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佛郎機助明剿滅海盜一事之真相本應是一學術問題,但由於18世紀以來澳門主權問題正式牽涉到中葡兩國外交事務,遂使這一問題政治化起來,加深了這一問題的複雜性與敏感性。最先使這一問題政治化的應是葡萄牙殖民事務大臣馬爾廷奧(Martinho de Mello Castro)在1784年左右的一份備忘錄,其當時為了證明葡萄牙人對澳門擁有主權,遂援引葡萄牙人幫助中國政府趕走海盜之事而變成「葡王陛下的臣僕佔領了該島(澳門),因而結果是,所爭論的主權乃是以征服的權利為基礎,而征服是用葡萄牙軍隊並以葡萄牙人的鮮血為代價獲致的。」很明顯,馬爾廷奧的備忘錄為了政治及外交的需要,誇大和改變了很多基本事實。至1909年澳門勘界會議時,葡使臣馬查多(Joaquim Jose Machado)更提出:「按本國及外國史所公認者,葡人於1557年來澳門,是時正值海盜鄭芝龍在中國南方江海一帶騷擾,葡人驅逐之,遂佔據其地,作為經營基業。查彼時澳門連島並附屬各島均在海盜掌握之中。葡人所處之地,並無管理之人,亦未曾見中國管理之實。」可見,首先是葡國政府為了獲得澳門主權,拼命將佛郎機助明剿滅海寇之事政治化,以致脫離了事實的原貌。為了對葡人這一行為進行駁斥,亦為了證明澳門主權從未屬葡萄牙,中國學者亦就此進行了大量駁斥,其中尤以戴裔先生最為突出。戴先生過於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出於愛國者的立場當然無可厚非,但遺憾的是對於學術研究,難免不遮蓋其許多的學術光芒。本文寫作的目的,擬以純學術的立場就佛郎機助明剿滅海盜事進行一些較為詳細的考辨,以求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更為客觀公正。
據黃佐、霍與瑕等人記載,從嘉靖三十年起,海盜何亞八集團即佔據香山地區,黃佐甚至稱何亞八已攻佔了香山腹心城鎮石岐,故俞大猷將其稱之為「香山賊」。……當時葡萄牙人正在廣東外洋經商,《日本一鑒》卷六〈海市〉稱:「歲甲寅,佛郎機夷船來泊廣東海上,比有周鸞,號客綱。」甲寅為嘉靖三十三年,西文方面亦有多種材料證明葡萄牙人在廣東香山的浪白澳一帶活動。因此,很可能就在這種情況下,葡萄牙人又採用了除林剪的辦法,再次同明朝政府合作,共同翦除海盜何亞八集團,其合作的中方代表當即海道副使汪柏,可能有如下分工,葡人負責剿滅入居香山地區的「張西老」團伙,而汪柏則率領王沛、黑孟陽在廣州外海圍殲何亞八。這一次合作是成功的。葡萄牙人驅逐了香山地區的張西老集團,汪柏則消滅了廣州外海的何亞八集團。在這種情況下,葡人向汪柏提出要求暫居澳門,並送上一筆大禮進行賄賂。索薩(Leonel de Sousa)信中亦提及「為獲此生意及和約,頗費心機與財帛,其詳情恕不贅述」。
15-16世紀葡萄牙在東方的殖民主義行為已遭到世人的譴責,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必須區別一點,葡萄牙人對待中國的態度決不等同於對印度、馬六甲,對後者葡萄牙完全採用武力征服的方式來推行其殖民主義,而對中國則基本上是以通商貿易為其主要目的而展開接觸。其間雖然也有許多矛盾和衝突,但從實質上都不是征服與被征服之間的鬥爭,也不應屬於殖民主義與反殖民主義的鬥爭範圍(鴉片戰爭以後的中葡之間的鬥爭又當別論)。因為,當時一個最大的事實是:中國不僅是一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大國,而且是一個高度集權的統一帝國,國力強盛,邊防嚴密,與葡萄牙人在東方的力量相比,其實際的懸殊太大,二者是根本不可能相提並論的。關於這一點,葡萄牙人也十分清楚,這從當時葡萄牙人巴羅斯(Joao de Barros)和索薩(Sousa)的著作中即可獲致證明。鑒於這一前提,葡萄牙人在對待中國的態度上當時並未採用武力征服的方式,從1517年葡萄牙使團第一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到1557年葡萄牙人大批入居澳門,他們始終在中國沿海扮演著一個商人的角色。其間雖也有不少不法葡商為了攫取更多的財富,幹了一些違背中國政府法令的事情,甚至是完全海盜式的行徑,但都遭到了中國政府的有力抵制和打擊。中國政府對早期東來葡萄牙人的抵制和打擊,更使他們清醒地認識到,只有討好中國政府,獲得中國政府的信任,纔有可能打開遠東的貿易市場,纔有可能進入這個擁有「世界上可能有的最大財富」的國家。因此,對中國政府的恭順與賄賂,就基本成為他們的主要策略,而幫助中國政府驅逐沿海地區的海盜也就成為他們討好中國政府的重要手段。這一點東西方文獻均有證明。《明史‧佛郎機傳》稱:「蓋番人本求市易,初無不軌謀,中朝疑之過甚,迄不許其朝貢,又無力以制之,故議者紛然。然終明之世,此番固未嘗為變也。」葡萄牙史學家博卡羅於1635年亦寫道:「我們與中國皇帝的和平完全由他隨心所欲,因為澳門離印度這麼遙遠,且中國人多勢眾,絕非葡人可比。無論我們醜聞再多,也絕不會有決裂的念頭,因為他們僅需斷絕糧食供應,便足以毀滅我們的城市,原因是我們再沒有其他途徑可以獲得所需的糧食。」明代人葉權在《游嶺南記》中載:「夷利貨物,無他志。」清王植《崇德堂稿》卷二載:「夷志在貿易,歷皆安靜,無桀驁事。」英國人赫德遜(G.F.Hudson)也稱:「1514年,當葡萄牙第一次從馬六甲到達中國時,除了要求貿易以及和明朝皇帝為此達成一項協議外,並沒有其他意圖。」近人張維華先生亦認為:「葡人東來中國,乃欲發展其在東方之貿易,其時尚無侵佔中國之野心,且葡萄牙在當時亦未具備此種力量。」