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368|回覆: 2

[轉貼] 清朝的附屬國

[複製鏈接]

國民

威望40
聖眷48
銀兩1970

142

主題

2540

回帖

2231

積分

身份
旗籍漢族鑲紅旗
配偶
發表於 2013-11-13 16:29: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新版《中國近代現代史》教材上冊提到在中法戰爭爆發前,清朝軍隊應邀援越抗法﹔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清政府先是應朝鮮國王的請求派兵幫助鎮壓朝鮮東學党起義,隨后又派兵入朝對日作戰。有些人感到很奇怪,清朝在兩次鴉片戰爭中都被外敵打敗,喪師失地,積弱已久,為什么還要出兵國外?實際上,清政府出兵國外,一方面是為了援助朝鮮、越南。另一方面則更是為了行使宗主國的權力,保護自己的屬國。這是因為清朝与周邊國家的關系,并不是像我們今天這樣是主權國家間的平等關系,而是上种宗藩關系,周圍各國向清政府“稱藩納貢”,受清王的冊封。所以縱使清朝已經衰落,但它還是要維護自己“天朝上國”的尊嚴,庇護屬邦﹔擔負起自己作為宗主國的責任。雖然日益腐朽沒落的清王朝最終不僅沒能保護好自己的屬邦,而且連自己也淪為了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半殖民地,但是這种宗藩關系在歷史上畢竟是客觀存在的。現將清朝与周邊國家的宗藩關系簡述如下,以饗讀者。

一、清朝与朝鮮的關系

在清興起以前,朝鮮与明朝保持著傳統的親密關系(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遣使至朝鮮賜璽書,從而确立起兩國間的宗藩關系)。l636年,皇太极率兵新征朝鮮,攻占朝鮮京都漢城,朝鮮國王李?在國家存亡之際,迫于無奈,接受了清軍的條件投降,停用明朝年號,斷絕与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為宗主。清朝定都北京以后,雙方使節每年往來不斷。朝鮮方面,每年除有賀冬至、賀正朔、賀圣節、納歲幣的四次固定朝貢使節外,還有多种不定期使節來華。日本明治維新之后,把侵略予頭指向朝鮮。1976年1月,日本一方面派遠征從對朝鮮進行侵略,脅迫朝鮮訂約通商。另一方面派人來華交涉。當時總理衙門答稱:中國向來不干預朝鮮的內政外交。日本趁此借題發揮說,中國既不過問朝鮮事務,所謂“屬國”衹是空名,日本決心以“自主之邦”對待朝鮮,遂于1876年2月26日迫使朝鮮簽訂了朝日“江華條約”。“江華條約”明顯暴露了日本排斥中國在朝鮮“宗主權”的野心。此后,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鮮的步伐,先后釀造了1882年“壬午兵變”和1884年的“甲申政變”。“雖然由于清軍的迅速行動平息了這兩次事變,但日本還是趁此迫使朝鮮簽訂了1882年的《仁川條約》和1885年《漢城條約》,擴大了日本在朝鮮的侵略權益。由于日本并不滿足于這些利益。在其准備就緒之后﹔就發動了侵略朝鮮繼而侵華的甲午戰爭。清軍戰敗,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确認朝鮮“獨立”,清朝与朝鮮的宗藩關系結束。

二、清朝与琉球的關系

琉球是今天日本的沖繩。自明初以來,琉球与中國的關系就很密切。清朝建立以后,琉球使節于1646年來華,受到順治帝的接見。從此,琉球使節与清廷往來不斷。1662年,清廷派遣兵科副禮官張學禮為正使出使琉球。此后,每逢琉球新王繼位,都有清朝使節前往冊封与慶賀、1663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兩次賜印給琉球國王,乾隆所賜之印寫有“琉球國王之印”字樣。直至19世紀60年代,琉球始終承認自己是清朝的藩屬。1872年,日本明治天皇登极,諷示流球朝賀。琉球國王遣其子赴東京貢獻方物。日本天皇下詔,以琉球為藩屬,1873年又列琉球為府縣。1875年5月.日本強令琉球國王停止對中國的“朝貢”,并派軍隊駐扎琉球﹔為了消失中流之間“宗藩關系”的痕跡,6月又強令琉球改用日本年號。1876年,日本在琉球設立司法机构,事實上將琉球置于其統治之下。琉球國王不堪日本的侵略壓迫,于1877年4月密遣紫巾官向德宏等人來華,呈遞國正密信,懇求阻止日本的吞并行徑。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進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1879年3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領琉球,3月30日正式宣布琉球為沖繩縣。1879年7月3日和23日,琉球國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兩次赴天津拜謁李鴻章,請求清政府問罪于日本。10月24日,琉球耳目官毛精長等人到北京`理衙門“長跪哀號,泣血吁請”,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怜二百年效順屬藩”的份上援救琉球。雖然清政府与日本再次進行交涉,但由于日本的蠻橫和清政府的軟弱,琉球終為日本所吞并。清朝与疏球的宗藩關系也就遂告結束。

三、清朝与安南的關系

安南是今天的越南,明建文帝時處在黎氏王朝的統治之下。16世紀初分裂為兩個對立的封建集團.北方鄭松集團控制了黎氏王朝的朝政,南方則為阮潢集團所控制。為了對付南方的阮氏集團,鄭氏集團急欲結好清廷。1660年(順治十七年),黎朝派遣使節到清朝朝貢,清朝隨即同意冊封黎維棋為安南國王。原來割据于安南南方的阮氏集團到17世紀末完全吞并了南方的占城國。1702車,阮福派遣使節來中國,請求清廷冊封,遭到清政府的拒絕,于是自立為王。1803年,阮福映改安南為越南國,清政府命廣西按察使齊布森出使越南、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19世紀40~50年代.法國幵始武裝侵略越南,1862年6月強迫越南簽訂了第一個《西貢條約》,把越南南部六省變為法國殖民地。1874年3月,法國迫使越南簽訂第二次《西貢條約》,在條約中法國“承認”越南“獨立自主”,但須由法國主持越南的外交,借以否認中國的“宗主權”和确立法國在越南的特權地位。1875年5月,法國將這個條約通知清政府,并要求中國約束黑旗軍。清政府一再強調中國對越南的“宗主”保護責任,并指出在越軍隊是應越王之請去“剿匪”的。1877年,越南照例遣使來中國朝貢,法國也未加阻止。1883年,法國全面侵略越南,迫使越南簽訂了越法《順化條約》,越南承認并接受法國的保護權。1884年6月,法國強迫越南簽訂了第二次越法《順化條約》,确立了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中法戰爭結束后,1885年6月,中法正式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中法新約》),清政府承認了法國与越南訂立的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四、清朝与蘇祿、緬甸、南掌和暹羅的關系

蘇祿是今天菲律賓的蘇祿群島。1726年(雍正四年),蘇祿國王遣使到清廷朝貢。1754年,蘇祿國王上表請以蘇祿國土地、丁戶編入中國版籍,乾隆帝婉言謝絕。1851年,西班牙侵占和樂島,清朝与蘇祿王國的交往遂告中斷。

清朝前期曾多次派兵出征緬甸。1769年,清政府派大學士傅恆督師入緬,緬甸國王孟駁懼而求和。雙方議和之后,緬甸派使節朝貢清王朝,表示臣服中國。1790年,清廷派遣使節前往緬甸封孟云為緬甸國王。從1824年起。英國幵始發動了侵略緬甸的戰爭。在英政府制造事端挑起侵緬戰爭的過程中,清政府曾經提出交涉。英國政府一面推倭說事先不知中國對緬甸的宗主權,表示不損害中國在緬甸的權利,一面又加緊侵略緬甸。英于1885年12月派兵攻占了緬甸首府曼德勒,俘虜了緬甸國王錫袍及王后,并于1886年1月1日宣布將上緬甸并入英屬印度,完成了它對整個緬甸的吞半。英國吞并緬甸之后,清政府提出了抗議,中英雙方進行了談判,1886年7月,在北京簽訂了《緬甸條款》,清政府承認了英國在緬甸的特權,英國同意緬甸每屆十年“循例”向中國“呈進方物”。清政府雖然達到了使英國“勿阻朝貢”的談判要求,但實際上清朝与緬甸的宗藩關系已不复存在。南掌是今天的老撾。18世紀初,南掌發生分裂,在其北部建立了琅勃拉邦王國,清王朝仍稱之為“南掌”。1927年(雍正七年),琅勃拉邦王國幵始向清廷朝貢。1791年,琅勃拉邦王國遭到萬象王昭南的干預,琅勃拉邦國王阿努魯被迫逃往曼谷。不久,在清朝的幫助下,阿努魯重新回到琅勃拉邦進行統治,直到其子曼塔圖腊統治時,仍与清廷往來密切,清廷還對其頒發了敕印和誥命。1893年,琅勃拉邦淪為法國的“保護國”,清朝与南拳的宗落關系也告終結。

暹羅是今天的泰國。1652年(順治九年)暹羅派遣使節到清朝進行朝貢,幵始了兩國的交往。1767年,緬甸軍隊入侵暹羅,攻破了暹羅的國都大城。大城王朝的達府太守披耶﹒達信組織暹羅人民擊退了入侵的緬軍,重新統一了暹羅,被擁立為王。1768年,達信派遣使節到清朝,請求清廷封他為暹羅國王,但清政府認為他是乘机篡位,予以拒絕。然而,達信繼續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終于在1777年承認了達信建立的王朝,准許暹羅使節到清廷朝貢。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羅國王拉瑪二世贈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額。1855年,英國代表、香港總督鮑林強迫暹羅簽訂了《英暹通商條約》、(《鮑林條約》),此后法美德意等國也紛紛效法英國,強迫暹羅簽訂了類似的條約。暹羅淪為了西方殖民國家的半殖民地,与清朝的宗蕃關系也漸告結束。

五、清朝与浩罕、阿富汗地區的關系

浩罕是18世紀烏茲別克人在中亞建立的封建汗國。1759年(乾隆二十四),清軍在追擊新疆叛匪大小和卓的過程中与浩罕汗額爾德尼直接發生關系。額爾德尼主動以外藩附屬于清朝,向清廷朝貢不絕。至19世紀初,浩罕在表面上仍裝模作樣地向清朝表示“恭順”,而實際上卻不斷向中國侵略,吞食中國領土。1876年,沙俄吞并浩罕國,置費爾干省。浩罕与清朝的宗藩關系也就不复存在。

清朝初年,阿富汗地區處于分裂狀態。1759年,巴達克山東面的博羅爾都遣使向清朝朝貢。1878年,英國占領阿富汗,清朗与阿富汗的交往遂告中斷。

清朝与周邊國家的宗藩關系及終止情況大体如此。另外,關于西藏和外蒙古的問題也需在此一談。眾所周知,清政府在西藏和外蒙古行使的是完全的主權。而當時的英俄等國則一直妄圖以宗主權代替中國在上述地區的主權。英國一再否認中國在西藏的主權,認為清政府在西藏衹擁有宗主權。英國這种不顧事實的說法,遭到了清政府的堅決反對,其陰謀也一直未能得逞。在外蒙古獨立之前,中國在外蒙古行使的也是完全的主權。辛亥革命后。俄國策動外蒙古“獨立”,迫使袁世凱的北洋政府同俄國訂立《中俄聲明文件》,使中國政府喪失了在外蒙古的領土、主權,衹保留了一個宗主權的虛名.嚴重侵害了中國的利益。因此,對于主權和宗主權這一問題,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我們決不能因為清朝擁有對周邊國家的宗主權,而把中國擁有主權的地區也說成是宗主權。我們必須堅決反對把宗主權与主權混為一談,堅決反對以宗主權代替主權。

清朝与周邊國家存在的宗藩關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這种宗藩關系表面上看來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關系,周邊國家要向清朝“稱藩納貢”﹔受中國的冊封,并由中國踢与印璽。而實際上這种宗藩關系衹是維系中國和周邊各國友好關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有統治和被統治的實質性內容。并且,作為宗主國的中國統治者,是以一种“王者不治夷狄,來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義態度對待外國的、原則上并不干涉藩屬國的內政。中國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作為“天朝上國”的富有与大度,總是本著“薄來厚往”的原則,對朝貢者給予大量的賞賜,其价值遠遠超過朝貢者所進貢的物品,所以,各藩屬國總是樂于來華朝貢。有時中國統治者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也對各國來華朝貢的時間和規模作出种种限制和規定。雖然有些國家有時不按規定而提前來華朝貢,中國政府也都給予了熱情接待。再者,各國在來華朝貢的同時,也与中國進行了貿易往來。由此可見,清朝与周邊國家的這种宗藩關系和近代西方國家間那种表面上平等,而實質上卻是弱肉強食的國際關系有著本質的區別﹔和西方殖民國家的宗主國与殖民地之間的那种控制与被控制、壓迫与被壓迫、剝削与被剝削、掠奪与被掠奪的關系更是有著不可同日而語的天壤之別。


尼泊爾,數千年中華帝國的最后一個宗藩。

民國建立后,袁世凱曾想邀請尼泊爾加入五族共和,可惜尼泊爾當時已為英印所控制。

清王朝和尼泊爾的宗藩關系是非常現實的國際戰略關系。

清前期,拉達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馬拉雅山外諸國皆為中國藩屬。后英印展幵對這些國家的兼并和侵略,諸國紛紛向中國告急。但其文報中將英印稱為“披楞”,昏聵閉塞的清王朝竟然不知道“披楞”就是英國,以為是一個什么遠方的小國,而沒有予以理會。

拉達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馬拉雅山外諸國相繼淪英,英國進一步將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西藏和尼泊爾。此時的清王朝已對國際形勢有了明确了解,制定了結好尼泊爾,維護其藩屬地位以遏制英印侵略和政策。尼泊爾也懲于南麓諸國相繼淪亡的殷鑑,積极維護和中國的關系。

中尼的宗藩關系從國際法上大大延緩了英印侵略尼泊爾的進度,對我國西藏也是一种很現實的保護。

太平天國運動扰亂大清國,尼泊爾曾上書清廷要求出兵攜帶大炮到中國內地助剿。中國婉拒。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國民

威望0
聖眷0
銀兩911

284

主題

262

回帖

273

積分

身份
旗籍漢族未入旗
配偶
發表於 2013-11-13 17:57:10 | 顯示全部樓層
好详细啊~~~谢谢分享~~~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國民

威望40
聖眷48
銀兩1970

142

主題

2540

回帖

2231

積分

身份
旗籍漢族鑲紅旗
配偶
 樓主| 發表於 2013-11-14 21:17:29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們可以透過這些來看到清朝的興衰敗亡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2-23 01:21 , Processed in 0.01644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