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哲學論》的複雜之處在於其對語言的持續關注,這使得它難以從自身引起的混亂中自我解脫。對分析哲學而言,這是一個核心問題:正如弗雷格和羅素必須面對他們理論中的矛盾,分析哲學亦需證明其可被分析的特性。即使是在像《勞特利奇哲學經典導讀叢書:維根斯坦與<邏輯哲學論>》這樣的導讀作品中,這一挑戰也是顯著的。
以書中第42-43頁的推理為例。
《邏輯哲學論》原文中指出:
2.012 In logic nothing is accidental: if a thing can occur in an atomic fact the possibility of that atomic fact must already be prejudged in the thing.
和
2.0121 (A logical entity cannot be merely possible. Logic treats of every possibility, and all possibilities are its facts.)
隨後,作者根據這些概念提出了一些原則:
(NP)Whatever is possible is necessarily possible.
和結合「事物具有本質」的觀點:
(NPE)If something can be true of an object, it is essential to the object that that can be true of it.
這導致了對以下命題的解釋:
2.011 It is essential to a thing that it can be a constituent part of anatomic fact.
從中文角度來看,(NPE)可能有些難以理解:
(NPE)若某物可以對一個對象為真,則該物可以對它為真,對於該對象就是本質性的。
這句話的英文表述更為清晰:如果某物可以對一個對象為真,那麼對這個對象來說就有一件事是本質性的——即某物可以對這個對象為真。換句話說,對象的本質就是:某物可以對這個對象為真。正如之前所述,The essence of something is — or at least entails — whatever is necessary to that thing's existence.一個事物的本質是對其存在是必然的事物。因此,(NPE)是關於存在可能性的論述,可轉化為:
(NPE*)某物對一個對象為真是該對象存在的必要條件。
在此,我們可以將「物件」視作「事物」的別稱。
從而(NPE*)轉變為:
(NPE**)某物對一個事物為真是該事物存在的必要條件。
顯然,“某物對一個事物為真”是指一個“事實”,即一個可能發生或不發生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作為原子事實確定了事物的本質,從而導出2.011。實際上,這是「邏輯必須關照自身」的一種表現形式。
當然,(NPE)本身是基於(NP)和「事物具有本質」這兩個尚未證實的前提得出的。我們可以通過拒絕這兩個命題來否定(NP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