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查看: 1582|回覆: 0

[轉貼] 清代名臣李鴻藻

[複製鏈接]

勳爵

威望0
聖眷87
銀兩820

1306

主題

16212

回帖

9769

積分

爵位一等毅勇侯
榮銜正一品太師
旗籍
配偶
發表於 2008-11-24 23:44:2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清代名臣李鴻藻





李鴻藻,字季雲,號石孫,又號蘭孫,硯齋,直隸(今河北省)高陽縣人,生於嘉慶二十五年正月初一(1820年2月14日),卒於光緒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1897年7月24日),享年七十八歲。

作為同治帝師,同治、光緒年間的朝廷重臣,清流派領袖,主戰派代表人物,李鴻藻在其三十余年的政治生涯中,歷經了同、光兩朝對內對外的各種重大事件。其一生行誼多於清朝中期歷史有關,尤其在同治、光緒年間諸大政或直接參與其事,或間接受其影響,或為其目睹親見,他的政治主張對清代中期政治有著極為廣泛的影響。

李鴻藻出生於名宦世家,其先人世居高陽縣龐口裡,累代仕進通顯。祖上李國普,明天啟時吏部尚書,中級殿大學士,爵少師太子太師,謚文敏。《明史》有傳。李蔚(1624-1684),字景霽,號坦園,自三十四歲任大學士,在內閣凡二十七年。評定三藩之亂,參與機密。收復台灣後,力主設官鎮守。清人評價其一生曰︰“佐聖主平逆亂,致太平,可謂自認天下之重者”,譽其為“開國宰輔”。謚文勤。祖父李殿圖,字桓符,號石渠,官至甘肅、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兵部侍郎,安徽、福建巡撫,浙閩總督,誥受資政大夫,謚文肅。生父李澈通曾任廣西賀縣知縣。李鴻藻生於賀縣縣署中。

道光三年(1823年)李鴻藻四歲時隨生母離廣西移居北京。因父親多病,家境貧寒。幼時曾到天津舅父家中讀書。他稟賦聰穎,讀書刻苦,十幾歲時已經鑽研經訓,博覽群書了。因此,百家之言,無所不見,其才華為世矚目。繼數百年內而相國外而封疆之家風和名門詩書之熏陶,加之幼年艱苦生活的磨練,使他從少年時代就形成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志,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以及剛正不阿的耿直性格。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應順天府鄉試中舉人,咸豐二年(1852年)會試及第,成進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受編修。咸豐五年(1855年)四月,奉命在上書房行走。七月典試山西,十二月,丁生父憂,辭官家居。七年(1857年)二月,服喪期滿,複回上書房行走。七月,改任河南學政。

在此期間,咸豐帝之子載淳已到入學年齡,需要聘任一位老師。咸豐詔令諸大臣舉荐品德高尚,學問淵博的社會賢達來擔當此任。當時,早已十分賞識李鴻藻為人道德和淵博學問的大學士彭蘊章向咸豐皇帝保舉了他,並向咸豐介紹其忠濃正直的品性,嚴謹清正的作風,因而深得咸豐滿意。於是,李鴻藻奉詔於十一年進京履新並於三月八日(1861年4月17日)正式被任命為皇太子載淳師傅。從此,李鴻藻開始步入帝師生涯。

同年七月十七日(8月22日)咸豐病故於熱河。咸豐病危彌留之際,兩宮太後問︰“誰能輔佐嗣君?”咸豐答曰︰“李鴻藻”。可見李鴻藻在咸豐的心目中已經佔據相當重要的位置。咸豐病故之後,載淳繼位。次年改元同治。

同治元年(1862年),李鴻藻入值弘德殿,先為侍講,與祁雋藻,翁心存,倭仁分頭授讀同治帝。次年(1863年)晉為侍讀,補國子監祭酒。在封建時代,人臣高貴,莫如帝師,這是人們普遍的理念。由於李鴻藻通古博今,練達典故,深受同治帝的尊敬。他認為對身為一國之君的皇帝來說,不僅僅要有廣博的知識和勤於治事的本領,還應具備運籌帷幄的雄才大略和高瞻遠矚的遠見卓識,而且應該具有天子所應具備的威儀和莊重。所以,他所教授的內容除了歷史地理,經世時文,儒家經典,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四書”、“五經”、“春秋”、“周禮”等內容外,還向他講授歷代帝王的政治事跡以及興衰原因。皇帝年幼,性聰穎活潑,偶有淘氣頑皮,李鴻藻就把一些歷史典故編成小故事講給他聽。皇帝還經常提出一些大人認為十分幼稚的問題,他就用寓言故事把嚴肅的政治大事做深入淺出的說明。因此,皇帝頗能接受他的啟迪與教誨。又因為他治學嚴謹,要求嚴格,同治帝對他除了尊敬之外,還有幾分敬畏。正如《翁文恭日記》(同治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中所載︰“同治對李鴻藻的敬畏程度遠非他人所能及。”因此,他也深得兩宮皇太後的敬重與寵信。

自從李鴻藻步入帝師生涯之後,他就開始平步青雲,官職日益顯赫。同治三年(1864年)受命內閣學士署戶部左侍郎,四年(1865年)任軍機大臣學習行走,五年(1866年)禮部右侍郎,兼署戶部右侍郎,緊接著任軍機大臣。其後,因嗣母辭世,辭職服喪。七年(1868年)十月,服喪期滿,仍回弘德殿入值,同時任軍機大臣,署禮部左侍郎。十一月,任方略館總裁。八年(1869年)六月,補授戶部右侍郎,兼禮部左侍郎,十二月,經筵館講官。十年(1871年)都察院左都御使,晉刑部尚書。十一年(1872年)六月,任武英殿總裁,八月,晉工部尚書,加太子少保銜。十二年(1873年)正月,同治帝親政,又受嘉獎。十三年(1874年)十月,皇帝病重,臥床不起。其間,李鴻藻受皇帝委托,代行批答一切有關國家大政的上疏奏章。 同治帝崩殂,李鴻藻主理喪儀。光緒元年,充實錄館總裁,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三年丁本生母憂,三年服闕,命仍在軍機大臣及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尋以吏部尚書後遷兵部尚書,以協辦大學士調吏部尚書。這時,李鴻藻進入其權力的鼎盛時期。

   李鴻藻在朝三十年,可謂權傾朝野,而他始終自奉甚簡,治事從不懈怠。國家安危始終在他心中佔據最重要的位置。

   從1868年到1871年,同治帝和慈禧多次提出要求重修被英法聯軍焚毀的圓明園,以供其享樂。當時主管這方面事務的內務府也找機會推展這件事,如果落實如此大的工程,就要大興土木,耗費大量的白銀和勞力,內務府的官員能從其中獲取很多謀利的機會。但是,當時的情況是太平天國剛剛被鎮壓下去,捻軍的造反剛剛平息,正值國力日衰。與此同時,西方列強正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虎視眈眈,心存野心,隨時窺探時機以求一逞。李鴻藻從國家的長遠利益出發,冒了可能被罷黜,甚至被殺頭的危險,多次“明疏”、“密諫”,竭盡全力阻止重修。他甚至多次直接勸阻同治帝,陳述擱置重修的理由,告誡皇帝和慈禧要體恤民情,順應民意,並在上朝時明確提出︰“不應虛糜帑糈,為此不急之務”。他對同治帝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屢次進行規勸。最後,終於迫使同治帝收回成命,慈禧也不得不表示認同。據清史記載,此事“始終執爭,事竟得止。”

李鴻藻直接針對皇帝和皇太後的苦諫,持續了幾年並最終取得皇帝和皇太後的認可,因而得到朝廷中文武大臣的普遍尊重,特別是那些贊成以清流議政的官員,更因為他堅決主張廣開言路,清明政治,嚴整綱紀,廉潔奉公對他備加推崇。在同、光年間,那些敢於大膽直言,直陳時弊,彈劾失職官吏,揭露社會腐敗現象的官員紛紛集於他的門下,尋求他的支援,因而在朝廷內外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輿論力量,他為當時日趨腐敗的清朝廷帶來了一股清爽的風。這種輿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下層社會要求伸張正義,揭露時弊,抵制腐敗的意愿,頗為引人注目,也頗受朝野開明人士的歡迎與尊重。這種力量當時被稱為“請流派”,李鴻藻自然也就成為請流派的領袖人物。

李鴻藻所處的時代正值內憂迭起,外患不斷的時代。在朝政更迭,政爭不斷的情況下,它集中華民族道統文化孕育出來的優秀品德於一身,主張廣開言路,嚴整綱紀,清明政治,廉潔自律。他以自己的行動做到了治事出以公心,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獨守正,持大體,廉潔自律“。在朝廷內外,以德高望重而名重京師。面對政情詭譎,風雲變幻的國際局勢,他不畏強暴,一身正氣,始終以民族利益為重,堅持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主權尊嚴的立場,不遺余力地反對外國的干涉和侵略。

縱觀李鴻藻的一生,自咸豐至光緒,凡從政三十年,素以抗擊外敵入侵而聞名。他從不諱言自己主戰的政見,是清廷中主戰派領袖。

同治十年(1871年),天津爆發了反教會鬥爭。怒不可竭的社會大眾聲討法蘭西侵略者殺害中國人的暴行,並焚毀教堂,殺死法蘭西領事和外國教士多人。這個事件即所謂“天津教案”。當時朝廷中以沈桂芬為首的一些人主張妥協,讓步,生怕得罪了洋人,主張答應外國人提出的苛刻要求。李鴻藻則認為“民意不可辱,民心不可失”,提出對外國洋教士的劣行應採取強硬態度,以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在兩種意見的激烈爭執中,促使朝廷接受了他的主張,對外國人在華的肆無忌憚採取了強硬的態度,因此博得了朝野愛國人士的尊敬。

同年,沙俄軍隊乘阿古柏侵佔迪化並向東進犯之際,出兵強占了我國領土伊芳犁地區。1877年,左宗棠率大軍直驅新疆,所到之處,勢如破竹。阿古柏無力招架,潰敗而逃。我國無論從政治上還是軍事上均已取得強勢,清政府已經重新控制了新疆大部分地區。光緒四年(1878年),清政府派欽差大臣崇濃出使俄國,要求俄方歸還我伊芳犁地區。出人預料的是,崇濃在於俄方交涉的過程中沒能經受住俄方的軟硬兼施的手段,做出有辱使命的事情。他在次年十月二日在克裡米亞半島裡瓦幾亞擅自與俄代理外交大臣姬兒斯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裡瓦幾亞條約”,使我國喪失了伊芳犁城以外的大片領土,並使我主權蒙受奇恥大辱。消息傳來,朝野震驚,群情激昂,反對崇濃這種誤國的丑行。而在軍機處,又像往常發生外患以後一樣,總是產生截然相反的意見。一種是以沈桂芬為首的妥協派認為新疆地處邊陲,經濟又不發達,不必為些許不毛之地而招惹沙俄不滿,主張朝廷吞下這顆苦果。李鴻藻力主廢約,因為這個條約的簽訂並沒有征得政府的同意,而是官員個人擅自為之。這個條約不僅喪失中國的領土,而且使西方列強認為中國太好欺負,中國政府太無能,以後其他國家也如此效法,那中國就將論為國將不國的境地。他要求朝廷“卒治崇濃之罪,遣使該約”。張之洞也極力支援李鴻藻的強硬立場。李鴻藻罔顧妥協派的不滿和攻擊,再三在朝廷上慷慨陳詞,據理力爭,並不厭其煩地向持中間立場的大臣闡明利害。他嚴正指出,如若承認此條約生效,眾大臣都將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對上愧對祖先,對下愧對黎民百姓。因此,他堅決奏請皇上治崇濃擅定之罪,建議改派使節出使俄國修改上述條約。經過激烈的爭辯,李鴻藻的強硬立場得到朝廷認可,並另派曾國藩之子曾紀澤赴俄國與俄外交大臣姬兒斯和俄駐華公使布策進行了艱苦的談判,經過多次的力爭和努力,予次年二月二十四日,在聖彼得堡重訂“中俄伊芳犁條約”(中俄改定條約),爭回伊芳犁南境大片領土以及諸多重要軍事要塞和關口,更正了許多其他有關分界及通商條款。李鴻藻留下的日記和信札十分詳細地記載了這一段奮力抗爭的日日夜夜。它向後人展示了李鴻藻為了祖國領土完整和主權尊嚴嘔心瀝血的高風亮節。這段歷史已經永載中華民族的史冊

光緒八年(1882年)二月,法蘭西軍隊侵佔了越南河內,其戰略目標直指中國雲南。雲南局勢岌岌可危。消息傳來,朝廷中的妥協之風甚囂塵上。面對外敵入侵和投降派的阻撓,李鴻藻提出堅決支援越南抗擊法蘭西侵略,保衛我西南邊疆的戰略主張。他派吏部主事唐景菘親赴越南。唐克服千難萬險,歷盡艱辛,跋涉數千裡抵達越南,和黑旗軍首領劉永福取得聯繫,以義師援越抗法。十年(1884年),堅決支援李鴻藻力主抗戰的張之洞調任兩廣總督。唐景菘接受張之洞的重托,為劉永福籌措糧餉、軍械,補充兵援,以艱苦卓絕的戰鬥打擊了法蘭西侵略軍。雖然後來清軍在越北戰敗,但抗法戰爭持續了很久。李鴻藻這種不畏強暴的凜然正氣以及堅決維護民族利益的愛國主義立場一直為後人稱頌。

光緒二十年(1894年),日本侵略朝鮮。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李鴻藻堅決支援光緒帝武力抗擊日本侵略的主張。而此時朝廷中妥協之風日盛,不少達官顯貴置國家民族利益和黎民百姓的安危於罔顧,多採取畏戰求和的態度,因此貽誤了戰機,助長了外敵的氣焰。戰爭爆發以後,前方軍情緊急,鳳風,九蓮城相繼失守,陸海兩軍接連敗北。為了加強對戰爭的領導,他與翁同和聯合上書皇帝,奏請其用工親王奕  。為了爭取戰爭的勝利,他還和翁同和先後保舉了劉坤一,吳大徵,唐仁廉等一大批愛國的抗戰將領,奔赴前線,投入抗日鬥爭。

在此期間,李鴻藻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書皇上,提出一系列保證抗戰勝利的政治主張。他建議朝廷開源節流,緊縮一切禮儀行政開支,進行全軍動員,重整我軍士氣,誓死保家衛國。他還商同翁同和上折奏請西太後,取消萬壽慶典活動,把慶壽典儀的經費轉用於抗戰。

清政府中很多人懼怕洋人,又不肯放棄享樂的生活,對抗戰沒有信心。他們心存僥倖,總企圖以屈辱求和和割地賠款來換取一隅之安。由於很多人支援割地賠款政策,致使清政府最終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作為軍機大臣的李鴻藻再次重申反對簽訂“馬關條約”的立場並力主拒割台灣。台灣軍民也不接受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奮起進行了反抗日本侵佔台灣的鬥爭。李鴻藻和翁同和始終對台灣民眾的抗日鬥爭採取積極的支援態度。

甲午戰爭的節節失敗使李鴻藻越發感到中國軍隊的腐朽。他和翁同和共同提出進行軍事改革的主張。他聘請德國退役將軍漢那根作為教官,與胡    在天津小站編練新軍。這支軍隊與張之洞在江蘇創辦的自強軍都標誌著中國軍事制度改革的轉折點。

“馬關條約”的簽訂使年近古稀的李鴻藻悲憤欲絕。他感到作為朝廷重臣在中國的內憂外患之中,無力力挽狂瀾,心情始終郁悶,因此引發中風。而後,慈禧太後為確保其帝業,採取了李鴻章對外妥協的政策。同時諭示李鴻藻“返家養病,不必上朝”。從此結束了他幾十年的從政生涯。

之後,在外敵不斷入侵的情況下,中國軍隊節節敗退。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越發囂張。清政府又連續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一而再,再而三地割地賠款,致使中國的山河破碎,白銀外流,越來越多的人流離失所。中國社會也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淵。

1897年,李鴻藻已屆七十八歲高齡。李鴻章與俄國又簽訂了一個不平等條約──對俄密約。他憤怒至極,舊病復發。這位矢志報國而又飽經憂患的一代愛國名臣,面對著山河破碎的國家和岌岌可危的中華民族,懷著悲憤與哀怨於光緒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日(1897年7月24日)溘然長逝。

在他臥病期間,皇上賜與珍稀餌藥,命御醫盡心延醫。病故後,軫悼賜祭葬,贈太子太傅,特謚文正。

多年來,海內外的清史專家學人無不高度評價他的為官和為人,尊他為“一代宗師”,“清正楷模”,並贊譽他“炎黃之榮耀”。

作者︰李潔
「正是因為不斷的重複相遇和別離,人才會成長!」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小黑屋|大清帝國-清朝 清代歷史文化論壇

GMT+8, 2024-12-23 00:01 , Processed in 0.0157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