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3249|回覆: 11

[轉貼] 雄才漢武帝 :不教胡馬度陰山

[複製鏈接]

百姓

威望0
聖眷3
銀兩4

66

主題

68

回帖

9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4-12 01:39: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雄才漢武帝 :不教胡馬度陰山

漢武帝,名劉徹,生於漢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卒於後元二年(前87年),景帝中子。前元四年(前153年)被立為膠東王,前元七年(前150年)被立為皇太子,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景帝去世,劉徹即位,以第二年為建元元年,創歷代帝王有年號之始。漢武帝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國策略,國家欣欣向榮,一片繁榮景象。他不愧為我國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漢武帝即位不久,便下詔書,要求丞相、禦史、列侯等各級官僚,推舉賢良方正、敢於直言進諫的讀書人到朝廷做官。同時,還鼓勵天下吏民直接給皇帝上書,提意見,發表自己的見解。漢武帝求賢若渴,對於所上奏章,大都認真閱讀,並從中選拔出不少有才幹之人,如董仲舒、主父偃、嚴安、朱買臣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元光元年(前134年),漢武帝再次下詔,命舉賢良文學上書對策,董仲舒在所上《天人三策》裏提出統一思想的主張,要求將那些不符合儒家六經宗旨和孔子之術的思想學說,一律禁止,不允許其存在。這迎合了漢武帝欲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得到了武帝的讚賞。不久,武帝便任命他為江都相,同時下令全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此之前,武帝還在長安設立太學,置《詩》、《書》、《易》、《禮》、《春秋》五經博士,培養儒學後備力量。漢武帝將儒家思想定為一尊,對於此後的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為了解決漢初以來形成的諸侯割據問題,加強中央集權,漢武帝于元朔二年(前127年)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規定諸侯王的封國除由嫡長子繼承外,其他子弟也可在封國內分得一塊封地,由皇帝授予封號。這樣一來,諸侯王國就被逐漸肢解,王侯的勢力進一步衰微,他們再也不可能對中央構成威脅,中央集權得到加強。漢武帝又“作左官之律,設附益之法”。左官律規定凡在諸侯國任官者,其地位低於中央政府任命的同級官僚,這就限制了諸侯獲得優秀人才的可能。附益法則嚴格限制諸侯國的官吏為諸侯非法謀利,結黨營私。元鼎五年(前112年),參加祭掃的諸侯王在所獻助祭的酎金中偷工減料,以少充多,以次充好,漢武帝令人測定酎金的成色和分量之後,以大不孝為名,削奪106人的爵位和封地。漢武帝通過這些措施,基本上結束了漢初以來諸侯割據的局面。

為了防止州郡勢力過於龐大,漢武帝于元封五年(前106年)將全國分為豫、冀、徐、青、荊、揚、益、涼、並、幽、兗、朔方、交趾13個州,每州設部刺史1人,部刺史僅是個中級官吏,職位不高,可官小而權重,他們可以在皇帝規定的六條問事範圍內,督察十三州的大官,甚至諸侯王。漢武帝正是通過他們來打擊地方官僚和豪強地主,從而加強對地方的控制。

漢武帝限制丞相的權力,他自己親自處理各項政務,令九卿不通過丞相直接向他奏事。與此同時,他還提拔了一批中下層官員擔任自己的侍從和秘書,通過他們來發號施令。這樣,在朝官中就形成了以尚書、中書、侍中等組成的“中朝”官和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而“中朝”的地位更加重要,遂成為實際的決策機關。

漢武帝擴大選官範圍,建立察舉徵召制度。所謂察舉就是由食祿二千石者推薦,通過考試後,即可授予官職。不久,漢武帝又規定依據人口的數量,按一定的比例進行選舉,不需資產的限制。所謂徵召就是由皇帝直接召見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又不肯出仕的隱士,由皇帝直接授予官職。同時,天下吏民若有上書言事而又言之成理者,亦授予官職。另外,博士弟子中考試成績優異者,亦可入仕。通過這些措施,漢武帝選拔出一批才華出眾之士,充實了官僚機構。

漢武帝在財政經濟方面也採取了一些新的措施,加強中央對全國經濟的控制,以解決日益嚴重的財政困難。

改革幣制,將鑄幣權收歸中央。漢初,聽任郡國自由鑄錢,社會上流通的貨幣極其混亂,引起物價上漲,阻礙了商品的正常交換。同時,由於一些貴族官僚和富商大賈操縱鑄幣權,富埒天子,這也威脅到中央。元鼎四年(前113年)漢武帝下令禁止郡國鑄錢,各地私鑄之錢運到京師銷毀;成立專門的鑄幣機構——上林三官負責鑄造五銖錢(合今重2.9克),這樣,就由中央壟斷了五銖錢的鑄造權。新造的五銖錢重如其文,品質很高,便於流通,直到1920年,歷代銅錢皆為五銖重。

鹽鐵官營和均輸平准政策。漢初,鹽鐵為私人經營。豪強逐漸壟斷了對國計民生有著重要影響的冶鐵煮鹽業,這不僅影響到中央財政的收入,而且助長了分裂割據勢力。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採納桑弘羊、東郭咸陽和孔僅的建議,將私人壟斷的冶鐵、煮鹽業改為國家壟斷經營,在全國產鹽鐵的地方設立鹽鐵專賣署,並任命當地的大鹽鐵商為鹽官或鐵官,管理有關鹽鐵事宜。鹽鐵官營有效地解決了當時嚴重的財政經濟困難。實行鹽鐵官營,也帶來質次價高等問題,桑弘羊于元封元年(前110年)建議在全國實行均輸平准政策。所謂均輸,就是由中央政府的大農令在郡國設均輸官,負責管理、調度、徵發從郡國征來的租賦財物,並負責向京師各地輸送。所謂平准,即由大農令置平准官于京師,總管全國均輸官運到京師的物資財貨,除去皇帝貴戚所用外,做為官家資本經營官營商業,“貴則賣之,賤則買之”,調劑物價,防止富商大賈從中謀取巨利,同時也增加了國家的收入。

算緡和告緡。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頒佈算緡和告緡的命令。算緡其實就是向大商人、高利貸者徵收財產稅。規定商人財產每2000錢,抽稅一算;經營手工業者的財產,凡4000錢抽一算;非三老和北邊騎士而有軺車者,每輛抽稅一算;商人之車,則徵收二算;船5丈以上者,每船抽稅一算,隱瞞不報或自報不實者,鼓勵知情者揭發,叫做“告緡”。凡揭發屬實,即沒收被告者全部財產,並罰戍邊一年,告發者獎給被沒收財產的一半。同時重申,禁止商人佔有土地,違者沒收。算緡告緡實行之後,政府財政收入大增,《漢書•食貨志》稱“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於此同時,富商大賈再受巨創。

由於中央集權大大加強,國家經濟實力雄厚,漢武帝改變了漢初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採取積極進攻的戰略。元光二年(前133年),漢武帝採納王恢的建議,企圖誘敵深入,乘機殲滅,不料計策為匈奴軍臣單于識破。此後十余年間,漢朝與匈奴之間,戰爭不斷,其中帶有決定性的大戰有三次:一次是元朔二年(前127年),漢武帝派衛青等人率兵迂回到隴西,對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軍進行大包圍並一舉擊潰,收復黃河以南地區,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第二次是元狩二年(前121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出隴西,越過焉支山(甘肅山丹東南胭脂山)西進,深入匈奴境內千餘裏,俘虜渾邪王的兒子及相國、都尉等,繳獲休屠王祭天金人,平定黃河以西地區。第三次戰役發生在元狩四年(前119年),漢武帝派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分東西兩路進兵,大敗匈奴。從此之後,匈奴再也無力大舉南下,漢朝北部邊境得以安寧。

在進攻匈奴的同時,為了聯合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漢武帝還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儘管張騫此行目的沒有達到,但是卻開闢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密切了漢朝同西域各國的關係,從而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

漢武帝末年,由於長時期的戰爭和奢侈浪費,導致民怨沸騰,各地農民起義不斷。漢武帝在《輪台罪己詔》裏表示今後不再發動戰爭,“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與民更始,發展生產。搜粟都尉趙過提出代田法,將一畝地分成三田川和三壟,年年互換位置,以休養地力,下種時把穀物種在田川裏,幼苗長出後,把壟上的土推到田川裏,這樣作物入土深,抗風耐旱。實行代田法,每畝產量可增加一斛(一斛約合30公斤)到三斛。趙過還發明了耬車等先進的生產工具,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漢武帝還採納白公的建議,於太始二年(前95年)從仲山口(陝西涇陽西北)引涇河至櫟陽(陝西臨潼櫟陽鎮),灌溉農田4500頃,水中泥土又可肥田,這一水利工程對於關中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保障作用。可見,漢武帝在晚年比較重視發展農業生產,較之從前好大喜功,似有所悔改。

後元元年(前88年),侍中僕射馬何羅和其弟馬通等人密謀刺殺漢武帝,被金日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263
銀兩19483

478

主題

6922

回帖

6380

積分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4-12 09:29:45 | 顯示全部樓層
對於漢武帝的評價,實在使人為難。
為難的地方是漢武帝做皇帝太長了,他有好的地方,但也有壞的地方。很難一概而論。不過,在帝皇的行列中,他仍是屬於一流的。
文中有兩點意見:
其一:董仲舒提出罷拙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我不太認為當時年輕約二十餘歲的劉徹可以有那麼大的遠見。
其二:對於所謂「中」朝,侍中只是一個加官,並不是有實則職權的官員,只是有正職官員為了進入宮中才有這個銜頭,方便與皇帝商討有關不為人知的國家政策。這個侍中,其正職可以是「承相」或其他官員,說是為了打擊承相,似乎有點言過其實。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3
銀兩4

66

主題

68

回帖

9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9-4-12 10:01:40 | 顯示全部樓層
應該說就是為了制衡當時丞相的權利所做的。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的。

目的達到以後,丞相也可以進入便沒有什麼不妥的了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263
銀兩19483

478

主題

6922

回帖

6380

積分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4-12 10:31:2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子寅 於 2009-4-12 10:01 發表
應該說就是為了制衡當時丞相的權利所做的。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之下的。

目的達到以後,丞相也可以進入便沒有什麼不妥的了


我只是就制衡說法提出討論。
印像中當時的承相,多是沒有甚麼好下場。
記得武帝有次提升一個官員為承相,那位承相立刻再三推辭,但實在沒有辦法,最後只得哭說「今次實死無生。」。
可見當時武帝的君權十分大,並不需用甚麼來制衡承相。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3
銀兩4

66

主題

68

回帖

9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9-4-12 11:41:44 | 顯示全部樓層
武帝登基初期還是受到前輩們的壓制的。

他設立中朝也是初期嗎。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263
銀兩19483

478

主題

6922

回帖

6380

積分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4-12 17:10:1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子寅 於 2009-4-12 11:41 發表
武帝登基初期還是受到前輩們的壓制的。

他設立中朝也是初期嗎。


對他構成壓制,我覺得是他的祖母。
至於「中朝」,我不覺得有「中朝」的味道。
有個問題,漢武帝時的尚書是做些甚麼工作???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3
銀兩4

66

主題

68

回帖

9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9-4-12 18:39:31 | 顯示全部樓層
宰相田蚡是武帝的舅舅……另外竇家也是朝中大族。壓制……………………都是朝中的大佬。

畢竟太後不是體制內的人物,她想要壓制劉徹也要通過在朝內的人員來進行。

武帝若是想要更好地實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就要撇開這些人……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3
銀兩4

66

主題

68

回帖

9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9-4-12 18:41:16 | 顯示全部樓層

漢朝的尚書

官署名。東漢始置。東漢中樞機關。因位於宮中的中台,故以台名,並有中台、台閣、台省等別稱。秦代於少府內設尚書,有令、丞。漢成帝時,初置“尚書”員 5 人,開始分曹辦事。東漢光武帝劉秀鑒於西漢末年大權旁落于貴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權力集中于君主,凡機密之事全部交給尚書,以此制約三公。因而加重了尚書的職權。因尚書的官署在宮禁內而稱為台閣,故有尚書台之稱。東漢尚書台組織有:尚書令一人,秩千石。若以公為之,則增秩二千石,儀禮亦加。尚書僕射一人,秩六百石。職署尚書事,尚書令不在,則代行處理公務。尚書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掌錄文書期會,佐令、僕治事。六曹尚書,秩各六百石。三公曹,掌管年終對州郡官吏的考績;吏部曹,掌管選舉和祭祀;民曹,掌管一切有關修建和鹽池苑囿的管理;客曹,掌管護駕邊疆少數民族朝賀事務;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訴訟事務;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盜賊等治安工作。尚書侍郎 36 人,秩四百石,每曹 6 人,職掌文書起草。尚書令史 18 人,秩二百石,每曹 3 人,主書。東漢尚書台權力極重,既出詔令,又出政令;朝臣選舉,由尚書台主管;還擁有糾察、舉劾、典案百官之權;參預國家重大政事的謀議、決策,對朝政有著重大影響。尚書台權力雖重,但台官職位卑微,長官尚書令不過千石,尚在九卿之下,這樣位卑權重,皆由皇帝親任幹練之士充任,便於控制,發揮效率高。東漢和帝以後,多幼君弱主,實權常被外戚、宦官所掌握。儘管三公要聽命于尚書,但尚書又往往被實權更大的外戚、宦官所左右。
  漢成帝時,尚書開始分曹,在尚書之下設五曹,其中三公曹主斷犾。至東漢時,在尚書下分六曹,其中二千石曹“主辭訟事”。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百姓

威望0
聖眷3
銀兩4

66

主題

68

回帖

97

積分

身份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9-4-12 18:49:30 | 顯示全部樓層

漢武帝的中朝制度

中朝也稱內朝,是漢武帝劉徹為削弱三公(既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權利而制。漢初,丞相掌朝政,太尉掌全國軍事,御史大夫掌百官。皇帝只在朝會上對重大朝政做個批示。後來,漢朝撤去了太尉一職。漢武帝為了中央集權才設置了內外朝,由內朝對文武百官發號施令。內朝由皇帝的親信、內侍組成,直接對皇帝負責,這是中央集權的一種手段。

武帝皇權向政府權力的滲透,主要是通過中朝官制度以逐步分解相權.通過"加官"將原來屬於中朝官的職稱加在朝臣之上,使之得以參與機要,由此構成心腹近臣組成的"中朝",以分割相權,這便是中朝官制度.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勳爵

威望0
聖眷263
銀兩19483

478

主題

6922

回帖

6380

積分

爵位一等靖寧公
榮銜從一品少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4-12 19:03:2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子寅 於 2009-4-12 18:41 發表
官署名。東漢始置。東漢中樞機關。因位於宮中的中台,故以台名,並有中台、台閣、台省等別稱。秦代於少府內設尚書,有令、丞。漢成帝時,初置“尚書”員 5 人,開始分曹辦事。東漢光武帝劉秀鑒於西漢末年大權旁落于貴 ...


漢武帝時的尚書與東漢時的尚書,已有很大的分別.......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7 14:07 , Processed in 0.01652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