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