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887|回覆: 0

[轉貼] 「近代」普魯士三部曲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1
聖眷171
銀兩950

1408

主題

7735

回帖

6332

積分

爵位二等恩赫侯
榮銜從三品中議大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5-26 18:1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普魯士三部曲轉貼: http://tw.myblog.yahoo.com/chang ... &l=f&fid=25

第一章   王國的建立


大家也許知道普魯士王國是德國的前身, 也知道在近代歐洲的歷史上普魯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過在十七世紀以前這個國家是不存在的, 開始時就像是當年晉楚之間的小媳婦國家一樣, 受盡苦楚和磨難, 有時還得當大國的砲灰.

普魯士國王徽章(一般稱為大國徽), 可看到是由左邊的黑鷹(代表普魯士)以及右邊的紅鷹(代表布蘭登堡)為主而組成的



普魯士原是指歐洲北部沿波羅的海附近的蠻荒之地, 不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範圍, 後來布蘭登堡選帝侯合併了東普魯士才成為它的一部分。10世紀布蘭登堡由薩克森公爵獅子亨利建城。12世紀德國人開始進入波羅的海東岸地區殖民。1226年起條頓騎士團在普魯士地區發動了近200年的東征,先後建立不少要塞,普魯士成了條頓騎士團的地盤,德意志人、波蘭人、立陶宛人和歐洲其他民族紛紛前來移民。條頓騎士團迫使其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語。16世紀後普魯士人德意志民族同化。
為了吸引移民,條頓騎士團依據漢薩同盟法律興建了一系列自由市。1370年波蘭與立陶宛聯合,對扼守其出海口的條頓騎士團發動了一連串的進攻。1410年條頓騎士團慘敗於波蘭國王 ,普魯士一分為二,西普魯士併入波蘭王國,東普魯士由騎士團統治,對波蘭國王稱臣,成為波蘭的附庸國。

1512年來自布蘭登堡霍亨索倫家族的亞伯特(Albrecht)被選為條頓騎士團總團長,他是布蘭登堡選帝侯的近親。在馬丁·路德的影響下,1525年他宣佈改信路德宗,切斷了與騎士團名義宗主羅馬教廷的聯繫,隨後宣佈解散騎士團,改為普魯士公國 (Ducal Prussia) ,亞伯特自任普魯士公爵,臣服於波蘭。
1618年普魯士公國絕嗣,由其長女之夫、布蘭登堡選帝侯國的約翰·西吉斯蒙德(屬霍亨索倫家族)繼承,建立了布蘭登堡-普魯士公國。在1660年瑞典波蘭的戰爭中,布蘭登堡脫離了與波蘭的附庸關係。

布蘭登堡(上)與普魯士(下)的國徽





三十年戰爭之後,布蘭登堡經營一支小型的軍隊。1655年第一次大北方戰爭爆發,布蘭登堡一開始和瑞典結盟擊敗波蘭,從此布蘭登堡擁有東普魯士的完全主權,不用再向波蘭國王稱臣。

1672年法荷戰爭和第三次英荷戰爭爆發。瑞典與英法同盟,而布蘭登堡則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其中一支部隊。腓特烈·威廉一世在Fehrbellin戰役中擊敗瑞典,從此號稱「大選帝侯」。1688年「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病死,傳位與子腓特烈三世。

大選候帝- 腓特烈威廉一世 (上)

普魯士王國的第一任國王-腓特烈一世 (下)



到了1701年布蘭登堡大選帝侯腓特烈三世 (Friedrich III)以支持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的條件,換取國王稱號。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自此,普魯士王國正式成立,並開啟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





第二章  堅固的基礎

在中國歷史中, 乾康雍三朝把清朝的國力推向頂峰, 而無獨有偶的是在歐洲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腓特烈一世, 腓特烈威廉一世以及腓特烈二世(大帝)則是將普魯士從無到有到獨霸一方. 這家祖孫三代稱號裏都有腓特烈, 所以常常會搞混, 有趣的是, 在這三個人身上可以發現什麼叫 "隔代遺傳".


普魯士"裏"的國王-腓特烈一世 (1657~1713)...有沒有發現這套服裝和假髮跟路易十四很像? (圖一)

在上一章稍有提到腓特烈一世, 他以支持神聖羅馬帝國參加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為條件, 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波德一世 (Leopold I) 達成協商, 而有了普魯士國王的稱號, 然而這個 "國王" 並非正式的國王, 從原文可以解釋得更詳細: 普魯士"裏"的國王(König in Preußen)而非普魯士國王(König von Preußen),, 說穿了有點玩 文字遊戲, 其原因有二:
1. 布蘭登堡只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選侯國, 而在帝國的規定中, 除了皇帝兼任的德意志國王及波希米亞國王之外, 不能有另外的國王.
2. 西普魯士還是波蘭王國的領地, 而當時的普魯士也只是因為腓特烈一世身兼東普魯士大公及布蘭登堡選帝侯而暫時結合在一起, 兩塊領地各有不同的國王, 也有被收回去讓別人繼任的可能.

1701年腓特烈一世就任普魯士"裏"的國王的情況(圖2)


雖然被帝國給陰了一傢伙, 但當時歐洲的繼承法及領土的分封規則就是這個樣子, 腓特烈一世縱然不滿意, 但實力還無法跟帝國相抗衡, 因此也只得接受, 至少離上市集資募股, 走向國際市場又邁了一大步. 而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 他打下以及買下了一些領地, 為今後統一的普魯士建立基礎.

不管這個國王的頭銜如何, 腓特烈一世終究還是有實權的國王, 他在位期間受王后漢諾瓦公主索菲·夏洛特的影響, 獎勵文化活動, 發展經濟及藝術, 在位時他於柏林創建了哈雷大學(1694年)、藝術學校(1696年)和柏林科學院基金會(1701年)等機構, 同時營建了許多公共設施, 普魯士本身的經濟文化因而得到長足的進步. 因為他深知要 "去帝國化"  才有機會建立自己的基業, 因忐情願不去理會機會杳茫的選候國地位(因為長年來都是哈布士堡家族把持), 與帝國漸行漸遠, 自己另走出一條路才有發展的空間.


1702年的柏林王宮(圖3)

在位期間, 也許受了路易十四的影響, 生活極其豪奢, 對此常受到王太子 (後來的腓特烈威廉一世) 的反對. 而王太子的個性跟老爸也真是南轅北轍, 在他即位後的一些措施可說是兩極化. 不過基本上這種兩極化的發展對普魯士有其正面的價值.







士兵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 (1688~1740)圖8

腓特烈一世於1713年駕崩, 由王太子腓特烈威廉一世繼位. 他是個嚴厲且窮兵黷武的國王, 綽號「士兵國王」(Soldatenkönig; 即 Solider King). 他以粗暴的軍人作風對待臣民, 沒事以閱兵為樂, 把軍事訓練操到翻掉,  但這為普魯士日後的擴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有了老爸留下來的積蓄, 腓特烈·威廉一世實行軍國主義. 他加重賦稅以供建軍, 把常備兵人數從3.8萬人增加至8.3萬人. 自此普魯士成為歐洲軍事強國 (僅次於法國和奧地利).在位時與奧地利、英國關係冷淡,只跟法國結盟. 其實應該是說他的外交觀念還是在很低層次的階段.

普魯士國旗 (1701~1918年)圖9


為了充實兵源, 他於1733年實行分區徵兵制, 並強迫農民當兵. 另僱用外國雇傭軍. 值得一提的是他組建了一個巨人擲彈兵團:他派人從歐洲各地坑矇拐騙地綁架許多身高偉岸的巨人組成一個特殊的擲彈兵團, 範圍從北海到地中海的整個歐洲身高特高的長人都有可能被他裹脅搶去. 身材高大的女人也不安全, 常被收集來與這些長人們配對以生出下一代的長人. 難怪德國人那麼高不是沒有原因的.

長人擲彈兵團 圖10

腓特烈·威廉一世登基之初,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剛好結束. 在戰後與法國簽訂的《烏得勒支和約》中得到了格爾登上區,和法瑞邊境的納沙泰爾和瓦倫金兩個侯國. 其後又參加了大北方戰爭親俄國的一方, 但所得甚微. 只因彼得大帝打敗瑞典, 腓特烈·威廉一世在會議桌上得到了奧得河河口的波美拉尼亞.

雖然說這傢伙窮兵黷武, 但對於民生經濟還是有他的建樹. 1709年普魯士東部發生鼠疫, 人口驟減. 腓特烈·威廉一世重新移民, 使東部再度繁榮. 1719年解放領地上的農奴, 廢除世襲租佃制度 (但同時也徵用這些解放的農奴為兵). 同時提倡重商主義, 發展工業. 1717年實施全國小學義務教育. 但腓特烈·威廉一世鄙視學問, 他在普魯士境內禁止法國文學, 拉丁文和音樂. 他生性簡樸吝嗇, 又捨不得在經濟文化建設上花大錢, 被人譏為「乞丐國王」.

由於腓特烈·威廉一世對王太子弗里茨 (將來的腓特烈大帝)過於苛刻, 禁止他接觸法國文學, 拉丁文和音樂, 並反對兒子與英國王室聯姻, 經常體罰 (包括在寒冬戴手套都會被海扁), 造成了父子間的隔閡. 1730年弗里茨企圖逃亡英國未果被捕, 弗里茨的同伙 Hans von Katte (這位同伙疑似弗里茨的同性戀人)  被處決. 不過據伏爾泰透露, 腓特烈大帝只聽到槍聲, 所以是否被槍決還是個懸案, 而他自己也險些賠上一條命, 還被送進苦牢蹲了一陣子.

腓特烈·威廉一世身高兩百多公分,體重一百多公斤平時暴飲暴食, 煙癮極大. 他於1740年5月31日在柏林去世, 享年51歲. 他的兒子弗里茨成為國王腓特烈二世, 將普魯士建設成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在1740年腓特烈·威廉彌留之際, 神父頌道「人赤條條地來,也赤條條地去...」的時候, 還從病榻上掙扎起來說「怎麼能赤條條的, 我要穿上我的軍裝!!」到死都不忘自己是軍人....難怪普魯士軍人如此令人敬畏







第三章  少年大帝


之前提到的 "受虐兒" 弗萊茨於1740年即位為普魯士國王, 是為腓特烈二世, 時年二十八歲. 在大臣的眼中, 這位少年國王善於思考, 醉心於文學與人文主義和啟蒙思想, 和粗俗無文的士兵國王大相逕庭. 甫上任就解散了老爸辛苦建立的長人勁旅, 只留下一團當護衛, 另外還禁止部隊體罰士兵. 而在他還在當太子時還曾發生過叛逃事件, 因此不少人認為他太過文弱,甚至懷疑他有同性戀的傾向, 這對一個初即位的國王在領導統御上打了些折扣.

不過對於戰爭, 腓特烈二世還不算生手, 他當太子時曾參加波蘭王位繼承戰爭(1733~1738), 在歐陸第一名將, 薩伏依的歐根親王 (Prince  Eugene of Savoy ) 底下當差. 在戰爭期間他對這個老親王似乎沒什麼印象, 不過老親王卻曾對他的冷靜贊譽有加.

即位不久, 腓特烈碰到了難得的機會, 為了讓當時還有點"支離破碎" 的普魯士國土結成一塊, 腓特烈相中了西里西亞 ( Silesia, 今南波蘭與德, 捷交界處, 當時尚屬奧國) 這塊肥沃之地, 因此在鄰近強國奧地利剛打完土耳其戰爭, 還在回復元氣之下發動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1740~1748). 普魯士其實並未全程參加, 而是為取得西里西亞打前後兩段而己. 在1740~1742這一段, 史稱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


普魯士國王--為腓特烈二世 圖11

腓特烈大帝時期的普魯士軍隊: 由左至右: 驃騎兵, 龍騎兵, 胸甲騎兵, 擲彈兵及火槍兵 圖12

1740年12月腓特烈和施維林元帥率領八萬普軍南下突擊西里西亞,短期內奧地利駐軍被擊潰, 首府佈雷斯勞(Breslau)陷落, 只有尼斯堡(Niesse)等幾個據點仍然堅守. 但圍城戰非普軍所長, 腓特烈屯兵兩萬於尼斯堡下準備長期圍困. 1741年4月,奧地利元帥奈伯格(Neipperg)領兵兩萬從東面的摩拉維亞境內進攻來救尼斯堡,引發莫爾維茨會戰(Mollwitz).

腓特烈親率2.16萬人與奈伯格將軍統率的1.9萬奧軍在此處決戰. 普軍在步炮上佔優勢,而奧軍則是騎兵多出普軍甚多, 最後奧軍因不敵普軍的猛烈炮火被逼撤退.不過這場仗腓特烈打得不是很漂亮, 受到奧地利騎兵的猛攻, 打得他不得不交出指揮權給老將施維林. 若非施維林苦撐, 以堅強的意志力率領火槍兵及擲彈兵一次又一次抵擋奧地利騎兵的攻擊, 不然腓特烈的初陣很有可能也是絕命之陣了.

老將施維林伯爵 (Kurt Christoph von Schwerin) 人稱腓特烈的太傅. 以勇敢堅毅聞名 (圖13)

在莫爾維茨會戰後,普魯士與法國, 巴伐利亞,  薩克森和西班牙結盟進攻奧地利以加強攻勢.1742年1月奧軍進攻巴伐利亞逼使巴伐利亞退出戰爭, 並進逼波希米亞. 腓特烈親率普, 法, 薩克森三國聯軍共3.4萬進逼至奧地利邊境以圍魏救趙的方式逼退奧軍.

在解除巴伐利亞與波希米亞的危機後, 普軍調兵北上. 格林的卡爾親王則率3萬奧軍拊其側背, 從摩拉維亞方向抄後路向腓特烈進攻. 於是1742年5月17日爆發查圖西茨會戰(Chotusitze) 經過一輪激戰. 雙方互有勝負. 但奧地利蒙受較大 的傷亡(奧軍損失6330人, 普軍損失4800人) 不得已之下只能撤退.

1742年6月初奧地利自忖師老無功,無力再戰, 被迫向普魯士求和. 於該年7月28日與普魯士在簽訂《柏林和約》, 以西里西亞及格拉茨公國割讓予普魯士為停戰代價. 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於是宣告結束. 至此普魯士退出奧地利皇位繼承戰爭.

直到1744年, 因奧軍又節節勝利, 普軍擔心奧軍的反撲而又再發動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







第四章  二度對決


經過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 普魯士算是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新領地, 然而在一旁的苦主, 歐陸強國 - 奧地利會讓腓特烈大帝那麼好吃睡嗎?

迎著晨曦和砲火齊步前進的普魯士步兵- 霍亨弗里德堡戰役 圖14

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後, 奧地利不甘於屈辱的和約,便與英國,漢諾威,黑森和荷蘭等國結盟, 進攻反奧陣營的其他盟國, 勢如破竹. 普魯士擔心奧地利乘獲追擊回頭追討西里西亞, 於是先發制人在1744年重返戰場.

8月17日普魯士兵分三路突擊由老將施維林元帥16,000人, 安哈特-德紹親王利奧波德二世15,000人及由腓特烈自率主力40,000人, 以齊騰的1,300驃騎兵為先鋒, 採向心式攻擊, 自西里西亞出發大敗薩克森, 再指向波希米亞首都布拉格. 1744年9月攻佔布拉格, 續以62,000人的主力進軍維也納, 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正式開打.

跟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一樣, 奧軍因普軍的突擊而在初期大敗, 奧軍只得以豐富的資源打消耗戰, 奧軍總司令卡爾洛林親王率50,000人回援, 一面堅壁清野, 一面派兵偷襲普軍補給線, 此舉對於資源較少, 不利久戰的普軍果然奏效, 深入敵境的腓特烈在波希米亞境內補給困難, 而且還被消滅了近1.2000人, 普軍在一開始就先折損了20%的兵力.

腓特烈原本想緩退以引誘卡爾至布拉格附近決戰, 但10月份已經是天寒地凍了, 卡爾又會合了薩克森盟軍, 兵力增至10萬人. 腓特烈佔領布拉格已無戰略意義, 因此於1744年11月底撤至西里西亞, 轉攻為守.


儘管戰略上受挫, 但腓特烈在戰場上並沒有失敗, 他將計就計裝做向西里西亞首府佈雷斯勞緩緩撤退 , 引誘卡爾離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山地 ,追擊到西里西亞的平原上, 以便乾淨俐落地徹底擊敗奧地利. 而奧軍則是一路先後擊敗法軍和巴伐利亞軍後, 於1745年5月進攻西里西亞. 5月26日 普軍約59,000人在西里西亞的霍亨弗里德堡埋伏, 6月4日清晨霍亨弗里德堡戰役爆發.

奧地利的擲彈兵, 頭戴主教帽 (mitar) 手中拿著最原始的手榴彈 圖15

卡爾果然率領60,000奧軍入侵西里西亞, 腓特烈故意示弱撤向佈雷斯勞, 6月3日晚上9點突然一記回馬槍, 他命令軍隊以急行軍連夜迫進, 6月4日凌晨行進到奧軍營地附近就地休息兩小時, 而他本人露天和衣而臥. 凌晨2點普軍再次出發, 揭開了霍亨弗里德堡戰役的序幕.

利奧波德二世, "德紹老頭" 的兒子, 一家可謂將門虎子 圖16

6月4日凌晨4點普軍由東南向西北方的奧軍發起攻擊. 開始時普軍右翼騎兵急於進攻, 反而把奇襲搞成了混戰, 但左翼和中央成功進擊. 中央小德紹親王利奧波德二世的21個步兵營排著整齊的橫隊, 無畏奧地利炮火勇敢地前進, 忍著傷亡一槍不發, 直到火槍的有效射程以內, 一聲令下排槍齊射,  據說第一排齊射就打倒了敵軍的50%.


普軍左翼的騎兵由齊騰少將和拿騷(Nassau)中將指揮以6,000人對付奧軍的7,000騎兵, 中間越過一條河流障礙. 齊騰率領普軍騎兵的精銳- 貝葉斯(Bayeuth)團10個中隊衝鋒, 20分鐘內拿下9門大炮和67面軍旗, 俘虜2,500人, 普軍僅94人陣亡. 騎兵能夠在關鍵的時刻發動決定性的一擊, 這表示腓特烈在間隔了兩年間建立了相對奧軍最欠缺的騎兵戰力.







向奧軍衝鋒的普魯士胸甲騎兵 圖17

霍亨弗里德堡戰役打到早上9點就宣告結束, 普軍以少數的傷亡換取奧軍五倍的損失, 獲得全面勝利. 戰後卡爾親王向南退入波希米亞境內, 腓特烈解除西里西亞的威脅後, 向波希米亞追擊了一段距離, 然後以順時針繞大圈撤回西里西亞, 準備等待戰爭結束後奧軍求和的談判. 但奧軍真的就此甘於雌伏嗎?


腓特烈與部隊在戰後奏凱 圖18

國力充沛的奧地利果然不是省油的燈, 雖然首戰慘敗, 但恢復能力實著驚人, 在三個月內卡爾親王立刻得到充份整補, 並計劃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也同樣施以夜襲. 於9月29日午夜發起索爾戰役(Soor). 此役40,000奧軍確實出其不意地盯住了腓特烈22,000的普軍,  並將營地團團圍住. 但奧軍擔心暗夜中旗號不明而發生自相殘殺的混戰, 因此到了攻擊發起線後,並沒有馬上攻擊.

翌晨5點腓特烈接獲探子報告己被奧軍包圍的消息, 緊急集合部隊迎戰. 8點鐘普軍陣線已經列好, 井然有序中看不出受到奇襲的驚慌, 不能不說普軍的素質確實高過奧軍一籌. 而腓特烈試圖將後來揚名於戰史的 "斜線式戰術" 首次用在這次戰役裏.

索爾戰役的佈陣圖, 上端方塊狀的代表普軍陣線, 也是腓特烈斜線陣的首次登場. 到後來七年戰爭的羅茲巴赫之役裏更是將斜線陣發揮得淋漓盡致 圖19

腓特烈先以加強的右翼率先攻擊發起, 步兵冒著奧軍炮火, 在戰場上行進了600步後以排槍齊射壓倒敵方火力並發起衝鋒, 一舉攻佔奧軍炮陣地.

被普軍連敗兩次的奧軍元帥-卡爾親王. 後來由道恩接任元帥後, 腓特烈在七年戰爭的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 圖20










按照腓特烈的計劃, 中央和左翼本來是要以逆時針方向回縮的, 但受到右翼攻擊成功的鼓舞, 左翼也自發性地衝鋒. 奧軍雖然人多勢眾, 素質卻不如普軍, 此時全線陷入苦戰, 隊型潰散不得不退卻.  腓特烈斜線式戰術在此役中雖然運用得還不是那麼完美, 但畢竟還是打勝仗了, 而且是在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大獲全勝. 奧軍損失7,444人, 普魯士3,911人. 在激戰中腓特烈本人留在後方的營帳, 馬匹, 隨身財物, 甚至餐具和他的長笛統統被奧軍擄獲. 這一仗贏得驚險.

瑪麗亞. 特蕾西亞 15歲時的畫像, 當時剛嫁給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弗蘭茨一世 圖21


瑪莉亞. 特蕾西亞女大公...55歲的畫像. 她是哈布斯堡家族中最有魄力的女性領導人 圖22

奧地利經過兩次西里西亞戰爭,四大戰役全部失敗. 但是瑪麗亞·特蕾西亞女大公仍然堅韌不拔地與腓特烈對抗. 1745年年底奧地利集中主力從波希米亞出發, 撇開北面西里西亞的腓特烈向西北方, 突穿薩克森, 直攻腓特烈的老巢--勃蘭登堡.

看守老營, 打敗奧薩聯軍的 "德紹老頭" 安哈爾特, 德紹親王利奧波德一世. 他們一家四位元帥, 在霍亨弗里德堡帶領步兵奮勇向前的利奧波德二世就是他的寶貝兒子.

這次坐鎮首都柏林的「德紹老頭」-老德紹親王親自出馬, 率領留守老營的25,000普軍上溯易北河, 迎著奧軍向東進發. 在腓特烈領兵增援之前,  德紹老頭在凱撒斯多夫會戰中打敗了來犯的31,000奧薩聯軍. 這次勝利徹底打消了奧地利和薩克森與普魯士為敵的信心.

為避免損失加劇以及被普軍夾擊, 奧地利和薩克森在衡量得失後只得在該年聖誕節與普魯士簽訂《德勒斯登和約》奧地利割讓西里西亞全境予普魯士為代價, 以換取普魯士承認瑪利亞.特蕾西亞為奧地利大公, 及其夫婿弗蘭茨·史蒂芬 (後來的弗蘭茨一世) 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普魯士並退出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 至此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宣告結束.

經過前後兩次戰爭, 普魯士安穩地得到西里西亞這塊膏腴之地, 有了堅強的軍力及充足的後勤之後, 更確立了普魯士在歐陸的強國地位, 腓特烈大帝的夢想正一步一步地實現. 當然, 英雄不會就只是如此而己....







第五章  七年戰爭 簡介

十八世紀的歐洲 , 各國之間為了追求霸權的發展, 除了在海外爭奪殖民地外 , 並以戰爭的方式擴張領地 . 從大家已知的英法世仇之外 , 新興強國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在歐陸持續擴張當中 , 除了原苦主奧地利 , 周圍的列強也倍感威脅, 因此由奧地利起頭 , 環著普魯士周圍的諸國紛紛結盟反制 ; 而普魯士也感受到來自周圍的壓力 ,  亦以外交方式著手拉攏具有相同利害關係的國家結成盟友 , 以保衛得來不易的戰果....然而這種 "恐怖平衡" 的局勢常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 一場不可避免的大戰- 七年戰爭就在這種互相防備及驚恐的氛圍之下逐步地展開 .

在馬上閱兵的腓特烈二世 圖23
七年戰爭(1756年—1763年)是歐洲兩大軍事集團 , 即英普同盟與法奧俄同盟之間 , 其中漢諾威 , 葡萄牙為英普的盟友 , 法奧俄的盟友則為西班牙 , 薩克森 , 瑞典等為爭奪殖民地和霸權而進行的一場大規模戰爭 . 其中英法及印第安人在北美的戰爭又稱為法國-印第安戰爭 , 普奧之間的戰爭則稱第三次西里西亞戰爭 . 戰場遍及歐洲大陸 , 地中海 , 北美 , 古巴 , 印度和菲律賓等地 . 這次戰爭對於18世紀後半期國際戰略格局的形成和軍事學術的發展均產生了深遠影響 .

七年戰爭參戰雙方的領袖 ----- 英普聯盟: 普魯士腓特烈二世及英國喬治三世 圖24,25


法奧俄聯盟: 法國路易十五, 奧地利瑪麗亞女王, 俄國女皇伊莉沙白一世 圖26, 27, 28

戰爭後期對戰局發展影響重大的俄國彼得三世及凱薩琳女皇 圖29, 30


戰前歐洲各國情勢錯綜複雜 . 英國打敗西班牙和荷蘭後 , 與法國在殖民地上的利益衝突激化 . 普奧從神聖羅馬帝國分裂後都想統一德意志 . 而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當中 , 奧國領地西里西亞被普魯士佔領 , 兩國矛盾也很尖銳 .再來是俄國擊敗瑞典後繼續西進和南下 , 與日益強大的普魯士在邊境上不斷發生衝突 , 兩國關係急劇惡化 .

1756年初英普首先締結 "白廳條約" , 維持德意志境內的和平 , 並以武力「對付侵犯德意志領土完整的任何國家」 , 而主要的目的是英國想讓在德意志的漢諾威領地不受他國侵犯 , 而這個結盟觸怒了與英國爭奪海外殖民地的法國 . 在此同時, 為了因應局勢 , 俄國女皇伊莉沙白一世決定放棄原先與英國簽訂的 "俄英條約" , 於1756年3月與奧地利結盟 . 稍後在奧地利女王瑪麗亞.·特蕾西婭積極策劃之下 , 奧地利與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簽訂互保的 "凡爾賽條約" , 雙方約定互相以武力援助受到入侵的盟國 , 以此漸漸給普魯士的脖子套上絞索 , 以期收復西里西亞 .

隨著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 雙方都積極爭取同盟國 . 漢諾威(英國王室在歐洲大陸的世襲領地), 黑森-卡塞爾 , 不倫瑞克等德意志諸侯國 , 及葡萄牙等先後參加英普同盟 ; 瑞典 , 薩克森和神聖羅馬帝國所屬的大多數德意志諸侯國及西班牙則參加法奧俄同盟 .



1756年秋腓特烈二世先發制人 , 率兵進攻薩克森首府德勒斯登 , 並於1756年10月爆發了七年戰爭的第一場戰役-羅布西茨戰役(Lobositz). 普軍勝利後於1757年初大舉南下入侵波希米亞 ,  圍攻布拉格 ,  打算在法俄增援前逼降奧地利 . 奧軍被迫退守城內 , 奧地利派道恩元帥解圍 ,並於科林戰役中擊敗普軍 . 腓特烈不得已退回薩克森 . 不但速戰速決的希望破滅 , 反而被各國合圍 .


















普奧軍於布拉格之役的作戰

科林戰役後法軍來援 , 兵分兩路一面迫使英國 - 漢諾威聯軍投降 , 導致柏林以西門戶洞開 . 另一路法軍會合德意志諸國聯軍 , 穿過薩克森夾擊普魯士 . 普魯士南方則有奧地利主力與普軍對峙 . 正東還有俄軍進攻東普魯士 . 東西南三線同時推進 , 整個歐洲都在向普魯士進逼 .


腓特烈從布拉格撤軍後 , 面對如此內線作戰的困局 , 他做出如同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之役的決定 , 選擇其中一路打擊 . 而他選擇了歐陸的強國 - 法國當目標 , 兩軍於11月間發生了軍事史上經典的羅茲巴赫會戰 , 法軍大敗 . 而俄軍於普軍疲於與奧法軍對峙的空擋進軍東普魯士 , 並於大耶格爾斯多夫戰役擊敗普軍取得勝利 , 但就此打住並沒有繼續進軍 . 普軍則在羅茲巴赫會戰後又截擊進入西里西亞的奧軍 , 並發生戰洛伊滕會戰 , 取得全勝 .


1758年俄軍佔領東普魯士 , 腓特烈率主力迎擊 , 8月普軍擊敗俄軍 . 1759年俄奧會師與普魯士進行庫勒斯道夫戰役 , 普軍被擊敗 . 而同一時間英國和漢諾威聯軍在明登擊敗法軍 , 9月奧軍佔領德勒斯登 . 此時法奧俄聯軍內部發生矛盾 , 剛好給了普軍喘息機會重整 . 1760年7月普軍在西里西亞以少勝多擊敗俄奧聯軍 , 8月普軍在利格尼茨擊敗奧軍 , 11月在托爾高戰役中再次擊敗防守堅固陣地的奧軍 .普魯士保住了薩克森領地 , 得以恢復實力 .


英國步兵(左)與法國騎兵(右)於德國明登(Minden)交戰 圖31

在海上和殖民地的爭奪上 , 英法兩國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 1756年4月法國海軍擊敗英國艦隊 , 佔領北美的梅卡諾島 , 1758年英軍攻佔布雷頓角 , 包圍路易斯堡 . 7月路易斯堡投降 , 第二年9月英軍攻佔魁北克 . 1759年法國艦隊在拉古什和基伯龍被英艦隊消滅 , 1760年英國佔領整個法屬加拿大 ; 1761年英國佔領法國在印度的殖民地 .

英法於比斯開灣發生的 Battle of Quiberon Bay (1759) 英軍獲勝, 並截斷了法國在地中海區與其殖民地的聯繫, 並控制了西班牙的行動 圖32

法國-印地安戰爭中的魁北克-亞伯拉罕平原之役, 此役只進行了30鐘, 但卻結束了三個月的圍城 , 及決定了加拿大日後的發展 圖33

1757年 , 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普拉西(Plassey) 之役打敗蒙兀兒王朝與法國聯軍, 進佔整個孟加拉

1761年底俄軍攻克普魯士要塞科爾貝格 , 普軍再次陷入絕境 . 然而普魯士列祖列宗保佑命不該絕 , 1762年俄國女沙皇伊莉沙白一世病逝 , 而新沙皇彼得三世原本就是德意志人 , 特別崇拜腓特烈 , 因此在登基之後隨即與普魯士結盟並歸還佔領的領土 ,  瑞典也跟著退出戰爭 .

這個戲劇性的變化令普魯士有喘息的機會 . 10月底沙皇彼得三世身故 (一般相信是被謀害) , 繼任者凱薩琳女皇宣佈退出七年戰爭 , 反普同盟於是瓦解 . 1763年2月英法簽訂了 "巴黎和約" , 法國將整個加拿大割讓給英國 , 並從印度撤出 , 只保留5個市鎮 . 15日普奧簽訂 "胡貝爾圖斯堡和約" , 普魯士同意撤出薩克森 , 而奧地利承認西里西亞歸普魯士所有 , 奧地利終究還是未能收復西里西亞領地 .








英法簽訂 "巴黎和約" 的會場場景

戰後的影響

英國
英國是七年戰爭最大贏家 . 除了從法國手中得到整個加拿大 , 並得到整個印度 (法國只保留5個市鎮) , 英國成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 , 邁向 "日不落國" 的傳奇。但英國將這次戰爭(法國-印第安戰爭)的戰債轉嫁到北美殖民州居民的身上 , 引起當地居民的不滿 , 引發了13年後的美國獨立戰爭 .
普魯士
經過七年戰爭 , 腓特烈總算是保住了西里西亞 , 成為與英 , 法 , 奧 , 俄同列的強國之一 . 但連年戰爭也使得國內瘡痍滿目 . 戰後腓特烈全力投入重建和平和經濟的工作 , 普魯士的地位日漸穩定 . 而腓特烈亦被冠上「軍事天才」及「大帝」的榮譽 .
法國
"巴黎和約" 成為法國君主時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 . 放棄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西岸等廣大殖民地 . 法國外交策略全盤失敗 , 聲望也顯著滑落 . 這次戰爭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 並在他死後成為最不得人心的國王之一 .
奧地利
奧地利兩度不敵普魯士 , 痛失西里西亞 . 瑪麗亞女王之後對凱撒琳大帝和腓特烈二世有敵對情結 , 並在晚年致力於反對瓜分波蘭的戰爭和維護國際和平 .

俄國
俄國在七年戰爭中鞏固了其在東歐的勢力 , 並更趨於向西擴張 , 踴躍於瓜分波蘭 . 俄國在戰爭後期的舉動亦贏得了普魯士的友誼 .



[ 本帖最後由 索額圖 於 2009-5-26 18:12 編輯 ]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4 18:04 , Processed in 0.01806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