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164|回覆: 1

[原創] 封面故事:青春是辦刊物的理由

[複製鏈接]

皇族宗室

大治無上皇

威望0
聖眷51
銀兩2191

1199

主題

12162

回帖

7211

積分

爵位
榮銜
官職
兼職
身份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9-13 19:59: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神麒 於 2019-4-13 10:56 編輯

 香港沒有特產,唯有醒目仔最多,記者也認識一個半個。醒目仔曾做雜誌編輯多年,左手消費,右手潮流,滿腦雄心壯志,嘴邊機會多多,手中不時展示品味習作。

 但聰明人機關算盡,只停留在銖苗計較,辦刊物只聞樓梯響。今天,醒目仔知道年輕人自資搞文化刊物,在旁冷笑他們既沒計劃,又沒錢賺。但記者覺得,一來人家不是為錢,那是搞理念出版;二來人家兄弟多,並非曲高和寡;最重要的是,只要手執成果,踏出了第一步,那才叫做可能。

 自從《月台》、《字花》千禧後登場、ROUNDTABLE盤踞《META》、《眾獨》、《尋》短暫爆發,好一段日子未見文化青年動靜。早前詩人關夢南還在報章感嘆文藝雜誌要走出資助迷思,偏偏4、5月江湖蠢動,兩份自資文化刊物《80s Renaissance》與《Stadt》分別面世,搞手更是一幫八字頭,嫩口。


《80s Renaissance》讓青年知道

 兩本新刊物中,雙月刊《80s Renaissance》最先於4月下旬出場。當記者訪問三名編輯那天,各人已手執數本自家製作成果。

 「最初我想做一本書,集合不同大學生的作品,可是搞FUNDING太麻煩了,於是打算以不太嚴謹的方式辦文學雜誌。」編委小花憶述最初在茶餐廳與秋強談得起勁,確立刊物雛型:每人夾數百元,辦《秋螢》規模的小刊物。後來四出約稿,秋強找來過去在城大唸書一起搞文集的朋友曉捷,對方得知行將起義,也興沖沖地加入,形成三人行的局面。雜誌後來得到香港教育學院的學生活動資助,加上營辦印刷事業的Jason仗義幫忙設計排版,整件事情又變得不太一樣。

 有時二人三足,尚且作滾地葫蘆,三人六手的《80s Renaissance》編委,竟異口同聲說大家文藝觀相近,天生不怕蝕底,也沒有甚麼不能讓步的原則。

 「很多人喜歡寫東西,但只能寫給自己看,我們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平台,可以讓大家發表和分享。」小花補充:「喜歡文學的人其實很多,但他們只是看書,默默寫作,雖然在我們身邊但看不見。我們希望group起他們,讓他們有機會發表。」

 秋強也補充:「雖然我們三個人寫得不好,但我們熱愛文學,不計較就不會有衝突。」他指出坊間的文學刊物,要麼是門檻太高,要麼是雖然可以吸引別人投稿,但園地的開放度有限,編輯與固定作者佔據發表空間。雖然《80s Renaissance》並非搞對抗,也欣賞各刊物的成功之處,但他們仍旨在為難以發表的年輕投稿者提供多一個選擇。

 創刊號《80s Renaissance》無論外觀和風格,均教人聯想到大學學生編委會推出的雜誌。編輯們認為,這正正讓大家反思為何大學生風格的寫作,難以見諸文藝園地,也正好突出他們以學生為本的特色。

 三位即將或已經成為教師的編輯,再加上細意培養的學生風,令新刊物教育味濃。事實上這部新的文藝刊物堅持保留人物訪問部分,以第一期訪問鄭培凱教授為例,旨在向同代年輕人介紹「編輯之選」的重要文化人,補充現有文化刊物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開闢師生園,鼓勵校長、老師與學生投稿,讓三者之間透過園地互相理解交流。編委預料,就算資助用盡,他們仍會以自資的方式經營,繼續摸索園地的方向。


《Stadt》進民間拆牆

 最初記者接觸《Stadt》時一頭霧水,跑到維基百科翻一翻這個詞語,如此一來正中編者下懷。

 「當初想到『城市』這個概念時,就想到用別的稱呼,讓看到的人感到好奇。有不少人看到名字以後會問:Stadt是甚麼意思?人們平時行過也不會看一眼,現在會因為名字陌生,所以看一看。」雜誌的發起人雨希挑戰記者和讀者的期待視野。

 雨希一直與同伴Penny組織寫作活動「先有寫作後有會」,後來在參與一次文化聚會時,雨希和同伴談起大計,腦子一熱開始與大家約稿,初成立的編輯小組由三個人擴展至九人,由開始到現在不過一個月。

 因城市之名而生的文化雜誌,或以建立品味與風格,或整合城市的文化氛圍,或連結不同城市資源。然而《Stadt》既非文化企業,辦刊物自然有其不按常規出牌的彈性與活力,雜誌創刊號將以「旺角」命名,除了邀約作家寫稿,將落旺角區與街頭訪問在當中生活的人,編委們預計這種走進民間的出版運動,將有可能走進銅鑼灣大埔元朗梅窩。雨希說:「正因為大家沒有錢,這樣才能成事,一般『度橋』要幾個月,考慮資金又要幾個月。其實雜誌出了你自然會考慮錢,沒有錢你就做不下去,加上我沒有甚麼商業頭腦也就不去考慮,PK就PK。」

 刊物的另一位成員小土亦說:「雜誌本身有幾個主線,一、文藝和文學;二、潮流;三、社區。我們把幾項放在一起,這已是全新的東西。人們常說香港的城市很有特色,那必須透過不同方式去發掘出來,在不同的地區利用不同媒體去表達。」

 編委在製作《Stadt》時的最大體會,是透過訪問多了接觸社區的機會,接觸過去從來沒有想過的城市感觀,人們對街道和社區有不同看法,樓下阿伯或者鄰座金毛男,都是旺角書寫參與者。

 在過程中雨希有深刻的體會:「有些人會說:我們襯不起你們的雜誌。他們會認為文化很高,眼光令你不太舒服,並覺得自己沒有文化,我不知道社會為何令他們這樣想。」《Stadt》成員嘗試透過社區的訪問與寫作,把文化帶進民間之餘,也希望讓文化脫冕,讓大家知道自己「生活在文化中」。

 現時《Stadt》組稿進入最後直路階段,訪問當天編輯們還與記者研究用甚麼封面,至於整本雜誌以甚麼形式面世,編委守口如瓶,教人在整個5月,期待他們隆重出場。
http://yykjason.pixnet.net/blog

平生不到景仁宮,便稱英雄也枉然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皇族宗室

大治無上皇

威望0
聖眷51
銀兩2191

1199

主題

12162

回帖

7211

積分

爵位
榮銜
官職
兼職
身份
旗籍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09-9-13 19:59:43 | 顯示全部樓層
年輕人眼中的年輕寫作

 同樣作為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年,同為文化參與者,正因為對香港文化版圖有所補充,才不惜工本自掏腰包辦刊物追趕理想。

 對於八十年代青年的寫作,《80s Renaissance》編委秋強在徵稿的時候,留意到年輕人在寫作時較重視文字的華美,細心營造句子,但比起上一代的年輕人,文字少了內涵,在精神方面顯得不足。另一位編輯曉捷也補充,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生活在較安穩的環境中,成長的過程中較自我中心,就算要寫社會,也只會書寫身邊企及的,未能觸及更廣。

 無獨有偶,在和《Stadt》的雨希做訪問時,也談及相似情況。雨希形容,八十年代的年輕文化愛好者都很有心,但她會疑惑,為甚麼他們投稿文化雜誌寫旺角,總離不開二樓書店。她坦言,一個地區其實除了二樓書店,還有更多看不見的(文化)值得書寫。

 「當我們嘗試把文化推向不同界別的人,為甚麼寫的人仍停留在他們的『文化』裡面,要把自己困在一個圈子,而把自己隔開?例如在台灣,就算你不是讀文科,接觸文化也不會覺得奇怪,也不是某些小圈子的標籤。所以說到底,也是我們社會的問題。」
http://yykjason.pixnet.net/blog

平生不到景仁宮,便稱英雄也枉然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4 08:09 , Processed in 0.0166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