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060|回覆: 0

[轉貼] 二戰後德軍裝甲擲彈兵發展小史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1
聖眷171
銀兩950

1408

主題

7735

回帖

6332

積分

爵位二等恩赫侯
榮銜從三品中議大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9-10-21 19:48: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原帖來自: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456015


戰後德軍裝甲擲彈兵發展小史
裝甲擲彈兵,實質上是二戰中德軍對裝甲師所轄步兵部隊的稱呼,當然,這種步兵部隊和一般純“腿子”步兵是不同的,應該算機械化或者裝甲化步兵。
戰後,德意志帝國被分區占領,主權和治權被占領軍政府接收,德國武裝力量也就被取消了,當然,隨著聯邦德國(BRD)和民主德國(DDR)的建立,德國重新建軍也就提上了議事日程,無論西方集團還是東方集團,都希望在未來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在己方陣營有一支“自己的德軍”。
不知道什麼原因,DDR建立的NVA(國家人民軍)放棄了“裝甲擲彈兵”這個兵種稱呼,改稱“摩托化步槍兵”,而BRD建立的BW(聯邦國防軍)則沿用了這個稱呼,所以本文介紹的,就只是BW的裝甲擲彈兵歷史,不包含NVA的同類部隊的介紹。
1955年,BRD政府頒布“陸軍結構計劃 I”,規定,在BW框架下,建立8個擲彈兵師,但是裝甲擲彈兵,因為缺乏裝備的原因,僅僅建立3個營,其中位於Munster(不是北威州明斯特,是下薩克森州的一小城,坦克博物館所在地)的是教學營,第3裝甲師和第4裝甲師屬下的兩個師屬裝甲擲彈兵營才是戰鬥營。應該說,這是一個可憐的開端,在二戰中期名聲卓著的德國裝甲擲彈兵,重新開張的時候就只有3個營,還只有2個是戰鬥營,更寒酸的是,只有裝甲擲彈兵教學營才裝備了美制M39裝甲車,而裝甲師所屬的“戰鬥”裝甲擲彈兵營不過裝備的是沒有任何裝甲防護的卡車而已。
當然,伴隨著西德工業的迅速恢復和冷戰的加劇,BW的裝甲擲彈兵迅速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1959年,BRD政府頒布“陸軍結構計劃 II”,規定,建立一只全裝甲化的,適應核條件下作戰的裝甲擲彈兵部隊,新建了8個裝甲師屬裝甲擲彈兵營。德國自產的HS30裝甲車開始裝備裝甲擲彈兵部隊,還未實現裝甲化的裝甲擲彈兵營被加上了“摩托化”的後綴。1962年,通過大量進口美制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實現了所有摩托化裝甲擲彈兵營的裝甲化,隨後,裝甲擲彈兵營的“摩托化”後綴被取消。從59年到64年的5年時間內,是戰後德國裝甲擲彈兵發展的黃金5年,新建了大量的部隊,到1965年,BW的每個裝甲師都擁有了1個3營制的裝甲擲彈兵旅,而且是全裝甲化的。
但是,龐大的軍備計劃給西德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負擔,而且,由於《明鏡》泄露北約防務文件事件,造成了民間對軍備的普遍疑慮,在文件中,BRD國防部承認BW無法承擔起防衛德國的任務,宣稱BW只是一只嚇阻力量,一旦真的蘇聯進攻開始,為了防止德國淪為核戰場不如投降了事。在這種情況下,普通民眾不得不思考,納稅去建立一只根本不打仗的軍隊是否劃算了。該文件的泄露導致了國防部越權搜查明鏡編輯部和最終有望當總理的國防部長施特勞斯的辭職,題外話是,從此,總理夢斷只能擔任拜恩州長的施特勞斯成為了明鏡雜志和蘇聯的死對頭,在中蘇對立的時代中,他顯得對華特別友好。
在這種情況下頒布的“陸軍結構計劃 III”,就是一個比較保守的計劃了,“陸軍結構計劃 II”那種不顧一切的擴軍勁頭消失了,有兩個裝甲師,第3裝甲師和第4裝甲師被改為輕步兵的“獵兵師”,所屬的裝甲擲彈兵單位被取消,其他的裝甲擲彈兵單位,所有裝備德國自產HS30裝甲車的,一律換裝新的德國產“黃鼠狼 I”步兵戰車,並且增編一個裝備米蘭式防空兵導彈的導彈防空分隊。
80年代初,BRD政府頒布了“陸軍結構計劃 IV”,為了應對蘇聯的強勢和在1983年臨近戰爭臨界點的歐洲局勢,BW不得不重新擴軍,第3獵兵師和第4獵兵師被重新改成裝甲師(純粹是折騰),所有裝甲擲彈兵旅都改稱了4營制,增編了一個戰鬥營來加強戰鬥力,這個每個旅所謂的“世紀第一營”(不知道為什麼這樣稱呼),是一個裝甲和裝甲擲彈兵混編營,仿佛是嫌後勤不夠麻煩似的,所有的裝甲擲彈兵營都改稱了如下結構:第一和第二連,裝備黃鼠狼 I步兵戰車,第三連,則裝備M113裝甲人員輸送車。估計是為了未來的北約聯合作戰方便考慮。
到1983年初,BW的擴軍達到歷史最高峰,全軍總共擁有64個裝甲擲彈兵營,16個裝甲和裝甲擲彈兵混編營,在地方軍裡(西德的地方防御部隊),56個“家園保衛旅”每個旅都建立1個裝甲擲彈兵營。(動員部隊,平時只有幾個參謀人員)
“陸軍結構計劃 IV”於1992年被“陸軍結構計劃 V”取代。該計劃是個標准的馬放南山式的計劃,重新統一的德國政府判斷,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都不會有歐洲大規模陸地戰爭的危險了,於是,大裁軍開始了,首先,裝甲擲彈兵這個兵科被取消了,和裝甲部隊一起被合稱為:裝甲化戰鬥部隊,盡管作為番號前綴還是可以保留,但是也僅此而已。到2005年,裝甲化戰鬥部隊被改稱“裝甲部隊”,擁有輝煌戰史的德國裝甲擲彈兵部隊完全消失。
根據施羅德政府修改後的“陸軍結構計劃 V”,BW被分成3支部隊,“作戰部隊”,這是戰備水平最高的部隊,可以隨時參與歐盟,北約和聯合國框架下的作戰行動;“穩定部隊”,這是戰備水平次高的部隊,可以在經過一段時間准備之後參與歐洲大陸的小規模作戰行動;“協助部隊”,該部隊擁有陸軍三分之二的人力,14萬余人,基本處於無所事事狀態,一大部分人員甚至處於“半職服役”狀態,他的任務是給另外兩只部隊提供支援力量。
目前,處於“作戰部隊”的德軍裝甲擲彈兵部隊包括:
第9裝甲旅屬第92裝甲擲彈兵營
第21裝甲旅屬第212裝甲擲彈兵營
“穩定部隊”所屬6個裝甲擲彈兵營:
第12裝甲旅屬112裝甲擲彈兵營
第12裝甲旅屬122裝甲擲彈兵營
第37裝甲旅屬391裝甲擲彈兵營
第37裝甲旅屬371裝甲擲彈兵營
第41裝甲旅屬401裝甲擲彈兵營
第41裝甲旅屬411裝甲擲彈兵營
“協助部隊”中有4個沒有裝備的“裝甲擲彈兵營”:
第41裝甲旅屬908裝甲擲彈兵營(人員配齊),第411裝甲擲彈兵營(部分人員)
第37裝甲旅屬909裝甲擲彈兵營(人員配齊),第371裝甲擲彈兵營(部分人員)
裝甲擲彈兵的訓練由Munster的裝甲訓練中心擔任,該裝甲訓練中心後來和步兵訓練中心合並,主任上校軍銜。
綜上所述,德國裝甲擲彈兵在戰後走了一條:開端-發展-退潮-膨脹-極度縮減 的道路,目前只剩下2個可以作戰的營級單位了,真是:王霸雄圖,盡歸塵土。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0-18 16:31 , Processed in 0.1439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