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46|回覆: 0

[原創] 【嘉七恩科殿試:題組三、論述寫作】儒家與道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有何不同?

[複製鏈接]

國民

科爾沁察爾森鎮前旗參領

威望666
聖眷80
銀兩-1759

24

主題

395

回帖

7670

積分

身份博爾濟吉特六少主
旗籍蒙族正白旗
配偶
發表於 2023-11-2 23:16: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儒家與道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有何不同?〉

一、緒論

儒家和道家,作為漢人哲學思想的兩大重要流派,固然在許多方面存在顯著的區別,但不能僅僅因此就將它們視為彼此對立的哲學體系。探討儒道思想之間的「對立與互補」問題,實際上已經承認了它們之間的差異。問題在於,將這兩種思想視為「對立」的觀點認為,它們從根本上存在矛盾,因此各自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理論體系;而將它們看作是「互補」的觀點則認為,儘管它們得出的結論有所不同,但在根本上卻有相似之處,只是因為強調的重點和取向不同而導致了不同的發展方向。

儒家思想強調的是人際關係、禮儀、道德和社會秩序的建立。它強調個體在社會中的角色和責任,強調孝道、仁愛和忠誠等價值觀。儒家思想的重點在於建立和維護和諧的社會秩序,通過道德規範來實現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與之不同,道家思想強調的是自然、內心的寧靜和與道的合一。它追求心靈的寧靜,倡導不干預自然,隨順自然的方式生活。道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在於通過「無為而治」來實現個體的內心平靜和生活的和諧。

儘管儒家和道家在重點和價值觀上存在顯著的不同,但它們也有一些共通之處。例如,它們都強調個體修養和內心的提升,雖然路徑和方法不同。同時,它們都試圖解答人生的基本問題,探討人的存在意義和道德准則。

在討論這兩種思想之間的關係時,儒家和道家既存在差異,又存在相互補充的關係,而這種差異與互補並不一定意味著它們之間的對立。儒家和道家思想之間的關係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豐富多樣的對話,而不僅僅是對立或互補。它們各自為人們提供了不同的智慧和指導,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自己、社會和自然界,從而實現更充實、和諧和有意義的生活。這樣的多元性在中國哲學傳統中豐富了人們的思維,使他們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中尋求智慧和指導。

二、儒家思想與追求

儒家思想體現了精神上的超越性,以及對於「以天下為己任」的政治參與意識。儒家強調,真正的士人不應僅關心個人功名利祿,而應以天道和人道為其理想的根本,追求道德和倫理價值的昇華。這種超越性不僅在於對超越性真理和價值的探求,還在於構想理想世界。儒家知識分子在現實政治中追求建立充滿道德的社會秩序,強調有「道」的天下,這表明瞭他們的責任感和社會參與。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仁」。《中庸》︰「仁者,人也。」《論語‧顏淵》︰「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種廣泛的仁愛和仁義,不僅局限於家庭和親屬關係,而是一種大愛和博愛。儒家所說的「仁」是從心出發,自然流露的,《論語‧學而》:「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訥,近仁。』由此觀之,孔子所言的「仁」其實是人的本性。儒家知識分子將之視為高尚的目標和行為典範,將其體現在自己的行為中,努力踐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原則。他們積極參與政治,力圖建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王道社會。

儒家認為,人間事務是最重要和緊迫的,而對死後的事情漠不關心。儒家的「道」強調的是現世人生的有序安排,與宇宙規律相吻合。因此,儒家思想關注的是通過道德建設和政治治理來實現現世社會的和諧與安定。儒家知識分子不僅尋求精神上的超越,而且積極參與政治,將治國平天下視為自己的責任。他們的政治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極強,不僅在理念上強調「以天下為己任」,而且積極踐行這一理念,以實現理想社會。這種立德、立功、立言的追求,都指向了現實世界和現實社會,與現代社會中分工化的專業知識分子有著重要的區別。

儒家思想融合了精神上的超越性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將個人修養與社會治理相結合。儒家知識分子不僅尋求精神的昇華,還積極參與政治,追求建立理想的社會秩序,以天下為己任,體現了「治國平天下」的使命感。

三、道家思想與追求

道家的「無為」思想為那些不得志或對世道不滿的知識分子提供了避世的選擇,使他們能夠以辯證的態度面對逆境。

《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家的核心理念是「道」,這是宇宙的、自然的、本源的存在。老子認為「道」是萬物之母,是宇宙的本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與儒家不同,道家關注的是超越世俗的自然法則,主張遵循「道」的規律,退讓以進,柔克剛。老子認為,統治者應該按照自然規律治理天下,不干涉百姓的正常生活,不滋生貪欲,以實現社會的和諧與安定。

然而,老子的「無為」根本的目的是為了「有為」,而且是「有大為」,所以《道德經》被稱為「君王南面之術」,老子認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道德經・第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道家思想塑造了知識分子的審美自由人格。道家的「無為」思想強調心靈的自由和解脫,超越世俗名利,不受他人評判和世俗價值觀的束縛。老子和莊子提出了至人、神人和聖人等不同境界,追求超越有限的束縛,達到心靈的自由。這種自由境界超越了世俗,具有強烈的審美自由特質。

四、儒、道兩家思想之差異

儒家的孟子強調:「聖人,人倫之至也。」,而荀子也提到:「聖也者, 盡倫名也。」在儒家思想中,他們的理想人格典型如堯、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古代聖王,被認為代表了人生可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另一方面,在道家思想中,他們使用諸如「君子」和「大丈夫」等術語來表達他們的理想人格,但在不同層次上有著不同的含義。

《孟子》:「天下之本在國, 國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做好「修身」,才能「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大學》對儒家的理想人格進行了具體而集中的論述,提出了有名的「三綱領」八條三綱領就是「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怠、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聖人」理想人格的總體特徵可概括為「內聖外王」。所謂的「內聖」是指主體的道德修養已經達到極致,成為充滿善美的典範。而「外王」則是指聖人將內在的道德修養延伸到社會層面,運用在家庭、國家和世界的事務中,使整個社會成為道德引領的「王道之世」。這一「內聖外王」的理想人格表達方式因個人差異而異,多種多樣。

道家的老子則認為《道德經・第四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在道家哲學中,強調寧靜和無為,以及柔弱的概念,認為「剛必折,物壯必毀」,因此在人際相處中,應該更多地展現柔弱而不是堅持。

「銳氣」指的是一個人身上的自負和堅持。每個人都會有自負,總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強,但實際上這是一種無知。與天地和大道相比,我們都是微不足道的存在,為什麼要自負和爭鬥呢?每個人都應該收斂自己的鋒芒,盡量保持謙卑,不與人爭論,這就是「挫銳」。通過抑制自己的堅持,在人際交往中以柔弱為主,因為柔弱勝過堅強,正如「剛必摧,物壯必毀」所言。

此外,道家認為為學之人要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非製造問題。當他人面臨困擾時,我們應善於解釋並勸慰,這即是「解紛」。在他人尋求幫助時,要以真誠之心解釋,使其放下煩惱,這就是「解紛」。通過排除困擾,類似佛家法佈施,我們不僅能幫助他人排解困擾,還能合理引導情緒,避免爆發。當自己變得焦慮不安時,要及時解除困擾,採取理性和正面法則來疏導情緒,這是通過思維和正道方式來排除。只有排除自己的困擾,才能夠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而努力克制自己的脾氣,使自己的氣場變得溫和而柔和。一個人的修行狀態會顯而易見,如果一個人身邊的人感受到他火氣很大,自然不會敢靠近。這正是為什麼需要消除內心的憤怒。這即是「和光」的含義。

「同塵」則是指真正修行、有道行的人,他們的特質通常無法從表面看出。你只有在接近他們或與他們交談時,才能感受到他們溫和和慈祥的氣場,如此而已。換句話說,雖然很多人的行為是錯誤的,但無需特意標榜自己的對與錯。與普通人一樣,平凡地生活,無需不斷指責他人,將對與錯歸為己有。只有那種堅持「我是對的,你是錯的」的態度,才會使你仍然是世俗之人。因此,我們應該不斷地反省和審視自己的內心。

代表道家思想的老、莊,構建了一種旨在超越世俗的超然境界的理想人格。這一理想人格具有解脫於生死循環、拋棄功利觀念、消除物我界限的特質,即擺脫了社會的束縛,超越了生死、得失以及自我的界限,達到了個體精神的絕對自由狀態。

五、結論

儒家以道為基礎,通過自然的道來理解人、人性和社會,運用儒家理論構建社會的理想,並強調積極主動的行動。道家則強調順從自然,奉行無為而治的理念,特別注重對自然道的敬畏,認為只有懷有敬畏之心才能避免胡作非為。

儒家崇尚積極的學習、積極的知識獲取和積極的行為;道家則追求自然的道、自然的無為和自然的行動。

儒家以社會善為起點,其重點在社會倫理,並提出具體的社會規範,如強調性本善和仁愛,類似於道家以太極為起點;道家則以自然的無為為起點,包括社會在內,強調抽象的相對變化和無為而治,避免明確定義善,強調從非善中引申出善的概念。人類社會倫理即源於自然,人類既無法脫離倫理,也無法脫離自然,因為倫理同樣不可脫離自然。

儒家和道家只是在具體的實踐方式上存在差異。儒家直接教導人們遵循自己內心的仁義之道,而道家更傾向於內省自身,尋找內在的本性。儒家的實踐是外向的,注重在社會中實踐仁義,而道家的實踐是內向的,側重於自我修養。由於它們的基本信仰相似,即尋求自然和本性,所以它們的實踐方式可以相互補充,儒家強調外在的道德,而道家強調內在的本性,這兩者共同構建了一個更全面的人生哲學。




參考文獻:
  • 《論語》
  • 《中庸》
  • 《孟子》
  • 《荀子》
  • 《道德經》
  • 《莊子》
  •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 嵇哲,《先秦諸子學》,臺灣︰乾齋書屋,1998年。
  • 劉學智,《儒道哲學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 王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 葉國良 等著,《經學通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14年。
  • 瞿兌之,〈秦漢史總論〉,《學術界月刊》第2卷第1期,1944年。

來源: 【嘉七恩科殿試:題組三、論述寫作】儒家與道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有何不同?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2-22 10:07 , Processed in 0.0158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