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893|回覆: 0

[藏書] 讀者十論:豬圈裏啟蒙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5523
聖眷786
銀兩-3309

1818

主題

9610

回帖

68914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
旗籍滿族鑲白旗
配偶澄川鈴香
發表於 2019-1-22 02:21: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 過來,回應《江雪:微信個人帳號被封記》
如果不是因為有那麼多在豬圈裡打滾的寫作者,不是因為那麼多在大陸對傳統紙媒失望透頂轉行做獨立記者堅持發聲的人,我就不會知道端,不會知道我們的社會在發生些什麼,不會知道有那麼多同行者在堅持抗爭、堅守一個社會的底線。可以說,我的公民意識啟蒙就在於這一個個被封鎖的微信號。

所以,請不要放棄,中國大陸的青年人需要這些信息的滋養,需要有人告訴我們,什麼是黑,什麼是白。—— 一個普通大陸青年的留言

2. ynt,回應《江雪:微信個人帳號被封記》
國內就是劣幣驅逐良幣,要發聲,要調查,要公義的,要麼在打壓下苟活,要麼已經進了監獄,主流媒體都不敢吭聲,除了通稿只敢發明星花邊,還得擔心被約談。好笑的是,老是還看到有人抱怨現在的新聞媒體越來越差,一天到晚都是些明星垃圾文。

這些人這屎坑是他們們自己添磚加瓦造起來的,十年前有谷歌,沒有那麼多敏感詞,八年前有微博,那時候強拆新聞絡繹不絕,大家還會圍觀,後來先是沒了南方週末,然後污名公知,掃蕩微博大V,銷號的銷號,投誠的投誠,再後來就是拘捕律師了。那時候有多少人冷眼旁觀還落井下石?現如今公權力已延伸到各種領域,電視劇只能挑着放,連娛樂節目都充滿着政治紅線。我不同情這些人。只希望如江雪這樣的有識之士,保存好自己的清醒,做正確的事,也要做安全的事。

3. Evelynwho,回應圓桌話題《觀點太過火了?你如何看綜藝節目《奇葩大會》被禁?》
社會規範和標準(social norms)理應由群眾產生,受絕大多數認同和遵守,從而才能產生規範社會秩序的效果。由當局獨斷參與定義何為「合理」,決定何為「導向不正」,就直接把以上社會規範和群眾的關係頭尾顛倒,很多人根本沒有機會去思考和判斷到底哪兒出了問題,就被迫馬不停蹄的遵守一套從上至下的道德,甚至法律體系了。

最可怕的是,從失去「自發產生」對道德、規範和秩序的理解的機會開始,我們也將慢慢失去理解它們的能力。社會和道德的界限將不再包含我們的聲音,而我們在對其越來越無態度的同時,容忍度也越來越高了。哎

4. tychen927,回應《跟著跳蛙通勤:台北如何讓民眾上網自創公車路線?》
曾在中國的滴滴擔任過相關崗位,樂見台灣能有類似的想法跟上。一些想法:

1.認同 yink 的想法,公共運輸效果的效果不是只有「減少私人運輸」這一個衡量標準。讓既有的公共運輸體驗變好、時間變短,一來必然帶來人民生產力的提升,二來有機會能帶動現有交通偏遠區的發展,平衡地區差異。

2.跳蛙公車本身也可以參考中國或美國的發展先例,可以透過定期票、預先付費等方式確保使用量。

3.在「運輸」這件事上,我一定程度上相信「放鬆管制」是好的。有太多值得嘗試的好點子,如果能被私人企業玩一玩,將有機會大幅度改善城市的交通。幾例:

uberpool / 滴滴拼車 透過 ride-share 的模式,在某些地方能夠將計程車做到不比大眾運輸高上太多的價格,對個人而言等同於用大眾運輸的價格、卻能有計程車的便利度 ; 又或者是美國(前陣子死掉的)Leap 做的相當於是跳蛙公車的豪華版 ; Lyft Line 則是透過計程車的車體來做到類似跳蛙公車的功能,讓跳蛙公車這個點子的實現更加彈性。

這些新的嘗試不見得都值得政府投入:其中有某些風險太高、某些只服務少數人。然而如果能夠放鬆公共運輸方面的監管,同時鼓勵業者嘗試,將能夠更好的滿足不同交通需求的個人,甚至有機會將這些點子出口到其他地方。

5. 費米貓,回應圓桌話題《區塊鏈衍生產品不斷出現,它是通向未來的鑰匙,還是虛高的泡沫?》
區塊鏈不可能造成技術革命,但有可能造成一種技術範式的變革。

先說說不可能造成技術革命。區塊鏈耗費巨大的儲存空間、需要非常大的計算時間,根本不解決任何性能問題。因此,任何認為區塊鏈能造成生產力進步的主張,都不過是蹭熱點而已。那些關於運動數據、教育平台之類的區塊鏈應用,不過是蹭熱點的偽需求,和2000年.com泡沫如出一轍。但是我們還可以討論區塊鏈造成的技術範式的轉變。

區塊鏈雖然不能解決性能問題,但是區塊鏈可以解決第三方信任的問題,區塊鏈本身是一種不可被篡改的線性數據庫(只要共識機制合理),區塊鏈可以用於我們不需要讓渡信任的領域。比特幣就是區塊鏈一個非常深刻的應用:我們不需要將信任讓渡給銀行,每個人都可以維護一份不會被篡改、無法用於欺詐的賬本,每個人可以充當自己的銀行。以太坊上實現了區塊鏈智能合約和虛擬機操作系統,真實世界的信任被我們與區塊鏈相連接,我們可以用來實現各種本需要讓渡信任給「監管機構」的任務。IPFS把網絡服務器給分布化,每一個「挖礦」者都是網絡的維護者,我們不再需要信任中心化的網絡服務器,也就不用擔心政治力量關閉、審查網站。press.one主打身份認證的數字簽名功能,通過區塊鏈,我們可以省去無數無聊的公證,而且具有極大的擴展餘地。誠然,區塊鏈行業價格的暴漲來自於財富轉移,但是別忘了,當代人類社會對去信任化具有極大的需求,特別是當微博可以輕易刪帖、facebook可以利用用戶數據干預大選、人工智能部署的天羅地網在大陸的出現、每年14%超發的人民幣。

有些人說,目前區塊鏈最大的應用是黑市,因為黑市最需要去信任化;但是,技術無罪,我們當今真的對去信任化具有極大的需求,特別是互聯網巨頭和全能的政府利用人工智能的當下。人工智能解決的是最優化問題,但其目前最大的應用,不也是數據利維坦嗎?區塊鏈會給我們一個去第三方信用依賴的未來。

6. 鹹魚姬,回應《普通話如何演變為漩渦中心的語言?香港「推普」的前世今生》
一種語言包括文字、語音等多種要素,漢族的民族語言學名是漢語,不是普通話,普通話只是漢語的其中一種語音,粵語(廣東話)以及各地方言亦然。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無論普教中還是粵教中都不影響學生的語文能力。文中的大陸老師把普通話等同於漢語,是不專業的認知,當然這也是過去「野蠻推普」造成的刻板印象,這種刻板印象直到進入大學學習中文類專業都難以改變。

中國是多民族的國家,民族語言不僅僅只有漢語。作為一個中國人,其實更應該認知中國存在多種語言,而不是只有漢語的其中一種官方語音(普通話)。普通話已經靠著行政力量得到了壓倒性的優勢,教育工作者更應該告訴學生什麼是多樣性。

7. Sloppy,回應《普通話如何演變為漩渦中心的語言?香港「推普」的前世今生》
說說我的母語從台語轉「國語」的經驗,我上幼稚園前我是不太說國語的,我們跟阿嬤一起住,她只會說台語,她是日治時代長大的,國語最多也只是聽懂一半的程度,所以在家我們主要說台語。我上學的時候,學校推廣國語,所以學生也互相監督,抓到講台語要罰五塊,就跟文中案例相似,所以我的成長經驗裡,講台語是「不正確」的,那是壞學生的行為,最後成型在腦內就是台語文化、歌曲、電影一直有種次等、排斥的印象。等我長大時,連跟阿嬤看電視,要解釋情節給她聽都講得零零落落。

推廣官方語言不是問題,以壓抑原生母語來推廣語言才是問題,文化的流失、身分的認同、世代的溝通都會ㄧ併被壓縮擠爛。

8. jane26487,回應《愛慾錄——阿離談生育公義:我想成為你女兒意外懷孕後會來求助的阿姨》
人是有性慾,但任由性慾隨意發洩,然後意外懷孕,最後說不想令胎兒承受出生後的痛苦而流產,胎死、孕者要經歷流產的傷害,這些不都是痛苦嗎?而痛苦的起源卻是隨意發洩性慾者,不歸咎其責任,卻說成「生育的自由」,是否本末倒置呢?隨意發洩性慾者,為什麼不會自我控制一下?

另外,有些因為經濟和社會環境因素而流產的人,的確是值得同情。但我不明白,人類在貧困的時候,非要性交才可解決心理壓力嗎?既然已知道環境艱難,那麼,為什麼不選擇其他的方式嗎?例如與朋友分享苦況、散步、閲讀......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也不需花費,為何不選擇其他,偏要選性交這樣高風險的事情來作呢?

還有,如果性愛自由發展至一個地步,讓男性以此為理由去強姦女性,而她們被逼因姦成孕;那些起初提倡性愛自由,並產生出生育自由者,會否要付上責任呢?

說來說去,我不明白的是,現在的人類不覺得「忍耐」和「節制」是有好處的了,提倡很多不同的「自由」,但不細心想想自由背後的代價。

流產,都是傷害女性身體和心靈的事,不是嗎?

9. 小乙,回應圓桌話題《香港首個公眾成人展被指色情低俗,是主辦方管理不周,還是反對者太保守?》
還蠻遺憾的。以前沒想過香港在性方面出奇保守。大學時做過一個中港大學生性開放調查,雖然樣本只有百來人,但香港大學生的態度令我們很驚訝,和想像中的結論很不一樣。還有一次,在公交上聽到幾個阿姨討論,說某大學學生報竟然公開討論「闖紅燈」(經期做愛),簡直人心不古,該大學學生就要不行了。(她們的意思不是闖紅燈問題,而是學生報怎能討論這個)

當社會大多人把性與品德/生育/貞操等掛鈎時,怎麼討論他們都認為是錯的。不能正視性,如何討論呢?更別提較為小眾的需求。

話雖如此,總不能什麼也不做呀。挺欣賞吳教授,比起政治/社會/科學等議題的公共推廣,性這塊相當吃力不討好呀。

會有改變嗎?中老年人或許難。我媽算較開明的人(支持婚前性行為,對棉條、墮胎、同居等包容)但對非異性戀至今抱有偏見,儘管我和她溝通了好幾年相關問題。但年輕人或許容易接受些,至少變得更包容些。

btw 姐姐喜歡看温柔猛男、陽光小奶狼和帥氣女人hhh。

10. Christopher,回應《讀者來函:上海長寧的垃圾,罷工的環衞工人——政府,你為誰服務?》
香港的環衞工人也是外判的,經緯線節目有一期曾經也探討過,政府為了規避風險和談判,把環衞業務外包,投標公司通常來說最低價格就能中標,雖然說有其他考慮因素,但是官員話術大家都懂的,從而把標價問題轉嫁到工資身上了,而且還會存在不同公司中標其實是同一個負責人,形成變相圍標,這種情況形成時,政府既省了錢又不用自己管,問責也能有外判公司當擋箭牌,而工人對公司不滿不敢說,怕被炒魷魚,向政府舉報,政府應為和公司等於拴在同一條繩子的螞蚱,不可能譴責公司自打嘴巴,公司自然也有恃無恐,把出頭鳥給打掉就好了,異曲同工的地方看九巴事件,有人出頭也不一定所有工人相應,所以政府從提供服務變成購買服務這是對工人百害而無一利的!

原文:《讀者十論:豬圈裏啟蒙》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 ... ek/?utm_medium=copy
©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3 16:53 , Processed in 0.01410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