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201|回覆: 0

[藏書]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509卷/西安府兵制、...

[複製鏈接]

勳爵

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

威望441
聖眷231
銀兩35954

399

主題

2547

回帖

8193

積分

爵位一等子
榮銜從二品太子少保
旗籍滿族鑲藍旗
配偶
發表於 2023-8-16 19:0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五百九卷目錄

 西安府部彙考十九

  西安府兵制考

  西安府物產考

職方典第五百九卷


西安府部彙考十九
西安府兵制考         通志
本府

《西安城守》副總兵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陝西掌印都司一員

操捕僉書一員。舊設。今裁。

營屯僉書一員。舊設,今裁。

提督西安統轄漢兵兼烏金超哈、「管固原鎮事」 一員。

「提督」 鎮標中軍參將一員。

兼管「中營」 、中軍守備一員

左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右營遊擊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外州縣

潼關參將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長武營遊擊一員

下馬關參將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邠州都司一員

金鎖關守備一員

《咸寧縣志》
邑之兵制,在漢無考。唐初更道為軍,萬年道為參旗軍。明,附郭會城兵防制在閫衛邑止設捕盜民壯二百四十名,後裁去十四名,餘照所授器械編立隊伍,責撥鼓手,聽捕衙操演。其工食衣械,取給丁徭。崇禎間,以寇盜竊發,揀壯丁,裁主簿,設練總,未幾而罷,屢經裁汰。舊猶留馬快八名,民壯五十名,今又奉文議裁,凡事遇緝守,大抵藉城守兵居多。

《鄠縣志》
鄠之地,編里二十有三,而為軍寨者不可數計。軍之土著率獷悍,詞訟難於勾攝,民甚苦之。今依《新例》,盡編入《連環保甲》。

《華州志》
皇清初年,山孽盤互,流毒一方,遂使「通衢」竟成「絕徑。」

潼關兵道陳心竊慮之,於「順治乙未正月,立木城,周一百八十三堵,南北縱廣五十丈,東西橫闊五十丈,汛防官兵三十人,以潼關營把總官領之,至今賴焉。」

《同官縣志》
明正統十四年,設教場於城北宣威門外。正北為即戎堂,左為敲臺,南為關西精銳坊。左右翼招募民壯,就本地官司率領操練,遇驚調用。額設民壯八十二名。今仍舊。

「大將軍」 砲四位  ,手銃三十一杆。

钁銃一百三杆  ,《三眼》銃一杆,

鐵叉五杆    ,斬馬刀五把,

《鐵佛郎機》一十五杆,

飛砲一百四十個

《大皮袋》二百九十八個。

《小皮袋》二百九十八個。

鉛子、一萬四千四百個。

火藥二百斤

《邠州志》
原設民壯一百三十名

機兵三十名

秋操新民壯四百七十名,專事防秋而設,每年上班,三月餘日歸農。

官軍十名

上司發下「《手銳》六百杆。」

鉛子三萬個

盔五十四頂  。甲五十九副、

銅佛郎機三十杆

鐵佛郎機二十杆

《分發》宜祿鎮盔甲四副

本州民壯,領盔甲十副。

《曉示》人、領盔甲四十五副

本州官造手銃二百六杆。

民自造手銃五百五杆

錘砲三百九十四杆

四門守城大砲十個

《三水縣志》
遊擊一員  ,兵二百名。

「分守關內道」 中軍守備一員

兵一百名

《淳化縣志》
原設民壯八十八名

秋操民壯四百一十二名。

官銃九十杆  ,民銃二百四杆。

官造錘砲三十四杆

《長武縣志》
遊擊一員 ,舊無額設。順治二年暫設守備。至八年,軍門孟喬芳請設,遷邠州遊擊駐防。長武千總一員  ,把總一員

原設長武營兵一百七十五名。添設馬兵三百名。步兵二百名。

外委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把總五員

弓箭四百八十副

�刀鳥鎗各二十,長鎗一百八枝,  連架棍五十副。

大砲十三位  ,三眼鎗十八杆。

《潼關衛志〈按其餘各州縣志〉》{{{3}}}{{{4}}}
副將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部銓掌印守備一員  。管屯左右所千總二員

西安府物產考   通志州縣志合載
穀類

麥 :種大小二,即來牟,《詩》「貽我來牟」 是也。漢董仲舒疏奏令民間多種宿麥,秋蒔夏斂,備五氣之全味,故甚美。又有燕麥、玉麥二種,然亦不多產。

稷 粟穀也。江東呼粟為「粢。」 按粢、稷、粟,一物而異名。又有黏粟,味極軟美,邑人多用以釀酒作糕。

菽 ,豆也,五色各出,形味不一,黃、白、青、黑者,皆可為腐。唯豌、《扁蒔》者甚眾。又有刀豆、龍爪豆、豇豆、槐豆、菉豆、赤小豆、人面豆。

稻 ,稌也。《詩》:「豐年多黍多稌。」 又:「十月穫稻。」 皆是物也。又曰糯,又曰秔。《字林》:「糯,黏稻也,可釀酒。」 秔,稻不黏者。又曰粳。《本草》岐:粳與稻為二物,未是三川俱產,有線稜者佳。

黍 :《爾雅翼》曰:「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孟秋熟,庶人薦黍,其秀舒散。楚人以菰葉包黍,炊而食之,謂之角黍。」 類有數十,大約飯黍、酒黍兩品,黏不黏而已。其黑黍謂之秬,其一稃二米黍,謂秠粱 。《爾雅翼》曰:「粟類有毛,雀畏刺眼不啄,比他穀益胃,但性微寒,其聲為涼。其米青者為青粱,夏日食之清涼。其米白者,形如芝麻」 ,為芝麻粱。古白粱謂之芑,赤粱謂之虋。黃粱穗大毛長,味美,謂之「竹根黃。」 然赤、黃二米,甲稃雖有二色,而其米皆白。

蕎麥 味甘平。寒中伏種者最上。立秋後種者次之。其飯法可烝使氣餾。於烈日中暴令口開。使舂取作飯。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1-26 23:33 , Processed in 0.0135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